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6900000016

第16章 手指要指向自己(4)

迄今为止,徐皓峰写了三本小说,是《道士下山》、《国术馆》、《大日坛城》,两本武学访谈录,是《逝去的武林》和《大成若缺》。他的本职工作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老师,讲授视听语言,他的课,有人说极好,有人说极差。他写剧本,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有他的功劳。他做导演,之前拍摄了一个短片,眼下拍了一部长片,叫做《倭寇的踪迹》。

围绕着他有许多传说。最出名的是他在学校的时候,从五楼跳了下去,没事儿。比如他的二姥爷是形意拳的高手,晚年沦落在西单看更,将一生绝学传授给他。再有的,诸如香港的武术指导来内地,必去他处拜码头,《逝去的武林》是他们的工具书……眼前的徐皓峰是白白胖胖一个人,多少令人有些失望,戴着大眼镜儿,笑起来眼睛眯缝成一条线,鼻头大而圆,慈眉善目的一张脸,没有武林高手的气派。

就是这个人,他写的书,扎扎实实地填补了某种空白。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没有内地人。在轰轰烈烈破除旧世界的改造中,英才损失殆尽,绝学无处藏身。武学一道,似乎只能在港台开枝散叶,在动作片里惊鸿一瞥。只有在徐皓峰的书里,我们又与那个风雨江湖狭路相逢,原来,“一切都是真的”!原来,“真的有高手”!原来,“武学没有绝” !还有人懂,还有人真的懂。

徐皓峰说他的《大成若缺》的意义就像一部纪录片。将正在消亡的东西纪录下来,呈现给世人看。用自己的一支笔,将两千年来绵延不绝却被迫断裂的武脉接续起来。而徐皓峰对于我们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纪录片,还在于剧情片。他描绘的那个世界,表相迷人,欲罢不能。深入进去,光怪陆离刀光剑影里,天才凋零,绝学散佚,人心荒凉,真相是如此的苍凉苦痛。有趣,美好,血气方刚,充满尊严的一个世界,已经不复存在。我以为,他写的所有时代,都是现世。

谈话部分

电影是在思辨宽容

柏邦妮:徐老师,你的电影拍得怎么样了?是讲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徐皓峰:正在做后期。电影叫《倭寇的踪迹》,英文名字暂定为《刀的身份证明》。是讲戚继光抗倭的时候,改进了倭刀,后来戚家军解散,这种刀流入民间。民间的几个家族认定这就是倭刀,持刀的人就是倭寇。戚家军的人想,好吧,就打吧,就对抗。然后引发了一个多年前归隐的高手,前来与戚家军的人对决。这位高手娶了一位年轻的夫人,陪嫁的护卫里,有一个是夫人的相好。高手就高尚了一把,成全了这对有情人,自己上山归隐。但是在山上待不住,山中岁月过于寂寞,一听说闹了倭寇,就下山来决斗。

柏邦妮:听起来很像之前你写的小说《大明末世南京城》。

徐皓峰:是根据那个小说改编的。但是电影和小说不太一样。小说写的是腐朽,是人性的崩溃。随着年纪增长,我不再着迷于批判性的东西,转而写建设性的东西。电影是在思辨宽容。高手一时的高尚,是一时的情绪,并不是理性的高尚。他的归隐,也不是真归隐,当年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最后的下山,几番决斗,他做到了理性的宽容,这才是真归隐。

真正的武林高手

柏邦妮:我们都特别好奇,您的电影,用的演员得是真正的武林高手吧?

徐皓峰:是真正的高手。这部戏的男一号叫于承惠,在当年的电影《少林寺》里,他演反一号王仁泽。当年在武术队的时候,他以醉拳和醉剑出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恢复了唐朝的古剑。唐太宗玄武门事变,侍卫们用的是双手剑,把柄很长,很沉重。明清之后,演变成轻薄的宝剑。民间只知道他是一个影视武打演员,其实他在武林中的地位,是中国当代一代剑术宗师。

柏邦妮:您是怎么认识他的?怎么选定他做男一号的?

