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09900000017

第17章 见性后修的是什么

古人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后是否还要修?如果要修,修的是什么?说一个道理,大家就会明白。就像一个30岁被评为教授的人,和一个60岁被评为教授的人,他们彼此的阅历是不是有很大的差别?又如一个刚考进大学的大学生,和一个已经毕业的大学生,都叫大学生,但彼此也有很大的差距。佛教里有古佛、现代佛,他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

见性后,就意味着你入了佛的果位。但佛的整个历程你并没有走完,也就是功夫还不到家。见性后如果不继续用功,久而久之,连见性的功夫也会失去。过去有很多祖师明心见性以后,由于急急忙忙出来弘法,几年下来,见性的功夫也失去了。因为他的功夫不扎实,不深厚。就像你们原本已经很会写字了,但十年不写,再提笔,就不会写了。即便会写,写出来也是歪歪扭扭的。因为不经常写的缘故,才致使提笔忘字,或者写得不好。

经书上经常讲某某修行人“言下大悟”,悟后去干什么就不谈了,通常只说欢喜奉行,作礼而去。究竟去干什么呢?谁会回答这个问题?(有人答:修行去了。)答得很对。有的书上是用“信受奉行”四个字。现在很多佛教徒只“信受”,但没有“奉行”。

所以好多人说:“道理都明白。但遇到实际问题时,你所知道的根本不管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悟到的东西没有亲身实践过。我说过多次,佛法是要靠实践的。如果只有理论,功夫没有跟上,犹如一个人走路只迈一只脚,另一只脚没有跟上,是一定无法平衡的。

见性的人一样还有业力。之所以有业力,是因为见性后八识心田里还有习气存在。既然有业力,就意味着他有时还会被业力牵着跑。你们认为见性指的是什么?所谓“见性”,就是见到本来面目,也即见到佛性。见到本来面目并非功德圆满。你们会认为成佛就功德圆满了。

见性与成佛究竟有多大距离呢?既有距离又没有距离。为什么这样讲?如果你见性后能让八识心田的种子彻底转变,就直入佛位。如果八识心田的种子还没有完全转变,就必须出去行菩萨道,借助行菩萨道来引发出八识心田的种子,使其彻底转变。

佛菩萨是否也有自己的特色呢?佛教中有几位很有代表性的菩萨,如观音代表大悲,文殊代表智慧,普贤代表大行(读xing),还有一位叫大势至。为什么叫大势至?形容势头大,如水势、火势大了,无法抵挡一样。这是后人分出的几位菩萨的特色。

难道观音菩萨就没有其他几位菩萨所具有的特色和品质吗?实际上一个人要想成就,在他身上,这四种特色和品质都必须同时兼具。只有勇势,没有慈悲、智慧,不能修行。只有悲心、智慧,没有勇冠三军的气势也不行。古人讲,一锤打在肚子上打不出个屁来,也不是个好修行人。该慈悲的时候就慈悲,该勇的时候必须勇。但在凡夫身上往往很难体现出这四种品质,甚至一种也不具备。菩萨必须具备这四种品质,佛就更不用说了。

见性后,勉强称得上已证得“无师智”。意思是已具备了自学成才的能力。在此之前,你想自修、自悟、自证是不可能的,必须由老师带着你修。实际上没有“独觉佛”。独觉佛是指自修、自悟、自证的人。所谓“独觉”只是他这一世的因缘。如果往前追溯,是没有独觉佛的。

比如一个人修到半途,生命就结束了。但他已有了基础,下一世再做人时,就会在上一世的基础上继续修行。如果修完四禅四定后去世了,来世即使未出家,也未遇到师父,甚至未闻到佛法,他也会在红尘中不知不觉地继续往上修。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在家人境界比出家人高,刚出家的人比老和尚悟得更深的原因。他们都是“再来人”。

