登陆注册
18136200000024

第24章 西方的文学与艺术(2)

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艺术忠实于生活,以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背景来塑造典型的人物,而不是把作品变成时代的传声筒。他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虽然略有夸张,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为一个语言大师,他把民间生活俗语引入作品,状物写人,如在目前。虽然由于大量采用民间语言,也曾被法国作家伏尔泰等人视为“粗野”与不雅,但受到历史的肯定。

进入17世纪之后,欧洲戏剧的中心移向法国,初期的法国剧作家们模仿古希腊戏剧,艺术上不成熟。后经过对于“三一律”的争论,原本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戏剧创作规律三一律,在法国经过古典主义理论的改造,成为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经典条律,使戏剧的时间、地点与事件相对集中,克服了以前戏剧结构松散、盲目仿古的缺点,经过艰苦努力,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终于占据了舞台。1636年,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1606—1684)的悲剧《熙德》上演,使他获得声誉,成为古典主义戏剧的第一期代表人物。这部戏剧以爱情与职责之间的对立为戏剧冲突,罗德里克与施曼娜本是一对出身高贵、门当户对的恋人,可是罗德里克的父亲被施曼娜的父亲打了一记耳光,于是罗德里克奉父命与施曼娜之父进行决斗,并且杀死了他。两家遂结为仇家。以后由君主任命罗德里克率兵与西班牙的摩尔人作战,获胜之后成为民族英雄。这种情况下,皇帝亲自下令让两人结为夫妇,以爱情取代了仇恨。高乃依的另一部名剧《贺拉斯》同样是以职责与亲情的对立为主要冲突,只不过将爱情换成了亲情,这也暴露出古典主义戏剧的一个根本缺陷,情节结构过于刻板,往往流于重复。拉辛(Jean Racine,1639—1699)是古典主义的第二期代表人物,1667年他的悲剧《安德罗玛克》上演后即成名。该剧取材于古希腊史诗,赫克托耳的妻子安德罗玛克在特洛伊城被攻破之后,为了保全儿子的性命,不得不嫁给希腊的皮罗斯,其实她心里准备在婚礼后即自杀。但是皮罗斯所遗弃的未婚妻爱弥奥娜却动员青年奥雷斯为自己复仇,奥雷斯杀死了皮罗斯。不过,奥雷斯本人又并未能获得爱弥奥娜的爱情,最后终于发疯。与高乃依一样,拉辛的戏剧情节曲折,冲突尖锐,结构也很匀称,是古典主义戏剧的佳作。但拉辛所处的时代已经与高乃依大不相同,高乃依的时代是法国王权兴盛时期,新兴社会阶层力量软弱,此时社会矛盾尚不够尖锐,而拉辛的时代则已经是封建王朝走向衰落的时代,新生贵族与资产阶级势力开始强大起来,政治斗争十分激烈。所以拉辛作品中已经没有高乃依式的慷慨激昂的英雄,多的是一些钩心斗角的阴险小人,而且人物多为殉情而死,一片哀伤,多了些儿女情长,少了些英雄气概。

法国古典主义时代有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却并不受三一律的约束,这就是喜剧作家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其笔名。他的剧作以现实生活为对象,这同多数取材于古代希腊罗马史诗或是神话的古典主义悲剧不同。他虽然也信奉理性主义,但并不否认思想自由的原则。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是《达尔杜弗》(又名《伪君子》),描绘了商人与教会之间的斗争,主要倾向是反对虚伪贪婪的教会势力,歌颂国王的英明,这对于当时危害法国社会的宗教势力的批判是有进步意义的。他的《吝啬鬼》、《太太学堂》、《恨世者》等作品都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针砭社会黑暗,推动社会文明。法兰西学士院是法国最高学术机构,17世纪建立,由法国学术界杰出人士所组成,名额限定只有40人,不得超出。莫里哀本人虽然不是法兰西学士院院士,但是在法兰西学士院里为他立了雕像,上面刻着这样的题词:“他的光荣一分不少,我们的光荣却少了他”。

在启蒙主义运动中,德国的戏剧产生了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与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这样杰出的戏剧家。德国由于历史上长期分裂,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各种文学思潮也落后于西欧各国。到18世纪40年代后,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戏剧才真正形成。莱辛是第一位德国现代意义上的戏剧家与理论家,他的早期作品《萨拉·萨姆逊小姐》是德国第一部描写市民生活的悲剧,他有三部代表性作品:《明娜·冯·巴尔赫姆》(又名《军人福》),讲述了德国7年战争之后,普鲁士的军官台尔赫姆与敌对国家萨克森的一名贵族小姐明娜·冯·巴尔赫姆相恋,经过多种波折,最后终于结成良缘。台尔赫姆被写成一个具有启蒙主义思想的人物,以对其美好品德的歌颂来肯定启蒙主义的进步意义,这种赞颂同时也是对黑暗的普鲁士帝国的揭露。《爱米丽雅·迦洛蒂》取材于意大利史,但表现的社会生活却是德国的现实,讲述了没落贵族奥多雅多为了保全女儿的贞操,不受辱于无耻的亲王,竟然被迫将女儿杀死。《智者纳坦》以宗教斗争为主题,宣扬了启蒙主义关于基督教、伊斯兰教与犹太教三者可以互相容忍、不必彼此仇恨的观点。

18世纪70年代德国兴起了名为“狂飙运动”的文学革新运动,席勒以其《强盗》一剧一举成名,与歌德一起,成为狂飙运动的主将。他以市民生活为题材的悲剧《阴谋与爱情》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该剧以市民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斗争为主线,呼吁打破封建等级制度,要求自由平等。

19世纪到20世纪,欧美国家的戏剧主要有两种大的类型,一种是传统戏剧的繁荣,包括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为创作思想的剧作家的作品,另一种则是现代主义剧作,特别是荒诞派戏剧的创作。最令人瞩目的是,传统戏剧作家中,原本沉寂的北欧与俄罗斯戏剧异军突起,出现了一批伟大戏剧家,成为欧美戏剧的一支主力军。

