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43900000016

第16章 和谐社会构建的理性思考

和谐社会构建与社区意识提升策略

第一节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个既古老又现代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根据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形成和不断丰富的。

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

人类在早期的社会活动中,就蒙眬地意识到自身潜力的存在,萌发了对自身完美发展的追求。古希腊提出“体育与智育并重、力量与知识并举”的完人教育理想,提倡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欧洲中世纪,在神学大统治下,人的发展只能让位于神的全智全能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言人打着复古文化旗帜,同封建专制、教会神学进行了不懈的斗争,高扬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主张加强教育,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发展。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进行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人就会回复自然。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们必须通过一代代的艰苦劳动,才能将人推向幸福的巅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黑格尔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促进人类的完善,使人得到充分发展。18、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出了探讨,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概念,并提出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力,创造大量财富,实现教育和劳动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上述的思想家、教育家们尽管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并没有对人的全面发展作出科学的解释。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了前人有关人的全方面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探索,伴随着他们的世界观的转变和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提出。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标志,确立了考察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理论前提。

第二阶段: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形成。《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正式使用了“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概念,并明确地从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去探讨人的片面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问题,从此“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学说被置于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

第三阶段:以《资本论》《哲学的贫困》为标志,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得以成熟。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从人类自身的进步与解放来阐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类自身进步和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步的,克服了资产阶级思想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局限性,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丰富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人的全面理论的基础。随着实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贯彻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培养能够适应中国新形势需要的新人,这样的新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内容具体包括:①德、智、体全面发展,即毛泽东提出的德育、智育、体育三育并重,全面发展。②身心并重,即体力和智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社会多面手,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全面才能,即亦工亦农、亦文亦武。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邓小平具体化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他通过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说明了社会主义新人应具备的全面素质。他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培养“四有”公民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准。

江泽民认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的。人越是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他创造性地从物质生活、政治民主权利、精神文化生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方面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内涵,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使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第一次把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具体地贯彻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进一步升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胡锦涛同志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一思想,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内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二、解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核心观点。严格地说,究竟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作集中系统的论述,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纵观各种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解读的,一是学科的维度,比如有的人从哲学角度谈,有的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谈,有的人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谈,有的人从教育学的角度谈;二是结合国家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来谈,比如有人结合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发言来谈,有人结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来谈。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从哪个维度来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这些解读中都会涉及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个人的全面发展两个层面。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两个基本层面:宏观的层面与微观的层面。所谓的宏观层面是从人类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也就是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谓的微观层面是从个体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所不同的是,在界定“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时,各位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内涵

在总结各种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内涵。我们认为,就微观层面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的能力、个性与社会关系的自由、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如何理解内涵中提到的“能力”“个性”等词,下文我们将逐一介绍。

第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中的能力解析。一般来说,能力的含义比较笼统。“能力”也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如果按照常识理解来看,能力可以指很多方面,比如: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可以称为体能;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可以称为社交能力;表现在吸收知识与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可以称为智能;表现在处理事务方面的能力,可以称为才能等。如果按照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个人在行为上所表现的实际能力,心理学上也称之为成就;另一方面是指个人将来有机会学习时,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可能性,即潜能。我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内涵里的“能力”应该包括人们对能力的常识性理解和心理学上的界定。这样看来,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个体体力的全面发展、智力的全面发展、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才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及在这些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的发展。

第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个性解析。对于个性而言,在弄清个性概念之前我们有必要搞清楚“个性”这个词的来源。“个性”是我们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在我国尽管从孔子以来的思想家对人性与个性的问题有许多光辉的论述,但并没提出“个性”一词。如果从哲学的角度理解,个性是与共性相对的一个概念。但是由于个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而且个性是由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共同决定的,这就决定了个性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然而,我们觉得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个性不应该仅从哲学的角度界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个性。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性”是由Personality一词翻译过来的,也有人翻译为“人格”。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把个性与人格理解为同一概念,由于词源、文化历史背景和方法论的不同,各派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心理学中个性比较经典的概念,是指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头脑反映外部影响和行为的反馈信息而进行自我调节的动力结构。其次,从哲学角度的个性与共性来看。培养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既要看人们之间在心理上的差异和特殊性,也要看人们之间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特征。

