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木本承王氏,春露秋霜启后人
唐朝廷派遣运州官员,汉臣王熙担任北面渤海国东平寨同州都督密使。兼任渤海国翰林大学士,为四品官员。主管汉人。王熙是唐朝文人王维之后,诗书门第,家学渊源,才学渊博,博古通今。王熙任职同州都督秘史期间,把十几口的家眷,安居在同州花山县境内,(南沙河沟象牙山角下,马家寨后山城,今马家寨后寺)。
东晋后期至南北朝时,高句丽趁中原内乱之机,向北又向西扩展自己的势力,修建了多处以防御为主的高句丽山城。在象牙山角下修建金家寨后山城、马家寨山城。其中马家寨后山城,地势独特,半山腰上是块盆地,三面环山,中间有一莲花泡小天池,群山环抱,是天然军事要地,易守难攻,此处山水秀丽。景致迷人。王熙所以选择此地,一是看中此地是;瑞气云集,卜居其吉,为纳福呈祥宝地,是阳宅风水之圣地,后人有旺。二是距离同州府只有十几里,骑马只需半个时辰。定下在此定居,见此山城荒芜多年,房屋年久失修。又花巨金重新修建宅院,从此王氏家眷十几口人在此定居了。
王熙在此山城居住二十几年。长子王步贵四十六岁,大高个,五官端正,仪表堂堂,气宇轩昂,有着一身英武威严的军魂气派。他三十岁时被渤海国王封为兵马督军付帅,乃是位博学多才文武双全的将军。
公元926年,北宋管辖的渤海国被契丹人征服,渤海国归辽国管辖。渤海国灭亡,王步贵被迫回到山城老家,奉养父母,给父亲王熙养老送终。王熙六十五岁逝世于后山城,安葬在山城后山,立下王氏祖坟。
这年辽军占领马家寨后山城,做为兵站。王家遭到威胁,因王步贵是渤海国的高官军帅,辽军便把王家十几口人捆绑,欲要操家问斩,正在准备斩首之时,突然辽太祖阿保机来山城视察。路过此地。他了解此地居住的是汉人姓王的官员,听说王步贵是位军事良将,又姓王,阿保机很器重这位姓王的汉官。因为十年前阿保机遇难时,曾经被五位姓王的道姑搭救过,在他的印象里,凡是居住在象牙山一带姓王的都是他的恩人,而且他还是位爱才之君。特别是汉人将才,他非常器重和爱惜。他下令部下给王氏全家人松绑,便对王步贵说:
“假如你愿意归顺大辽,我封你高官做,并且给你忧厚的俸禄,厚待你全家。如果你想回宋国,我可给以放行。”
王家人跪地叩拜,谢大王不杀之恩。
王步贵暗想;“我乃是宋国臣官,哪能叛国投敌呢?契丹人鲁莽,蛮横。有多少汉人被他们杀害,这位头领虽然这么说,但是他在四处奔走,不能久留此地保护自己,还是赶紧离开此地为好。”他想到这里,便跪地叩头哀求的说:
“大王!小民已多年辞官为民回乡奉养父母,如今父母都已离世了,我愿意归土还乡,,回到我的国土中原。我永生不望您的不斩之恩,您就开开天恩吧!放我回归宋国。我对天发誓,有朝一日,我一定报答大王的救命之恩。”说着他撕段袍袖,咬破中指写上四个“知恩图报”血字,交给那位头领。全家跪地叩头谢不暂之恩。
他哪里知道站在自己面前之人,就是辽国开国皇帝辽太祖阿保机。皇上接过红血字的布条,微笑说:“朕放你回宋国。”
阿保机从腰内掏出一块腰牌说:“你拿着这块腰牌,路上无人阻拦你们。”说完这位圣人上马扬鞭而去。
那位头领走后,王步贵才恍然大悟,知道他就是辽太祖阿保机。他惊讶不已,庆幸遇见了皇上,否则全家性命早已归天了。
王步贵雇四辆马车,带着家眷,离开山城,上路行程,直奔祖籍山西运州。
有皇上腰牌,一路畅通无阻,一个月后到了山西。
从而王步贵非常感恩大辽皇帝,教育后人要孝忠辽国,要为辽国朝廷孝利,感恩戴德。因此王氏家族于契丹人几代联婚,于辽国结下割不断的深远情缘,一直传下几代人。
王步贵带领家眷回到山西运州祖籍。他后来又被北宋皇上招进朝廷,追封他为兵马副统帅,成为北宋朝廷的重臣。这年宋辽连年频繁发生战争,战乱不断。王步贵耳闻目睹,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惨不忍睹。他及其反对厌倦于辽作战,主张讲和,两国和平共处。他多次上奏皇上说:
“大宋与辽国同是华夏炎黄子孙,不过是汉族与契丹族二族之区别。为何互相残杀多年呢?两国友好和睦相处!有利于强国富民。对二国都有利,何而不为呢?”