徐皓峰:之前我对他的印象也就是一个简单的坏人形象,还停留在影视角色的印象。选演员的时候给他看了剧本,没想到他特别喜欢,从山东飞到北京来与我对谈。一聊之下,才发觉他博览群书,底蕴深厚。他早年已经厌倦表演性质的武术,在民间寻师。之后一次断腿,彻底让他了悟,不再为浅薄的东西牵扯精力。他今年七十一岁,内心细腻,武学极有成就。当时我就有一种捡到宝贝的感觉。后来闲谈得知,他的一位师傅是民国时候国术馆的人,更觉得冥冥之中有个引子,把我们牵到一起。

柏邦妮:其他的年轻演员呢?谁演那个戚家军?

徐皓峰:一个年轻的演员,叫于洋。他非常有悟性,整个拍摄过程中,于老给他点播了不少,他一点就透。主要是教他形意拳的发力。形意拳的拳劲来自枪劲。还有就是“斗步”,形意拳有一句话“拳不到,脚要到”。脚相互攻防,抢占位置,对方就输了。这就是实战。在我的电影里,可能不会有好看的招式,但是会有发力,会有实战。

续接武脉

柏邦妮:从《逝去的武林》到《国术馆》,从《道士下山》到《大日坛城》,然后再到《大成若缺》,从民国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八十年代到当下,能看得出您的努力,试图将中华断裂的武脉以文字的方式延续下来。请问下面你要做的修复工作,还有哪些?

徐皓峰:准备要写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京城府内太极拳。清末,杨露禅进王府教拳,一身艺业传给了王府的管家。这一派非常隐秘,没有对外宣扬,直到七八十年代,才广收徒弟。他这一支的传人看了《逝去的武林》,觉得道理相通,就来找我,希望交个朋友。接触之下,发现他们的东西很有价值。有趣的是,他们的传人是一个中苏混血儿,长得像一个英俊的法国人,七十一岁,职业是语言学院的教授,别人不知他是府内太极的高手。真东西教了洋人,这里面有故事。现在,他们的拳馆在故宫的河边,你常常能看见一个洋人教中国人打太极的神奇景象。

柏邦妮:另外一个题材是什么呢?

徐皓峰:另外就是我们形意拳门下的了,这一位是李老(指的是《逝去的武林》中的李振轩)的师兄。他出身书香门第,在尚云祥门下学拳,正业是律师,但是拳术,昆曲,古琴,易经,无一不通。孔府的古琴修复,古琴谱的勘定,都是他亲历亲为。这位师兄的儿子没能习武,本事传给了孙子。我是想采访他的孙子,把他的一生经历和本事都写下来。

柏邦妮:除了形意拳和太极拳,还有其他的拳术准备写吗?

徐皓峰:其实我懂的也就是内家拳。内家拳指的是形意,大成,太极,八卦这几种,道理相通,所以我能写。外家拳比较像竞技类的体育运动,也就是按照常人的肌肉规律来运动,内家拳靠的是内力,是超乎常态的。

柏邦妮:我有一个小疑问:我看《大成若缺》配的那些照片,怎么武林高手的架势都那么普通,一点都不好看?

徐皓峰:(笑)呵呵呵……你们都是受了影视作品的影响。其实真正的比武看不见姿态,都是一两下解决问题。看外在,看不出究竟,一搭手才知道深浅。

柏邦妮:我还有一个疑问,我读剧作理论,很多开始都不懂,写着写着有了体会才能读懂。你只练武两三年,那些高深的武学理论你是怎么参悟的?

徐皓峰:所以说还是因缘际会吧。你们也知道我的经历(指的是《逝去的武林》里写的事),我跟李老合二为一。他体会得深,我能写,你也知道,他是我的二姥爷,对我没有隐瞒,倾囊相授。他几十年的修为弥补了我的体会不足。

柏邦妮:听起来像虚竹得了无崖子的真传。

徐皓峰:呵呵呵!

当下的武林生态

柏邦妮:《大成若缺》写的是八十年代国内武林的一个生态。就像一个横切面,能看到他们如何拜师学艺,如何切磋,如何维持生计,如何颠沛流离。当下的武林生态如何?

