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39700000002

第2章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的内涵(1)

把握内涵是每一个希望掌握真理的人的必经层次。对宏观历史观内涵的把握中学历史校本研修的前提,这也决定了我们进行的研修活动将会走上一条怎么样的路,达到一个怎么样的目标。

一、宏观历史观的内涵

“历史”原意是指过去以人为核心的事件的发生和演变过程。但这种“原意的历史”随着时空的推移已经消失,我们并不能回到史实的特定时空去看到历史的场景,因而我们所理解的所知道的只是史学家根据所接触到的历史资料(文献、文物、口碑),依据其历史观,经过选择、筛选、解释、判断、推理、分析而写出来的历史。我们所学习的历史,所接触的历史或者“以史为鉴”,都是指这种“写出来的历史”,也就是说带着删节与选择,而且带着主观色彩的历史,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看到原意的历史究竟如何。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写出来的历史能够多大的程度上表达原意的历史,取决于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取决于二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历史资料的完整性与正确性,也就是说史料的广度与信度。其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写史者的历史观。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后一代人写出来的历史可能比他们前辈写出来的同一命题的历史更接近于原意的历史,那是因为历史资料的发掘和考证会随着时间延续而不断完善。但也会发现,对于历史的诠释更会因为不同的历史观点而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抛开史料发掘的因素,决定历史的以什么面目在我们面前的呈现的那就是历史观了。

所以历史观就是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当看到历史现象与历史问题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问几个问题,诸如,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会这样发生?这样的历史的发生合乎理性吗?合乎人性吗?这是必然发生的还是偶然而为之?

当这样的问题不断的出现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思考,而且又可能会思考一些抽象的问题——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历史发展的根源在哪里?历史发展以什么为纽带将时空联系在一起?历史的发展有无其目的?历史的规律是什么?

这样,就将对历史的认识深化到认识论的问题,也就升华到了哲学的问题,就把对历史的认识论深入到了对历史事件的世界观与认识论上面去了。

世界观包括宇宙观,认识论强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历史观的本质是哲学问题,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对于历史知识的积累总是不断地变得深厚、变得清晰,因而对历史的分析也不断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于历史的分析与判断总是在不断的否定与肯定中进行的。就如对一些历史现象的分析,也可能产生迥异的认识,例如用传统的史学观点来看王莽改制,从来不与之肯定,但是随着对其改制的史料的占有与分析的加深,人们开始反思王莽改制的经济思想,从各个方面思考其改制失败的原因,后人应该吸取的教训,这是一个否定之后的肯定。

对历史观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总是以一种前进性、现代性的观念进行的,历史观也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它从来不是线性地向前发展,是在不断地反思与总结批判中进行的,这种反思与总结却是充满了理性与进步。例如对“小农经济”的认识,我们从两个层面来看它,一是经济形态一是经营形式,经济形态的小农经济,指的是个体农民经济,也就是自耕农经济。但是作为农业经营形式的小农经济,指的是农业中的个体小生产。在高中历史教材的几个版本中,对于小农经济的表达有很大的差异,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来把握这种差异呢,这就涉及到对历史观的理解与对历史观的把握了。

因此,对于历史观的认识,人们的看法是不同的,可能机械也可能发展,但是一种世界观与认识论成为弥漫一个时代的主流,甚至有一种主宰性观念的时候,往往会束缚研究历史者、旁观历史者、接受历史者的思想。对于历史观的态度,必须像历史发展一样,不断地立足于主体(历史认识者)和客体(历史本身)两个方面来分析。否则,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发展的、科学的历史认识论与认识的方法。

宏观历史观是什么?宏观历史观是对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谓“大历史”的一种新解读。其在现阶段的普遍认识都是一致的——历史学上的解释,是把历史演变放置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观察其流向,而偶然性事件则相对忽略;哲学上的解释,是相信存在着“历史上长期的合理性”,由于“逻辑性之现实多时超逾人身经验”(黑格尔语),所以惟有大视野才能见到大历史;在经济学方面解释,是整个中国的历史自先秦至明清,可以连贯的用财政税收解释——钱怎么来、怎么用等等。而“大历史”的总体含义,是指历史的演变是有原因的,而历史的整体意志,并非个人可以完全掌控的。