挪威作家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是北欧也是世界文学中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他的创作风格多样,体裁与形式不拘一格,有话剧也有诗剧,有悲剧也有喜剧,有历史剧也有现代剧,有讽刺剧也有社会问题剧,共有25部剧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所谓问题剧,以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为特色。《社会支柱》讽刺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一家造船厂厂主身为社会上层,却是个盗窃别人钱财的无耻之徒,揭露了当时上流社会的道德败坏。《玩偶之家》(即《娜拉》或《傀儡之家》)涉及当时社会的道德伦理、法律、妇女与家庭等社会问题,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引起震动。小资产阶级的青年妇女娜拉为了替丈夫海尔茂治病,假冒父亲签名借钱,不料此事引起海尔茂的恐惧,害怕因此影响自己的前程。所幸后来债主被感化后主动退还借据,了结此事。这时海尔茂立即转怒为喜,与妻子和好。娜拉却因此看透了他的虚伪,不甘心再做家庭中的玩偶,为争取女性的独立自主,愤而离家出走。这里表现出的是挪威妇女争取独立与自主的斗争精神。该剧演出后,受到一些人的攻击,但易卜生坚持不懈,继续为宣传自己的主张而创作。《人民公敌》(即《国民公敌》)写医生斯多克芒无意中发现疗养院中的矿泉水中有传染病菌,虽受到市长与浴场主的威胁,但医生不为所动,坚持要改造浴场,结果却被当权者诬为“人民公敌”。由于剧本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强烈批判,引起争论。易卜生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出发,晚年又以象征主义剧作引起世界文坛的关注,其艺术探索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的戏剧家们在超现实主义理论家阿尔托等人的戏剧理论影响下,开始进行戏剧的改革。20世纪50年代起,荒诞派戏剧家的作品出现于舞台上。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的主要作品是《等待戈多》,主题是表达人类在荒诞的世界里无意义的存在,两个人在等待戈多,但是这两个人是谁,戈多又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等他,戏剧中全然不作任何交代,最终戈多也没有出现,在两个人的胡言乱语中,戏剧结束了。这部戏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贝克特的人物多为流浪汉或是残疾人,以象征人类精神的可怜无助,其生存环境也是荒凉凋敝的,用以再现“原子时代”宇宙的荒诞。

阿达莫夫(Arthur Adamov,1908—1970)以戏剧心理表现最为出色,用梦、内心痛苦与忏悔等来构成心理冲突。人与人之间没有交流,人退化到失去姓名,只剩下符号。他的主要作品有《一切人反对一切人》、《塔拉纳教授》、《弹子机》等。

尤奈斯库(Eugène Ionesco,1912—1994)是荒诞派戏剧家中的多产者,有40多部戏剧问世,其中相当多的戏剧都有一定影响。《秃头歌女》是他的成名作,这其实是一部完全没有戏剧冲突或情节,或是说没有戏剧形式的“反戏剧”,人物是一对英国老夫妻,全剧是他们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又全是没有意义的。《椅子》的剧情也很离奇,一对老夫妻面对一排椅子,空发一通近乎于呓语的议论。《犀牛》有些近似于现代版的变形记,人类在物化的压迫下,变为了犀牛,也丧失了人格,当然包括失去自我。这一类戏剧的剧情、主题甚至用意是什么都令人无法捉摸,所以有人干脆用“异化”来概括它的主题。

回顾西方戏剧的历史,从古代希腊戏剧到现代派戏剧,其内容和形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从中仍然可以看到继承与变革的关系,这就是一种文化的内在关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命运的关系等,是从《俄狄浦斯王》到《等待戈多》中一脉相承的因素,作为重要的主题,在西方戏剧中一直持续下来。

第三节 西方艺术

一、艺术源流与古代希腊罗马

“艺术”一词在西方语言中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理解,因为在古代语言中,Art指一切人工制品,从制陶到铁匠制品。最初的诗人与工匠同属于艺术家,所以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论述诗的创作时,用木匠制作床来比喻诗人作诗,并非偶然。另一种含义是狭义的,相当我们现在的艺术概念,包括文学艺术等种类。当然,直到今天,艺术的范围仍然是相当广泛的,艺术包括雕塑、建筑与绘画等视觉艺术,其中又可以分为立体的与平面的不同类型,也包括音乐等听觉艺术,同时还有戏剧与电影等综合性艺术类型。如果从时间与空间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空间与时间的艺术。考虑到我们所考察对象的历史特殊性,这里只能将重点放在雕塑绘画和建筑这两种最古老的艺术类型上。

古代希腊是西方艺术的起源,这只是一般的说法,其实西方的艺术来源是相当复杂的,应当提到的是,由于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起源早于地中海地区,所以这些地区的古代东方艺术对地中海地区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就整体的艺术思想而言,古代埃及金字塔与几何学对西方建筑与科学的影响最深,它为西方提供了一种以几何学为基础的空间艺术思想。埃及墓葬绘画中的几何学画法与线条,不仅对于希腊人,而且对于从达·芬奇到毕加索等一代又一代西方画家产生深刻影响,这就使西方艺术成为一种以几何学与透视法为基础的艺术,这是一种重视准确的再现事物形态的艺术,即重视空间感,提倡写实精神。正是这种思想观念使得西方艺术与远东的中国和印度的主体情感抒发型的写意艺术相分离。同时,古代埃及等地的方尖碑建筑,以其直指苍穹象征神灵崇高精神,成为以后著名的哥特式教堂的原型。同时还有埃及的太阳神崇拜等古代宗教艺术,通过文明之间的交流传入西方,使得西方艺术从开始就广泛吸纳了东方的遗产。东方各种各样的建筑艺术结构与表达,都直接或间接地进入西方,例如埃及卢克索的阿蒙神庙(太阳神)的巨大廊柱式建筑,成为西方神庙的样板之一。

从公元前2000年起,爱琴海周围的米诺斯与迈锡尼文明在吸收东方艺术的基础上,发挥独立创造性,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公元前10世纪到前8世纪,荷马时代的希腊人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历程,他们一定程度上参考了米诺斯与迈锡尼的样板,创造出了典型的希腊艺术。它的主要成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历史阶段,其中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代表作:

首先是希腊古典艺术风格的形成,以巴特农神庙为代表的宗教建筑艺术最为突出。公元前5世纪,希腊艺术家们改变了设计方式,在吸收了公元前6世纪的多利亚式与伊奥尼亚建筑的经验之后,以更加精确的数学与几何模式来建筑神庙,巴特农神庙就是这一艺术风格的结晶。神庙始建于公元前480年克塞尔克塞斯入侵之后的波利克时代,是献给雅典娜的神庙,这一艺术风格可以称为古典风格。神庙圣殿高达100古希腊尺,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周围全部是廊柱,其底座为三层高阶平台,面积为30.80×69.47平方米。矗立其上的黄金象牙雕刻的雅典娜神像,风姿秀美,仪态万方,活脱脱一个聪慧而威武的女神。该雕像出自雕塑大师菲迪亚斯之手。

