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70900000005

第5章 如何与朋友相处

拥有四种美德

对自己、对朋友永远诚实。

对敌人心怀勇气。

对败者心存宽容。

在任何时候都礼貌待人。

——《曙光》

一个有教养的人,不管自己的智慧有多么独特都会谦虚听取他人的见解;一个有素质的人,从来不会凭借自己的优势来取笑蔑视朋友;一个真诚的人,总是善于营造亲切、友善的交谈氛围。我们对于他人的评价也许是关于社会地位、权力轻重,但是我们对于朋友的评价总是以亲和、谦虚、礼貌为标尺。一个权位再高的人如果傲慢、虚伪地对待他人,那他也不会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尼采虽然总是给人一种狂傲的感觉,但如果你真正读懂了尼采,你会发现那种狂傲只是推翻一切、重估价值追求真理的勇气,在生活中对待朋友他总是亲切温和。对朋友真诚,以礼貌待人这是尼采为人处世的原则,也是他所坚持的美德。他曾经热衷于追随瓦格纳,但后来与瓦格纳关系破裂,除了在思想上的分歧外,还有瓦格纳蛮横的性格和强控制欲的行为也让尼采感到失望。

1884年,保尔·莱兹克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读到了尼采的作品,并且对于书中的思想很认同,于是他怀着忐忑的心给尼采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想要去拜访的意愿,因为他知道尼采向来都是一个孤僻的人。但是不久后,大哲学家尼采立即就亲切地回了一封信相约冬天在尼斯相见。对于莱兹克的到来,尼采微笑地前去迎接,并且好奇地打量着那位看过自己著作的学生说道:“让我看看你是由什么组成的。”随后尼采亲切地和莱兹克交谈,并且带他一同去海边和山下散步。莱兹克对此很震惊,在拜访之前他是想来向一位可怕的预言家表示敬意的,但是站在面前的却是一个如此和蔼可亲、极其单纯的人,他甚至认为尼采“似乎是德国教授中最谦虚的一个。”在相处的几天里,尼采和莱兹克下午一起散步,晚上或者写作,或者让莱兹克朗读一些作品共同交流。星期天的时候,女房东问尼采是否去过教堂,尼采很有礼貌地回答:“今天还没有。”莱兹克知道尼采早就对宗教产生了怀疑不再去教堂了,于是问尼采问什么实话实说,尼采微笑地回答:“如果我让那位女士感到了不安,那么我会恐慌的。”莱兹克对尼采的礼貌和谨慎更加敬佩了。尼采思想广博深奥,但是他并没有依仗自己过人的学说和预言就傲慢的对待朋友,而是以亲切、和善的态度对待成长中的年轻学者和普通人。

在为人处世中,总会有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我们不能依仗自身优势而傲慢对待他人,那会使人们逐渐远离你。朋友相处更多是为了情感上的满足,能够从精神上互相安慰,获得轻松愉快的心情,而不是处处计较竞争,以优越的心理来俯瞰他人。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有一段话:“无需时刻保持敏感。尤其是与人交往时,即便看透了对方的某种行为或想法的动机,也需装出一副迟钝的样子。尽量从善意角度诠释言语,此乃社交之诀窍,亦是对人的体恤。”

在现代社会,傲慢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大敌。傲慢的人以自我为中心,颐指气使,不能放平心态从平等的层面来交朋友,也许有人迫于工作或利益需求愿意做他的朋友,但是终有一天“树倒猕猴散”,不会有真心朋友留下伸出援助之手的。有些人在工作中能力很强,也多次为企业立功,便自恃清高、自以为是,但是在推选领导时却总是不能够推选上,究其原因是不够谦虚、友善,不能够和同事们友好相处,凝聚起集体的力量。

根据社会调查抽样显示,在现代社会最受欢迎的人所具备的品质排名第一的是诚实。诚实的人给踏实可信的安全感,能够在交往中将心比心,这样的人更容易获得长久深刻的友谊。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邓稼先与杨振宁的友谊可谓是深厚长久,两人从幼儿园便是朋友,后来虽然身处异国但是一直没有断了联系,这其中的奥秘就是诚实。两人青年时代都在美国留学,学成后邓稼先回国支持祖国科技建设,而杨振宁留在美国进行科学研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时,杨振宁十分想知道邓稼先是否参与其中的研究工作,但是由于涉及国家机密,邓稼先并没有回答,同时又不愿意欺骗老朋友,于是便说:“我以后再告诉你。”随后邓稼先在请示周恩来总理批准后才如实回复了老朋友的问题。邓稼先对于朋友和祖国的诚实使得杨振宁更加珍惜这段友情。1986年邓稼先逝世,杨振宁从美国发来电报“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朋友间诚实对待,是保持友谊长久的秘方。

在《韩非子》中有:“巧诈不如拙诚。”是指巧妙的计谋可能会一时得逞,但是就长远来看终会被人识破诡计;相反,如果真心实意地对待朋友,尽管有时候在语言中显得愚笨爽直,但是时间长了就会赢得大多数人的爱戴和信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为人诚实这宝贵的品质就如同是埋藏在河沙中的金子,随着时间的淘洗就会显出耀眼的光芒。在与朋友交往中药以诚相待,说实话,办实事,不要为了利益来可以曲意逢迎、虚情假意,这将会断送一段友谊。面对朋友的诚实平等相待,也要懂得感恩,并以心换心,这样的友情之树才能够根深叶茂、地久天长。