历史学家萧功秦说:黄仁宇这一大历史观对于中国人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这种观点破除了一种趋势——当历史学家在专业化的考证中舍本逐末,并使自己不自觉地变成“历史虫”时,历史学就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它本来所应具有的那种义不容辞的社会认识功能。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主要是指运用宏观而开放的历史思维来认识历史学科微观及宏观的关系,从而运筹、策划高中学科学习和复习。

在现在可以找到的资料来看,可以从方法与思维的角度来运用宏观历史观来进行中学历史教学,应该包括如下几种思维与方式:

思维与方式一:站在远处看历史。黄仁宇对此有这样一个比喻:我们长日坐在地球上,就觉得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是动的,地是静的。“大历史”有如天文学家之望远镜,用之观测其他星球之相对位置才能体会到我们自身运转之程度与速率。用“大历史”的望远镜来观察历史,需要把历史的基点推后一个时期,只有这样才能摄入大历史的轮廓。与历史的发展过于接近,反而不容易了解它变动的真谛。如对精耕细作的认识,我们应该全面地科学地看待其突出的成就,首先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了土地的生率,巧用农时形成了传统农业最重要的经验,科学育种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成为可能,促进了社会人口的增长。如果从单纯从现代技术的发展来看,这种精耕细作的作用是落后的,但从远处的现在来看历史是功莫大焉。

思维与方式二:站在宏观看微观。没有宏观意识的思维,是无法看清历史脉络,更无法认识历史规律,那么,历史学科就失去了它的保留价值;同样,宏观的思维又依托于微观事实。微观的思维,使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演变、事物的内涵,这是历史学的根基。秦汉、隋唐、宋元商业的发展,从总体来看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但各阶段所具有的成就往往成为历史教学过程中所要重点把握的——从商人、交易场所、商品种类、货币的各个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看到微观的内容丰富,以及与之关联的社会现实的丰富,从而把握历史整体的规律与趋势。

思维与方式三:运用逻辑建结构。任何事物的发展,以唯物主义理论作支撑,始终贯穿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历史的延续性、演变性、借鉴性、应用性。而历史学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学习者、接受者必须遵循其内在规律来学习和掌握。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构建起逻辑链,用“逻辑链”的思维变知识的“碎片”为知识链,这是我们必备的思维之一。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词语是“发展”、“趋势”、“潮流”等,具有时间流性质的词语,因而全方位的以逻辑的方式建构起历史体系,是宏观历史观的一个重要的能力。

在现在史学界对于大历史观的认识赞贬均有,但是,从大历史观的认识来说,有史学家这样认为——其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宏观经济学,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三,汤因比的大历史,第四,环境决定论,第五,梁启超的新史学,第六、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第七、韦伯的可计算性,第八、费正清的汉学,第九、偷工减料的速成学术。对其褒贬不一并不影响我们对宏观历史观的把握,中学历史教学本意在于引导与促进发展,而不是历史的学术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有一种怎么样的历史观?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与历史研究的过程是不同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基础性,以现有的课程资源为立足点,发展学生。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它只包含着三个方面内容,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生的发展。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成长决定了学生的成长,教师成长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成长价值。

但中学历史教师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不可能永远跟上历史研究的步伐,却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历史观的修正应该是及时的甚至是即时的,真正地将过去的事件变成现实的发生。教师的研修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所应该秉承的历史观的正确与全面性,也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先进的历史观。

先进的历史观应当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唯物的历史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就应该以文明的演进作为主要的立足点,其中的文明一定是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虽然其历史的发展中不乏落后的甚至倒退的现象出现,但是如果从整体来看,不用一个静止的时间点或一个固定的空间点来看历史的话,我们还是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历史文明的进步。历史是不可以用量化来体现,如果单纯地以时间来与空间来量化的话,那就不是唯物的历史观了。

