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9000000029

第29章 《周礼》成书于汉初(7)

子思学派认为,“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即心之所之,具有不确定性。在恶言恶行的作用下,心之所之,往往会偏而向之;而在善言善行的作用下,心之所之,有时却不一定向往。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定式未必都正确。如果不能主动把握心志,就难以确保人性向德行的转换。为了能使心志将情性导向正确的方向,必须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避免接触足以将情性引向邪途的恶物,所以,郭店楚简已经提出慎交游的思想:“与为义者游,益。与庄者处,益。口习文章,益。与口者处,损。与不好交者游,损。处而亡口习也,损。自示其所能,损。自示其所不族,益。”二是在与恶物的接触不可避免时,则要着力扶正志的方向。《大戴礼记》中的《保傅》、《文王官人》两篇刻意论志,当为子思学派心志论影响下的作品。

《保傅》旨在说明“殷周之所以长有道”的原因,在于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和少师、少傅、少保“三少”对太子能尽保傅之职。因为“天下之命,县于天子”,而要使天子向善,就必须在太子“心未定”,即心志未形成定式之时,逐去邪人,不使太子见恶行,而能“目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视右视,前后皆正人”。意图很清楚,“习与正人居,不能不正也”。太子少长,要入小学学礼。卒业,入太学,承师问道。保傅要“诚立而敢断,辅善而相义者,谓之充。充者,充天子之志也”。及太子成人,免于保傅之后,为及时纠察其过失,而,有进善之旍,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鼓夜诵诗,工诵正谏,士传民语”,使太子“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能,中道若性”。儒家将择居处、慎交游、正心志作为修身的普遍原则,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

《文王官人》则反复讨论“志”与君子修养的关系,认为志的正邪、强弱与德行高下直接相关,因而不仅提出加志、养志、考志、探志的问题,而且提出观志和考志的方法,,方与之言,以观其志。志殷如深,其气宽以柔,其色俭而不谄,其礼先人,其言后人,见其所不足,曰日益者也”,“征清而能发,度察而能尽,曰治志者也。华如诬,巧言令色,足恭,一也,皆以无为有者也。此之为考志也”。要求君子,喜怒以物而色不作,烦乱之而志不营”,“烦乱之而志不裕”,以“易移以言,存志不能守锢,已诺无断”为“弱志”。要求“其志无私”,要有“诚志”。主张君子“合志如同方,共其忧而任其难,行忠信而不相疑,迷隐远而不相舍”,反对,心色辞气,其入人甚俞,进退工故,其与人甚巧,其就人甚速,其叛人甚易的,位志者”。

《大戴礼记》的其余各篇,论志者也多有,如《四代》云:“好色失志,妨于政。”《曾子制言》云:“君子执仁立志。”《用兵》云:“诗云:‘鱼在在藻,厥志在饵。’”《曾子疾病》云:“高明广大,不在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劝学》云:“是故君子靖居恭学,修身致志,处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僻邪而道中正也。”《子张问入官》认为六情藏于志,云:“故六者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曾子制言》强调以志为重,位为轻,“不得志,不安贵位”,皆是。

由郭店楚简可知,儒家重教育,有其心性论方面的原因。《性自命出》云:“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因此,儒者的责任就是因性明教。《六德》云:“作礼乐,制刑法,教此民尔,使之有向也。”此“向”,即心志之向。

孔子以《诗经》为六艺之一,教授弟子。孔子《诗经》教的深意何在?值得玩味。《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则孔子删《诗经》,是为了体现礼义。那么,孔子又是在哪一个层面上决定去取呢?《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据此,孔子选取《诗经》三百篇的宗旨,是要止僻防邪而归于正。此处的正,是指性情之正。可与此相互发明的,是《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朱熹《论语集注》:“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有以识其性情之正也。”朱熹进一步指出:“《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覆,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朱熹认为,《诗经》语言平易,反复吟咏之,“感人又易入”,所以能引导人归于正,《诗经》教之旨在于导性情之正,即导心志之正。

广为流传的“《诗》言志”一语,不见于《论语》,并非孔子所说,而是见于《尚书·舜典》。《舜典》的撰作年代,学界一般认为在战国时。郭店楚简有云:“《诗》所以会古今之志也者。”以为《诗经》之大旨在于“志”。鄙见,以志说《诗经》教,似晚在子思心志论兴起之后。故《庄子》也有类似之说:“《诗》以道志。”《诗经》言志,志以导情达于正。如上所引,朱熹屡以子思之说解《诗经》教之旨,以《诗经》教之旨在导性情之正,即导心志之正,最得子思之意。