朋友之间是推心置腹,彼此信任的,这首先需要以诚待友,抛弃内心防备的隔膜和伪装的面具。真正的朋友间是能够容许批评的,并不是所有的话都是顺耳的,有时候往往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古时有“诤友”之说,是指那些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他能够诚实地做出评价,对于缺点及不足能够真实地指出。能够有几个诤友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他们能使你时刻保持清醒,少走弯路,诚实对待朋友的人也必受大家欢迎的人。

与朋友相处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相处之道,但是以下这三个要点是古今交友亘古不变的原则:一是平易近人,用自然的态度消除对方的紧张;二是善解人意,主动为别人着想,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融洽的氛围中相处;三是尊重对方,相处时要用平等的姿态来对待朋友,体谅对方的心情。用真诚的微笑,平等的姿态来对待朋友,友谊将会长久而坚实。

唯有同类才能理解

会称赞你的人,正是与你相似的人。你也会称赞与自己相似的人。若非同类,便无法理解其真意,亦不知其善恶。而称赞与自己相似之人,还能令你感到自己也得到了认同。人有不同的层次。理解与称赞,乃至以迂回形式出现的自我认同,都是在同一层次的人中进行的。——《快乐的知识》

人具有社会性,不能完全独立生存,因而我们需要集体,需要朋友来满足归属感和成就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是有着相同价值观的人会成为朋友,因为彼此会惺惺相惜,在对方的身上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形成朋友圈。“圈子”就是指同类的人所组成的小团体,比如娱乐圈就是那些演艺人员的群体。相同的职业或者相同的爱好都能够形成朋友圈,在朋友圈里我们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畅所欲言,进行亲密地交谈。

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朋友圈也不同。中学时,班里几个知心的朋友形成一个小团体,互相鼓励考取理想大学;大学毕业时,曾经的朋友有些去公司了,他们又有了新的工作圈,而有的朋友继续深造,便处在学术圈。人在不同的精神层次就会结交不同的朋友,形成不同的圈子。在同一个朋友圈里,我们有着同样的价值观,朋友和自己也在某方面有着相似性,在互相鼓励中能够产生自我认同,促进共同进步。

尼采喜欢和朋友们交谈,在交流中充实思想,舒畅心情。他曾有过一个大胆的设想:建立一个神学院,这是一个年轻哲学家们的聚会、生活的空间,他的朋友们罗德、格斯道夫、杜森、欧维贝克、罗门特能够在这里获得自由,有大师对年轻人的指导,共同对当前的问题沉思讨论。尼采向往一种小团体的生活,建立起一个朋友联合会,那将是理想主义者共同的村庄。和他有着共同追求的年轻哲学家们在一起散步交谈,自由自在。正是处于同朋友共同的爱好和理想尼采才渴望能够成立一个朋友圈,因为他的思想和著作只有朋友们才能够理解,世俗之人都认为那是歪门邪道、疯言疯语。在1884年,斯坦因在读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后很感兴趣并前去拜访尼采。斯坦因是个年轻学者,在德国作家中被寄予厚望,尼采能读过他写的《唯物主义的理想,抒情哲学》的小册子。从书中尼采发现斯坦因的研究与自己极为相似,他们的思想不谋而合。尼采对斯坦因的到来感到兴奋,因为他认为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相处的三天中他侃侃而谈,将憋在内心无人能理解的思想感悟一吐而快。虽然交往时间很短,但尼采却十分看重与斯坦因的相识,因为从斯坦因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给欧维贝克夫人的信中写道:“海因里希·冯·斯坦因目前是莎乐美小姐的崇拜者,他和我很像,很大程度上他是在步我的后尘。”对于斯坦因思想的认可,实质上是对自我学说的一种肯定,因为只有相同的思想和价值才能够相互吸引。如果不是同类,也就没有了评价的标准,更谈不上欣赏和厌恶了,正是处在同一个层次,才能够形成朋友圈。

同类并不是指身份、地位相同的人,而是指处在相同精神层面上的人。酒肉朋友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朋友,那是指娱乐时的玩伴罢了,真正的朋友是心灵的相同,品德情操的共鸣。春秋时期,一日俞伯牙在高山之上弹琴,路过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大赞琴声美妙。俞伯牙原本认为一个乡村粗野之人怎么会懂琴声之妙,但钟子期却猜出了琴声饱含的心思:“琴声慷慨激昂,清澈婉转,先生志在高山、流水呀。”俞伯牙十分惊讶,两人竟如此心灵相通,于是后来成为知己,也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身份、地位都不能够成为朋友圈的门槛,只要精神取向相通便是一类人,就能够从彼此的身上看到闪光点。

一同读书学习、经常聚会娱乐都是朋友的表现,但真正能够互相理解的朋友并不仅仅停留在互相陪伴的层面,而是有着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同类人。在择友时要分清哪些是可以共同进步的朋友,而那些仅仅是暂时的玩伴,正如历史上“割席断交”的故事。管宁和华歆曾经是平日相伴的朋友,他们两个人一起劳动、读书。有一次,两人正在菜园中锄地,看见泥土中有一块金子,管宁像没有看到一样继续劳动,而华歆却激动地扔掉锄头捡起金子不舍得丢弃。后来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忽然外面响起热闹的车马声,管宁依旧继续读书,而华歆却匆忙跑出去看,并被华丽的官员阵势所吸引。管宁在目睹了华歆的所作之后便用刀子将坐席割成两半宣布绝交。志不同,道不合,是不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的,不是同类的人是不能将友谊建立在共同思想和目标上为之一同奋斗追求的。只有表面的亲密,而没有内在的情感沟通和理解,便失去了真正作为朋友的意义。

