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53100000006

第6章 包容重庆——从入川到出川(1)

重庆,既非蛮荒之地,也不是土著居民的栖息之所。两千多年前的巴人、历代移民和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半岛上。颠沛搏杀的历史进程中,偶尔也会有一段宁静然而短暂的生活。可以这样说,是移民创造出了今日的重庆。重庆就这样,在分分合合、或出或入的张力中蹒跚着,走到今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移民史。处于内陆山区的重庆移民,或出或入,都得翻越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或经长江出入巴蜀之地。重庆移民频率之高,规模之大在中国移民史乃至世界移民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漫步重庆的大街小巷,游走在重庆的山水之间,驻足回望,世事运演,几度枯荣几度春。

时间回溯到两千多年前,公元前314年,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万家秦民,历尽艰辛,在广袤的成都平原到连绵起伏的巴山蜀水之间,寻找着生养栖息之地。重庆,古时的江州码头,已经凋零的巴人与满身疲惫的三秦移民在这里迎面相遇。

中国历史在分分合合之间,灾祸战乱频仍。号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偏居西南边陲水路交通要塞的重庆,在历代灾害战乱期间,成为北方军民避乱的桃花源。从东汉末年的南阳、三辅数万家居民避乱入川,被益州牧刘焉收编为“东川兵”,到公元211年,蜀汉开创者刘备带荆州兵万余入川。从西晋元康七年(297),雍州、秦州(今甘肃、陕西)流民数万家为逃避饥馑入川,到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兵大举南下,攻破京师汴梁,战乱延续,陕、豫、甘等地难民入川避难。每一次移民浪潮,都会带来文化的撞击与融合。

历史无情地流转。就在移民们享受着上苍的赐福而安居乐业的时候,古代巴人的命运再一次降临在他们的头上,一切又堕入虚空。当后世子孙翻开积满厚厚灰尘的家谱,这一幕幕鲜活的历史就会重现——

元末红巾军,近20年的战乱,致使四川户口剧减,“人物凋耗”。明洪武四年(1371),开始有组织地移民,到明中叶以后告一段落。

“公元1648年6月,一个闷热的下午。天空中的云层越来越低,看来一场暴雨是不可避免的了。夹在长江和嘉陵江之间的渝中半岛一片死寂。一只华南虎在通远门的转角处卧了下来,望着空旷破败的街道,它知道,今天的午餐没有着落了。”匿名为“天涯赤子”的重庆网友如此描绘想象中的昔日重庆。

这些细节并非幻想中的场景,而是明末清初重庆城的真实写照。明崇祯十七年(1644)6月,张献忠率大西军破城以后,重庆经历了惨烈的屠城。此后数十年战乱不断。整个重庆城里只剩下十几户人家,白天常有猛虎在城中恣意出没。

南北各省人民入川垦殖,持续不断迁居四川的移民浪潮前后延续一百余年之久。移民数量超过了历次移民的数量。现在世居的重庆本地人,大多是这次移民的后代。

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又带来一次震惊世界的移民潮。当时的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设立陪都,大批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随之迁移。不到十年,重庆人口从30万增加到140多万。重庆,一个曾经的水码头,变成了现代化工业城市。60年代,军工业、新兴科技计划性内迁的“三线建设”,再次使重庆成为各地移民的目的地。

今天的重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本地人,虽然许多重庆人声称是巴人后裔,但实际上跟巴人毫无血脉关系。或许是出于对勇武、剽悍的崇拜,在心底把巴人视为精神祖先。

一次次不同规模不同背景的移民浪潮,促使各种特色文化不断在这里融合。游走在江湖之间,见惯风浪的重庆移民,创造了重庆的历史。当历史的尘埃落定,重庆,就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为一座极具包容性的城市。

历史不只是机械的重复。当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末的1992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这是一项迄今为止世界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工程。三峡工程,成为世纪交替的重庆乃至中国历史的关键词。一个由“高峡出平湖”的华丽梦想带来的“战天斗地”的创举,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是,三峡“百万大移民”改写了重庆的移民史——从入川到出川。

在重庆市巫山县与湖北省孜归县的交界处,蜿蜒的江水环绕着一个秀美的山乡小镇——三峡重庆库区最东端的培石乡。张胜茂——培石乡一个普通村民成为重庆三峡移民第一人。如今,走出故土的“移民第一人”,每天在清晨的阳光中,静静地站立在江边,伴着寂静江石和徐徐江风,默默地注视着已被江水淹没的家园,内心隐隐的孤独与蜿蜒的江水、身后的青山凝成一幅隽永的画卷。