希腊三大雕塑家米隆、波留克列特斯和菲迪亚斯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米隆的作品《掷铁饼者》成为希腊艺术的精品,与所有同一风格的作品一样,人物面部神情严肃,身体健美,身体姿态合乎运动规律,表现出理想的人类形象所具有的真善美相结合的特点。波留克列特斯有《持矛者》与《束发的运动者》等名作。菲迪亚斯则在巴特农神庙的雕刻中为自己留下了永久的纪念碑。这些艺术作品反映出希腊人重视体育运动,提倡具有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精神的社会理念,具有一种古典、刚健与粗拙的美感。

第二阶段是希腊化早期的艺术,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希腊化开始形成,它与严肃的古代艺术完全不同,建筑艺术以科林斯式为主。雕塑中变化相当大,女性形体开始成为雕塑的中心,对于女性美的欣赏与表现成为一时风尚。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尼多斯的阿芙洛蒂忒》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这是希腊人的第一尊女性裸体的雕像,开风气之先。

第三阶段是希腊艺术的终结时期,即所谓的“希腊化时代”。虽然此阶段已不再有古代艺术的辉煌,但是留给后世的佳作却大多出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以追求圆熟与匀称为目标,如同中国古代江南园林一样,纤巧、雅致的风格成为奢华的时代风气的表征。公元前3世纪前后,大量的维纳斯与阿芙洛蒂忒的雕像被制作出来,其中既有裸体的,也有着衣的。中国人所熟悉的一些作品如《弥罗岛的维纳斯》与《拉奥孔》等雕塑,基本上属于这一时期的作品。外表的美与圆润华丽的风格,精细的雕刻技巧,比起古典希腊雕塑已经是大相径庭了。

罗马帝国建立之前的一千年间,生活于亚平宁半岛的伊特鲁里亚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陶器与金器。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一书中曾说过:“有人类,就有陶器。世界各地,从中国到秘鲁,从西班牙到墨西哥,都有陶器,但伊特鲁里亚人是历代最伟大的陶工。”应当说,伊特鲁里亚人也是杰出的陶瓷艺术家。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伊特鲁里亚人制作的陶器的种类是举世无双的,他们的陶器艺术不仅为主人生前服务,也为死后在阴间的人所用。生前的器具如酒瓶、酒杯、调酒杯等都是精致之极的用品,死后的陶棺、骨灰坛等也是陶器。伊特鲁里亚人最大创造是发明了布开罗黑陶(bucchero),这种黑陶在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特点是模仿金属器,具有相似的光泽,从工艺与制作成型都相似于金属器,成为世界陶艺中的上品。

最奇特的是,伊特鲁里亚人用动物内脏进行占卜,为此他们用陶器与金属品制作了大量动物内脏,特别是陶瓷的鸟类的肝脏,是占卜的重要用品。伊特鲁里亚人学习了希腊人的彩陶技术,甚至在自己的神庙中,采用了光洁的陶立柱技术。罗马建筑学家威特鲁韦的《建筑十书》中尤其称赞这种华美的陶立柱。伊特鲁里亚人是世界上最早打造金银饰品的能工巧匠,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博物馆中至今仍珍藏着大批精美的金制品,其中的银包金斯芬克司形饰针、金发簪等制作之精妙,受到世界工艺师们的高度评价。青铜武士像等也表明伊特鲁里亚人青铜器的制作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果说今天的意大利工匠制作的首饰仍然是世界精品,那么应当是源自于此。艺术传统看起来变化最大,其实又是历史长河中最为稳定的成分,它在存在中不断更新,却永远为人类保存下最美的艺术。

从2世纪起,罗马建筑艺术体系开始出现。从城市布局来看,罗马式广场是中心建筑,城市成方形,道路与河流规划整齐一致,反映了罗马国家的集中与统一。罗马式建筑是世界闻名的建筑风格,主要建筑可以分为4大类,即大会厅、公共浴池、大剧院与竞技场。它们各具特色,庄严宏大,气派不凡,这些建筑的布局方式与风格至今在欧洲国家中随处可见。其中最令世人惊叹不已的是罗马竞技场,竞技场的拉丁文原意为“半圆形”,是根据它的形态来命名的。公元70年到80年间建造的科洛塞竞技场,是三代皇帝建立起来的巨型场所,其呈椭圆形,高近50米,外围是188×54平方米,有80座拱门可用以出入。这个竞技场主要是供皇家使用,可以容纳5万人,按照今天的标准仍然是一座大型的公共场所。这是世界上空前绝后的竞技场,因为罗马帝国之后,以角斗士互相残杀来取乐的娱乐活动在西方已经不复存在,也就没有再建设类似建筑的可能性了。这些古代残留下来的建筑经历了千年风雨,如今仍然屹立在意大利罗马,似乎在向后人展示着罗马帝国当年的辉煌。

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

罗马把基督教立为国教之后,西方艺术随之发生转向,从以世俗为中心的建筑向以神为中心的艺术转化,人体的艺术与王权中心式的建筑让位于圣像与教堂建筑。从此之后,西方艺术再也没有摆脱这一模式,在长达1000年的中世纪,教堂的圣像绘画与宗教艺术一直处于中心地位。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虽然对于这一建筑与艺术倾向产生一定的扭转作用,但仍然没有全部改变局势,即使在古典主义艺术时代,西方社会已经基本实现了政教分离,宗教已经不能直接干涉政治,但在艺术领域中,宗教艺术仍然占有相当的优势。直到现实主义与现代派艺术的兴起,才可以说西方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中世纪时期的艺术一般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古代基督教与拜占庭艺术时期、罗曼艺术、哥特艺术与欧洲的伊斯兰教艺术。