生活中与人相处不要奢望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喜欢你,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只有同类的人才能相互理解。在辨别那些朋友是真正的同类时,首先要真正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树立交友原则。不要因为他人的巧言花语就认为找到了知音,在糖衣炮弹下丧失自我。人都是发展变化的,当我们发现曾经是同类人的朋友在原则上已经偏离的正道,要及时地提醒他帮助他重塑价值观,但如果他偏离的太远,要果断地结束这段友情,不同类的人是不能够互相理解,共同进步的。

在生活中结交朋友,不要为了扩充交际网络就轻易加入一个新的朋友圈,也许在那里没有同类,不但感受不到朋友带来的愉快,反而会压制自己的爱好与想法。俗语道:“道不同不足为谋”,没有共同价值观便不能互相激励、欣赏,一同为实现梦想而努力。选择与自己同类的朋友圈才能团结力量,在互相认同的融洽氛围中完善自我,成为强者。

不要因小人的针刺而受伤

很多人,既然是亲密的朋友,那么就应该自然而然地探听对方隐私和不便之处,他们认为这没什么。但是这样的人却正是在打着友情的幌子想要支配你,甚至中伤你。在社会大环境中,你千万不要因为这些人的针刺而受伤,永远不要,哪怕不能做朋友。——《漂泊者及其影子》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各种新奇的技术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在物质的刺激下物欲之心逐渐膨胀,如今朋友间似乎少了绿林好汉们的侠义之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情义变成了“为了利益宁插朋友两刀”的阴谋。生活中总有一些小人,他们披着“朋友”的羊皮虚情假意,在关键时候非但不伸出友谊之手,反而背后使冷枪,从中获益。这些小人他们热衷于刺探别人的隐私制造流言蜚语,为了达到利益目标甚至不择手段。

面对这些伪善的小人,尼采哲学告诉我们要防范小人的针刺,不要轻易受伤,在发觉朋友背叛道义的事时要及时地表明,即使是会失去这个朋友,也不能有丝毫犹豫。因为个人价值观的不同,小人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这些伪善之举,以淡然宽容的心来面对,还要谨慎择友,结交正直的朋友,来防范小人的恶意中伤。

1864年,尼采怀着兴奋来到了波恩大学。一开始波恩大学的生活令尼采很满意,在那儿可以自由选课,还有很多新同学,他也十分热情地加入到一个叫“法兰克尼亚”的学生社团中。他和同伴们一起参加各种庆典集会、舞会、击剑等,但是不久集会的快乐很快就消失了。协会总是在组织娱乐消遣的活动,而学术讨论的机会很少,即使有也总是反复围绕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家的论题展开,丝毫没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尼采觉得这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于是建议修改协会的规章,要求减少那些令人深恶痛绝的吸烟饮酒会,而注重自由学术讨论的开展。但尼采的建议没有得到相应,反而有几个同学对他挖苦讽刺。不久之后,协会的几个小肚鸡肠的人就散布留言,说尼采是一个虚伪的不可理喻的人,要大家远离他。尼采感到非常愤怒,但是并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以君子的风度递交了正式申请,退出了社团。离开社团后,尼采潜心学习,在语言学方面做出不斐的成绩,得到了李契尔教授的认可。尼采没有对于小人的针刺而报复,也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因为他知道如果用同样恶意的行为来回击,那就与小人无异了。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因为他人的流言蜚语而受伤的,因为那只是虚假的谎言,总有一天会不攻自破,而强者所作的便是依据内心脚踏实地前进,不会因小人的侵入而乱了步伐。

尼采的智慧告诉我们面对小人的恶意中伤不要用报复来回击,那样不仅处心积虑浪费精力,而且也非君子所为。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行事切忌偷偷摸摸,见不得光亮,对于小人的恶意中伤要以宽容淡定之心处之。在职场中常有为了利益而心怀嫉妒的小人,他们有可能通过歪曲事实、栽赃陷害、无中生有等各种不正确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如果你发现身边有这样的小人,要适时证明自己的清明,因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那些谎言假话往往不攻自破。如果你现在处于小人设置的圈套中,不要乱了步伐,急于向小人解释辨别,因为他们正等着看你着急的笑话,要向正直的朋友寻求帮助,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

在成长的路上,总是存在着带着面具的小人虚情假意和我们做朋友,这时就需要我们能够提高辨别小人的能力,谨慎择友。在利益面前常发生冲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提防小人,和他们保持一定距离,否则就有可能会同流合污。如今社会,有些官员怀抱清明廉政的理想走马上任,但是却因为受到一些小人的诱惑而贪污受贿,走上了不归路。因而为人处世的原则至关重要,在善待朋友的同时,也要提防小人的同化作用。

尼采认为“想要交朋友的话,就选择热爱工作的人,因为热爱工作的人一般都是比较正直的人”,不要和那些不能专注于工作的人交朋友,因为“他们平时游手好闲,经常妄断事实、夸大其词,有时还对别人恶语相加,更有甚者则经常对比人说三道四、挑拨是非。”在与朋友的交往中难免会有摩擦,但是不要因为小人的挑拨错过了挚友,有些友谊仅仅是一种虚假的形式,而真正的友谊能够经得起风吹雨打。那些挑拨离间的小人,我们很容易看清楚他们丑恶的一面,但是面对顶着朋友旗号的小人却往往不能够分辨。当处在逆境时就会轻易断裂的友谊是值得谨慎的,因为真正的友谊是绝对不会畏惧挑拨离间的,真正的朋友他们并不会因为小人的只言片语就动摇的对友谊的信任。能够轻易就被闲言碎语所离间,说明友谊并不够深,彼此没有深刻地信任。失去一段虚假的友谊并不可惜,重要的是能够认清掩藏在“朋友”这个善意称号下的真面目。