第三,关于人的全面和和谐发展的解析。就人的“自由、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来看,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自主、自觉和自愿的发展,是为了人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的充分发展,指人自身所具有的潜能、潜质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掘、发挥,其实质是“有个性的发展”,个人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活的要求,尽可能地追求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以避免人的发展的单一;人的和谐发展,是从人在各种关系的内外状态上讲人的发展,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内在的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从广泛性上谈人的发展,它是指人的各种需要、各种素质、各种能力、各种活动和各种关系的整体发展,是每个社会成员全部力量和才能的展示过程,也即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示、充实、拓展过程。这种发展包括了个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是逐步提高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要达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或达到。个人的发展过程总是从“全面不发展经过特定方面的片面发展,再从比较全面的发展不断接近全面发展”。

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

2005年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讲话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概念。然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不仅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活动的主体者,更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能否实现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和广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互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不能脱离对方而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和谐发展进程、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精神文化基础的构建;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的构建。而这些都取决于人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首先,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需要紧密相连,需要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需要在历史上是不断发展的,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激发的。只有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使人受到成功的鼓舞,激发人的新的需要和动机,使人确立新的更高的目标。同样,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认为,在实践中“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所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现实的,具有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和可变性的特点。由此可见,要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从人的需要入手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必须充分满足个人的正当需要;另一方面,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需要与他人、集体、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理性、和谐地去实现个人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局面,才能够达到双赢的结果。

其次,人的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人的发展首先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二者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能力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包括体力、智力、潜能以及思维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协调自然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多种类型。只有在对象性的劳动中,人才能发挥其全才能和力量。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从微观个体到宏观人类都获得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并使潜在能力不断向现实能力转化。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努力培育人的体力和智力、体能和智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人类真正实现了全面发展。也只有实现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实现了人类能力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

再次,人的交往的不断扩大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综合动力。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充分丰富和全面占有。人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群体与群体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变化,作为人与人之间物质和精神的交换过程的交往必然会日益复杂和丰富,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没有一个人能脱离他赖以存在的社会关系而独立生存。

最后,人的个性的不断丰富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讲到“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是现实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的存在。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方面。所谓个性,是指个人具有的独特的主体性,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体力与智力等。人的个性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体现到每个人的个性的充分展现和自由发展上,这既是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归宿。个性的自由发展是指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构成人的生命有机体的各要素的均衡发展和完善。

在21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和谐社会的构建,其实质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换句话说,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综上,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眼于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

2.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从层次上看,人的需要可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

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包括衣、食、住等生理和生活需要以及繁衍后代的两性需要等。和谐社会是经济发达、共同富裕的社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处于优先和首要的地位。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人民丰富物质生活的保证,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享受需要是人在满足生存需要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度政治文明不仅可以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充分满足人的享受需要,还可以维护和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和谐社会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和社会环境。

发展需要则是人为了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人获取和占有生存发展机会的必要条件,也是人对物质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应,更是人超越自己和提高自己的一种本质力量。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给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宽容、谦让的感觉,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人人友爱、家庭融洽、邻里团结、社区关爱的和谐局面。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会让人有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最终使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和提高。可以说,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

总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创造人类生活的优美环境,将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保证,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交互共进的过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和提升。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结构的合理布局、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和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级目标,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互相依赖、互相促进,这是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统一的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协调发展、文化教育繁荣、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它的实现归根到底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自身素质的大力提高和主观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的和谐则是人在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需要和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只有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大大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使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只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形成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社会;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可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支撑点,离开个体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空中楼阁。

