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2500000007

第7章 再谈楷书——兼论“启功现象”

1

毛笔的实用书写中,楷书是主要书体。楷书,特别是小楷也最难写好。

苏轼把楷书、行书和草书,比作人的坐、行走与跑步,这是有道理的。

楷书易学难工。这与“美姿走路”的人比“善舞者”难求,“善说话”的人比“唱歌好听”的难求,是一样的道理。缺少舞者的“肢体性艺术”和歌者的“音乐性”加分,坐或站,一个人的风姿和气质,或古朴、或潇洒、或端庄、或悠柔,实在不易表现。

“坐如钟,站如松”,凭借的不是招数和奇思妙想,不是艺术的编排,而是完全靠内功。楷书正是如此,既要刻意磨炼,同时也要靠自然天成,有读尽万卷书的积累,有禅者明心见性的皈依,才能达到神形兼备。汉末至北魏,真书逐渐形成,大量佛经抄本所体现的“写经体书风”,亦是楷书的主流之一。

大抵,承接“写经体”的,便是所谓“台阁体”或“翰林体”。

当下在一些搞书法的人看来,攻楷书既费时又不讨巧。于是,现代或后现代的书评家极力贬低笔墨工整的楷书缺乏“创新”,把楷书与“台阁体”或“翰林体”混为一谈,认为这是封建士大夫为了考试做官,书写上“专门讲究方正规矩,一笔不苟,笔墨呆重,缺乏生气,使书法日趋僵死”等等。

这也是楷法后继乏人,好的楷书难觅的原因吧。

2

当代,有幸最先被戴上“馆阁体”的书法家是启功先生。

启功是当代书法大家,与那些业内纯书法家或书法评论家不同,启功在文物考古、碑帖鉴定、古典文学和绘画等方面,都有相当的成就。

20世纪五十年代,启功先生就为《红楼梦》作注,是解放后该书的最早一个注本。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认为:“启功先生是著名的文史专家、书画大师、古书画鉴定大师,又是红学专家。启功先生还是清宗室,于满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掌故的熟悉与研究,更具权威性。由于以上这许多方面的特殊条件,所以启功先生对《红楼梦》研究更非一般人所能及。”[冯其庸:《启功先生论〈红〉发微》,转引自曹利华:《批评的批评——走近书法经典》,143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冯其庸还认为,启功先生的《红楼梦》研究,涉及版本文物、时间年代、典章制度、人名地名、服装服饰、社会习俗、亲友世家等重要问题,澄清了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对《红楼梦》的校注,形成了古典小说校注的一代风气。可以说,启功先生对《红楼梦》的研究堪称典范。这绝非溢美之词,启功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擅金石,解鉴赏,工书法,精绘画,从中可以看到当代文史大家研究所能达到的边界和高度。

1978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学制后,启功便是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的研究生导师。北师大教授赵仁珪回忆说:他在北师读研期间,“启功除了系里安排的课外,还每周给我们开课讲张之洞撰写的《书目答问》,及相关版本的目录学。启功认为它是古典文学入门的重要工具。”“那个时代,学生宿舍条件相当艰苦。每间宿舍除了三张上下铺的床,剩下的空间几乎只够放一张桌子,非常狭小,但听说‘启先生要到宿舍上课’,不仅是启功名下的研究生,连青年教师也三三两两跑过来‘蹭课’。一个六人间的宿舍里瞬间挤进来十几个人。他们有的搬来小板凳、小马扎坐在地上,有的坐在下铺上,还坐不下,有的干脆爬到上铺,趴在床上听。”[尹平平:《启功百年忆启功》,载《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7月20日。]

生于1912年的启功先生,幼年家贫,坎坷半生,曾靠抄写补贴家用。他以中学的学历,成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历、“****”遭遇、丧妻之痛,他都能一一坦然面对,最终彻悟人生,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荣辱不惊。[曹利华、乔何著:《批评的批评——走近书法经典》,137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尽管他晚年书法遭到一些人的批判和贬损,这对历尽人生坎坷的启功先生来说,早已是杯水风波了。

其实,不管是大师还是大家,誉满天下的启功先生,印的名片上的头衔只有一个“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启功说,自己首先是个教师。其次是半个画家,书法则是“业余”的。这绝非故作自谦之词,他一生主要教授古典文学、汉语,研究古代文学、史学、经学、禅学等。