当被那些“伪朋友”的恶意中伤时不要伤心难过,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不仅一方面能够提醒你在造成更大损失之前来结束这段虚情假意的友情,另一方面也能从中看出有哪些朋友是正直可靠的。比如在日常工作中大家似乎都是朋友,但是到了评业绩升职的时候,有些小人并不是本着公平竞争的心态来看待,而是趁机造谣声势、伪造业绩。在最窘迫的时候,才能显示出那些能够本着正义雪中送炭的人,他们才是能够陪伴你渡过难关的真心朋友。

世间万物,好坏相生,君子和小人也是共同存在的。要想成为一个坦荡荡的君子就不要惧怕会被小人针刺而受伤,谨慎择友,通过正直的朋友来强大内心,用宽容淡定的心来看待小人的恶意中伤。

多和朋友交谈吧

与朋友推心置腹地交谈,就能看清自己究竟在想什么。将交谈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朋友,也代表着自己对那位朋友有所尊敬,对他的人品有所向往。因此,结交好友、多多交谈、互相尊敬、在提高人格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联系越来越方便了,再也不需要飞鸽传书或者写信发电报,可以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聊天、视频语音,随时随地都能实现。人们交流沟通方便了,但是却变得陌生了,通过冷冰冰的电脑屏幕或者看不见的通讯信号来进行交流。甚至很多现代人得了“手机依赖症”,朋友聚会上不再是面对面真挚沟通,而是每个人各自拿着手机刷网页。这不是朋友间真正的交流,真正的交谈应该是包含情感,真挚自由的,是思想的碰撞,感情的升温。

朋友间通过交谈了解彼此的内心想法,或者在差异中取长补短,或者在共鸣中获得快乐。交谈是友谊的基础,通过交谈能够从朋友的智慧火花中汲取能量,得到启示。愉快的交谈是心与心的交流,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满足自身的安全感及认同感。

尼采常和朋友在傍晚一边散步,一边交谈,谈论对语言学、艺术、哲学的理解,在争论、辩解中收获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在巴塞尔时,尼采和朋友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努是同事,两人常在课间会面,一起交谈。天气好的时候,就到那个用红砂石砌成的大教堂和莱茵河之间的平台上散步。他们常在交谈中思想交锋,有一次对于战争对文化保护的影响上两人发生了分歧。尼采对于文化保护上仍旧怀揣着希望,认为战争也许会改变古老的德国,在经过战胜后而更具有高雅的趣味。但是布克哈努却认为尼采将现代和古希腊混淆了,古希腊的战争确实是有教育作用的,但是现代战争是肤浅的,不能够起到训练大众思想的作用。交谈中布克哈努的一番话令尼采开阔了思路,陷入了深思,对于现代战争的影响问题更加明晰。后来在给朋友的信中,尼采也对现代战争流露出不安的情绪:“我非常着急,只要一想到不远的将来,我就觉得我们要回到中世纪……要当心,当普鲁士从不相容的文化中解放出来时。”尼采和朋友的交谈推心置腹,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看法不同,因为只有如此才是对于朋友的信赖和尊敬,才能从交谈中获得真正的智慧。

朋友间的交谈是自身进步的动力之一,在尼采看来:“朋友就是完美的世界,就是善的容器,朋友富有创造力,他始终未这个完美的世界奉献着。”朋友的智慧会在交谈中迸发,如此我们才能吸收朋友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话不投机半句多”,能够交谈证明两人投机,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尼采对于孤独有着特殊需求,因为那是他能够全身心思考写作的前提,但同时他也热切需要与朋友交谈,来分享自己的思想。他在给罗德的信里写道:“如果我生一场大病,就能得到和你交谈一个晚上的机会的话,我想我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写信根本不能抒发我内心的情感!”在交谈中,在梳理自己思路的同时,也在倾听朋友的观点,无形中就能够获得两种思维方式,对于问题的理解也就更全面了。一个人的思维往往囿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很难如破思考惯性,闭门造车将成为你进步最大的阻碍。但是在交谈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往往对方的一句话就能够让你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比如你是中文专业的,而你的朋友是数学专业的,两个人的聊天,彼此都能从中获得发散性和严谨性两种思维方式,开阔思路。

朋友间友好亲密的交谈能带来放松、愉悦,驱除孤独,重新找回归属感和存在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将不开心的事向朋友倾诉会使低落的情绪减半,将快乐和朋友分享能够获得双倍的快乐。在面对现代生活的巨大压力下,有些人总是不愿意和朋友交流,将烦恼憋在心里,如果这种坏情绪不能够得到及时的缓解,很可能会造成健康危机。当心情低沉时和朋友倾诉,朋友耐心的倾听和作为局外人的开导能够避免你钻牛角尖,并尽可能帮助你走出低沉的情绪。生活中,我们遇到烦心事不少人都会选择找朋友而不是找家人来诉说,因为在一个自己信任而又有着共同点的人面前我们能够更好地卸下伪装,打开心扉。同样在朋友向你来诉说时要真诚地倾听,耐心地开导,尽快帮助朋友走出心情阴霾。只有在互相述说和倾听中,友谊才能够不断巩固,成为一生的挚友。

在于朋友的交谈中能够获得解决难题的金钥匙。有俗语称“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虽然人生最重要地是依靠自己强大的内心,但也能看出朋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朋友之间能够互相帮持、宽慰,克服前行道路中的很多困难。“一个好汉三个帮”,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和朋友交流,每个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特色能够为化解难题提供多一种方法。通过与朋友的交谈,能够拓宽思路,了解自身的问题加以即使改正。

