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09900000029

第29章 如何参话头

佛教里经常提到各种用功的方法,其中有一个“参话头”。何为“话头”?你们心里是否有答案?如果你们要参话头,又不知何为“话头”,怎么参呢?你说:“我能了了觉知。”这不是已经有了念头?你说:“我不能了了觉知。”不是如同石头?

通常的答案是:前念未生为话头,前念已生为话尾。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的。既然念头未生起为话头,那么当念头未生起时,你在哪里?如果现在大家未生起念头,我问你,你是怎么处理念头的?既然已产生了念头,又落到话尾上了。

你们能否想象念头未产生时是一种什么状态?比如你们每天出坡时,既没有人和你说话,你的头脑也没有胡思乱想,手在不停地劳动,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你干了很多活,可是一点也不觉得疲劳,这时的你是一种什么状态?这种情况,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常出现。当你处于这种状态时,有人喊你一声,跟你聊天,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干了很多活,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你的疲劳感也随之出现了。

通常大家都说干活干得起劲的时候不觉得疲劳,干完活了才觉得疲劳,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们平时是否在这方面用过功,观察过?用功不仅是在禅堂里打坐的时候。每天、每时、每刻都可以用功。如果你掌握了方法,任何时候都能用功。如果你在一个地方会用功,在任何地方都会用功,不只是在禅堂里。就像一个人会讲中国话,跑到美国、英国、日本还会讲一样。

你们出坡时,比如锄地,你们的心是否放在锄头尖上?如果没放在锄头尖上,就会出偏差,有草也看不见,本来要挖这儿,却挖到那儿去了。念念起,念念能看、能觉,叫“看话头”。每个念都能看到,才能“参话头”。前提条件是心能集中在话头上。

要想把心集中在话头上,必须看得见话头。只有看得见话头,心才能渐渐集中在话头上。只有心集中在话头上,才能逐渐达到参话头,进而悟话头,最后达到无话头。看话头为定,参话头为观(也即慧)。

如果你说你在参话头,可是你的心根本无法集中在话头上,你怎么“参”呢?不能“看”就不能“参”,又如何“悟”?例如你要解一道数学题,你还没有找到这道题,怎么解?就算找到了,但不能集中在这道题上,又怎么解得出来?你的心很散乱,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是不可能把数学题完整地解答出来的。“看话头”是为了修“定”,“参话头”是为了修“慧”。

“参话头”与“参公案”,从本质上讲没有区别。实际上大家现在连“看话头”都达不到,又怎么能“参话头”呢?严格地讲,现在连话头都没有找到,又如何去“看话头”?佛教里有个大家都知道的话头,“父母未生我以前,我是什么样子?”要参这个话头,首先身心要高度集中在这句话上,才能参明白。如果不能高度集中,又如何参得明白?话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用一个“参”字,而不用一个“探”字?大家是否想过?

平时你们的眼睛都是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如果在用功,头为什么会乱转?眼睛怎么会乱看?真的用起功来,身体发僵,目光发呆,头脑发木,这是用功第一个阶段的表现。可是我看你们来到这个道场,一个个眼睛滴溜溜地转,说明你们连第一个阶段都没有进入。你们看没看过风钻机在打钻的时候是一种什么状况?一旦选定了一个点,就一直钻进去,不换位置。“参”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必须参进去。一旦进入,就是两眼呆滞,绝对不会滴溜溜地乱转。看你们的眼神,就知道你们内心有多么散乱。

当参进去又出来以后,是一种什么境界呢?“日头突破乌云外”。到此时,自然达到了“风平浪静月投江”。你们可以想象,大江大海都是无风三尺浪,可这时的大江大海却风平浪静,月影投射在水面上,清晰可见。但是,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先经历“河住江翻水倒流”。在此之前,又必须先经历“知话头”“看话头”“参话头”“悟话头”的过程。

实际上这个过程,上根器的人在一念之间就可以完成,中根器的人在两念之间可以完成。但是,如果你们现在能抓住话头,我就要恭喜你们了!你们连何为话头都不知道,话头都抓不住,又怎么参话头呢?就算偶尔抓住了,也未必能走进去。只要能走进去,就一定能走出来。

“河住江翻水倒流,风平浪静月投江”,前半句指的是生理上的境界,后半句指的是心灵上的境界。如果你们找不到可参的话头或公案,可以在这句话上去参。这句话足以让你们开悟成佛。它包含了“见地”“修证”,但不包含“行愿”。如何行愿?悲满天下,心存众生。