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天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证、政治保证、精神保证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通过推进民主政治,创造出公正、民主、和谐的社会氛围,给每个社会成员追求幸福和自由的充分权利,为每个人个性健康发展和潜能充分发挥提供机遇和平台,使社会成员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努力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满足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共赢、多赢的发展状态。总之,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双向互动、具有一致性的历史发展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社会历史规律脱离人的作用的自然结果,而是社会上无数个人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结果,是人的自觉活动的结果。正是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可能成为现实。但同时,个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在社会发展中实现的,没有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个人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条件。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脱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去谈个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而脱离人的全面发展去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只能是抽象的假想。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虽然是人类发展的两个不同的侧面,但它们不是相互脱离而是相互渗透的。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了动力和活力,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又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建设,必将给人们创造出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活动空间,为人们按照自己的天赋、特长、爱好在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自由进行活动和创造,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需要和社会关系,实现个性充分发展,创造出更为优越的条件。而人的全面发展又必将促进社会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 和谐社会构建与人的心理需要

一、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1970)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长期研究人的自我实现的理论。马斯洛在1944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中首先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呈金字塔形排列的,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afe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尊重需要(Esteem needs);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这些需要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在这个需要层次的最底层就是基本的生理需要,而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属于低级需要。归属与爱、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属于高级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支配着人们的动机;只有当它得到适当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和谐社会构建与人的心理需要的关系

人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在需要的驱使下进行的。而心理需要是人的需要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心理需要,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的反应,是产生行为的原始动力,也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当个体对某种事物感到欠缺时,就会产生心理紧张并立即转化为需要,继而产生指向一定目标的动机,付诸行动,实现目标。需要状态既是对周围环境、外部世界的依赖和需求,也是心理上的欲望、希望、愿望和需求。所以,可以将心理需要理解为: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需要主体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希望,以期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满足,最终达到其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换句话说,心理需要就是个体对自身心理感受的匮乏状态的反应。心理需要与人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

人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人的素质、知识、人力资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发展动力。而人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是衡量人才的关键要素。由此可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的心理素质的建设。而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为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心理需要的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不是抽象的,而是对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所发生的一切现象的心理反应。人的心理需要也是通过人的现实活动并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得到满足的。也可以说,心理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

个人既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最终享用者,也是和谐社会的真正创造者,离开了一个个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个人,和谐社会只能是虚无的、空洞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归根到底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创造性。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主体创造性,就必须了解个体的心理需要,尽量满足个体合理的需要。然而,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又构成了不同阶级、不同利益的群体,群体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个人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和社会环境不同,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他们就会有不同的心理需要。因而,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的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有研究表明: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和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呈正向关系。如果人们的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那么就会沿着健康和最佳选择的道路发展,并且能够体验到一种切实存在的完整感和“因理性或积极生活而带来的幸福感”,否则就会产生病态和忧伤。因此,了解并最大可能地满足社会成员合理的心理需要,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物质富裕、经济繁荣的社会,更主要的应该是一个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能激发人的创造性、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挥的社会。因此,和谐社会又为人的全面发展、心理需要的满足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证。换句话说,没有个人自我和谐就没有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真正的健康和和谐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大胆地说,人的心理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需要层次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应用

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和谐社会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和谐社会又是以人为本的理想社会,以人为本就不能不重视社会成员的心理需要。然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人为中心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为我们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价值。同样,通过解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启发。

1.系统而有层次地设置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个体的需要有低级和高级之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低级需要,而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属于高级需要。低级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占重要的地位,是个体整个需要系统的基石。满足个体的低级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当人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会很自然地去追求更高级的需要。如果忽略了人的低级需要,一味地去追求高级需要是不现实的。同样如果忽略了人的高级需要,只是去满足低级的需求,只能让人们丧失斗志和发展的方向。所以,科学的做法是,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为理论依据制订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层次出发,制订整体、系统的目标。

(1)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生理需要。要想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建设物质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之一,也是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尺度,只有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才能使人们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实现个人自我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的才能和个性自由、充分、全面的发展。