朋友间的交谈是思想交流沟通、促进共同进步的最佳方式。文学家、艺术家们常常会和朋友聚在一起畅谈对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形成百家争鸣的活跃气氛,类似沙龙的形式。不少公司会定期举行聚餐活动,为职员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增加职员的互相认识,更好地为公司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只有通过交流,我们才能够表达真实的自我,并且能够从他人的理解中更好地认识不足,以获得更大的进步。一次交谈所收获的也许比你想象中的要多,正如古语所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股神巴菲特曾从2000年开始拍卖自己每年一次的共进午餐机会,所得善款将全部捐给慈善机构,这次能够与巴菲特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得很多企业家争先竞拍,因为交谈这次机会的价值远远不只是一顿午餐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思想和价值观的深度交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适当参与朋友聚会,那能够增加彼此交流的机会,共同成长。交谈要以真诚、谦虚的态度,将内心的想法与朋友分享,营造友好的交流氛围。在于朋友的交谈中,我们能够更清楚明白自己的需求,还能从朋友谈话中获取新知识、新智慧。煮一壶清茶,和朋友交谈吧,你将收获一个别开生面的世界,一个更强的自我。

君子之交淡如水

摆出无比亲密的态度,装模作样地与对方套近乎,频繁地联系对方。这都说明他们并不相信自己得到了对方的信赖。若是相互信赖,便不会依赖亲密的感觉。在外人看来,反而显得有些冷淡。

——《人性的,太人性的》

古言道:“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君子之间的交往淡然如水,小人之间的交往甘甜如蜜,但是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君子之交就如同亲人般伸手援助,而小人之交则为了保全自身而断绝关系。随着社会交际发展,我们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但是能够患难与共的朋友又有几个呢?有人顶着朋友的称号,在你得势的时候围绕在你身边,但当遇到失势时就人走茶凉,曾经那些所谓的朋友就做鸟兽状一哄而散。

真正的友谊不需要频繁的联系、虚伪的奉承,而是相坐无言却也不会感到尴尬和空虚,是为真理据理力争却依旧能够相视一笑。朋友贵在真心,不贵在多少,因此有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知己便是真正的朋友,两人能够互相敞开心扉,无所顾忌,自由自在,毫无压力束缚。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知己,知己可遇而不可求,难怪有人发出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真心朋友之间互相信赖,并不需要频繁的联系,时时刻刻依赖来维持友谊的长久。尼采与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一直在交往中都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并不追求时时刻刻相伴,而是思想上的共鸣。尼采后期确实处在孤独之中,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他的哲学,但是在他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几个君子之交的朋友,给予他很大的帮助。1876年5月初,尼采的身体状况再次出现危机,剧烈的头痛折磨着他,眼睛也不能忍受任何光线的刺激。而这时候格斯道夫来到了尼采的身边,照顾尼采,提供了无私的帮助。格斯道夫是尼采在普尔塔学校的朋友,两人在毕业之后几乎没有在见面,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如既往。格斯道夫的友谊如同和煦的阳光,使尼采有了和病痛战斗的勇气。在昏暗的房间里,忠心的朋友格斯道夫将尼采的口述内容都一一记录下来,无微不至照顾着尼采。尼采生前出版了十几本书,但是都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甚至招来批判和冷遇,被排斥,视为异端。《历史的运用于滥用》将矛头指向科学和艺术,但这本小册子的出版并没有像预想中引起争论和轰动,“教授先生们”只是保持沉默和憎恨。尼采的朋友们不顾大局势的反对,试图为尼采的书找一些读者,欧维贝克甚至为了尼采的哲学思想和另一个朋友特莱斯克发生了争执。尼采一生能够以强大的内心来坚持自由的探索和思考,积极完善自己的哲学思想,这些都离不开朋友们的支持。虽然在尼采孤独的旅行中他们的相伴的身影并不多,但是他们总是能够在尼采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帮助。

真正的朋友交往,不需要贵重的礼物、违心的话来维持,而是用真心来相处,也许在外人看来有些冷淡,但是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全靠王茂生夫妇接济,才得以生存。后来屡立战功,被封为平辽王,庆贺当日文武百官纷纷前来送贺礼,但是薛仁贵都谢绝了。唯一收下的是普通百姓王茂生送来的两坛“美酒”,当士兵打开酒坛却发现是清水,都以为是被王茂生戏弄了。薛仁贵看到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当众饮下三大碗,说:“我过去落难,全靠王兄资助。如今我文武百官厚礼不收,却要收下王兄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贫寒,送清水是他的一片美意。”君子之交不再乎贫富差距,不重礼物重情义。

君子间的朋友交往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而不是在现实物质关系的互相利用。现代社会中通讯便捷、交通便利,但是却有更多的人感到孤单,没有友情的滋润了。手机通讯录中有几百人的号码,可是当心情不好时却不知道能够拨通谁的号码,这是当代人的一种可悲之处。在经济利益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成为人们交友时障碍,不但忧心于现存友谊的真实纯粹性,而且也对新朋友怀有戒备之心。在利益中建立的所谓的“朋友”其实仅仅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用不断的礼物和美言来维系,双方获得的也并不是精神陶冶而是物质上的交易。真正的朋友之交如同一杯白开水,不浮夸,不炫目,而是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灵。正如欧阳修所说:“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君子之间的交往时因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小人间的交往才是因为利益。