宋高宗采纳了王步贵的奏折。因此在辽国景宗年间,王步贵摔北宋使者团队,在二国边境与辽国萧绰太后达成宋辽和平协议,从此二国停战几十年。
在王步贵七十岁那年,因宋国北方燕云十六州被后唐割让给辽国。大宋朝要收回燕云十六州。朝廷派大将军杨业统帅,由王步贵为先锋,带领五万宋军讨伐辽国。当年王步贵的二十五岁之子王孝忠,也随父从军,担任将军的护卫副官。
宋、辽二国又开始宣战,两军相接,征战几个月,宋兵不敌辽军的凶兵猛骑,损兵折将,在朔州於辽军决战中,由于寡不敌众,只得且战且退,至朔州南十八里狼牙村,且不见宋朝援军。,老将王步贵劝解元帅杨业说:
“我意于辽兵讲和为上策,以缓兵之计策。从整旗鼓。再用讲和方式,和谈收回北国燕云十六州。”杨业反驳说:
“我原是北汉降臣将,蒙皇上不杀之恩,授予我元帅高位,我执掌兵权十余年,出生入死以报国洪恩。你劝我不战,是侮辱我。对朝廷不忠,我不惜性命,死而后已,一定收回燕云十六州。”王步贵听罢,气愤望极。王孝忠见自己父亲被杨业辱骂,愤恨杨业不听父亲良言相劝。后来宋军被辽兵围困几日,粮决兵残,损兵折将。力不能支,无力应战,全军覆没。王步贵临终时嘱咐儿子王孝忠说:
我战死后,把尸骨葬在象牙山父亲脚下。你要记住教育后人大辽对咱王家有恩,不能忘记报恩啊!”
杨业与王步贵几位老将全部战死,。只剩下王孝忠等一百余人被俘虏,押运到东京(今辽阳)。打入奴隶给辽军服役,供契丹人当奴役佣人。只有王孝忠一人被辽国朝廷重用。因他武功高强,博大精深,辽穆宗看重他是人材。给予他官府贵族同等待遇,这一切感化了王孝忠。
王孝忠自幼生母早逝,父亲送他去五台山拜师学武艺,练武功。叫他以后奉于世人,为民除害,除暴安良。他二十五岁随父从军,父亲王步贵时常教育儿子说:“大辽对咱王家有恩,你要感恩戴德,为辽国效劳。父亲战死后,他在南朝宋国再没有亲人了。一无牵挂。唯一想念的是五台山上的师兄弟们。
王孝忠在辽朝穆宗时期,被提拔御林军班头教官。后来见他带兵有方,能武善战。给他五百辽军去平息女真部落叛乱。他用一个月时间,平息了暴乱,胜利而归。皇上见他平息叛乱有功。赏他国姓,(辽国的庶民没有姓氏,只有朝廷皇室与后宫享有耶律和萧二大姓氏。)改名为耶律孝忠,又赐给他一名契丹宫女‘萧哥里’为妻。提升他为咸州府林牙。他平步青云,时来运转,官运恒通。一步登天,第二年被封为咸州府节度使。
王孝忠(耶律孝忠)先后生了一儿一女,男孩随着父亲国姓,起名叫耶律世义,汉名王世义。女儿为了继承王氏接宗传代,依然姓王,起汉名叫王休姑。
耶律世义从小跟父亲练武,继承王氏文豪家风,他精通汉文写字。王孝忠把自己在五台山师傅教的‘金弹神镖’的绝技,传给儿子耶律世义。世义的母亲萧哥里是契丹人擅长骑射,她教会儿子女儿骑射本领。耶律世义八岁时就能骑马射箭,猎取飞禽野兽。他幼年喜好玩石子,用石子练镖。他能用石子打掉树上的鸟,打重地上的山兔,人们称他神镖少爷。耶律世义成为辽北咸州府一带出名的文韬武略,博大精深的文武双全的豪杰武士。