古代基督教与拜占庭艺术时期大约从3世纪末期基督教绘画开始,到9世纪末的加洛林王朝灭亡为终结。基督教艺术的萌芽从3世纪末出现,这时基督教的国教地位尚未得到确立,基督教徒们开始创作一种壁画,画面是祈祷与圣像。早期基督教艺术借鉴了当时并不信教的罗马人的技艺,也出现了石刻,其格调沉重,充满压抑感。4世纪基督教被确立为国教之后,这种艺术得到解放,成为教堂艺术正宗,但艺术风格也发生了变化,从当初的简朴变为华丽,加强了装饰性。476年罗马帝国崩溃,罗马人的基督教艺术随之解体。不过,它并没有完全消灭,而是东移到君士坦丁堡,进入东方化的拜占庭时代。

在世界雕刻史上,西方传统以雕塑为主体,而东方则以浮雕见长。拜占庭艺术是西方艺术的一个转折点,即从希腊罗马以雕塑为主体的艺术向东方风格的浮雕转化。这种艺术的另一种独特表现形式——镶嵌画——以其鲜艳的色彩而成为时代的象征。6世纪由查士丁尼皇帝建立的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艺术的一个典范。穹隆性的屋顶如同上天,象征上帝的神圣。砖结构的平面建筑为主体,金色成为主色调,如同以后所有的东正教教堂那样一片金碧辉煌。不过,在教堂中也有世俗画面,如皇帝与皇后的壁画也经常可以看到。12世纪之后,哥特式艺术兴起,它取代了罗曼艺术。哥特式艺术是一种典型的西方风格的建筑。1140年的圣德尼修道院的尖拱,大而光亮的花玻璃窗洞,都令人耳目一新。从外观来看,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是哥特风格的典型,即所谓“燃烧的哥特式”,在这种风格中法国式的温柔被克服,代之以雄浑与神秘的北欧风格。在绘画艺术领域,随着基督教理性化的过程加强,到15世纪初期,透视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绘画之中,为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从11世纪到14世纪,中世纪的理性与幻想世界结合为一,创造出一种神圣与甜蜜的情感,它的罗曼风格、哥特式的建筑等已经定型。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兴起,海外冒险的成功,都在要求一种革新。这种革新并不指向未来,相反,它表面上是返回到古典时代,以古典艺术的形式来表达新艺术的精神。古典艺术的重生,这是文艺复兴的口号。西方艺术在文艺复兴时代达到了另一个高峰,在古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之后,它第二次成为世界艺术的领跑者。

如果说古典艺术是以雕塑为自己的标志,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以绘画为自己的旗帜。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6世纪的欧洲,从意大利起源向西欧与东欧扩散,主要表现于宗教改革与古代文学艺术的复兴和创新等方面。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所占领,这是罗马帝国崩溃之后西方文化的一次劫难,研究古希腊文化的学者们纷纷逃往意大利,并且在这里掀起了古代文化复兴运动。中国印刷术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印刷技术的快步发展,古代文物与手抄本也在此时被大量发现,这使得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艺术开始向统治了1000多年的宗教艺术挑战。恩格斯说:

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这一时期的学者与艺术家们有一个口号:回到希腊去。文艺复兴运动既是思想运动又是文艺运动,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与拉斐尔(Raffaèllo Sanzio,1483—1520)成为一代宗师,而威尼斯的乔尔乔内画派、乔基姆·杜倍雷与温克尔曼等人无论从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对艺术有巨大贡献。

英国著名艺术史家沃尔特·佩特曾经说:

15世纪的运动是双重的,一是文艺复兴,一是有着现实主义和对经验的渴求的所谓“现代精神”。它包括一种向古代的回归、一种向自然的回归。拉斐尔代表着向古代的回归,列奥纳多代表着向自然的回归。

如果再作一个简明的阐释,可以说达·芬奇在自己的绘画中注重以科学的方法、自然的方法来表现,他重视透视学、力学、医学、运动学等方面的研究。而拉斐尔则着力于再现人文主义精神。

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是其宗教题材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幅,画面选取富于表现力的一瞬间,相近于古代希腊雕塑《拉奥孔》中的画面选择,是古典画风的标准表现。耶稣受难之前,向12门徒宣布:你们之中有人出卖了我。众人都感到十分吃惊,各自神态在画中得到了惟妙惟肖的表达,最引人注目的是犹大捂住了钱袋,在惊慌之余,以掩饰自己的劣迹。《岩间圣母》现存于巴黎罗浮宫,画面中共有4个人物,除圣母与圣婴外,还有天使与施洗者约翰,这是对于神圣事物的一种自然与世俗式的处理,以和谐的画面体现出爱的主题。全部画面采用深色,只有借助于强光的反射才可以看出人物与环境,这是典型的充满自然精神的画面,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人类能看到事物的原因,就在于事物本身在反射光线,如果没有光,就无法看到事物。最为世人所喜爱的名作是《蒙娜丽莎》是作者的朋友乔康达的妻子的画像,女主人面部丰满,流露出一种略带神秘的微笑,这幅画即以这种神秘的微笑而著称。如何欣赏这幅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正是艺术杰作的特征,它能带给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而不必拘于一种理解。达·芬奇一生坚持画素描,特别是晚年,留给世人数百幅充满想象精神的素描,这些素描把科学的透视法、几何学的测量与艺术技法结合为一体,使之成为西方美术的一种传统。

米开朗琪罗的主要作品是罗马西斯廷教堂的《创世记》,其取材于圣经故事,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共分为9个连续的场景与300多个人物,在世俗中再现了历史与天国。米开朗琪罗在同一所教堂的另一幅名作同样取材于《圣经》,这就是《末日的审判》。同时,米开朗琪罗也是一位杰出的雕塑家,他的《大卫》同样取材自圣经故事,大卫是以色列人的第二位国王,公元前1000年前后在位,曾经与巨人哥利亚作战,以石子击杀对方,从此结束了以色列人与菲利士人的长期敌对。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卫雕塑并不止一座,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多纳太罗的铜雕《大卫》也是一件艺术名作,两件同名的雕塑相比较,更可以看出各自的特色。米开朗琪罗选取的是青年时代身体健壮的大卫,具有古典人物健美壮硕的形体特色,肌肉结实,形象高大。而多纳太罗的大卫则是一位身材如同少年一般秀美的人物,虽然同样是英雄,却更具世俗色彩。米开朗琪罗的另一座雕塑《摩西》,沿袭古代艺术表现规律,选取最富于表现力的一刻:当以色列首领摩西从圣山走下,手持十诫之板,不料却看到以色列人在崇拜金毛牛的场面,摩西感到万分震怒,几乎要摔碎手中的诫板。这一雕塑以其高超的表现技术受到世人关注,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看到雕塑之后,感动不已,专门撰写论文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分析其心理与艺术价值。