尼采认为在真正的友谊面前不需要摆出无比亲密的态度,装模作样地与对方套近乎,频繁地联系对方来维持友情的持续。君子之交是朋友间即使长时间的不联系,再见面时也丝毫没有隔阂感。反而像从来没有分离过,交谈时的自然感受就如同是和另一个自己的内心对话般舒适轻松。周汝昌和张伯驹在民国时十分有名气,同属于“民国四公子”,两人的友情也一直为人们所敬佩。每次周汝昌拜访张伯驹都是直接进屋,不带礼品,也不打扰张家人,而是在大厅的外间翻翻书,摆弄字画。若是没有需要探讨的问题,张伯驹也不会刻意找话题来聊,或是看书或是吟诗,忙着自己的事。两人遇到问题或者想要分享的好文章就自然而然坐下来聊天,就像两人一直就未曾分开一样。周张两人之间的友情没有一丝谄媚和俗气,尽显总是温文尔雅的君子风度。

古代有诗人写道:“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能够拥有真正的朋友、一段君子之交是一种幸运,要真诚相待、好好珍惜。历史上有“八拜之交”: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这些无一不是君子之交。真正的友谊之树都是以真心为阳光,诚挚为水分的,放下顾虑,敞开内心,才能寻找到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善于学习身边朋友的才智

现代社会的那些年轻人啊,如果你们还沉浸在甜美的时光中找不到方向,那么你们的损失将会变得更大。你们应当善于向身边的朋友学习他们身上的才智。只有这样,之前你的自大骄傲才能变得渺小无踪,并且你也才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该如何改变自己才能走向成功。

——《人性的,太人性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在身边的朋友总有你所不具有的才智,这就需要我们以谦虚真诚的态度去学习,从而提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尼采常被人们理解为是一个自大、骄傲的疯子。从一些篇章题目“我为什么如此智慧”、“我为什么这样聪明”、“我为什么写出了这样的好书”可见他确实充满了自信和骄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看不到他人的长处、不虚心学习。尼采曾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指出:“通过与朋友们的交流,我们才能清楚发现自己的内心。从中,也就能知道我们应该怎样改变才能变得更加完美。”

尼采的一生朋友不多,但是每一个都是独特而充满智慧的。罗德和尼采结交时间最持久的朋友,两人的相识是在莱比锡上学期间。罗德精力旺盛、聪明颖悟,尼采对他十分崇拜,两个人经常会在语言学或者是哲学问题上有不同的意见,甚至会为此产生激烈的争辩。尼采并没有因为与自己意见不统一而心生隔阂,而是虚心接受罗德的不同见解,并深入学习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尼采在信中写道:“辩解使我们双方的思想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争论之后,我们互相抵触的思想静默下来,洋溢着静穆的情绪,互相包容,互相学习。”梅森伯格夫人也是尼采的朋友,当瓦格纳成为艺术节热点时,她曾加入瓦格纳崇拜者的行列,并作为修建神庙的支持者领头人。在尼采看来,梅森伯格所作的一切都带着是趋炎附势的气氛和过度的宗教情感,但是尼采并没有全盘否定,而是依旧肯定她品行高雅、纯洁。因为在过往的交谈中,尼采从梅森伯格女士身上看到了自己所缺少的女性的优雅气质,并且能够虚心去学习这种优雅的才智,才能写出“智慧,像女子一样,只知道哪些勇敢的战士”的诗句。身边朋友的身上都有着我们不具有的才智,要善于着眼于朋友的长处,通过推心置腹地交流来了解自己,提升自己。

以开放真诚的心来看待身边的朋友的才智,善于向他们学习,才能够改变自己。朋友的才智并不是对你自身的竞争威胁,而是使你更加优秀的助推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最好的商业决定是和选择合伙人有关。你要有一些能够完全信任和全心全意投身于视野的人,有一些有同样的远见而又有一整套与你稍有不同技能的人,并且能对你祈祷一种制约作用。”从合伙人保尔·艾伦和斯蒂夫·波尔莫的合作,使比尔·盖茨看到了两位朋友身上的才智,并能够从中汲取营养,来弥补自己的缺憾,为事业的不断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微软今天的成就并不是比尔·盖茨的一个人的成就,但是他却能够谦虚地向朋友学习,并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达到最优的目标。

善于学习向身边朋友的才智,首先要有一双发现他人长处的眼睛。尼采主张要着眼于他人的长处,在看待他人时“若是盯着他的低劣之处或者表面,这说明你的状况非常不好。因为你希望通过观察他人的短处,逃避自己愚蠢之极、不愿努力的事实。”那些不敢面对他人长处和才智的人,总是欺骗自己“我比他强”,这是弱者的表现。强者从来都畏惧面对自己所不具备的才智,而是能够善于学习身边朋友身上的才智来不断完善自己。其次,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子曰:“三人行并有我师焉。”身边人的言谈举止中一定会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要对照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和学习。当面对地位和资历不如自己朋友,也要能够谦逊地对待,要“不耻下问”,善于完善自己。当人们却常犯一个毛病,就是那正确的道理当作手电筒,只能够照见别人却不照自己。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对于优于自己的人表示不服气和羡慕嫉妒,对有缺点不如自己的人鄙视嫌弃,这种自大的心态将会堵塞了提高自己的道路,同时也会让你失去一些朋友。最后,善于学习朋友的才智的关键在“善于”,因此掌握学习的方法尤为重要。适合每个人的具体方法不同,但是学习方法中的精髓是相似的。“学贵有诚”,就是要真心实意地学习,向朋友谦虚请教,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敷衍了事,或者是碍于面子而止步不前。“学贵用功”,刻苦用功不仅仅是在学校中对于课本知识学习的正确态度,在想身边榜样学习时需要勤奋的,因为人格的光辉要远比条分缕析的知识难学的多。比如朋友的为人处世十分谦和,不要仅仅认为学到了交际技巧就自满自足,最重要的其实是事情背后隐藏的人格魅力。“学为己用”,向身边的朋友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自己,要善于学习朋友才智的精华并且根据自身理解来选择性吸收,形成自身的特色。“学无止境”,随着社会发展,人人都在不断进步中,向身边朋友学习并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而是一种终生的学习。在生活中要放下架子,虚心真诚向朋友学习才智,这样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的强者。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才智,当你摒弃盲目自大,多与朋友交流,所得到的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最优效应。如歌德所提倡的,我们必须要从他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就连那些最伟大的天才,如果仅凭他们自己的智慧去应付未来一切发生的事,那么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强者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将朋友看做附属,而是超越狭小的个人空间,从身边朋友身上学习不具备的才智,使自己更加强大。