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指物质上的满足。解决13亿人口的物质需要,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以食为天”,如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都不能满足,要求人民群众知礼节与知荣辱只能是无稽之谈,倘若人民群众不知礼节与荣辱为何物,焉有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显然,没有人自身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也就是一句空话。如果温饱、住宿等低级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个体就有可能采取非正常的手段来解决,比如偷盗、游行示威,甚至采取抢劫、杀人等暴力方式危害社会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因此,要创建和谐社会,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维护社会稳定,满足人民安全需要。人要全面发展,社会要和谐,无疑要解决人的安全需要问题。安全需要是指一种安全、舒适、宁静、不害怕的需要。在现实环境中,人们寻求的安全需要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物质层面的环境安全。具体来说,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安全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等。比如说,没有战争、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完善的养老体系、保障就业、重大灾害预警应急系统的建立等。另一方面是指精神层面的环境安全。比如,个人隐私的保护。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被泄露、个人隐私传于网络、动辄遭到人肉搜索等,诸如此类事情的发生已经是家常便饭。这些都是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安全利益问题。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这就提醒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低级需要,满足人们安全的需要。低级需要的力量是强大的,在一定程度上,当它未得到满足时,它的破坏性也就越严重。因此,只有解决好人们安全需要的问题,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人的全面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3)加大人文关怀力度,满足人民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融入他人和集体中间的需要,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需要,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较高级的需要。正如需求层次理论所指出的,当生存和温饱不再成为制约人的首要问题,基本需求的张力减小之后,归属与爱的需要开始占据主导,人们开始更多关注成功与幸福。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当人们基本需要满足后,他们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品质和幸福。为了使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进而发挥他们的潜能,达到各尽所能,社会必须努力营造适宜个体寻求亲情、友情、爱情和归属感的环境。同时,社会更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关注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

(4)尊重个人的价值选择,实现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以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权威,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换句话说,自我实现就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要达到社会和谐,实现个人高级需要,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为个人提供基本的保障,尊重个人价值选择,各个阶层间应相互开放,平等竞争。换句话说,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应该对所有的人都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竞争的机会。第二,社会公正及资源配置的原则应该有法制约束。第三,社会还要尊重个人价值选择,对每个人所做的个人选择,只要不违法、不害人,都要尊重、接受。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人们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障碍,之所以会出现个人不和谐,是因为他感觉到内心的需要没有办法得到实现,或这些需要即使得到了实现,也得不到社会的赞许。因此对每个人的选择尊重程度越低,要达到自我和谐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要达到社会和谐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总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同的社会阶层处于不同的需要满足阶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低级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高级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目标。

2.重视需要层次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着眼于正面或理性层面来分析与解剖人类需求的一般心理规律的。而在现实中,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们会产生一些负面心理的情况。前文中针对如何满足人们正确心理需要来谈具体的做法或措施,那么,如果这些正常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社会上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发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如果正面或理性的需求得不到正常的满足时,就有可能转化为负面的或者非理性的“病态心理状况”。这也是需要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性等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正常的满足,那么可能会让一部分人产生“仇富心态”;如果第二个层次的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那么可能会让一部分人产生焦虑或恐慌的心理;如果第三个层次爱和归属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那么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没有安全感;如果第四个层次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正常满足,那么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有不被信任和尊重的感觉,从而产生反社会的行为;如果第五个层次即自我实现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那么可能会让一部分人对前途和希望感到迷惘,极端的甚至可能会演化为“自杀性倾向人格”。

可见,需要层次不能满足就会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立的“不和谐因子”,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做好为满足人们需要努力的同时,也要作好心理准备处理未被满足带来的一些负面事件。理性和非理性心理是此消彼长,要防止“社会正向心态”向“社会负向心态”的转化,只有理性层面的需求被满足得多一点、充分一点,非理性的心理和行为才会减少或降低一些,从而“和谐因子”就会增加一些。