张胜茂是幸运的,他还能站在更高处俯视已没于江水的故园。而那些迁往千里之外的移民们,却只能把玩着临行时拾取的三峡石,怀想已成泽国的故土家园。

我们再一次从百万三峡移民的身上,看到在离别故土的痛苦中那种对时事、历史的宽厚与包容。

移民印记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是一个特定的称谓,它专指清代初年,四川因战乱人口锐减,从而由清政府在大半个中国推行的移民填川政策。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从顺治末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嘉庆初年,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其中,康熙中叶至乾隆年间是这次移民运动的高潮,现代四川人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在这时候背井离乡进入四川的。虽然当时共有十几个省份的移民被卷入这次移民浪潮,比如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福建、广西、陕西、贵州、云南、山西、河南、山东等,但因为当时移民入川的外省人以“湖广籍”最多,因而这次事件被历史学家和民间命名为“湖广填四川”。所谓“湖广”,是指湖北、湖南两地。在明清时期,湖南、湖北合称“湖广省”。

在一般人的记忆中,“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事件是跟明朝末年“张献忠剿四川”分不开的。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四川的父老乡亲能够讲述“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的恐怖故事。似乎“湖广填四川”这一事件的起因,是张献忠把四川的土著人口杀光了。张献忠是对四川造成过严重的破坏,但他在四川停留的时间前后只有几年,而明末清初四川大规模的战乱却持续了34年。应该说,战乱加上天灾瘟疫,才是四川人丁剧减的主因。

四川不愧为“天府之国”,十一二个省份的一百多万移民来到四川安家落户。康熙二十四年,四川的人口只有1.8万余丁,折合人口9万余;然而到乾隆三十二年的时候,四川人口已达290余万。“异乡人”开始在这片金色的土地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从故乡带来新的物种、新的生产技术、地方戏、习俗、方言,互相融合,取长补短。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创业,他们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

“湖广填四川”对重庆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重庆的饮食文化、茶馆文化、休闲文化、民俗文化,无不渗透着“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因子。

“解手”与“背手”

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的更迭,历次移民浪潮似乎了无痕迹。移民们也在不断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今天巴渝大地独特的群体——重庆人。如果不在历史文献或历代遗存的族谱中去查询,你也许根本无法分辨他们何时移居这里,来自何方,祖籍何处。

在街边的老茶铺里,还能听到茶余饭后的老人讲述着祖先们历尽艰辛、长途跋涉来到重庆的传奇故事。

在重庆,你经常会听到男女老少异口同声地说着同一个词——解手。也许,你会觉得奇怪:手脚活动自如的重庆人,为什么动不动就要解手呢?其实,重庆人之所谓解手,也就是上厕所。解大手即大便,解小手即小便也。

在重庆城市的大街小巷,乡下的村头寨尾,你还会看到,一些背着手悠闲踱步或停留的老者,在夕阳西下的黄昏,显得格外从容,犹如一幅意境深远的油画……

1662年临近隆冬的一天,官府兵马倾巢而出,围住湖北孝感、麻城的一个个村庄院落。一群群人被五花大绑,用一根长绳串联着,跌跌撞撞、浩浩荡荡地被押送上路。

千里鄂川道,浩浩移民潮。官兵押解着三五成群的移民,攀援于蚕丛山道,跋涉于激流峡谷。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方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简化成“老爷,我解手”,官兵一听,自然明白他们是要方便。

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渐渐习惯了。到了新的住地,差人给他们松了绑,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时候,他们手虽然解开了,没有人看管他们了,但他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大小便时也无需再先报告,更无需等人“解手”了,但由于路上的那段生活在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仍然习惯说大小便是“解手”。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现在的重庆人走路习惯把手背在背后,也缘于此。

链接——地名:“插占为业”遗迹

重庆是“湖广填四川”人群登陆的大口岸,“插占为业”遗迹依旧保留在大都市的地名里。重庆居民的大姓,似乎都可以在地名里找到依归。曾经有城市专学家开重庆的玩笑,称为了方便社区管理,姓杨的住杨家坪,姓王的住王家坡,姓李的住李子坝,姓刘的住刘家台,姓谢的住谢家湾,姓肖的住肖家湾,姓袁的住袁家岗,姓马的住马家堡……据说先人们初到重庆,清政府就鼓励他们“插占为业”。