拉斐尔最著名的作品是《西斯廷圣母》,这是他16世纪初期来到佛罗伦萨之后所创作的众多圣母题材作品中最优秀的一部。但是,拉斐尔的圣母题材作品与后世特别是东欧地区流行的圣母画像是完全不同的,那些圣母画像大多是一些制作粗糙的工艺制品,而拉斐尔的作品是艺术大师的杰作。《西斯廷圣母》对于圣母的形象作了世俗化的处理,圣母成为慈爱的母亲代表,神圣的光环褪去之后,整个画面显得柔美温润,与中世纪的圣母画像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处理具有一种时代的特色,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

除了意大利之外,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与北欧甚至东欧也迅速扩展开来。法国人在接受了意大利人的艺术之后,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具有法兰西民族特色的艺术。吉尔·勒布勒东所设计的枫丹白露堡、彼埃尔·莱斯柯所设计的罗浮宫等是一批具有法国文化特色的建筑。画家克罗埃父子则以肖像画为主,创作了索朗索瓦一世等一大批肖像画名作。德国杰出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是可以与意大利大师们并驾齐驱的人物,他早年就已经熟悉了意大利风格,并把意大利大师们的技艺与哥特晚期的现实主义结合为一,独树一帜。丢勒的《牧人崇拜》、《圣热罗姆》与《四使徒》等作品,成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名作。

三、从巴罗克到洛可可

文艺复兴的高潮过后,从1520年起到16世纪末期,欧洲艺术创作中,形式主义异军突起。这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文艺复兴对于古典艺术的崇拜可能限制了原发的创造性,这种原发的创造经过长期的积蓄终于爆发。其次,形式主义其实是艺术发展中反复出现的阶段。16世纪末期,巴罗克艺术兴起,并且一直持续到1760年,成为艺术领域里的主要潮流之一。“巴罗克”一词产生于葡萄牙语,原指珍珠或是珠宝之类的装饰品,以后用来指具有独特形式与意义的思想或表达方式。在这一时期,欧洲艺术分为两大潮流,一个是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巴罗克艺术,一个是以法国为中心的严谨的古典主义。

德国宗教改革影响到整个欧洲,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各国都对宗教改革作出了反映。与德国相反,意大利是欧洲天主教的中心,所以部分教职人员与教徒对于德国的宗教改革产生了一种相对立的情感。意大利天主教要求进行内部的调整,以对付宗教改革引起的震荡,这是巴罗克艺术产生的根源。巴罗克艺术要求用一种线条来规定形状,特别表现在建筑与绘画中,以几何图形对宗教建筑的装饰性加以强化,甚至用些奇怪的图形,以对抗文艺复兴的精神改革。在罗马的教堂设计中,巴罗克的内部装饰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一批巴罗克风格的教堂出现。彼埃尔·德·柯尔托纳设计的圣路加与马尔蒂纳教堂、贝尼尼的安德烈·德吉利纳教堂等都是巴罗克艺术的代表性作品。巴罗克风格强调典雅与高贵,但是与古典的庄严不同,它的庄严来自于人工的雕琢。这种艺术在北欧与西欧也得到推广,法国芒埃尔设计的瓦尔德格拉斯教堂,勒沃设计的著名学术机构法兰西学院(原名四国学院)都明显受到意大利巴罗克艺术的影响。在法国,巴罗克艺术的发展有一种本土化的倾向,这就是与古典主义的结合,我们可以从罗浮宫的柱廊与凡尔赛宫的忒提斯洞里的群雕中,看到这种完美结合。

将巴罗克艺术与古典主义融为一体,并且有个性化创造的大师伦勃朗,是运用色彩与光线的巨匠,他通过明暗对比与暗色调共同使用,创造了三幅群像《解剖学课》、《夜巡》与《呢绒》。这些不同画风的作品,奠定了伦勃朗在欧洲画坛的地位。

洛可可(Rococo)原名为洛赛勒(Rocaille),后来被人贬称为洛可可,这是从巴罗克艺术中蜕变出来的一种类型,它是由于欧洲人把岩洞、贝壳与钟乳石等自然装饰引入室内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非宗教性精神但又带有强烈的装饰性的风格。洛可可这种类型主要起源地是法国,不过,对于法国艺术家来说,最伟大的作品仍然是洛可可与古典主义风格的结合,如布夏东的巴黎《四季喷泉》与《爱神在海洛里斯的狼牙棒上磨金弓》,让·安东尼·乌东的《狄安娜》等。洛可可不仅在欧洲得到传播,而且通过葡萄牙的殖民者把它带到了南美洲,在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地区,一位名叫安东尼奥·弗兰切斯科·里斯伯亚的优秀设计师,建筑了具有洛可可风格的弗朗索瓦大教堂。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地理大发现中,葡萄牙人在进行了所谓的“美洲征服”之后,来到了南中国海,并长期占据了中国的澳门直到1999年12月20日才归还给中国,至今在澳门的一些葡萄牙风格的建筑与雕塑上,可以看到洛可可风格的表现。

四、流派纷呈的19世纪

1.新古典主义兴起

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首先揭开了艺术革新的序幕。启蒙主义与古典主义者们早已经对洛可可之类的形式主义深感不满,如何能革除这种既有神性因素又充满肉欲的艺术类型?唯一的方法似乎仍然是举起古希腊人的法器,于是古典艺术再次被抬了出来。不过与文艺复兴时代一样,这里所谓的“复古”其实意味着创新,这一次的创新价值更为重大。19世纪初期与中期,众多的艺术流派纷纷亮相,百花齐放,到了19世纪末期,现代艺术终于登场。

新古典主义理论基础起源于德国艺术理论家约翰·温克尔曼,他在《古代艺术史》一书中认为,希腊艺术是追求美的,这种古典美是由和谐、比例、简洁等构成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的《关于科学与艺术的谈话》以及莱辛的《汉堡剧评》与《拉奥孔》,宣扬启蒙主义与百科全书派学者们的观念,成为新古典主义的理论之源。从罗马到巴黎再到伦敦、圣彼得堡、赫尔辛基,甚至一直到新大陆的波士顿、华盛顿,这是一个遍及整个欧美的艺术潮流,其影响之广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今天我们来到这些地方时,任何一处都可以感受到来自最古老的欧洲罗马与巴黎艺术的影响。