确实,书法只是他毕生的爱好,“业余”所能达到的成就,依然令一些专业人士望尘莫及。启功说:“不要把写字吹得太神。”也许这正是一些几十年间游走于市场讲台,靠讲字写字卖字为业。逐末营利的人感到愤愤然的原因之一。

有人自诩,挑战与批判启功先生书法,“需要很大的勇气”么?未必,无知便心生无畏。

3

启功的书法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有名。1985年4月,启功继舒同之后,当选为全国书协主席。启功从“业余”空降到了业内,据说还成了“权威”。

20世纪80年代,反权威成了时兴的潮流,自然,挑战名气大的也容易出名,至少引起注意。一种理论认为,书坛需要“扁平化”,要把权威请下“神坛”,谁也不比谁高明。《书法报》在1981年第一期发表了洪丕漠的《从技法、审美和个性三个方面来批评书法》,一口气批评了沈尹默、舒同和启功——一个是上海60年代的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委员,另两个是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任和第二任主席。看来,他批评的对象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说,启功的书法为“现代馆阁体”,“青年朋友千万不可不察”。接着又有一些书评家跟进。有人还嫌批评太温和,有人推出了《启功书法观念的局限》,言词激烈地说,启功还不能跻身于书法大师行列,而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他存在观念上的局限——萌芽于“馆阁体”的书法审美趣味,侧重于实用书写之美的书法认识和沉溺于结字“黄金分割律”等等。

我想,这已经超出了一般书法批评的范围。启功从来没有标榜自己是“书法大师”。记者鲍文清回忆说:“记得第一次采访,当他看到我的采访提纲上写着‘你怎样成为书法大师’的字样时,便立即提笔把‘大师’两个字勾掉,换上了一个‘家’字,并说,这就够了,其实我写字是‘臭名远扬’,也算不了什么家。”

名家、大家、大师,一般来说,是社会或者业内多数人的认同,并非等级和台阶,不像学历和职称,从事工程出身的官员在职称中写上教授级高工,教授之后加上博导——我一直不解,博士后或博导,是职称还是职务?现在,自从电视台有了百家讲坛、大家讲坛栏目后,名家、大家已是满天飞了,我想,真正在文史和书画及其鉴定上,能达到启功先生水平的,还不是太多。当启功先生给研究生们讲古典文学时,年轻的书法批评家还未必能进入北师大一类的重点大学深造。

至于能否成为大师,也不是几个批评家所能确定的——先立一个标准,然后分析你够不够格,就像批评一个优秀的十项全能运动员,“为什么在长跑项目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一样——这种批评,恰恰暴露了作者心胸的局促,眼界的狭小。这种单挑的指责,于启功先生并不重要。不管书法博士或者博导,在当下,至少在专业领域的广博与深度上,能与启功先生相比的已属鲜见。

4

“馆阁体”一名由来于明代。

明朝李绍文在《皇明世说新语》中说:“(明)太祖征善书者试而官之,最喜云间二沈学士,尤重度书,每称曰:我朝王羲之。”所说的“二沈学士”,指沈度、沈粲兄弟,至于说“我朝王羲之”则专指沈度了。

明朝初期,先承元朝而下,与经济社会一样,处于一个恢复期,总体上书法成就不高。沈度是明初书坛的代表人物之一。明杨士奇在《东里文集》中说:沈度“善篆、隶、真、行、八分书。洪武中举文学不就,成祖擢为翰林典籍”。

沈度(1357—1434)为松江华亭人,松江古称云间,因此他常在书法作品后署“云间沈度”。明太祖洪武年间,沈度曾被举荐文学的职位,但没有就任,因为连坐所累,一度被流放到偏远的云南。也许这种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变得小心谨慎,性格上不像同时代的书法家解缙那样张扬。

明成祖朱棣即位并迁都北京后,诏擅长书法的人入翰林院,沈度也在其中。由于得到明成祖的赏识,沈度每天侍候便殿,凡宫中金版玉册,无论是藏之秘府还是颁布属国的,就多由沈度书写。于是,沈度的官职不断得到提升,从翰林院的典籍擢检讨、修撰,直升到了侍讲学士——这是个从五品的官职,大约是个副司局级的干部,因为字写得好而在皇帝身边工作,足使吃不到“酸葡萄”的书家们眼热。清代王文治在《论书绝句》中说,“沈家兄弟直词垣(翰林院),簪笔俱承不次恩。端雅正宜书制诰,至今馆阁有专门”。认为其书是馆阁体,此说似褒而实贬。