所以功夫不是这一世修来的。如果这一世是第一世闻到佛法,对佛法是绝对不可能产生深信的。按照佛教的观点,只要是个人,就早已闻过佛法或者修行过,这一世才会得到人身。好多人一听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对这一世成佛就没有信心了。你怎么知道这不是你的最后一劫、最后一世呢?但有的人就是不相信。这时候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根器了。

好多哲学家、艺术家之所以在他们的领域里有非凡的成就,实际上是因为他们都是大修行人再来。像他们这种类型的人,意识层次已经开发到第七层了,再继续开发一层,就达到佛门里所讲的“明心见性”了。可是他们不懂这个道理,容易停留在目前这一点小小的成就上。尤其是搞艺术的人,他们的身心必须达到高度统一协调,他们的艺术才会有灵魂。好多高水平的艺术作品都是在不用头脑,凭借灵感的状态下诞生的。

明心见性的人做事、讲法都不是用头脑,而是用自性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灵感和智慧。但是有的人见性后没有继续往下修,时间一久,“头脑”又出现了,佛性的力量又被闲置一边了。

你们都知道“喧宾夺主”这个成语,实际上它是从唐朝临济禅师的一套思想中延伸出来的。临济禅师曾经说过四句话: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均不夺,人境俱夺。对于刚修行的人是“夺人不夺境”。这时候最怕没有境界,法喜、禅悦都是在境界中产生的。之所以坐在这里腿疼,坐不住,就是因为没有境界。当这个过程完成以后,就是“夺境不夺人”。意思是把境界拿掉,留下思想。

前段时间有一位从云居山来的师父在这里闭关,闭了六个月就出关走了。闭到第五个月的时候,他希望跟我谈一谈。他说:“现在坐在洞里,每天看到山下、县城里人来人往,外面的境象就像隔着一层玻璃一样,看得清清楚楚。”我一听就明白,他必须从这个境界中走出来,否则身心无法安静下来。一般人修行是苦于没有境界。而他是境界太多了,无法从中走出来。此时就要“夺境不夺人”,把境界拿掉。

在修行途中,境界太多了会干扰一个人迈步、前进。就像爬楼,每一层楼都有宝贝供你观赏,如果你留恋一楼的境界,就看不到二楼的宝贝;留恋二楼的境界,就无法到三楼去看更好的宝贝……四禅八定,每一禅都有每一禅的境界。你若执著一禅的境界就无法到二禅,执著二禅的境界就无法到三禅……如果这位师父不执著这些境界,按他平时的方法继续用功,这些境界就干扰不了他,他就走过了沿途风光。

还有两种情况:人境均不夺、人境俱夺。意思是有时要保留境界,有时不保留。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修法的问题。并不是见性就能成佛,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反应,都要有不同的对治方法。如果你的境界很高,一旦遇到复杂的事情,感到很烦时,就可以动个念头进入自己的境界(心态中),把烦人的事情放在一边。但是,如果没有境界,有烦琐的事情烦扰你,静坐的时候你就会越坐越烦。境界来了,把眼睛睁开就没有了。没有境界,把眼睛闭上就容易出现。

我曾见到几个已明心见性的朋友。他们出来后做的事情比几十人,甚至上百个人做的还要多。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他们是想让自己的功夫更扎实,更经得起琐碎事情的考验。虚云老和尚56岁开悟,80岁出来弘法,弘法40年,世寿120岁,历经五个王朝。他就是通过不断地做事才功德圆满,成为一代圣人。你会说,假如我明心见性后,也会出来弘法、做事。事实上每个人的缘分不一样,有的人是直接出来弘法,有的人是被某种因缘逼着出来弘法。

前几天讲了优婆离给佛剃头,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故事。如果你会用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修行;如果不会用功,即使佛祖再来,坐在你对面,你也不知道如何用功,也用不进去。你们在座的有的知道我会用功,为什么你不会用呢?时间投入的不够。

我花十几年掌握了这些方法,你们想十几天就会,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明白一件事未必会做这件事。那些老修行想静下来,马上就能静下来,进入状态。但对于初修行者,越想静,越静不下来,只好不去管它。结果是妄想纷飞,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