徐皓峰:非常不好。金钱的腐蚀比战争要大。在过去,危难之中都能找到传人,比如在陈家沟,那些高人被打成****,明天就要枪毙,还能找到传人,把拳教下去。如今大家都挣钱去了,年轻人贪图享受,有武术的兴趣,是不能深造的感兴趣。拜金时代对武术的摧残是最大的。

柏邦妮:所以你在《大成若缺》里,有一章,以这样四个字收尾:期待英才。

徐皓峰:我看《大成若缺》,是从一个纪录片的价值来看的。八十年代是一个气口,是向拜金时代转变的历史交叉口,从人文的角度去考察习武的人。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人的理想在慢慢的丧失。

柏邦妮:香港那边呢?会不会因为盛产武侠片,大量的武术家进入电影行业,从而保留下来呢?

徐皓峰:香港的顶级武指,虽然练武术,但是他们很多来自戏曲界,比如成龙就来自戏班;比如唐佳,《青蛇》的武指,来自魔术界。解放前北拳南传,袁和平的父亲是这批人中的一个,他得益于此,是北派的功夫。只有刘家良是真正的南拳,黄飞鸿那一派,所以他的电影原汁原味,武林讲究,招式气派,在娱乐中留下了很多真东西。

我们遗失的传统与精神

柏邦妮:日本的武林生态如何?我在网上看到很多视频,他们保存得似乎很好。

徐皓峰:对。西方人一周庸庸碌碌,到了周末去教堂里坐坐,这是他们的精神生活。东方人没有教堂,武馆就是教堂。日本的孩子也一天到晚待在学校,但是中小学有无数的社团,有丰富的课余生活。每个学校都有戏剧、美术、插花的社团,也都有武道馆。所以他们把武术给传承下来了,没有丢弃尚武的精神。

柏邦妮:那我们遗失的是什么?

徐皓峰:习武原本是一个传统。孔子时代说“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管是乐器,还是礼数,都是通过实物来锤炼人的精神。射艺,其实就是武功。必须实操,你才能拉开一张弓。内家拳的发力方法和孔子的射箭之道是一样的。射箭的时候,手哪怕有一丁点造作的动作,都会影响力度和准确性。内家拳也是一样,去掉造作之力,体会人体本能之后的力量。习武其实是说,人的精神靠体能运动激发出来。光靠人的精神赐予精神就是空想,容易堕入颓靡。

柏邦妮:很有意思,我们往往以为,人的精神是靠琴棋书画来冶炼的。

徐皓峰:修养,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不单单是读书,也包括习武。习武,给人在逢变之时,度日之时,提供持久的有力的精神能量。修养其实是魂魄的质地,心胸的格局,气魄的大小。中国的文化被清朝扭曲了。皇帝怕造反,雍正禁武,希望臣民越柔弱越好。孙中山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把“习武”当成中国的大体,当年,国术馆是一个国家机构,冯玉祥是长官。“强国强种”,是那时的口号。搁在现在,我觉得也不过分。

一个男人的诚意人生

葛优

他能演最好的喜剧,也能演最好的悲剧。他总是演出卑微的小人物,他让那些小人物柔韧,滑稽而热闹可喜;他也演悲壮的大人物,那些大人物并不慷慨激昂,总有一丝苍凉和慈悲,纵使残暴猥琐,也总能赢得我们的原谅。人戏不分--那不是他。他把人和戏分得很开,小心地不让自己陷入荒唐。在戏里,他嬉笑怒骂,悲歌狂哭,但是在生活里,他从不显山露水,头角峥嵘。他珍视自己的羽翼和声誉,小心翼翼地把灵魂寄放在电影里,那里最封闭,那里最安全。

他有一张奇特的面孔:他普通,平常,并不高贵脱俗,但是他又让人难忘,亲切里透着隽永。他来自底层,脸上绝不写着中产或者特权,也不写着物质和欲望,他就是一张草根面孔,让你相信他来自于你身边,或者,他就是你本身;同时,他的面孔又是一张经过提炼,得到发挥的面孔--他凝聚了许许多多个“你”的命运,他似乎是你,但又不是你。而这,正是他最独特的魅力。

他是葛优。冯小刚口中“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工作者,戛纳影帝,中国当代最伟大的演员并且也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而他不喜欢这些空旷的头衔,他喜欢别人称赞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或者,一个好人。

他坐在我们面前,面容清瘦冷峻,不笑的时候,难以接近,自有一种清冷的威严。他默不作声,并不像个毕生的优伶,而像一位疲倦的君王。他也有兴奋的时刻,是新鲜的创意让他快乐,不是聊天,对他来说,语言太危险了,最好回避。但是我们仍旧抛给他一个巨大的问题:关于《非诚勿扰》,关于“诚”,关于一个男人与他的半生--一个“诚”字,到底可以赋予多少层意义,多少种颜色?