在漫长的年代里,汉字书写的实用功能始终是第一位的。

在那个时代,精通楷法,便有机会捧上“铁饭碗”,至少也能混上个“泥饭碗”。给官方起草公文,修改政令,编篡政府财政投资出版的书籍。如书法家钟繇在东汉末年就做过黄门侍郎的官职,汉明帝时授太傅。唐代欧阳询做过“给字中”,大抵相当于中央秘书局的文字秘书,后任“弘文馆学士”。虞世南也任过“秦王参军”、“记室”、“著作郎”、“弘文馆学士”、“秘书监”等,按今天的说法,从中央政府的办公厅科员一直做到了秘书长。柳公权(778—863)中进士后,起点高,因写得一手好字,拜为右捡遗侍书学士,是司局级干部。武宗时,由学士承旨为右散骑常侍,即部级顾问,后又任尚书等职,官至太少师。他一生在几代皇帝身边工作,荣华显贵,主要工作也是书写。

过去,楷书写得好的人多。除了为官和入各级幕府做秘书文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流散在民间。其中以抄写经书为业的不在少数。现在流传下来的多数“敦煌写经”,便出自经生之手。其中写得好的,也能进入书法的经典作品之列。

无论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还是柳公权,几乎没有人认为他们的楷书是“馆阁体”的,正是由于唐代官方与民间书法的共同努力,把楷书艺术推向了高峰。

高峰之后,楷书的诸体已经兼备,此时要写出有个人的风格与特色的楷书自然较难。

但对楷书评价标准,不能依照行楷、行书甚至是草书审美的观念。沈度的小楷在当时是一流的,他在行书上也有自然的面貌。但总体而言,沈度的楷书逊于后来的文征明。

毫无疑问,楷书功力扎实的,行书、草书极可能有所成就。如同为馆阁体的代表人物沈粲就写得一手潇洒的行书与草书,今能见到的有《草书千字文》等。有人分析,因哥哥的馆阁体“完美无缺”,弟弟就尽量避免与他正面“碰上”,因此在其他书体上能放开来写,有所成就。其实这是无稽之谈。也许,能者多劳有可能,哥哥承担的官方公文的书写任务比较重,弟弟就有时间写行书、草书,保留下来的也多一些。如果没有《郎官石柱记》保留下来,今人会知草圣张旭写得一手好楷书吗?

于是我想,能写得一手“台阁体”的书家中,有不少也同样能创作出好的书法艺术作品来,这要看他书法功底、书写的环境与状态了。

5

现在,书法家写得一手好楷书已经十分少见,特别是小楷。祖父写得一手好楷书——从颜字起家,诸体兼能。记得少年时,祖父对我仔细分析过启功楷书的特色与不足。现在毛笔基本上已弃之不用了,19世纪后即是钢笔、铅笔等硬笔书写,而现在则主要是电脑替代手写。我想,自己不会写楷书的人,或者写得歪歪扭扭的人,批评人家什么“馆阁体”,在书风浮华、低陋、恣肆的当下,一些尖刻的书评,只能姑妄听之。

同类推荐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散曲历史、散曲作家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元初期散曲[(元初散曲三流:志情文学、花间文学、市井文学),代表人物(元好问、杜仁杰、刘秉忠、杨果、商道、商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王恽、王和卿、庾天锡、姚燧)]、元中期散曲(郑光祖、睢景臣、张可久、冯子振、曾瑞)等内容。
  •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本书收录《书家·文化·艺术》、《临帖与审美》、《三书并记》、《灵感》、《王羲之与顾恺之》、《关于圣教序》等文。
  •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被称为“第二书圣”。多少年来,他的名字和他的一系列气势磅礴的碑刻书法一起,声名远播,走进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寻常百姓家。他的书香和风骨传遍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颜真卿以他正直、坚贞、刚烈的崇高人格和雄强伟岸、端庄肃穆、浑厚壮观的书法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颜真卿与颜体》介绍了颜真卿的家世背景、生平事迹、书法创作历程,对颜体也作了概要。
  •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往今来,优秀执著的人类在追逐艺术的过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创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和流派。每一种艺术风格从最初的背离传统到最终的凝聚思想,每一种艺术流派从它的源起、兴盛到没落、衰败全都经历了无数岁月的积淀,最终才一步步地走出了自己的锦绣天地,从而推动了一代代卓越的艺术的大师的诞生。浪沙淘尽,当我们伫立在这些旷世作品的身旁、我们除了赞叹外,有的就是暗自窃喜和虔诚的感恩,为了拥有这些作品而感谢上苍。
  • 西北风:文论集