王孝忠的女儿王休姑比她哥哥小二岁,为了叫女儿继承汉人传统,没给她改国姓,依然姓王。叫王休姑,她自幼勤奋好学,喜欢弄刀舞剑。父亲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契丹人。决意叫女儿回到燕云十六州汉人区域。可是休姑性格屈强独特,她不愿嫁人,喜欢寺院出家,爱好学武练功。父亲心想这样也好,正对我意,避免王家武功失传。休姑十四岁时就被父亲送到五台山出家当了道姑,跟师傅学艺练武,她德才兼备,才高艺精,成为武功高强的俠女道姑。后来是白云观掌门人,道号为弘历道姑。
耶律世义十六岁时,娶父亲部下契丹人萧教头女儿为妻,因为此女其母是汉人。王萧忠知到这女孩是汉人血统,便擅自作主,定下这门亲事。三年后,耶律世义先后生下二女,长女起个汉族名字叫王余凤。小女比姐姐小三岁,随着父亲姓国姓,起名字叫耶律余瑾。姊妹二人的性格,相仿相似,自幼机灵活泼,聪明好学。母亲教她们读书写字,画画刺绣,传授她汉文知识。受到父母的汉文化的熏陶,她们各自在四岁时,就学会吟诗,绘画,背诵唐诗宋词。
几年后王孝忠被追封为咸州府节度使,又重反故地,这是天意,他把父亲王步贵的尸骨,从山西带回象牙山马家寨后山城,埋葬在祖父王熙脚下。
这年他带领儿子耶律世义回到象牙山马家寨山城,见自家的房舍,破烂不槛,不存在啦,已变成辽军兵营了。他来到后山祖坟,祭祀祖父和父亲的坟墓,拉着儿子跪拜叩头完毕,嘱咐儿子世义语重心长的说:
“你要牢记两件事;一是;要重修王家祖坟,我和你母亲归天后也要葬在这里,你必须要终生守护,二是;教育后人不能忘掉前辈人的遗嘱;“辽太祖阿保机救了我们王家的性命,大辽对王氏有恩啊!你教育后人要世代孝忠辽国朝廷。必要知恩图报啊!记住了吗?”
“记住啦!”耶律世义把这二件事,永记在心,牢记了一辈子。
王孝忠(耶律孝忠)因为在咸州府坐官,在咸州城西关城墙角下,花重金买一块地皮,建一套宅院,称王宅,此宅是秦砖汉瓦典型的汉式四合院,堂构更新,棟宇辉煌,岚气春晖,雕梁画柱,富丽堂皇。正房东屋住的是耶律孝忠夫妇二老。西屋居住的是儿子耶律世义夫妻领二个女儿。西厢住的是奴仆家人。东厢为马圈库房。四周围墙高丛丈二。门楼高大巍然,二扇黑漆大门,门前有两个石狮看门。
耶律世义对萧浞卜说:“我家王宅是咸州府,唯一的一座华丽的宅院。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当时之灾。在十三年前父亲惨遭朝廷奸臣陷害,全家抄斩。只逃出我们四人,我妹妹带领我大女儿往南逃走。我携带小女儿逃到北疆。造成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逼迫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隐名埋姓,以打猎为生十几年。”
耶律世义把王宅遭难,后来如何被平反昭雪,自己带着女儿逃亡的详细经过,都对萧浞卜讲述一遍。
萧浞卜听完耶律世义的讲述,很受感动。同情他父女二人的不幸遭遇。萧浞卜很诚直坦率的说:
“你父亲王孝忠与我祖父萧思温有恩缘,咱的祖辈是世交。而这只虎掀起我们二家重新相识,乃是天意呀!”