追求能让自己成长的交往

年轻人之所以傲慢自满,是因为他们还一事无成,却与同等水平的家伙为伍,因此显示出一副自己无比杰出的模样来。如实陶醉在甜美的错觉中,浪费年少时的光阴,那损失就太大了。应当尽快找到依靠真正的实力有所作为的人或是有功劳的人进行交往,如此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现在究竟该做些什么。

——《人性的,太人性的》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有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孔子认为交友的原则,好的朋友有三类,一类是“友直”,也就是说真话、办正事的正直朋友,一类是“友谅”,是指个性宽厚,懂得体谅他人的朋友;一类是“友多闻”,是指知识渊博,见识广的朋友。如果能够交到这样的朋友便能够“近朱者赤”,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品德和能力,不断成长。尼采交友的原则和孔子的交友之道不谋而合,要依靠真正有实力或者有所作为的人作为朋友,才能够更好地取长补短,提升自我。

尼采一生的朋友并不多,并不是他不需要朋友,相反他十分渴望和朋友交流,只不过他的择友标准很高,所以只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能够满足条件。尼采不会因为怕孤独而随便结交朋友,宁缺毋滥是择友的原则。欧文·罗德是尼采一生中交往时间最长的朋友,两人最初是在莱比锡大学结识的。罗德聪明善良、富有激情,有着自由而独立的思想,这些优点将尼采一下子吸引了。尼采的友谊是建立在崇拜之上的,他用高尚的目光看待自己的新朋友。两个人下课后经常在一起骑马或者散步,时刻都保持着交谈。虽然有时候两人就因为某个问题发生意见不统一,甚至争论十分激烈,但是当不同的思想碰撞沉淀之后是静谧的满足和收获。后来尼采和罗德相约去波西米亚边区徒步旅行,在旅途中,他们就叔本华、贝多芬、德国和希腊为话题展开了思想的交流。尼采在这次旅途中收获颇丰,从罗德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收获了成长。1879年尼采从巴塞尔大学辞去教职后便在欧洲漫游,这期间和罗德只保持通信,尤其是在罗德结婚之后联系更少了,因为两个曾经形影不离的朋友渐渐走上了不同的路,一个走上了学者大学教授的路,一个走上了云游四方、不被理解的思想者的路。但尼采从来没有忘记这个在青年时期一直伴随、激励自己、使自己成长的朋友。1886年,尼采得到了罗德成为莱比锡大学教授的消息,这令他十分高兴,不仅用优美得体的话语发去了祝贺,而且还亲自前往莱比锡去听老朋友的演讲。但是再次的见面使两个人感到彼此都是如此的陌生,因为毕竟他们已经不再是曾经一同骑马畅谈争论的同一类人了。在尼采看来,罗德忙忙碌碌,心不在焉,不再是曾经精神聪颖、自由激情的样子。而在罗德眼中,尼采变得古怪而陌生,“他身上开始有一种我不熟悉的东西,而以前的他好像已经消失了。现在看来,尼采是来自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的怪人。”这段几十年的友谊便慢慢瓦解了,罗德已经不再是那个能够激发尼采思考,使他思想更加成熟的朋友了。罗德走上了一条被知识和名利束缚的学者道路,这样的朋友不能够使尼采在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和能量,为了不被其所熏染,保持原本的自己,只能选择结束这段友情。正如尼采在《善恶的彼岸》所说:“我们应该让自己更加坚韧,不要轻易受到别人的意见或人际关系的左右或熏染,应该保持住原本的自己。”与其选择一段无益的友情,不如一个人面对孤独,孤独中有着本真和最初的梦想。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交正直的人做朋友,在互相鼓励中共同进步,切不可交损友,被引诱上不正的道路。两个人因为某一个共同点成为了朋友,并且在交往中互相影响。有科学研究表明,朋友之间如果长时间的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像,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甚至同龄之间的影响要大于家庭的影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大学中有些宿舍成为“学霸”宿舍,并均获得优异成绩,而有的宿舍则是混日子了。因此,交益友对于自己的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交一个能够让自己成长的朋友,才会在互相学习中不断进步。如果不幸交到品行不正的朋友,若是不能够改变他使他走上正途,那么就要果断地放弃这段友谊,否则你也有可能成为堕落的人。

看看你的朋友圈里是否都是一些品行能力不如你的人?如果确实如此,也许你会暂时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认为自己是朋友圈中的强者,但是这种假象将会使你陶醉沉迷其中,而忘记了朋友圈外真实的世界。在这样的朋友圈中会变成了井底之蛙,产生自傲子大的情绪,这是不能使你获得成长的,学到做人做事道理的,反而在潜移默化中会沾染上很多恶习,忘记了最初的自己。“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周围的朋友都是正直聪慧之人,在相处中便会潜移默化受他们影响而变成更优秀的人,但是如果和品行低劣的人成为朋友,那么就会逐渐忘记了自己做人的原则,而和他们同流合污了。因此交友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交到益友。朋友交往要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前提下,不要因为所谓的“江湖义气”而冲动办错事。不少青年因为气盛性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错误交友观,而聚众斗殴、欺瞒诈骗,走上了不归路。