中学历史教学的出发点是培养人发展人,是以人而不是以知识或其他的东西作为参照的,人的素质的提高、修养能力的培养,体现在社会的发展中也不是有明显的短期效应的,孤立与分散地看一个人是不科学的,那么孤立与分散地看教育给人、尤其是历史教育给人的影响也是不科学的。

作为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的教师,应该具有的历史观,就应该是宏观的发展的历史观。

现有教材资源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以课标为依据的教材资源是最现实的是最主体的资源。如何在充分用好用足这份资源,仍然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首要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中学历史新教材以专题史的方式呈现,在文本的体现方面,强调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要有助于教师教学法理念的更新。在课程的设计与编排方面,基本上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的要求,而三个史观的呈现方式,在教材与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在充分占有和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在充分地扩展知识面的基础上,做到对历史发展过程与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从政治、经济、文化融会贯通,并以合适的历史观来分析历史现象的评价。这些过程应该有个适应与融入的过程,许多的教学问题,需经不断地在探索与研究中解决。教育教学的特点要求历史教师的适应与融入应该有一个快速而有效的机制,要求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驾驭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整合现有历史教学资源。在宏观上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从微观上解决资源不足与资源相对分散孤立的问题。在实施教学中,以宏观历史观的眼光来设计历史课堂教学与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

如果从中学历史教学的三个主要阶段或三个学段来说,站在高一看高三,站在高二看高三,站在高三看高一。就是以整体与全局式的方案来看待历史教学内容与历史教学的方法。

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现状来看,对于宏观历史观的认识与掌握,很容易怀有一种排斥的心态,中学历史教学的指挥棒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考试大纲,从理想的目标来看都是以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来进行表达的,从教材文本来说,以三个模块的专题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教师未能整体地把握历史教材与课标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很容易将历史的本真面目,以单纯的技术,也就是考试的技术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得到的是纯粹的考试技巧与考试的方法,很难得到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体会,那这样的历史教学是失败的。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全书按体例共分为五部分。“古今”部分剖析国人对男女情事的心理、批判清末民初的腐败统治、悲慨古今民告官的悲惨下场。“公器”部分认为,权力乃天下之公器,不是官员个人的财产,不可私相授受,揭露官场的症结、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乡村”部分关注乡村的权力结构、乡村的变化、农民工和城市的关系以及工会如何援助农民工。“风气”部分批判社会上的冷漠风气、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现在读者的不正常阅读、社会机构的衙门化、文化界的造假。“世相”部分深刻揭示出当今社会的阶层已经出现固定化的趋势,个人机会的公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尊重消费者权利、尊重公民的权利是社会的当务之急。
  •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的教材。编者立足于传播全球化的背景,探讨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国传媒贯彻“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实践中的应用。本书介绍了整合营销传播基本理论,分析了国际传媒品牌内涵与构成要素、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必要性及整合营销传播主客体构成,并从战略、策略、手段、保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新闻或国际传播专业教材,也可以为国际传播工作者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国内传媒的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广播电视资源状况和配置实用效率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在国民经济和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产业现状与结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从产业理论、行业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等角度,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进行了深刻剖析。本书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广播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市场的深入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市场规模扩张和范围分化的过程。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产品供应量的丰富,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激活了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刺激和加速了企业间的分工,迫使企业从无差异市场转向差异性目标市场,不少企业进而选择范围更小的集中性目标市场,它们不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取得较小占有率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小市场上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本书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公安人才培养研究结合起来,探索了公安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人民警察意识的培养和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热门推荐
  • 奴变

    奴变

    一个世代奴仆之子被奴印所束缚在他生存的这片大陆都有奴印存在,然而另一片大陆的人对这奴印了解少之又少,它究竟是何人所布置的,他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伟大而强大的魔法被两片大陆的人给禁止!为什么没人敢去修炼?大陆只能靠留下的内力和斗之力争霸....被人们不看好的内力如何成为无上至尊?他...将给我们解答!
  • 夺命毒尊:爷你瞧小我了