萧浞卜兴奋走在耶律世义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说:
“既然我们是友人,我的身份也不必隐瞒了,我是南院宰相,是齐天皇后的弟弟。”
耶律世义听了,大吃一惊,怅然若失。慌忙下跪行大礼,口中说道:“鄙人有眼不识泰山,怠慢待大人了。”萧浞卜快步上前搀起,说:
“我所以暴漏我的身份,是打算和你交朋友,这不是在朝廷,又非公务,你我同在野外狩猎,同是猎民,一视同仁为好。论年岁,你是长辈,我理应叫你叔叔。”
耶律余瑾在空隙时间,自己梳洗打扮,换上一身汉式唐装,套一件柔体的罩衫。容貌格外显得清丽娇艳,给人一种天生丽质的美感。她双手捧着茶盘,盘上摆有二杯茶水,微步走近客人面前,把茶杯分别放在二人身边。微微一笑说:
“请用茶。”
萧浞卜自语:“刚才她在树林里是位泼辣的姑娘。现在变成和顺,飘然玉立的美女了。”
“谢谢,”萧浞卜自顾观察姑娘,有些走神,一不小心碰倒了茶杯,脸一红,说声:“对不起。”
耶律世义急忙解围,把自己的茶杯放到客那边,说:“我不习惯喝茶,相爷喝这一杯。”
余瑾姑娘觉得此事可笑,忍住笑声,双手捂嘴要走。被父亲拦住说:
“客人是当朝宰相,快拜大人,行大礼呀!”
余瑾很是难为请,思考片刻,便跑了出去,边跑边喊:“外边的虎肉等我去烤,这个礼以后再补。”
父亲此刻感到很尴尬,丢面子了。气愤的说:
“这丫头都愿我骄生惯养,没见过世面,不明理解。大人不见小人怪,以后我必严加管教。”
萧浞卜朗朗一笑说:“大叔何必这样认真,我刚才已经讲过,在野外咱不讲究朝廷礼节。特别是我这个人不在乎这些。不要埋怨你女儿,她是位极其高尚理智的姑娘。”
一会儿,余瑾姑娘走进屋里对父亲说:“爹爹;虎肉已烤熟了,快请客人入坐就餐,”耶律世义陪伴萧浞卜来到院心,于众人围坐在火堆旁。
从火堆传出一股扑鼻的香味。每人身边都放着一碗烧酒,手中各备有一把尖刀,食肉用。一旁还放有几坛子酒备用。。有专人把烤熟的虎肉,切块放在每人面前。二位主人享有优厚特殊对待,挑选虎身上最好吃的部位,放在萧浞卜和耶律世义面前。众人开始品尝烧烤虎肉的美味。边吃边喝。二位宾主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耶律世义用眼睛肆意一下女儿,聪明伶俐的耶律余瑾,理会到父亲的意图,便立刻端起酒碗,她轻盈玲珑的脚步,玉树临风似的来到萧浞卜面前,面透微笑,柔声细语的说声:
“小女借酒给大人补礼,敬大人一杯,”
相爷接过酒碗,姑娘脸带红云,急忙离去。萧浞卜高举酒碗喊声:
“我们大家一起干。”一口干了一碗酒,说声:“谢谢余瑾姑娘。”他觉得这碗酒象一碗迷魂汤,内心非常韵贴舒畅。
这种吃法是契丹族部落的风俗,狩猎时,随时在野外摆设各种形式的猎宴。约过一个时辰,酒已饮足量,耶律世义因年高,再加上今日兴奋,由宰相相陪,多贪几杯,有些过量。由女子搀扶到屋里休息,
萧浞卜久在朝廷相府内陪客,肚容海量,他丝毫无有醉意。陪同主人走进屋内,带有酒兴对耶律世义表白:
“您老这个朋友我交定了,我想任你为叔父。过几天我来拜访你。”
世义听了这番话,激动的站起来。难为情的说:
“草民高攀了。这样我会折寿的。”
萧浞卜把世义扶在炕上。安逸他说:“不要这样讲,这是上天赐给你我的缘分。您老不要动身,在炕上休息。我向你告辞,带领猎队回府,咱们后会有期。”
耶律世义吩咐女儿说:“备马送客一程”
余瑾走出茅屋,来到马棚拉出枣红马马。上马送客。