3.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过程,就是要让各阶层的人、不同利益主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拥有不同的需要,这些需要导致每个阶层都有各自的特殊利益。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利益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单靠一种激励机制来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是行不通的,必须考虑利益群体的多方面需要,才能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因此,我们要根据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实际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地满足不同阶层的不同需要。例如,对于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及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这些人所占有的组织资源几乎为零,经济条件较差,文化水平较低,他们最为迫切的需求是解决吃、穿、住等,我们要解决的就是他们目前最重要的需要,就是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构成了现存的中间阶层,他们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在任何社会中,中间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表现为中间阶层是介于高层和底层的缓冲层。这个阶层的低级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他们对较高层次需要的追求表现强烈,如归属和爱的需要与尊重需要。我们要在解决他们的归属和爱、尊重需要的同时创造条件促进个体自身发展,最终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如院士级别的高级知识分子,资产过亿的私营企业主,CEO级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大型国有企业高管,以及高级别干部等,他们的低级需要与较高级的需要已得到基本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他们追求的主要目标,社会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满足这个阶层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节和谐社会与社区人文环境创造

文化是指特定人群代代相传的行为模式、信念和其他所有产物。这些产物经由人群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得以形成。而社区是最基本的人类组织中仅次于家庭的一种形式,是由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的居民组成。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无论文化群体的规模大小,群体文化都对群体成员的行为产生影响。因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优化社区人文环境,对于全面提升居民的文化综合素质、增强城市文化底蕴;对于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道德伦理体系和价值观念、增强城市文化的辐射力与竞争力;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区人文环境的理解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对人的影响可以说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够深切感受到。而人文环境对人的精神需求与内在心理产生的影响更大。

赵福祥对社区的人文环境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任何一个社区,无论是城市社区、集镇社区还是农村社区,其环境都是由社区自然环境和社区人文环境两部分组成。而社区人文环境是指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文化、经济关系的总和。它可分为社区经济环境、社区文化环境、社区设施环境、社区政策环境和社区人文资源环境五个方面。其中,社区经济环境是指一个社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社区文化环境是指社区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如人类社会中的文学、艺术、哲学、道德、家庭和政治等;社区基础设施环境是指社区内各种服务设施,如宾馆、餐馆、娱乐等设施和水、电、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各项设施的总和;社区政策环境指一个社区对外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其他政策,如环保政策、文化发展政策、教育发展政策等所组成的综合体;社区人文资源环境指社区内人为创造的资源,如历史古迹、古建筑、园林、宗教、城镇、社会风俗等。

陈超在《社区体育与社区人文环境关系探讨》一文中指出,社区人文环境包括: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共同理想基础;良好的社区道德风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区氛围和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注重以人为本,合理的利益诉求保障;健全、周到、方便的社区服务;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稳定、和谐的社区安全环境、良好的法律意识、较强的法制观念和各种矛盾的及时化解、民事纠纷的有效调解;党领导下的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的社区群众民主自治;整洁、恬静的生活环境和舒适、欢乐的人文感受;高水平的社区文明程度和社区居民文明素质。社区人文环境是由许多“部件”构成的,包括“物质的”人文环境即建筑群落、园林、绿地、公园、场地、设施等;“精神的”人文环境即风俗、文化、情趣、语言、教育等;“管理的”人文环境即社区的制度规定、居民应遵守的规章与纪律、管理条例等。

冯庆忠指出,所谓人文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环境通常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狭义的人文环境,特指人类的语言、文化及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环境和氛围,它是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中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看出,上文中提到社区“人文环境”的概念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又有共同之处,只是划分的角度不同。这些构成社区“人文环境”的因素,分别从物质的与精神的、社会的与制度的、现实的与理想的三个范畴来探讨。

二、社区人文环境的作用

人文环境是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人文环境不仅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实证明,一个社会人文环境的优劣,是该社会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决定和制约该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换个角度来看,社区的人文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社区的发展,更影响社会的发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孟母择邻”都说明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作为一种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人文环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人文环境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1.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能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仁爱”原则,或者处理人自身心理的“中和”状态,都是人们追求一种和谐共处的价值理想。这种和谐思想下的人文环境也曾一度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行为。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在满足一部分人的发展要求时,另外一些人的需求有可能得不到公正的对待。在这些情况下,人们就有可能产生困惑、失望、孤独、压抑、敌对等负面情绪。同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过于关注经济利益而忽略道德准则,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面对日益凸显的问题和矛盾,我们能做什么?法律的约束和制裁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反省一下人为什么活着以及活着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就是人价值的问题。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要求下,党和国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作为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提出来。