    夺命毒尊:爷你瞧小我了

    本文重写!!!请等待。书名改为【千针木槿:宫主夫人要跳墙】,请绕道!内容不做多大改变,请绕道!本文重写,书名已改,不会继续在这里更。请绕道。本文重写,书名已改!
  •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理论与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书共分为9章,全书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介绍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选择股权融资还是债务融资的相关理论;介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政策以及定向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的特征;介绍美国等证券市场成熟的国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经验等。
  • 踏入万界

    踏入万界

    几万年的百族争霸已过,人类在这场争斗之中脱颖而出,此时人类世界空前繁荣。人族鼎盛,百族势微。人类之中大能之士不甘居于一界,开始向外探索,上天入地,显露神通。当诸多手段一一使出之后才发现自己生活的地方如此微不足道,自己的力量如此难登大雅之堂。而这一切,也只是整个世界微微露出的一角。
  • 战天剑圣

    战天剑圣

    现世灵气稀薄,大能者别出心载开辟虚拟世界以助修炼者凝练神魂,一次有预谋的围攻致使最强剑客陨落而重生异世界。一代绝强剑客横空出世,踏足神宵!以身化剑,以念衍势,以神成界!极剑掌天下,逆元炼乾坤!
  • 梵路仙瑶

    梵路仙瑶

    只想成仙,只为一仙。不问艰险,不畏困乏。萧萧梵路,一曲仙瑶,爱恨离歌,曲折回肠,尽在瞳中。《梵路仙瑶》通鉴:西佛北儒通剑坛,南道东墨抵凤海,中若兰禅介其间,九天真仙莫等闲。
  • 幻想三国传说

    幻想三国传说

    本故事《三国幻想传说》以三国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三国历史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曹操何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小备如何起家荆州,还有众多感人的爱情与友情的选择与维护,取材主要来自三国演义和三国风云这部网络游戏,剧情这也是本故事的一大特色,也是观众众多的基本保障,我国的历史名胜及优秀文化也融入其中,作者主要是想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来瞻仰我们华夏5000年的文明。作品内既融合了仙侠的奇幻风格,又饱含科学知识,以独到的眼光来解释不可思议的一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歌颂了一种如诗如画的爱情观。作者长期广泛积累,加之又是个天真的小孩,小漫画家,所以,剧情生动,风格独特,故事中的奇特招式,以及幼稚单纯的人物心理,颇有漫画中才有的别具一格的塑造法,给人以真实可见的感觉。如果说,爱情应该是需要执着的,兄弟应该是要相互守护的,那么,不看这部作品,可能你永远都不会真的懂得!
  • 花开雨季又是一年

    花开雨季又是一年

    没有简介就是最好的简介,我是叶雨曦,我为自己带盐
  • 第一宠婚:高冷总裁的追妻令

    第一宠婚:高冷总裁的追妻令

    顾夏强自镇定,面对丈夫打着资助贫困少女的旗号让小三登堂入室。眼瞎了几年,今天,她总算是看清了!这样的感情,这样的男人,她何需执著?为了离婚,她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当她洒脱转身,前夫却纠缠不止!但是,这世间男人何其多,比渣男好的男人,那就更多!当同样遭遇过背叛的男女相遇,只有他们,才了解彼此身上的伤痛,究竟有多深!都说,离婚的男人是个宝,离婚的女人不如草!且看她这不如草的女子,如何收服这块人人争抢的,珍贵奇宝!
  • 大中至正

    大中至正

    心是身体的主宰,是生活的思想,是真诚,是善良存在的根本;灵是自然的万物生存,是无言的思绪表达。万物皆生灵!一块仙灵的玉石被大地之神遗落后被误打误撞的人类带入人间,第一次接触现代人类的生活和法则。认知人类的思想,看清灵界的各自哀怨,并且与黑白通吃的龙氏集团霸道总裁上演一段人灵之恋,感染身在黑道的他走向另一条全新的心灵之旅。而玉石在上古时期的形成因果也在它玉碎之后解开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