1758年,雅克·热尔曼·苏夫洛受命于重病之中的路易十五,重建巴黎圣热纳维埃沃修道院,经过长期的艰难施工,终于在法国大革命之年1789年成功完成。1791年,法国决定这个教堂要开始接受法兰西所有自由时代的伟大人物的骨灰,从此改名为先贤祠。先贤祠是法国最伟大的建筑之一。这个建筑中的穹顶极其独特,是一个悬挂结构,当时许多人都对这创举表示怀疑,担心它会塌下来,可是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坚固如初,这被认为是欧洲艺术史的一个奇迹。先贤祠的壁面采取了一种没有装饰的平淡而庄严的处理,这就是以后的拿破仑风格的前驱。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整体风格与追求,受到了世界进步艺术家们的肯定。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政府大厦就一定程度上学习了先贤祠的艺术,表达了无数志士仁人为了自由而斗争的志向,其美学风格体现出罗马诗人朗吉弩斯所推崇的那种崇高,寓意深沉,给人以鼓舞与启迪。

2.浪漫主义

欧洲文化内部的冲突决定了它反复多变的思想潮流,科学与宗教、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使得对立的思潮之间互相批判又互相继承,形成了极为多姿多彩的历史进程。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成为风行欧洲的主流。宗教的传统依然是浪漫主义的精神之一,因此有人将浪漫主义称为“圣经式艺术”,这虽然有过于贴近之嫌,但从历史深处来看并非没有道理。同时,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也是重要思想推动力。“浪漫主义”(Romanticism)的词源是中世纪的“浪漫传奇”(romance),它的主要形式是英雄史诗与骑士传奇等,当启蒙主义思想涌起时,它要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与返回自然,反对封建王权。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浪漫主义更加流行,从不同方向产生的向往与追求,理想破灭的伤感等都刺激了浪漫主义的勃兴。在艺术表现中,崇拜英雄与个人奋斗的题材比比皆是,风靡欧洲与美洲,直到19世纪中期以后,现实主义才逐渐部分取代了其地位。

1792年,西班牙画家弗兰西斯科·戈雅·伊吕西安特(Francisco José de Goyay Lucientes,1746—1828)开始耳聋,造成他性格孤僻,与世人不来往,但是他的艺术却征服了广大观众。他的作品《疯人院》中斗牛者的浪漫色彩别具一格。现存于马德里普拉托美博物馆的《五月三日的枪杀》,是一幅政治题材的名作,画家真实描绘了1808年5月3日拿破仑军队对西班牙人民进行残酷镇压并用军队枪杀人民的场面,反映了在悲惨中激发起的一种反抗的情绪。

法国的浪漫主义前驱人物泰奥多尔·籍里柯(Théodore Géricault,1791—1824)的名作《梅杜萨之筏》是现实题材的作品。1816年,一艘名为“梅杜萨”的船在海上遇难,这一事件震动一时。画家选取了“梅杜萨”将沉之际这一惊心动魄的时刻,表现了一群处于生死危难关头的人们向远方灰暗的天际呼喊求救的情形。画中远方模糊不清的来船轮廓更是令人分外担忧。

德国科隆大教堂一直是各种建筑艺术家们展现身手的地方,其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浪漫主义的卡里·弗里德里希·申克尔,他将科隆大教堂重新修复,体现了一种历史主义原则。其余的各种新作也在这一时期诞生,如法国夏尔·加尼哀设计的巴黎歌剧院、彼得·库帕斯设计的阿姆斯特丹的国家博物馆等。

3.现实主义与印象派的产生

19世纪中期艺术流派的多样性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1850年前后,现实主义开始兴起,但是仅过了10年,画坛具有震撼力的流派——印象派——产生,这两种看起来完全不同性质的艺术流派先后兴起,一方面标志着现代艺术的多元化局面已经形成,另一方面,也表明任何艺术流派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作为艺术,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最常见的是用某种流派的标签来划分它们,而没有看到它们彼此之间的天然存在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是历史悠久,它形成一种艺术流派却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19世纪30年代,欧洲国家的工业化已经进入发达阶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与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标志着政治局势的新发展。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对于世界与社会的看法,细胞学、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进化论等重要科学发现使宗教与信仰观念面临新的考验。孔德的实证主义,泰纳的时代、环境与种族决定理论等影响日益扩大。如果说浪漫主义是以英雄主义为基调,那么现实主义是以人道主义为主旋律;如果说浪漫主义是以幻想为手段,那么现实主义是以写实为手段;如果说浪漫主义是以感动为目标,那么现实主义是以理解为目标。

法国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创作了大批反映现实的画作。起初他的画并未得到承认,《画室》(全名为《画室:决定着我7年艺术生活的故事》)与《奥南的葬礼》是他于1855年提交给美术院的作品,用以参加当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但是由于不符合古典主义画派的要求而被拒绝。库尔贝十分愤怒,于是在世界博览会对面租了一幢楼房,举行了一个名为“现实主义画展”的展出,同时出版了《现实主义的宣言》一书,与官方唱起了对台戏。《画室》中,居于画面中心的是画家与一位裸体的模特,模特把披着的袍子扔在地上,代替了艺术家们所崇拜的女神缪斯。画家自己正在作画,左右两边分列着不同的人群,右边是画家的朋友、艺术家、艺术爱好者;左边是平庸世界的人们,包括劳苦大众、资本家与工人、体验死亡的人们等等。这是一幅含有讽刺意味的现实主义佳作,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其主题是艺术家与艺术在资本主义制度面前的独立性,在平民与劳动者们面前,艺术的理想化日益淡薄,女神也不再神圣,甚至成为了裸体的模特,而画家自己却能够自立于世。有人分析,这幅画的构图其实很像《圣经》中“末日的审判”的场面,画家自己就是上帝,处于裁判者的地位。

现实主义的雕塑家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创造了一系列名作,如《思想者》、《行走者》、《地狱之门》,其中有的作品带有一些象征主义的色彩,但总体精神仍然是现实主义的。