社区人文环境作为社会内在的价值理念,它一方面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价值目标和精神动力。和谐社区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高度的价值取向性和价值凝聚力,并能发挥其巨大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辐射功能,推进社区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营造以和谐文化为价值导向的人文社区环境,能有效地协调人们的内心世界,使人们能以开阔的心态化解世俗的隔阂,为营造社区和谐人际关系奠定思想基础。

2.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能起到隐性教育的作用

道德是人们通过社会舆论和人的信念维系并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道德意识及其道德自律行为。一个人的道德意识强弱决定着其自律程度的强弱和人格的完美程度,而一个社会道德境况的完美与否,则决定着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进步水平和道德自律水平。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人们不能合理、自觉地处理好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的关系,那么人们的行为就会失去约束,整个社会就会不和谐。只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境况,才能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教育心理学家杜威曾提出学校可以通过“隐性课程”的方式提供德育教育。所谓的隐性课程就是通过营造学校德育氛围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样,我们也可以借鉴这样的传播方式,在社区内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以达到对人们德育的教育,尤其对青年人的道德教育。

创建社区特殊的道德环境或价值体系所建构起来的整体文化氛围,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与自己精神气质相吻合的人文环境;提倡开放创新、宽容助人、诚信守法的价值观念;建立宽容和睦的新型邻里关系,培育独立进取的现代市民人格;创建具有亲和力、归属感的社区,增进社区成员的凝聚力等都是构建和谐社区人文环境的关键和根本。也只有这样,良好人文环境潜在的隐性教育作用才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提升居民整体的素质和修养。

3.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能满足居民的心理需要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人们的学习、休息、休闲、养老等基本生活和活动都是在社区氛围内进行的。因此,每个社区所独有的社区文化,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心理需要。一个安全设施完善的社区可以满足人们的安全需要,只有在这样的社区居住和生活,人们内心才是踏实的;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区,和睦的邻里关系,良好的社区服务可以让人们有一种归属和爱的感觉,人们会对社区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认同;相同的社区生活与共同拥有的社区文化使人们的心理上产生一种集体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自觉地接受社区价值观、社区文化传统与社区规范,居民的个性、自我意识才能在社区文化里得以发展。

生活在处处温暖、处处有爱的社区环境里,会无形中创造一种和谐氛围,会让各个家庭和睦,儿童健康发展;生活在祥和的社区里,会让人们在工作之余体会到生活的惬意,会让勤奋的人们追求更高的自我价值;生活在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社区,可以领略到其特殊的文化氛围,从而在道德品质、情感意志、价值判断、审美标准、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的塑造,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宽容态度、健康心态、坚强意志和真、善、美的品格。

4.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能起到规范社区居民行为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指出,当你接受一个社会角色或者屈服于一种社会规范时,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从众于社会期望。从众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行为和意见的倾向。日常生活中的从众现象,多数都综合体现了规范性影响,即人们希望被人喜欢或接受,这促使他们转向关注特定的参照群体,寻求信息以了解什么是恰当的态度和正确的行为。

设想一下,如果你进入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无烟社区,你还忍心掏出你口袋的烟吗?如果你进入风景如画般的社区,你还会随地乱踩乱摘花花草草吗?如果你进入一个干净整洁的社区,你还会随地吐痰吗?美好的社区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魅力,对人们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人们的行为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规范”和“约束”。这种规范和约束不是说教能做到的,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三、社区人文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民主与教育》中强调:“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和谐社区人文环境对人们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更是不能否认的。一个家庭的和谐、一个社区的和谐、一个社会的和谐、一个国家的和谐都离不开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而和谐人文环境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而且也是每一位公民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在和谐人文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要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根据文化功能学派的观点,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既有其现实依据,同时又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完全脱离实际生活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文化与产生它地域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是生活本质的一部分,其构成材质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社区文化作为特定社区生活和心理状态的反映,必然与社区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社区居民的情感、理想紧密关联,由人们日常的一系列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和情感状态所组成。社区文化属于民间文化形态的一种,社区文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维护日常生活正常运转和促进成员紧密关系的需要。社区文化的诞生环境是社区,其承载主体和影响对象主要是社区内的居民,并在居民日常生活和行动中维持、保护和发展起来的。