三,体其义而节文之

郭店楚简论情之处很多,学者的理解纷然杂陈。刘昕岚先生认为,《礼记》论礼与情的关系时包含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在积极方面,礼能兴发、文饰人情;在消极方面,礼能节制、收敛人情。”有人认为子思是重情主义者,如东方朔先生说:“把情的地位也提得很高,甚至成为某种意义上的道德标准,大有情本论的味道。”“欧阳祯人将,率性之谓道”之“率性”理解为“率直性情”,认为“只有情感率性而出,才是真实可靠的,才能体现道的诚”,而且断定“这完全是子思的思路”。

我认为,不能根据兴发还是收敛来判断其是积极还是消极。事实上,兴发或收敛,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回到“礼之正”。情感不足则兴发之,若太过则收敛之。子思也绝非重情主义者,恰恰相反,子思学派重情而不唯情,尊性而不率性。人的性情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容易失控的一面。心志正则性情亦正。但性情虽正,却又有性情所发是否适度的问题,喜怒哀乐之情,或尚不足,或嫌过度,虽是出于天性,情有可原,却绝非合于天道。儒家制礼,意在使人的性情得其正,“齐之以礼者,使之复于正也”。至于说“情感率性而出”,“完全是子思的思路”,就更是对子思的误解。

子思学派认为,只有适度把握性情,才是把握了礼的真谛。笔者曾就《礼记·檀弓下》有子与子游的问答之语,论述儒家之礼与戎狄之道的区别。“儒家丧礼有,踊”的规定。踊即顿脚、跳跃,是孝子最悲痛的动作。丧礼规定,孝子踊,以三为节,称为,三踊”,即每踊跳跃三次,一共九次。有子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踊要规定跳跃的次数1有子认为,任其发泄哀痛之情才是,“情在于斯,其是也夫”,既是出于真情,率性直行即可,不应该加以限制,因此,丧礼关于“踊”的规定是多余的,应该取消。子游认为,直情而径行是,戎狄之道”,儒家的礼道“不然”。礼有“微情者”和“以故兴物者”两种情况,根据郑玄的注,所谓,微情者”,是指哭踊之节;“以故兴物者”,是指衰绖之制。贾公彦疏云:“若贤者丧亲,必致灭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数,以杀其内情,使之俯就也。”又:“若不肖之属,本无哀情,故为衰绖,使其睹服思哀,起情企及也。”可见,丧礼的作用,一方面是要杀减过情者的悲伤,以免以死伤生;另一方面是要提升不肖者的哀伤之情,身穿丧服,使之时时意识到正在丧期之中,唤起其思亲的哀痛。总之,是要使过者与不及者都回到情感之,中”的位置。子游接着说:“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品节斯,斯之谓礼。”人的喜愠之情,分别有不同的层次:喜有陶、咏、犹、舞;愠有戚、叹、辟、踊。礼要求人们将情感控制在恰如其分的层次,如丧礼中最哀痛时踊即可,而且每踊三次,三次而成。若不加节制,则可能因情绪失控而无法进行丧葬之礼,甚至毁性丧身,而这恰恰是死者所不愿见到的局面。子游说,品节斯,斯之谓礼”,郑注云,舞踊皆有节,乃成礼”,是说有节文才能成为礼。贾公疏云:“品,阶格也。节,制断也。”品是情感的层次,已如上言。节是仪节的裁断,如失亲至痛,哀思无期,但毕《周礼竟不能沉溺不起,所以制礼者将丧期断为三年,从此应该恢复正常生活,也是防止哀痛过度。可见,礼文是对于人的情感的合理限定。

《檀弓下》所记子游的这段话,过去难以讨论,因为其年代归属不易确定,《礼记》诸篇通常被认为是汉儒的作品。令人惊奇不已的是,上引子游,人喜则斯陶,陶斯咏”一段议论竟然在郭店简《性自命出》中被发现,,其年代已无可争议。而子游是子思学派中人,因而此语对于我们理解子思学派关于礼与节文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资料。

《礼记》中用节文来解释礼的文字,可谓比比皆是。如:

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

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练,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丧不过三年,苴衰不补,坟墓不培,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以节制者也。

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圣人因杀以制节。此丧之所以三年,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

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孔疏;既为至极,若无节文,恐其伤性,故辟踊有节算,裁节其哀也。)

辟踊,哀之至也。有算,为之节文也。

上引诸文,多为就丧礼而论,原因很简单,礼莫重于丧。《仪礼》一书所记,丧祭之礼,几居其半。《礼记》论丧礼的篇幅,也冠于其余诸礼之首。丧礼对于节文的规定最为复杂,因而具有典型意义。揆诸吉、凶、军、宾、嘉诸礼,无不以,得其中”为义。

郭店楚简屡屡提及“节”、“节文”,均与礼有关,如:

致颂庙,所以文节也。

或序为之节则文也。

体其义而节文之。

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后而逢训之,体其义而节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