通常明心见性以后,已完全可以降伏妄念。妄念来时,只要提起精神,妄念顿消消失。功夫修出来以后,要达到随时提得起来,才能启用。比如打坐时昏沉了,如果提起精神动个念头,顿时就不昏沉了。但是如果没有功夫,妄念一出现,就随着妄念跑。这说明你还没有降伏它。所谓降伏其心,就是降伏妄念。当你明白了用功的方法,猛用功三个月,自然会形成一种惯性,说提起来就提起来。即使不能完全提起来,也不会随着妄念跑了。

我上次去斋堂,看到几位老居士在揉面。实际上一心一意地揉面,与你一心一意地打坐,有什么区别呢?什么是禅?什么是定?我讲过:单用一心做万事,莫把一物万心思。用一颗心专注投入地做一件事,做完之后,再做另一件事。事情来了,就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事情做完了,就保持清醒灵明的状态。

如果感到没有东西可以把握,就去念佛、观想。只要做事,就把思想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全身心地投入。用这样的方式修炼三个月,笨一点的修半年,自然能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除非故意去见、去闻。如果你的功夫深,即便见,即便闻,也是在一心不乱中。

同类推荐
  •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道教宫观“神圣空间”的内核与作为社会化外延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发展的,从而奠定了宫观文化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道教宫观内神仙信仰在当时的政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神仙信仰的特点,以及人神交通的斋醮仪式。第三章主要探讨宫观的神职人员——道士的产生发展、清规戒律、组织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第四章重点探讨了道教官观的建筑、美术以及音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其艺术表象下的神学思维和世俗情怀。第五章,宫观文化的世俗化典型——道教庙会。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自古至今,世界各民族都有巫觋,文明古国尤为突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正是因为保持着古代文化的延续性,为巫觋文明的理性传承提供了绝佳的历史背景,由此也缔造了中国的道文化。道文化是继承巫觋文明的源头文化,形式上属于神秘文化,本质上体现了人类的灵性文化。丹道是道文化孕育出来的、掌握灵性文明的实践体系。
  •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各地讲法汇集》、《随笔·杂记》、《晚晴集及格言别录》、《说律解经手书题记》和《书、画等的序和跋》五部分。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热门推荐
  • 顾客导向的内部营销

    顾客导向的内部营销

    本书通过对企业内部营销、员工工作满意及其顾客导向关系的研究,帮助企业充分理解内部营销哲学,确立内部营销观念,借助内部营销行为营造服务竞争优势。
  • 京

    青春成长爱恨交织
  • 极品神医

    极品神医

    不起眼的医院临时工,却身怀绝技。从小跟随神秘老头学习白巫之术,俗称巫医。使用白蛊金甲虫,种入病体内,吸食病毒,达到救人目的,还能遏制邪恶的黑巫术,达到救人于千里之外的目的。
  • 太极左仙公说神符经

    太极左仙公说神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茶道(第四册)

    中华茶道(第四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有种爱情叫命中注定

    有种爱情叫命中注定

    小编第一次写文,可能不太好。内容是两个大少和两位姑娘的校园纯爱爱情故事,一对是青梅竹马,一对是一见钟情。四个人在一个学校,一间教室两队情侣的美好故事从现在开始……
  • 罔生录

    罔生录

    罔生录言:修灵异术,可封怨灵于兽血之中,寄于灵体,可循罔生之谜,知晓往生之事,然,百年之时,受怨灵缠身,心术不正之人,或魂飞魄散,或成孤魂野鬼,不得往生。
  • 神的重生

    神的重生

    一个在网络游戏初期由于属性点的设定不慎导致出了一个垃圾属性,本来准备重生删号却意外的接下了个神级连环任务。从此他的游戏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 强者至尊之女王

    强者至尊之女王

    她是大家所说的灾星,其实不然,她天赋极高,她去蜀山学武,这是强者的时代。
  • 颜氏家谱

    颜氏家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