法国的巴比松原本只是枫丹白露地区的一个小镇,但是一个法国画派以此为名,使得巴比松名扬世界。巴比松画派是从现实主义向印象主义过渡的画派。风景画在古典主义绘画中是一个不起眼的画种,浪漫主义者们开始重视它,他们通过风景画来抒发自我的情感,所以风景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失真,成为情感的表现。现实主义画派也重视风景画,他们以写实的方法来画风景,但是多数以牧歌式的风景画而著称。印象派可以说是西方风景画真正的创造者,在他们笔下,风景画不再是一种陪衬,而成为一种生活的内容,是自然与社会重要的主题。

1874年四五月间,在巴黎加布钦修女院路35号的纳塔尔照相馆,一批青年画家举行了自己的画展,美术评论家路易·勒卢瓦看到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的一幅名为《印象·日出》的画,遂不无嘲讽地称他们为“印象派画家”,谁也没有料到,这一称呼不胫而走,成为了一批艺术巨匠们的总称。印象派画家以自然景物描绘而著称,他们在自然光线下作画,他们认为自然是不断变化的,而捕捉与表现自然的变化是画家的重要职责。在他们的画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对于光线的变化的把握。印象派存在的时间很短,1886年印象派画家举行最后一次集体画展后,印象派其实从此就名存实亡了。不过,新画家们以后印象主义与分色主义等名称继续进行创作,不过,对于广大观众来说,有时索性也把他们归入印象派画家之中。

印象派画家中,莫奈、德加(Hilaire Germain Edgar Degas,1834—1917)与雷诺阿(Pierre Auguste Renoir,1841—1919)属于主流画家。在他们之中,最先引起世人注意的是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他以《草地上的午餐》一画引起争论。马奈对于光线与色彩的用法与传统相悖,表达出一种创新精神。雷诺阿以善于画女性裸体而著称,有《阳光下的浴场》与《浴女》等作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莫奈的名作8幅系列画《圣拉扎尔车站》。19世纪20年代,铁路在西方各国出现,这种表现了科学与工业发展的新事物,立即引起了印象派画家们的关注,特纳创作了《雨、蒸汽、速度》,马奈画了《铁路》。圣拉扎尔车站举行典礼之后,莫奈感受深刻,他通过一种运动的感觉与光来表达这一新生事物给世界的观感。其实在画面上,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片片烟雾,但是我们似乎听到了火车的吼叫声。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看了莫奈的画之后,大为感慨,认为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

莫奈等都属于早期的印象派画家,以后,在通常的印象派之外,有三位画家也颇有影响。其一是万森·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他于1886年从绘画艺术根基深厚的荷兰到达西方艺术之都巴黎,立即被当时崭露头角的印象派所吸引,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艺术实践其实与印象派并不相同,他更为重视线条的构形作用。于是他转而来到了法国普罗旺斯,在这里进行艺术探索。一般认为凡·高的创作是表现主义的前驱,其代表作有《向日葵》、《吃马铃薯的人》、《堂吉老爷子》等,静物与人物画俱佳。其二是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他与前者不同,他曾经参加过印象派的第五届画展,并且受到过毕沙罗的指教,通常被认为是后期印象派的一员,但实际上他最终还是脱离了印象派。高更对于当时流行的分隔派画法很推崇,这种画法主要是用平面涂写,再用粗线条来勾勒形状。有人认为,这是吸取了日本版画的特点。高更后来定居于著名的塔希提岛,远离西方文明与喧嚣尘世,其代表作有《游历的灵魂》、《向你致敬,玛丽亚!》与《布道后的幻象》等。其三是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他年轻时曾经跟随毕沙罗等名画家,以后吸收了印象派的光与色彩运用方法,但是讲究形体,重视绘画方法的研究,成为绘画构成感的大师。塞尚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是影响不小,《玩纸牌的男人们》、《果盘》、《女浴者》等,都是体现其绘画思想的力作。

19世纪最后10年,工业化社会对于艺术的影响全面显现出来。铁的使用虽然从远古时代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但是直到19世纪末期,钢铁工业的突飞猛进才使得人们生活处处离不开钢铁。这种意识对于艺术有重要推进,现代主义就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物。巴黎于1889年建起了埃菲尔铁塔,这座钢铁结构的建筑与凯旋门一起成为巴黎的象征。从1871年起,美国芝加哥开始修建钢结构的摩天大楼,在这里形成的芝加哥学派,不仅是工程技术学派,也对艺术有直接影响。这些可以看成是现代建筑艺术的成果,它们与中世纪以来的教堂建筑艺术迥然不同了。

五、力求革新的20世纪艺术

20世纪人类社会进入高科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活动的领域从地球走向了宇宙,火箭、人造卫星与航天飞机的创造,使得人类进入了太空,人的生存空间变化也使人们的空间观念发生了变化。现代通讯工具包括电报、电话与互联网使空间进一步实体化,无论是扩大还是缩小,空间的感觉已与前人不同。但同时,两次世界大战又给人类留下了极为惨痛的回忆,历史永远不会消除这种感受与记忆。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才有可能回顾20世纪艺术的发展。如果概括起来,其基本特点是现代艺术的求新与创造,这种创造包括形式与内容的全面创新。主要的艺术流派有未来主义与立体派等,艺术形式与内容的改革相当激烈,从绘画雕塑发展到人体艺术品、非形象艺术与几何抽象艺术,其中也包括建筑工程的革新。

1909年,意大利人再次引领世界艺术潮流,未来主义(futurism)作家们发表了自己的宣言,次年,未来主义画家贾柯莫·巴拉(Giacomo Balla,1871—1958)、安波托·波丘尼(Unberto Boccioni,1882—1916)、卡洛·卡拉(Carlo Carrà,1881—1966)、鲁依基·鲁索罗(Luigi Russolo,1885—1947)、基诺·谢沃里尼(Gino Severini,1883—1966)等人共同发表了《未来派绘画宣言》,他们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之中,由于事物形象持续存在人的视网膜之上,运动中的物体便会成倍增长,当这些形象连续而来,就会产生变形,如同在空中的快速振动,于是一匹奔跑中的马就不是四条腿了,而是二十条腿,而且它们的运动呈现为三角形。为了真实地再现自己的这一看法,未来派画家们对运动的物体采用摄影方法,用这些连续的照片来作为绘画的基础。