古人云:损友敬而远,益友亲而近。在交友中我们要追求能够让自己成长受益的朋友,如此我们才能时刻保持清醒,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当下社会,有些利益熏心的人总是带着朋友的面具,他们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在一片“美言赞语”中你会放松警惕、贪图安逸,最终陷入堕落的险境。因此,交友一定要慎重,并且在交往过程中要懂得辨别哪些是真正值得长久交往的真心朋友,使自己在友谊中向阳茁壮成长。

同类推荐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三基五学,三强五行。三基五学即前八篇,三强五行即后八篇。其中:三基:爱亲,阐述孝道是立身之本。五学:每个人都要“明德、守中(道)、行正(直)、知礼(仪)、通变(化)”,讲个人的基本素质。三强:强学习、强交往、强行止。五行:人要做到“为公”,“循法”要加强法制,“垂范”要有颜回一样有良好的人格,“能行”是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学好知识,服务社会才叫“有为”。
  •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矛盾之所以是矛盾,就因为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在这个前提下,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知识经济也即双赢经济,知识的可再生性,使双赢合作成为合作的主导模式,有无不但应当统一,而且可以统一。老子的哲学是对称哲学,即:无和有的对称、有限和无限的对称、静和动的对称、柔和刚的地称、进和退的对称……先人的智慧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会产生新的火花……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其间的精妙故事,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热门推荐
  • Old Friends

    Old Frien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之亲啊我是旁观者

    末世之亲啊我是旁观者

    她穿越的这个身体恰好是末世原著中女主的第一块踏脚石,原主是世界上第一恶毒的炮灰女配,用卑鄙手段想得到男主而谋杀女主,最后被男主女主灭亡了。她努力远离了男主女主,她为了求生之路,身为旁观者,平安地过舒适的日子。她忍不住赞叹这剧本君竟然强大啊!算是无论努力远离男主女主,还是遇见了,差点炮死……我摔!身为伟大的旁观者,好好做旁观者,还是无幸被卷入争强斗胜,啊啊啊!这对她说是幸运还是倒霉,撞见男主女主的对敌强大恐怖反派的BOSS男主的阴谋,被他抓住威胁……“我们一起颠覆天下,祸害众人!”男主阴测测地微笑地说。“亲啊,我是旁观者,好不好吗?”一脸无幸地望着他……
  • 北舞飞蝶

    北舞飞蝶

    武林中,门派林立,正邪分庭抗礼,正派有:柳月山庄,飞刀门,唐剑阁,神枪堡。邪派则是:仙水宫,八荒堂。而就在他们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有一只门派悄然壮大,迅速成长为他们不可小觑的势力,神龙殿,他们屹立在正邪中,既不属于正派,也不属于邪派。而神龙殿拥有一块至宝‘北舞飞蝶’据说这个至宝可以帮人处在武道巅峰在做突破,于是神龙殿的‘北舞飞蝶’迅速成为武林中人人垂涎的至宝。
  • 仙府之门

    仙府之门

    一位普通少年,如何异界修真。炼器、炼丹、太极、八卦、捉妖驱鬼与僵尸为伍的极品天师如何练成,亦正亦邪,斗神斗魔步步惊心。...仙府之门...不一样的修仙之路!
  • 不孕不育临证效典

    不孕不育临证效典

    本书邀请相关学科专家,从中医、中西医结合角度,对不孕不育相关病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古方今用、单方验方、名老中医经验,以及西医治疗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特别是突出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具有科学、实用、先进的特点,可供相关学科医务人员参考阅读。
  • 凡人异变

    凡人异变

    衣布打工回到家乡,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老鼠后只好蜗居在野外委屈求全。之间遇到花斑蛇和黄鼠狼不断挑战自己,并阻挠自己回家……衣布回家见到自己的心上人后因为异变被情人追打,心中充满理解和委屈……衣布回家后见到父母被村官逼迫,而与之斗争被捉住执行火刑,后被老鼠救走……小说以卡夫卡式的荒谬和现实的真实巧妙融合,以魔幻现实主义和细腻的传统文学的描写功底展现上世纪农民、农民工的生活真实和压抑无奈的生存感受!其中又穿插以凄美的爱情故事。其中蕴含的社会深层寓意只有了解农村现实且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才能读懂个中深意……
  • 人间寺

    人间寺

    一个游离天界的神仙,一个曾经祸国殃民却再世为人的狐妖,他们相伴人间,见那爱恨情仇,又会留下多少传奇?长安城里,十里长街,万般繁华,都掩不住花团锦簇之后,那阴暗扭曲的人心,那争权夺势的欲望。即便为仙者能够洞悉天地万物,却也看不清那人心。即便为妖者向来仙界所不齿,却还是一点一滴,留在了那个人的心里。时日漫漫,且浅读酌品,人间寺里的故事。
  • 暗随流水惜落花

    暗随流水惜落花

    中年女人遇到的爱情,生活态度,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活的选择。爱情何去何从,前世因果今生情缘。
  • 狂魔录

    狂魔录

    一个衰落的家族,一个被诅咒的小孩。为了生存他继承了魔的印记,成为魔族的成员。为了荣誉他选择了魔武双修。夹在人魔之间的诸葛南风,他将演绎一段什么样的爱恨情仇?羸弱的他又将如何一步步登上武道的最巅峰,书写一段男人的神话?
  • 末日之这次我来救你

    末日之这次我来救你

    上辈子,末日来临。每一次都是你来救我,在死亡面前你还是就我,但你没成功。我重生了,这次我来救你。你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