君子美其情,贵其义,善其节,好其颂,乐其道,悦其教。

文生于礼。

文,依物以情行之者。

君子“美其情”,是因为礼缘于情而起,所以要“出入”于情。但是并非唯情至上,而是要“贵其义”,要“体其义而节文之”。义者,宜也。要根据情之所宜来规定节文的,这才是礼。所论与子游如出一辙。

郭店楚简《语丛二》有一些与《性自命出》“喜斯陶,陶斯奋”云云的句式非常类似的文字:

欲生于性,虑生于欲,生于虑,静生于,尚生于静。

念生于欲,生于念,生于。

楥生于欲,吁生于楥,忘生于吁。

子生于性,易生于子,生于易,容生于。

恶生于性,怒生于恶,乘生于怒,生于乘,恻生于。

喜生于性,乐生于喜,悲生于乐。

思生于性,忧生于思,哀生于忧。

瞿生于性,监生于瞿,望生于监。

生于性,立生于,生于立。

生于性,疑生于,北生于疑。

这类文字试图说明什么?迄今无人论及。鄙见,当是子思学派对各色人情的生成关系所做的分析,将他们分为若干层次,以供“体其义而节文之”时采择。由此可知,子思学派对人的性情的研究,已经到了细致入微、无以复加的地步。类似的文句在文献中极为少见,因而弥足珍贵。

《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周礼》万物育焉。”子思将中、和作为天下的“大本”和“达道”,作为宇之道,无疑是发展和深化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性自命出》云:“教,气禀方面的差异,也就是“过之”或“不及”的偏颇;将合于性情宙间最普遍的原则。所谓道、礼,就是合于大本和达道的情性与行为。《中庸》引孔子云:“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万物得其中。子思以得心性之中说孔子的中庸所以生德于中者也。”儒家之教,不过是要使人于“中”生德而已。

《中庸》云:“修道之谓教。”此处的“修”并非“修正”或“修饰”之意。朱子《中庸集注》:“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朱熹认为,“修”就是子游所说的“品节”;修道的目的,是要齐一人们在之中的言行制订成规范,引导人们合于“中”的要求,就是礼之教。朱熹所论至精至确,无复置喙矣。

四,始者近情(终者近义

综上所论,可以将子思学派的礼学思想扼要归纳为如下数语:礼根植于人性,故有天然的合理性。情未发谓之性,性既发谓之情。志藏于心,心之所之为志。在物诱情出的过程中,志决定情的趋向。为了对情形成正确的导向,需要通过教育来端正心志,以形成正确的心理定式。但是,即使心志与性情都端正而无所偏斜,只要“度”的把握不当,就不能,得其中”,则仍未合于天道。只有将情控制在无过无不及的层次上,才合于天道。为此,要用节文来齐一性情,使人性合于理性,节文就是礼的具体形式。要之,君子之责,在“顺天道以化民气”。

《诗序》说:“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发乎情,止乎礼义”,是对儒家礼学学说理路的精到表述,如前所述,是以人的性情为出发点,通过节文的调适,将它引导到符合礼义要求的层次上,使人性合于理性,人道合于天道。《诗序》的作者和年代,过去一直有争议,可是,在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发现有,始者近情,终者近义”一语,意思与《诗序》相同,表明《诗序》此语确实是先秦儒家的礼学思想。

从情到义,是子思学派儒家对礼学思想的集中表述,它既是对人性的肯定,也是对人性的扶正,反映了儒家希冀培养人的健康情感,建立和谐、真诚的社会秩序而做的理论探索,对于丰富和完善儒家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理论不仅在春秋战国的乱世具有进步意义,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着哲理的光辉。

孟子继承子思之说提出性的善恶、气与志的关系等论题,使子思礼说更为深化。而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批评子思学说,在否定子思礼论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礼论》,把礼的制定说成是为了制止争夺。由于后代的儒学实际上是荀学,所以子思的礼学思想不绝如缕,仅依《中庸》一线单传。大小戴《礼记》虽有若干议论,但究属吉光片羽,不成体系。宋儒独具慧眼,由《中庸》发凡,使心性之学复盛,朱熹对于《中庸》文义的解释,尤得子思大旨,令人叹服。但朱熹认为《中庸》所表达的思想,乃自尧、舜、禹等,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之道统,子思不过是汤、文、武、周、孔之后,接颜、曾之传,惧异端起而失大圣之真的一位传道之人。朱熹此说,为所谓的道统说所囿,言道则必推及尧、舜、禹、汤,不免抹杀后儒之功,此又不可取也。

原载《中国史研究》,2001(3)