所谓“插占为业”,就是时行的规矩,自行选择地方,先来后到,用竹子或树枝树块将一头削尖,大的一段上面写上当家人的名字,这就成了签,把签插到哪里,那一片土地山林都是自己的。把想要占有的地方圈起来,就可以在那里垦荒造田建基立业,繁衍子孙。

习俗:白帕裹头有来历

从前,重庆、四川以及陕西汉中一带的人都有包白头帕的习惯,特别是在农村,上了30岁不分男女都用白帕裹头。直到民国时期,这样的习俗还很盛行。有传说称,“湖广填四川”的过程中,由于徒步跋涉路途艰险,不少人都死在了途中,基本是家家带孝,于是头裹白帕就成了部分移民的习俗和标记。天长日久,便逐步演变成多用途的头巾了。

方言:湖广填四川的体现

在重庆,年轻人往往以重庆“崽儿”自诩,重庆“崽儿”几乎成了耿直豪爽的代名词。这一极具重庆特色的方言实际上源自于湖广方言。还有“抄手”、“啷个”等乡土方言,都是源于湖广方言。而湖广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已经被移民大潮淹没,现在无法听到了。

同类推荐
  • 陇上灯谜六十年

    陇上灯谜六十年

    本书辑录了甘肃省自建国以来六十年间著名谜语专家创作的谜语,内容涉猎广泛,谜面用典丰富,文字典雅、工整、谜语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适于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及对此感兴趣者阅读、鉴赏。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本书是我们三人精诚合作的结果。本卷的写作启动于1990年,经过六七年的风风雨雨,直到1997年万建中和陈顺宣才将各自承担撰写的初稿交给主编审阅。1998年底,主编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热门推荐
  • 豪门有爱

    豪门有爱

    在生日派对上互相认识的一对欢喜冤家,她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本书记载了铁血将军左宗棠波澜壮阔的一生,重点记叙了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段历史,提出了“犯我中华天威者、妄图分裂我疆土者,虽远必诛之”的爱国理念。
  • 只为等你回来

    只为等你回来

    有人说:她不会回来了。有人说:猪,她早把你忘了。有人说:哥哥,好马不吃回头草,你是好马吗?他说:我不是。但是他的身后,什么也没有。不过,他一直坚信,是你的,就算曾经失去,终究会回来。
  • 《有神石》

    《有神石》

    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之后,九九八十一重天外上古遗留神石两块,经天地日月洗礼终成灵体。因靠吸食天地日月精华故知天地万物,前知上古神迹,现晓万物规律,后通未来景观。故,受万生敬仰。自命——玲珑、溯源。
  • 平阳秋韵:诗·词·人生

    平阳秋韵:诗·词·人生

    本书收录作者及其亲友诗词、散文一百六十余篇。运用了古诗、律诗、词曲等表现形式,有记录山水名胜的,有咏环境优雅的,有歌颂政策变化好的,有抒情状物言志的……通过赋诗填词,减字偷声,诗词往来,缘情遣兴,体现了作者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 第二块血迹

    第二块血迹

    一份有关国家的绝密文件不翼而飞,里面的内容一旦外泄,整个欧洲都会战火纷飞……首相亲自造访贝克街,力图挽回损失……紧张的国际局势一触即发……福尔摩斯能把失窃的文件找回来吗?神奇侦探这次可以力挽狂澜吗?
  • 女王进化论

    女王进化论

    女王是怎么炼成的?普通女生要经历懵懂初开——少女梦幻——惨遭欺骗——自欺欺人——恍然大悟——发愤图强——自我升华直到最后到达终点,期间省略坎坷辛酸一万万字。感情,今天是虚幻的人间,明天是地狱,后天可能会是天堂,但是大部分人死在明天。什么?你问我怎么才能到达天堂?眉毛挑一挑,很简单啊,变成女王就可以。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一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一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

    如果说,放在枕上的是梦,那么,写在手心里的,不仅是呓语,更是真心,字面背后隐藏的甜蜜和忧伤,及我所说过的,但愿你能懂。
  • 重生之最强仙人

    重生之最强仙人

    方旭重生了。但是,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情况?全民学武,国术在这个世界成为了绝对的主流。【大力金刚掌】【龙象乾坤功】这个世界的顶级国术,受到全世界的追捧。只要是个人,手里没有个两三招,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正当方旭还没弄明白时,一道声音从他的脑海之中响起。“最强修仙系统启动……”凭借修仙系统,方旭耀眼崛起!他的目标,要做最强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