他想了很久,开始讲他半生的故事。

八岁,“诚”就是诚实

葛优心里惴惴不安的。当然,这时还没有人叫他“葛优”。他才八岁,北影大院上上下下,都叫他“小嘎”。其实这孩子不嘎,倒是有点蔫儿,不显山不露水,安静,不生事。就地打滚,撒泼取闹,都是没有的事,哭也是静悄悄的,不出声。他不惹事,事会惹他--刚上学,班里的浑孩子老欺负他。

那时的北京城不是现在的样子。天不是灰蒙蒙,乌涂涂的。老房老院都还在,城市的根基太古安然。朗晴的午后,即便看不见鸽子,也能听到响亮的鸽哨。几个浑孩子追着小嘎追了几条街,堵在了一个死胡同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终于,他抄起反抗的书包,向他们拍去。

家长登门告状,说实话,妈妈施文心内心里是有点惊喜的。葛优这孩子,太良善了,显得软弱。她绷着母亲的威严询问他:“你打了没打?说实话。”葛优只是摇头。批评,数落。他心里委屈,又不会宣泄。施文心下班了回家一看,简直愣住了:原本放在写字桌上的瓶瓶罐罐,全部挪放到地板上,没有摔砸,也没有毁坏。均匀整齐地摆放着。这就是葛优的愤怒,固执里透着温和。

葛优八岁时,第一次从妈妈嘴里听到“诚”这个字。妈妈说:“孩子,人这一辈子,最要紧就是一个‘诚’字。诚就是诚实,不撒谎。咱不惹事儿,有了事儿咱也不怕事儿。你知道吗?”他赶紧点头。小时候,他很清秀,眉目疏朗,这一个点头,郑重其事。

我们问现在的葛优:“你真的再也不撒谎了吗?”他照例想半天,“哼”、“嗯”了一会儿,把话琢磨透了才开口:“不能说一点儿谎都不撒,但是损人利己的谎绝不撒。有时说点瞎话,是怕伤了别人,也怕伤了自己。”

十八岁,“诚”就是不糊弄

早晨五点,天刚蒙蒙亮。天还很冷,一呼气就是一层白霜。十八岁的葛优从土夯实的屋子里钻出来,猪圈里的猪们听到了熟悉的动静,立刻欢蹦乱跳活跃起来。顶着露水,他先割猪草,将猪草择清,洗净,细心地淘去砂石,切得细细的,再和猪食搅拌在一起,撒料的时候绝不能把粮食洒在最表层,这样猪就会拱着吃这一层好的,剩下的弃而不食。

还不算完,葛优站在猪圈前,眼神很温柔,像哄孩子似的和牲口们说话:“你!说你呢!让给别人吃一口怎么就不行?……你,你多吃一点儿,看你瘦的!”农民们都喜欢葛优,他们说,没见过这么疼惜牲口的年轻人。在昌平县兴寿公社香屯大队放猪已经三年了,原本瘦瘦小小的猪一个个长得膘肥体壮,油光水滑。葛优不把他们当作牲口,而是当作宠物,当作朋友。表扬他热爱劳动,葛优搔头,对这种大帽子显得不感冒。半晌了,他才慢悠悠地说:“猪不糊弄咱们,咱们也不能糊弄猪哇!”

十八岁,混混沌沌的葛优心里滋生了新的热望:他从一张朋友随意为他照的黑白照片里,分明看出了一种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东西。照片中的自己,和自己相貌一样,但神气不同。平日里,他何尝有那么宽厚,沉默又深邃的眼神?他为这个念头激动不已:不是为了当演员,而是为了能看见不同的自己。