    西北风:文论集

    本书分为回忆卷、论文卷、评价卷三个部分,收录张弛对父亲母亲及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及其关于歌词艺术特质、西部音乐文学、回族歌曲创作等方面的论文,以及李镜如、丁跃、张涧、荆竹等探讨张弛作品的评论文章。
热门推荐
  • 劫爱:相公很霸道

    劫爱:相公很霸道

    王爷?妾侍?八姨太?十八岁?我晕,我明明已经22岁了,怎么一下子就年轻了4岁,还要嫁给一个比自己大31岁的王爷当小妾,真不是一般的老牛吃嫩草,该死的,连动一下都动不了,还如何的逃脱?难道一朝穿越就要被吃了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才嫡女妃

    天才嫡女妃

    她是重生的强悍气术师,冷酷神秘的南王指定她为王妃,温柔地宠溺着她;残忍强大的师父天辟视她如掌心宝贝,倾尽所学教导她;温柔阳光的药圣纪枫将她当作甜心呵护,咦咦,连那个前任未婚夫,也开始红着脸讨好她了哦……一个个美男缠绕在她的身边,当然也引来了无数的红眼狼,她们一个个叫嚣着废材滚开,然而却被她一一折尽风头。
  • 末世单人行

    末世单人行

    孤独的世界,孤独的人。秦云永远是孤独的,他孤独的在这个世界上行走,他冷血,他残酷,只为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然后找出一些事情,一些他怀疑的事情。
  • 穿越千年爱上你

    穿越千年爱上你

    姚秋怡——一个生活在现在的古代人,是一场意外让她来到现代。但是,她一直没有忘记那个儿时的誓言“如果我们都活着,我要做你的新娘。”终于,爷爷研制出了时空机,穿越到古代,寻找着那份爱,但是,现实却是那样的残忍,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虽然他对自己好的是无话可说,可不爱就是不爱,有什么办法。司徒俊——童年过得很灰暗,但是姚秋怡的出现让他的生活出现了一丝希望,说好了要成为他的新娘的,可是为什么不愿意呢。不管怎样,只要让她在自己身边就好了,自己对她是很好很好。但是,最后才知道,原来她爱的是大哥,心碎了,但还是成全她吧。不管怎样,希望她幸福。
  • 水冉伊月:王妃你别逃

    水冉伊月:王妃你别逃

    天下之大,谁有能按自己的意愿来?帝王之心,深不可测当今才女:完颜熙,嫁与当今王爷:景墨。可情路慢慢长,不知景墨能否成功。第一次相遇:完颜熙大言不惭的对景墨说:“我们以身相许吧。”第二次:完颜熙云淡风轻的对景墨说:“客官,请不要在我的地盘闹事!”.................
  • 这个皇后有点毒

    这个皇后有点毒

    不离不弃?呵,爱情恐怕在他眼里,只是用来交换更高权利的物品而已,除此之外,随时可以扔掉。他终是亲自跪在了她的面前,漆黑如夜的双眸里溢满的,是无法掩饰的悔恨,千言万语,化为了一句低低的叹息:“我后悔了……”她风轻云淡的一笑,笑颜粲然:“你没有这个资格。”
  • 银河之战

    银河之战

    在遥远的宇宙,五个有着机械海盗的坏蛋无恶不作,到处的烧杀抢掠。一天,地球所有资源开发的宇宙飞船,铠影号。铠影号的目的是消灭所有机械海盗,可是里面只有一个人,可是铠影号威力无比。就在铠影号即将被摧毁之时,有一个蓝色机器人挺身而出,于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开始了。
  • 爱情路口的转角

    爱情路口的转角

    从来没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伤害最爱的人。朋友问,为什么。他和她,悄然无言父母却说,这是最好的姻缘。
  • 纸上还乡

    纸上还乡

    30余篇约14万字精美的散文作品,凡是有乡村生活经历和体验的人,都可在其中找到过去的青春记忆和无法消释的故土情怀——以乡村为经,以情感为纬,在喧嚣的现代语境中,以一颗对故乡、亲人、生命的感恩之心,描绘出一个“80后”作家疼痛、细腻、诗意的生活图景,并以此完成了一代人“纸上还乡”的精神历程。
  • 嘘,今夜有鬼

    嘘,今夜有鬼

    我能见鬼。真的,我不骗你,我家里现在就住着好多鬼。其实说起来他们‘鬼’还挺好的,除了有点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