鲁索罗的《一辆汽车的力量》中,画面上是一辆疾驰的汽车产生的如同射出的箭一般的形象,表达的是一种力量与运动感。而马莱的《撑竿跳》则是无数个连续的画面,如电影胶片一样,除了能看到不同位置的运动员之外,也能感受到一种运动的连续过程,其实这正是未来主义者所追求的目标。未来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起于对城市化的反应,以一种过程来表达大工业与科学技术产生的社会生活剧变所引发的色泽、声音、味道等的变化。这样,它就与野兽派的色彩、立体派的切割与新艺术的装饰性结合起来。未来主义兴盛的时间在1912—1915年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它的法西斯主义立场使得它臭名昭著,从而失去了在画坛的地位。

就在未来主义发表宣言的前一年,法国人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与西班牙人巴布洛·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共同发展了一种被称为“立体主义”(Cubism)的画派。这个名称来源于一些批评家,他们看到布拉克的油画《葡萄牙人》时,对于画中的几何学的立体画面感到可笑,称之为“立体主义”,从此这一称呼就被传开来。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甚至连完全的立体也看不到,只能看到被分割开来的不同几何形体。只有进行组合之后,才可以看出是一个手持吉他的人的形状。这就是立体主义的奥妙,布拉克强调,画面上所出现的并不是对象,而是一种新的整体,是一种抒情,它完全取决于你运用它的方式。立体主义如同使用显微镜之类的科学仪器来分析事物,你只能看到事物的局部,不可能看到整体。毕加索是世界上最多产的画家之一,他的名作如《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带藤背椅的静物》等都在西方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立体主义兴起之后,立即获得热烈响应,一批巴黎画家相继加入其中,并且又陆续发展出“黄金分割派”与“俄耳甫斯派”等新的画派。立体主义最兴盛的时期是在1913—1914年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立体主义衰退,但是毕加索等画家的创作仍然如日中天,并未受到丝毫影响。

20世纪中期到晚期,艺术总体的变化规律可以说是多元分化,而不仅仅是多元化。多元分化是指各种艺术主张的独立发展。虽然从总体来说,这种艺术之间的关联仍然是存在的,但各种艺术的独立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

从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是抽象主义与具象主义的并存,一方面,艺术越来越向几何体形式抽象与观念抽象的方向发展。俄国画家与艺术理论家瓦西里·康定斯基主张,艺术家的任务不是要驾驭形状,而是要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抽象艺术就是要通过几何图式来创造自然,从物体外表的描绘中解放出来,以表现对象的精神为主。俄国构成主义画家卡西米尔·马列维奇的《白底上的黑方块》是一些几何体图形,但作者将其称为“裸体的圣像”。此外,荷兰、法国、瑞士等地都出现了大批的抽象主义画家与画派。另一方面,与抽象主义相对立,具象派艺术也大行其道,具象艺术主张通过与可见的现实之间的关系来表现。这种艺术主张的流派较多,西方艺术史家将其分为具象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组合艺术与表现艺术。

除此之外,超越现实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主张,实践这一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与流派也相当多,如玄学画派、超现实主义、神奇现实主义、怪诞现实主义与神话方法等,各有不同的具体观念与方法实践,不可一概而论。

西方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联系

同类推荐
  • 惊世预言

    惊世预言

    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预言到后来成了现实,这就不由得让预言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我们不得不有些怀疑:说出这些预言的人是不是具有未卜先知的超人能力。除了2010界末日的预言之外,还有哪些令人震惊的语言呢?
  •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才只开了个好头。地处海峡西岸感潮地带,有活泼源头,有海涌回澜,风景无限,逝者如斯,可别打盹!漏了一组新镜头,便会遗憾凝眉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知道点世界文化

    知道点世界文化

    什么是“摩西十诫”?古代印度为什么会出现种姓制度?潘多拉的魔盒里到底装有什么?吸血鬼真的存在吗?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在本书都有介绍。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好马不吃回头草

    好马不吃回头草

    南国的大将军王夏清和死了。一杯鸠酒断送了南国边境上千万百姓和二十万夏家军的性命……一朝重生,喂!你们欠债的该还了吧!然后遇到了前世死对头,夏清和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个死缠烂打的痴汉是谁?说好的高冷男神呢?
  • 天造地设

    天造地设

    暑假实习,竟让她遇到极品潜力男!身材堪比平面男模,海归一派,更是盛远集团CEO!最重要的是,他是单身!向他示好,不接受?故意挑衅,没看见?男人,定力挺大嘛!不过姐喜欢!
  • 秦歌

    秦歌

    本书创意源于恶搞,但后续情节绝不恶搞。秦灭六国,荆轲燕丹个个露脸;君临天下,赵高李斯粉墨登场。什么?还有项羽和刘邦?什么?张良刺杀我?什么?匈奴还敢来?你妹啊,还让不让人活了,快累死老子了好不好?
  • 罪恶王冠.真名在降

    罪恶王冠.真名在降

    本作品是《罪恶王冠》的后续,请看过《罪恶王冠》的漫迷们继续关注…
  • 残夫

    残夫

    摸着余天的几块腹肌,莫小鱼呵呵一笑。“夫君,身残志不残,我不嫌弃你。”“为夫残不残,娘子试过便知。”莫小鱼:“……”
  • 兽宠:呆萌调皮捣蛋妃

    兽宠:呆萌调皮捣蛋妃

    它金小洛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只不过因为毕业喝了点小酒而已,竟然还能够狗血穿越,我嘞个去,这都行,赶明都喝酒穿越去吧!额~不过我这刚穿越,醒来后却变成了······狐狸,狐狸就狐狸吧,可这只有巴掌大的身体是这么回事啊?啊啊啊,我想去屎啊!诶?大殿上的这位美男是谁啊,快让本小妞调戏调戏,哎!?美男等等我······(本文纯属虚构)↖(^ω^)↗
  • 异界一日游

    异界一日游

    符小弟穿越了,到了一个叫虹文大陆的修行世界,顶替了这个世界的修行天才,可仅仅得瑟了一天,就被人暗杀,回到自己九岁多的时候,然后他发现,这里,也不是地球。PS:本文女主众多,但非种马,不喜勿喷。
  • 你是我的心语

    你是我的心语

    一个专情的富家大少,一个备受瞩目的花心校草。是你,你选谁?
  • 孤星白花佩

    孤星白花佩

    “云寒烟,我这一生最大的悲哀,就是遇见了你。”
  •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