萧浞卜与家丁,带着一张珍贵的虎皮和野鹿等猎物。打马回府。
萧浞卜回到府中,把白天猎虎的一幕和和耶律世义父女相遇之事,深深的映在脑海里。老人的诚实淳厚,坚韧刚毅的性格感动了他,特别是那位清丽明艳,明眸皓齿,玉貌芳姿的姑娘。时刻映出她的形态面容。疑似销魂浮体,久不离去。
又过几天,萧浞卜备着厚礼,前去猎庄拜见耶律世义父女。
初秋清晨,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相爷没带随从,独自一人骑着一匹黄膘马,精神抖擞,神采益阳的扬鞭摧马,直奔游猎场北山的猎庄。他特意起早而来,怕父女二人进山打猎不在家。刚交巳时。便来到耶律世义家门前,正于他门父女打个照面,父女二人牵着马准备出门打猎。六目相对,不约而同欢喜相迎。耶律世义快步上前把客人扶下马,激情的说:
“的确是天意,你要晚到片刻,我们今天就不会相见了。”
相爷哈哈大笑道:
“这一切都是上天安排。”
耶律世义准备上前行大礼叩头,被相爷阻止说:
“我今日来非戴官职,即然不是宰相,也不必称我大人了。我是个人来专程来拜访大叔的,我们之间是平民交往,你我以后为叔侄相论。我与余瑾姑娘为兄妹相称。”
余瑾对相爷柔然一笑,把黄膘马牵到院内,拴进马棚内。耶律世义卸下马背上的礼品。热情的拉着客人的手让到茅屋里,二人落坐,女儿端茶侍候。
萧浞卜打开礼品包裹,里边装有宫廷高级果品、点心、名茶贡酒人参,鹿茸等高档补品。
萧浞卜说:“这些东西是孝心您老人家的。补补身子。”
世义歉意的说:“让你破费了,小人受之有愧。”
“哪里,哪里。我是侄儿应该做的,你是长辈,从现在开始我就叫你叔叔了。”
“高攀了,我就认你这位当宰相的侄儿吧!”说完二人同时响起爽朗的哈哈笑声。
余瑾端茶进来,快言快语说:“什么大喜事,二人如此大笑。”她把茶水交给二人说:“快告诉我,有喜同欢吗?”
父亲把女儿拉到身边,兴高彩烈的告示女儿说:
“我有了这位当宰相的侄儿,能不高兴吗?你快快认哥哥。”
女儿自然灵机乖巧,随口叫声:“哥哥!”
她有生以来第一此叫出这个称号。相爷爽快的随音答应一声。父亲高说一声:“好哇!我们是一家人啦!”
余瑾顽皮的开个玩笑说:
“叫声哥哥,要有见面礼呀!有奖赏吗?”她发出格格的笑声。
“这孩子顽皮不改,不知礼貌,哪有叫一声哥就向人家要礼物呢!”父亲在怨言女儿。
萧浞卜坦然一笑道:“应该给礼物,今天没准备,以后一定加倍补上。”
他觉得她更加天真可爱。
“一言为定。”余瑾用手指向被称为哥哥的鼻子,滑稽风趣的说。
萧浞卜满脸推笑答道:“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父亲急忙催促女儿:“好啦,好啦,你快去准备几道野味下酒菜,我们叔侄二人庆祝这个大喜日子,尽情畅饮几杯。”
女儿说声:“好啦!女儿这就去。”
余瑾应声而去。
此刻屋里二人情投意和,边喝茶边开始聊天谈心。萧浞卜回想起前几天捕猎的场面,深情的说:
“多亏这只老虎,由它牵线把我们两家连在我起。您老度过多少峥嵘岁月,南北游猎,最后打瞎一只虎,而我也射重这同一只虎,由此我才认识你这位英雄。这纯属上天安排,让我引用汉人两句诗来赞扬:他借着酒兴吟出二句诗对:
“大风浪里出舵手,艰苦难中识英雄。”萧浞卜对汉人诗词并非精通,但是也懂得一知半解,因为自己身为当朝宰相,也要展示一下自己是博学多才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