同类推荐
  •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书里没有我们熟悉的那种文学作品里的母亲形象——那个忍辱负重,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光辉无私的母亲的形象,而是一个善良正直,但聪明自私、控制欲强、有血有肉的母亲,以为只有自己给对方的才是爱与关怀,以为只有自己才最宽容,却永远不知道,女儿从小就生活在母亲的光环和阴影之下,虽然爱母亲,但骨子里却想摆脱母亲的控制,因此毅然离去,到更广阔的世界里闯荡,希望能向母亲证明,没有她的庇护,自己也能很好地生活,能骄傲地生活。在母亲的最后半年里,女儿心力交瘁,但她一边苦恼,一边仍在尽孝,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陪伴在母亲身边,直到最后一天。。
  • 青藏风景线

    青藏风景线

    本书由《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3部系列中篇报告文学组成。歌颂了战斗在高原的军人和他们的妻子的高尚情操。
  •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葬礼和墓地最为纯净,最能够使人们在名利场上的争斗中幡然地卸下铠甲,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恬淡而从容,但愿杨早所著的《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的读者在阅读后心灵上也获得如此洗练……《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还原世界空难史上15个著名的空难事件,倾情揭秘空难背后的故事,娓娓讲述空难自我避险小贴士。
  • 我的彩云南

    我的彩云南

    本书为诗人邓耀泽的抒情诗集。分为五个板块,以浓郁的感情抒发了诗人对彩云南大地和人民的热爱之情,饱含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 你要配得上你所得到的爱

    你要配得上你所得到的爱

    有一种爱,默默无声,只是在我们跌倒时,在我们哭泣时,在我们孤单无助时,握住我们的手,拭去我们的眼泪,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有一个人,他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注视,每一个牵手,都饱含着深深的爱意。即使全世界与我们为敌,他也是我们最后的温暖。所以我们要变得更好,配得上所得到的爱。本书是一本关于亲情、爱情的情感美文合集。亲情和爱情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占据我们前半生,一个占据我们后半生。面对这两种感情,我们都会生出不同的感悟,也会走不少弯路。本书用一个个情感小故事讲述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意以及青春年少时蒙眬的爱情,给读者一些启示。
热门推荐
  • 假装那只是前世

    假装那只是前世

    子欲,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善良,懂事,腼腆又执着,16岁感情开始萌芽,不知不觉遇上一个跟她类似的姑娘,莫名的吸引着他,和那个时期的所有人一样,内心的柔软跟理智在做着挣扎,那个时候的我,总喜欢有个人能引导我走出彷徨,此文献给青春期的你们,希望能与你们交心,给你们安慰,温润的对待那段时光。
  • 战王商妃

    战王商妃

    她,懦弱公主,皇姐陷害,未婚夫悔婚。亲情爱情万情俱灰,一杯毒酒,饮恨而终。她,顶级特工,男朋友劈腿,惨遭催眠。中奖旅游飞机失事,一朝穿越,她成了她。既然生命可以继续,那么就要过她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上门挑衅的女人,处处刁难的商界对手,还有一直试她为眼中钉的皇姐……真当她这顶级特工是白痴吗?斗斗吃醋的女人,玩玩商业对手……还有屡次陷害她的皇姐,欠他的都要一一找回来!开酒楼,开妓院,抓情报,运用一颗现代头脑建立起一座属于她自己的商业王国。巅峰之上,光芒乍现,惊艳了多少人的眼?他,战国赫赫有名的战神王爷,倨傲的眼睛从不对任何女人侧目,狂妄霸道、睥睨天下。不料,却被自己偶发慈悲救下的女人迷了双眼。他,轩辕国太子,她的前未婚夫,本是他为了利益抛弃的女人怎么转身一变成了一座底蕴丰富的宝藏。当他在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越来越久时还能如愿的举行大婚吗?还有风姿卓卓青梅竹马的师兄,因为身体宿命必嫁的隐族族长……谁才能入得了她的眼?谁才能与她携手一生?【作者是个感情洁癖患者,坚持一生一世一双人】——精彩片段赏析——片段一:宫宴上,天下最优秀的几个男子像她求婚,各自拿出最贵重的礼物送她。轩辕辰:“这是上古血玉打造而成朱钗,收了它你会成为最最贵的女人!”百里奚:“这是百里国在天下商铺的信物,收了它你会成为最最富有的女人!”李沐阳:“这是我李家军队的调令,收了它我会让你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恩,都不错,战王爷,你的呢?”某腹黑王爷走到她面前:“本王是天下最完美的男人,收了我,你将成为这世上最幸福的女人,而且——”俊眉一挑,狂妄笑道:“他们给你的这些,本王都有!”片段三:婚后,某个男人为了晚上的福利小心的讨好着生气的妻子“娘子,这些都是你最喜欢吃的。”“拿走,不是说你要纳妃吗,怎么还有空出现在我这里。”“胡说!本王只有娘子只有你一个,谁敢造谣,本王阉了他。”“那到不用,咱们家的怡红楼还缺一当红小馆就让他去吧。”“来人,赶快把那个人带过去。”“王爷,那可是您最敬爱的皇上啊。”不久后,听说当今圣上出现在某楼挂牌…而某男也终于上下扑倒抱得美人归了男主强大,对外人冷漠、霸道,不近人情!对女主却腹黑,无赖,各种宠着!他的目标:打造史上第一宠妃【一句话简介】:本文讲述了一个外表冷漠,霸道狂妄实则内心闷骚又有点小无赖的腹黑王爷用尽各种手段赢取……内心冷漠,还有些黑心的女特工芳心的故事。
  • 魔女日记