连自己的起心动念都看不到,怎么能称为修道人呢?大家都想了脱生死,往生西方,是否有把握?是否出现过苗头?你说:“既无苗头,更无把握。”那么临终时怎么去?会到哪里去?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就像你们今天晚上睡着以后,做梦到了哪里,自己是否会知道?如果梦中不能把握自己,临终时和往生后也无法把握。睡眠是小昏迷,你都不能把握,临命终时的大昏迷,你又怎么能把握呢?因为你知道自己明天不会死,明年也不会死,所以也就毫无危机感。如果我告诉你,你明天会死,今天晚上你可能就会很焦虑,渴望能把握生死了。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生死呢?达到“风平浪静月投江”的境界,才做得了一部分的主,还不能完全做主。在座的有几个达到了“风平浪静月投江”的境界?没有一个达到!你们学佛都学到哪里去了呢?

现在你们有谁看见了星星?星星在哪里?当初释迦佛“夜睹明星”,是看见了哪里的星星?在哪里看见了星星?如果是看见了天上的星星,他天天在树林里打坐,天天都可以看到,为什么之前没有悟道呢?我们也天天都能看到天上的星星,怎么就没有开悟呢?佛祖所看到的是内在的明星,而不是外在的明星。

如果他真的“夜睹明星”就大彻大悟了,为什么又要入定七天呢?大家都知道他入定七天后才具足了五眼六通,也有人说是四十九天。无论是多少天,说明他的确入过大定。如果没有入大定,是不可能具足五眼六通,证得三身四智的。这就说明看见“明星”距离圆满的“道”还很远。但是一旦看到了“明星”,就如同接通了电线,千米、万米外的电灯刹那间就亮了。

也许在座的偶尔有见过“明星”,但那仅是在刹那间,“明星”绝对不是如影随形地跟着你。如果“明星”天天跟着你,你自然天天都在定中,密宗讲的左、中、右三脉早就通了,道家讲的大、小周天也早已畅通;周围人的起心动念你都知道,无论你见没见他,都没有区别;他动,就如同你动;他未动,你先知。

今天就讲这么多。下面留点时间给你们提问题。我知道今天讲的,对你们在座的没有多大作用,我是为了做记录,留给后人才讲。后人会看。千万人中能有一个受用就值得了。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听“热闹”。

问:为什么佛有三身?

师:是三身,又是一身。比如从四个方向看一幅画,四个方向就看到了四幅画,实际上是一幅画。“法身”不生不灭,“化身”随处可见,“报身”乘愿再来。一个阶段的愿望了却了,报身就没有了。佛讲过,六祖也讲过,三身是一身。三身是针对众生而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化身”全凭功德修,“法身”从理入,“报身”也是功德成。很多参禅悟道者只是证得了法身。因为“报身”需要功德成。即便证得了法身和报身,也还没有千百亿化身。为什么罗汉没有化身或者化身极少呢?因为没有行菩萨道。所以无法与有“千百亿化身”的佛菩萨相比。我的书中有句笑话:不想当教主,就没有必要修化身,证个法身就算解脱啦。“独觉佛”已证得法身和报身。虽然知道还有化身,但是不愿意再修下去。因为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受用了。

问:怎么用功为参话头?

师:万念汇为一念,抓住一念不放,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即是参话头。若能如是,即入话头。现在你们用功,千万不要落入“无事于心,无心于事”,那样会落入顽空,百劫不能相见。实际上这句话的境界,目前你们都观察不到。你们是处于什么状态呢?就像无头苍蝇,四处乱撞。没事胡思乱想,狠狠地劳动一天,不胡思乱想了,但心里还有“游丝”般的念头。就像苍蝇的翅膀,虽然无力乱飞了,但还会不时地动一动。因此古人提倡(尤其是年轻人)先把体力降下来,疲劳之后,杂念就会特别少。

修禅也要动静结合。当体力旺盛时,可通过劳动把体力降下来;当体力衰弱时,可通过劳动把体力提升上去。但要掌握好度。就像前几天栽树,三天栽了三万棵,那样的劳动对体力是一种透支。但那是为了抢时间,树苗在路上已经走了三天,快要干死了。如果长期那样劳动是不行的。

问:将话头放在心上,是否住在了心上?

师:放一万个心!如果真能执著一件事于心上,一天一念,一念一天,万行就要恭喜你们了!