附录三 清人对敖继公之臧否与郑玄经师地位之恢复

两汉经学,郑玄为巨擘。郑氏兼综今古文,“括囊大典,网罗众家”,遍注群经,其中以“《三礼》注”用力最深,为天下所宗,号为礼家之渊薮。由汉迄清,郑玄礼学所受之挑战有二:一为魏晋时之王肃,王氏依仗权势,处处与之立异,而终究未能得志,且为时短暂,未成气候,唐人做《九经正义》,《三礼》均用郑注,人心向背,于此可见;二为元代之敖继公,敖氏全面诋毁郑玄《仪礼注》,影响深广,元明清三朝学者,泰多为之披靡。乾嘉之学兴,《仪礼》之学复盛,敖说破绽四露,学界再次归宗郑学。敖氏诋郑,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且历时数百年之久,影响远甚于王肃。其间曲折,学界鲜有论及者。此案一日不予揭发,则元明清礼学转换之道一日不得疏浚。

一,敖继公:志在颠覆《仪礼》郑注

同类推荐
  •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是中国最系统的忍学教科书,也名《劝忍百箴》,是一部寓意深刻、济世劝好、和睦相处、得颐天年的劝世书。忍是大智大勇大福,忍是修身、立命、成事、生财的津梁!元代著名学者许名奎,集毕生之精力,得出《劝忍百箴》100条精华。他将人一生的所为,以一个“忍”字概之。“忍”决不是“忍声吞气”,不是懦弱、胆怯,“忍”是大智大勇者的无敌心法!
  • 老子与当代社会

    老子与当代社会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著作———《道德经》,由此开创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学说及其衍生出的道家、道教等流派对2000 多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老子文化及其哲学智慧也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老子思想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共分为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矿业无产阶级、农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四部分内容。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热门推荐
  • 一剑青苍

    一剑青苍

    青叶因为一卷心法沉睡百年,世间风云变幻,宗门早已破败,由仙境坠入凡间。但青叶坚信,终有一天他能修成神通,带领宗门,完成世代掌门得道飞升的心愿。
  • 圣龙天穹

    圣龙天穹

    一方苍穹,展开龙腾万里的传说,一柄长剑,划破一望无际的星空。七大龙神……守护着他们都不知道的秘密……六个人,六份力。七部神兵,七种不同的传奇!正与邪,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 听松

    听松

    人虽然是世间生灵之首,却有着三苦!一苦为贪婪。二苦为傲慢。三苦为悔恨。有些人为避开人生中的三苦,便开始修道,而这道法乃是自鸿蒙初始,流传下来的!这些人本以为修无上大道,参奥天地玄机,便可避开三苦,但到了最后,无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些人,到了即将化为一羹黄土时,才可知,原来这三苦,乃是人之一生,必须经历,避无可避的,可是,他们以是残喘之年,即使一招顿悟,也是来之不及了!而后世之中,一些自以为天资聪颖,具天地灵秀于一身的少年,又开始追寻前人的脚步,加入了修道,避三苦,求长生的行列之中!这之中,也不乏泛泛之辈,修得一身无上大道,举手投足间,便可毁天灭地,不过,和那长生,却还隔着天地之别!
  • 幻想乡的无限宝具

    幻想乡的无限宝具

    嘛,简言之,就是一个大叔拥有着无限的宝具在幻想乡追求长生的故事——
  • 浅缘遇风笙离越

    浅缘遇风笙离越

    那花下的相遇,若似上天的宠幸,亦或是明天,我们会在这里离别,亦或是昨天,我们又会在这里相聚。
  • 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放下

    放下

    《放下》是一本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真实生活写照的系列短篇小说。通过五个环节的语录引发出一个个发生在恋爱、婚姻、网络中的平凡故事。
  • 西游记传

    西游记传

    《西游记传》,明代神魔小说。叙述孙悟空出世,学道,闹龙宫,搅地府,又大闹天宫。被如来压于五行山下;接写观音寻找取经人,魏征梦斩泾河龙,唐太宗入冥,玄奘应诏取经。主要部分为唐僧师徒去西天路上的经历,战胜诸多妖魔,最后取得真经送回东土。
  • 独婚记

    独婚记

    冷静,伏击,瞄准镜。退役前,其队长形容其,没任务时二的要命,出任务时就比死人多口气。一场意外夺取了他的右臂,离开成了唯一的结果。她大他六岁,繁华都市坐拥自己的商业帝国。看似辉煌成功的人生,也只有自己知道心底的枯竭和渴望。自己都觉得不可能的爱情翩然而至,坚守还是放弃?爱情面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 邪王的翩翩公子

    邪王的翩翩公子

    他是神界的五行术星,精通五行之术。他自认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只会平淡的过一生。只是,注定他此生不可能平凡。要不然他也不会从神界被贬到了人界啦。他爱他,只是不敢告诉他。为了他,他可以为人为魔为妖。只要能保护他,他再所不惜。当两个人再次相遇的时候,那从前的记忆能够被唤醒吗?其实没有唤醒也无所谓了,他要的东西,宁毁之,也不留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