2.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要处理好各种文化的关系

社区文化可划分为物质环境、组织制度和精神层面三个层次。这三个层面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互为条件,互相影响的。物质环境为社区人文环境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决定了社区人文环境的内容与面貌;组织制度是在社区现实环境内诞生,并维持社区稳定和发展的各种规范,对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同时对社区人文环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性;社区居民是社区的核心部分,他们的精神世界形成受到社区物质环境和组织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人的知识、信仰、意志、理想等又可以改造现实环境与组织制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和谐社区的人文环境。

3.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文化的差异性

每个人都是一个或者多个民族群体的成员。生活在社区的人们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信仰。也就是说,社区是各种文化互相混合、相互作用的发生地,因为社区不仅仅是不同人群的汇聚所,同样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条件。正因为如此,和谐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要充分地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在尊重个人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各种层次人们的文化需要,创建一个社会各种文化人群都能接受的多元人文社区环境,以实现社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4.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要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力量

社区人文环境的创建具有社会性的特点。社区人文环境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社区内部力量、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为了突出社区的功能,保持社区健康发展,社区会自发地产生一种力量来促进社区人文环境的发展。城市社区建设除了社区自治的途径与方法外,主要还是通过政府力量来推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府不仅规划了包括社区在内的城市基层文化发展目标,而且在建设资金、人力、组织保障上都给予支持,是我国社区人文环境建设的主要动力。在条件许可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各种社会力量也会主动参加到社区人文环境建设中来。因此,要加强这三方面的紧密联系,共同打造优质、高效的和谐社区人文环境。

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成果,折射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也塑造着一个社区和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与灵魂。大力发展社区人文环境建设,对于促进人们的精神道德建设,优化社区文化具有深远意义。发展社区人文环境也是促进城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黄希庭.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5.薛江.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理论学习,2001,11.

6.孔克勤,叶奕乾.个性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刘红旗.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6.

8.陈勇.略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3.

9.胡蓉.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全面发展.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10.谭焱良.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高等农业教育,2005.

11.马捷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1.

12.杨芷英.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3.

13.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14.赵明.论和谐语境下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界,2009,1.

15.姚本先,王东华.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学习与实践,2009,8.

16.刘海燕,闫荣双.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进展——自我决定.心理科学,2003,26.

17.章建敏.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江淮论坛,2005,6.

18.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19.桑切克.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

20.王竹卿.社区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区的功能分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4.

21.陈超.社区体育和社区人文环境关系的探讨.科技信息,2008,33.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本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实施国境卫生检疫,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法。
  • 普法泛言录

    普法泛言录

    社会主义中国意气风发地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人们不会忘记,早在新中国如旭日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欲出之时,伟人毛泽东便向世界庄严宣布新中国废除伪法统,摈弃包括《六法全书》在内的国民党政府的一切法律,新中国建国后步入了创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艰巨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真正地步入了法治的春天,众多法律相继问世。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第一次郑重地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提了出来,这是对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纷纷问世,为我国的经济在快车道上迅速前进而保驾护航,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当今世界的前列。
  • 经济法案例教程

    经济法案例教程

    本书系会计专业本科教材,分为八章,包括经济法绪论、经济法概述、经济法律关系、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公司法概述、公司的基本制度、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合同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经济仲裁和诉讼法律制度等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会计专业中需要掌握的相关法律知识。
  • 办公法律好帮手