何为定?一天一念即为定。降低一点,前几天一天栽一万棵树,根本没有时间打妄想,这也是定。如果能将这种状态保持下去,三年必有大成就。

同类推荐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本书为族群伦理探讨,此单元有八篇精彩论述,大师提出对族群、宗教之间、人生、家庭、青少年教育,乃至对杀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往事百语(二)

    往事百语(二)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热门推荐
  • 我的的存在没意义吗

    我的的存在没意义吗

    从小心灵受到伤害,没有朋友,对任何人都以不关心的态度,对任何事都不关心的他,在一次意外被老师带到一个社团遇见了一个和自己某些地方相同的她,从此他的生活改变了
  • 睥睨天下之六道轮回

    睥睨天下之六道轮回

    他本是一个家族的天之骄子,却在一夜之间修为被废,谁知他身体之中与生俱来便带着修真人士梦寐以求只有修炼到武道先天之境,得到大道认可才有的塔楼,靠着塔楼他从新步入了修真世界,他---濮阳羽用自己的一生演绎着传奇......
  • 九曲轩辕

    九曲轩辕

    苍茫天下,万族林立。人、妖、魔、鬼、怪各分一片天地。自古人、魔二族不两立,征战杀伐不断。此时,距离上一次人魔之战已过去一百五十余年。这样长的和平之期,甚是少见。这样长的岁月,对于山中修道的修士来说,也许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凡人来说,早已过了两三代人了。至于魔族,更是只是在戏里和老人的故事中才听闻过,却不曾见过。本非良才,奈何性子纯良,本非雏凤,奈何机缘使然。一个少年厨子,有些滑头又有些爱财,心肠不坏却也偶尔使诈。遇上了毫无高人形象的奇葩师傅,几个护短又凶悍的师兄师姐,一套每次拿出都让人忍不住笑掉大牙的本命法宝。穷小子的仙路,邪不压正。
  • 倾国倾城:丫鬟不为妃

    倾国倾城:丫鬟不为妃

    艺校校花因拍戏坠楼,离奇穿越。人家穿越都是王妃公主,最不济也是个小姐,她穿越过来却是个又丑又臭的男人,都怪导演的剧本啊。一心想回家的她,相信只有在暖香阁的二楼跳下,就可回家了,可纵身跳下,却被美男接住。想死都死不了。没有工钱的花匠,王爷的贴身丫鬟,暖香阁的花魁,被迫嫁给邻国君王,白胡子老头的徒弟,认识温文尔雅的大师兄……她到底该何去何从?
  • 汽修总动员

    汽修总动员

    假如修理厂是一个医院,那汽车则是一个患者,修理工便是医生。内燃、电路、钣金、喷漆……。秦风,一名精通钣金和喷漆的修理工,一名治疗汽车骨科和皮肤科的大夫。汽车的世界中,不光有速度和激情,还有热爱和征程。PS:胖子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汽车,了解汽修这个行业。
  • 风血夜北堂

    风血夜北堂

    圣武大陆西元历2033年12月15日,正值隆冬季节,这天,称霸圣武大陆近千年的超级强国大乾帝国,亡。兄弟反目,父母被掳,一夜之间,国破家亡,一直被称作痴傻王子的大乾帝国九王子北堂雪风,流落他乡……踏上异域的国土,身负亡国的恨仇,且看痴傻的九王子,如何将自己锻造成一把锋利无比的剑,宝剑出鞘,剑断情仇!
  • 古穿今之天后难当

    古穿今之天后难当

    冰羽岚又重生了是又重生了。之前她重生在古代,成为了深宫中一名不受宠的宠妃。在深宫中好不容易熬到皇上死了,为毛自己还要陪葬。死之后又重生在中戏准大一学生身上,并出现了一个系统。冰羽岚发现自己前一世的重生,就是因为它,现在要好好享受一把。
  • 女神的贴身国术高手

    女神的贴身国术高手

    【火热新书,万人追读……】昔日的地下黑拳之王李天归隐都市。美女全都是我的!一个个不同年龄、身份、地位的美女蜂拥而来,久经各国美女考验的国术宗师李天能否经得起美女们的围攻?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租赁人生

    租赁人生

    李响是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好青年,可惜了,作为一个庸庸碌碌的小平民,所谓理想,不过是让他有个咸鱼翻身的梦。更何况,他的李响,不是理想那个想,是响亮的响(他爸爸想让他的名字有一天响亮起来)。或许注定了他一辈子都没法达成他老爸的期望,当然有时候命运女神也会不小心被风吹起了裙子,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我不是抄的。
  • 掌握时间

    掌握时间

    得到了混沌三千魔神之一的时光魔神传承的主角正打算大展身手,比如,闲着没事穿梭下时空去古代旅游,顺带捉个鬼啦打个妖啦收一群小弟啦什么的,可现实是连个混混都打不过,萧剑:“低调,低调不然被某些组织抓去切片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