    魔女日记

    我老爸和那个美女举行婚礼的那个晚上,我老妈终于不堪情伤,冲到酒吧大开杀戒!酒过三巡,热血当头!于是她带领手下冲到机场,把准备我那准备蜜月的老爸五花大绑回了劫龙,我们就这样无休止的继续着,从此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斗争生活。
  • 懵懂的心:花已开

    懵懂的心:花已开

    那年,在路旁的烧烤摊,你还记得吗,我们光着膀子,一起喝啤酒,吹牛皮那年,我们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忧伤,有多少眼泪,我看着你把它流光恋爱过,也失恋过。时间,慢慢地,这些被称为不成熟的感情会被遗忘?那,我们约定下,要把友情刻在心上
  • 爱太阳的向日葵

    爱太阳的向日葵

    “就因为她的眼睛长的像灵妖吗?”“十二年前你送的斗篷不一定是这个女孩,十二年之间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段绸绸我们究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啊!”
  • 黄沙百战

    黄沙百战

    行侠仗义下仙山,真人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邪魔终不还——
  • 异界之极限秒杀

    异界之极限秒杀

    新书《空贼法则》已经发布,“最新章节试阅”下面有直通车,喜欢秒杀、和对秒杀抱有一丝遗憾的朋友,希望都可以过去看看。虽然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但秒杀的缺点,空贼不会再有,秒杀的优点,空贼会一并继承下来(包括那些热血、激动人心的地方)。以前的白菜能写出秒杀,现在的滴水(新笔名)就能写出比秒杀更优秀的空贼。还有,新书在完本以前,不会断更,其他的,滴水(白菜)也就不再多说了。
  • 礼仪金说:国际礼仪

    礼仪金说:国际礼仪

    为了使走出国门的人员获得必要的国际礼仪知识,金正昆教授特此编写了本书,系统地总结了现代国际交往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礼仪规范。既注重现代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又兼顾大众出国交往活动的具体性、事务性特点。本书主要分为以下两大部分:其一,介绍出国手续的办理,以及与出国有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礼仪知识。其二,分国别地介绍了世界主要几个国家的不同礼仪与习俗。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读者走出国门的指南,并且能够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以礼待人”
  • 地球就像玻璃珠

    地球就像玻璃珠

    本套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奇性,打破了现在市场同类图书单纯猎奇地介绍奇闻怪象的单一性,去伪存真地将求解之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让读者不仅能够看到科学研究的轨迹与前沿,更能激发读者学习科学的兴趣。本套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彩色制作、丰富多彩,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也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祸国

    祸国

    【起点新作盟作品】架空的历史中,南北朝划江而治,却数十年未起烽烟。南朝“子贵母死”的残酷祖制酿生了一个阴谋,阴谋制造了一个家族的悲剧。惟一幸存的少年十五年后将满腔的仇恨化作杀伐之气,带着一颗祸心重临故地。宫廷之中仍在勾心斗角、骨肉相残,也为少年搭好了登场的舞台。皇城、江湖、邻国都笼罩在少年的祸心之下,呻吟、战抖、直至毁灭……——————————————————————《祸国》QQ群已经设好,群号码:13437220。欢迎喜欢本书的读者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