    办公法律好帮手

    《办公法律好帮手》一书正像一个能随时随地指点、帮助您的法律顾问,在最短的时间内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帮助及时解惑。本书从如何组建公司、企业开始,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地介绍企事业单位经常涉及到的也是最关键的法律知识,包括: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怎样处理合同纠纷、如何让经营、交易秩序合法发展、怎样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及商业秘密、如何讨债、还债、防作以及涉外经营要注意的问题等。每个章节都进行了详细、深入地探讨,可以说是一部办公法律大全。
热门推荐
  • 外来智能

    外来智能

    遥远宇宙中,一个比地球科技先进五百多年的星球,因为没有解决好智能机器的控制程序,星球上有的智能机器,程序进化出了自己独立意识的推理程序,脱离了人们的控制,智能机器自己能够摄取能量,修复自己,对星球上的人们进行了残酷的攻击,试图霸占星球,在人机的对抗中,最终因为能量过多的爆发,星球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星球上的超级智能机器,纷纷逃离能量急剧爆发的星球。进入深深的宇宙,其中一个智能机器人闯入了地球的大气层,丝毫没有让地球所有的高科技探测设备发觉,地球上的青年,柯雄意外的碰到了这个外来的超级智能,,,,,,
  • 幻隐仙侣

    幻隐仙侣

    小酒楼,三弦琴,仗剑走江湖。天真刁蛮陆芷儿,武功绝顶骆三弦,生离死别真感情,诙谐轻狂谈笑间。
  • 重生之七十年代的新生活

    重生之七十年代的新生活

    末世强者木月重生到七十年代父母沐月的身上,碰巧沐月正在生娃,前世孑然一身的木月会如何面对沐月的便宜丈夫及其家人?对于自己生的小包子,沐月愿意付出一切,幸好,重生的福利没有落下,看她借着仙府玩转七十年代……
  • 阎天子:凤临天下

    阎天子:凤临天下

    阎柯,一代天骄之女,拥有风华绝代之姿。明明可以靠脸蛋成为正道神女,却偏偏要靠实力成为一代魔枭。三百年后我为阎魔。今世,我将再踏魔道,让世人恐我、惧我,成为凤临天下的阎天子。
  • 复仇神路

    复仇神路

    命运的齿轮不停旋转。浮鹰大陆的命运,将被他们决定!是生存,还是灭亡?
  • 二二三语录

    二二三语录

    不过就是一间大学宿舍里的生活琐事。
  • 杀戮九霄

    杀戮九霄

    误入九合之地,灭杀八荒神兽,开启八荒鼎,传承天地玄黄,鸿蒙洪荒八种火焰,一路热血灭杀,升级夺宝,步步巅峰,《八荒劲》执掌巅峰,寻找武道的巅峰,寻找自己父亲死亡的真相。------------------------------------(《杀戮九霄》书友群:11081436,欢迎加入)
  •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行销美国30年的经典教材,一本关于“职业谈话”的必备手册。作为人际传播与交往的重要手段,本书对访谈实现了两个层次的构架:第一层次着眼于访谈的一般规律(第1章到第4章),从宏观方面对访谈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访谈的基本理论、人际传播过程、提问的设计和应用、访谈构架作了简练深刻的论述。从第五章开始.八种主要访谈类型.包括探查性访谈、调查性访谈、招聘式访谈、面试访谈、绩效访谈、说服访谈、咨询性访谈、医患交谈,都在书中得到了切实而生动的阐释。
  • 汉末乞活记

    汉末乞活记

    安逸惯了,又怎知战乱的残酷。莫名其妙的到了这个乱世,高铭其实只想安逸的活着……闲逸叹花花几度,梅兰竹菊,常伴君子宿。朱户常沾杜丹露,小荷只晓水中驻。止战休戈戈又复,刀枪剑戟,横卧英雄墓。马踏山河血染路,枯骨谁顾乡何处。
  • 坐看云起

    坐看云起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宁夏杂文学会隆重推出了“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这套丛书遴选了宁夏十位杂文作家的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