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到一地讲学,大厅里都挤得水泄不通。许多人不是为听学术报告而来,主要来看一看这位“20世纪的牛顿”是一个什么样子。讲课一结束,外国游客就冲向黑板,争抢爱因斯坦留下的粉笔头,把它当作珍贵的纪念品。
4.一个永远谦逊而效忠真理的人
爱因斯坦成为世界名人后,并没有踌躇满志或趾高气扬,他永远以一个追求真理、服从真理的使者的态度对待万事万物。
有一个美国妇女曾这样回忆她所见到的成名时的爱因斯坦:
他满头白发,十分凌乱。他个子不高,肥大衣服随便套在身上,就像人们为了保暖,将毯子裹在身上一样。他有一双深凹的眼睛,嘴上长着粗硬的胡子。他老是凝视着,思考着。当他走近时,突然发现了我,愉快地微笑一下,然后又继续走着和思考着。我发现他穿着拖鞋——居然忘记了换鞋子。我把他想象成童话中的人物,不知怎么竟从书里跑了出来。
震惊世界的科学家,竟是如此普通、如此不修边幅的形象,又是如此执著于对真理的思考。
他在世人同声赞颂的氛围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从不自我陶醉。他用如下的比喻说明自己未知的领域还很多:“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有那么多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长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就越大。由此可见,我不懂的东西还多得很。”
爱因斯坦反对别人对他歌功颂德。有一次,一些人为祝贺他的成功而举办舞会,他开始坚决拒绝赴会,后来由于著名电影艺术家卓别林的一再请求,他勉强参加了。会上有人为他唱赞歌,并大肆吹捧他,引起了他的愤怒。他站到桌子上大声喊:“谢谢你们给我说了那么多好话。如果我相信了这些话是真诚的,那我该是一个疯子。因为我明明知道我不是一个疯子,所以我不相信。”有一次报纸上登了他的照片,他好几天觉得不舒服。有位画家给他画了一张像,他劝告画家说:“这张像不要登在什么报纸上,登报纸都是唱戏人做的事,我是用不着的。”
爱因斯坦曾用他的广义相对论等式推算宇宙形态,得出了一个宇宙不是膨胀就是收缩的结论,他的等式中引出了一个“宇宙常数”的术语。随着宇宙常数的引入,出现了宇宙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数学公式。后来,艾得温·哈勃发现宇宙处在不断膨胀之中。爱因斯坦面对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对自己的“宇宙常数”作了自我批评。他说:“宇宙常数只有物质接近静止状态分布时才需要存在。”他承认他的“宇宙常数”是一生中“最大的谬误”。他是一个真正追求真理的人,一生不惧怕权威,连牛顿这样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也敢于挑战其不适宜的结论。同样,他以科学与真理的眼光看自己,不把自己看成“完人”,不把自己看成能够终结真理的人。相反,他把自己永远看成一个追求真理的勇士,一旦他自己偏离了真理的某个部分,他就毫不犹豫地承认错误,纠正自己。这就是他的伟大人格和智慧。
5.一个研制原子弹而又热爱和平的人
爱因斯坦既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又是一位和平战士。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坚决反对德国的侵略行为,主持起草了《告欧洲人民书》,号召反战,争取和平。俄国十月革命后,他写文章赞扬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他还呼吁各国对日本实行封锁,制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于他反帝反战的立场,一些反动分子对他发出威胁,有人出布告以两万马克悬赏杀害他。希特勒统治时期,他的家被抄,财产被没收,著作被焚毁。他被迫离开德国,先到法国,后到比利时和英国,最后,于1933年定居美国,1940年10月1日加入美国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爱因斯坦非常关心中国人民的命运,发表文章谴责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救国会“七君子”。他一贯反对德国法西斯政权。当他得知德国法西斯在研制核武器,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时,他于1939年8月2日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抓紧研制原子弹,防止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技术,毁灭人类。美国政府采纳了他的意见,组织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一大批科学家,实施了当时称作“曼哈顿计划”的原子弹制造工程,于1945年制造了第一颗原子弹。后来美国把两颗原子弹投到日本。爱因斯坦得知原子弹对日本人民的生命造成巨大伤害时,懊悔地说:“如果我事先知道德国人并没有研制原子武器,我就不会参与和支持制造原子弹了”。大战结束后,他断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1954年他发表声明,不愿在美国做科学家,宁愿做一个工匠或小贩。
6.一个不为钱不为名而为人类事业的人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名誉看得很淡。他50大寿的那年,朋友、亲戚忙着给他过寿,而爱因斯坦对这样的仪式和祝贺活动很不感兴趣。当庆贺大会开始时,大家发现爱因斯坦没有到会,询问家里人,才知道他在一个湖畔欣赏自然风光。生日那天,他还在一间小茅屋自己动手做饭。
爱因斯坦只爱科学不爱金钱。有一次《科学美国人》杂志宣布,谁能用3000字解释清楚相对论,就可以得到5000美元的奖金。当然最能解答清楚这一问题的人应是爱因斯坦,但他却没有参加这次活动。
在美国,有人看见他把一张价值1.500美元的支票当书签用,后来这本书丢了,这笔钱也付诸东流。爱因斯坦对这类有关钱的事满不在乎。
1952年11月,以色列第一总统魏斯曼死后,以色列政府请他担任第二任总统,他严词拒绝。他对职位,即令是总统这样的职位,也淡然视之。他曾说过,一个人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是全力以赴献身于人类美好的事业。有人曾向爱因斯坦探讨获得成功的秘诀,他告诉人们:“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总结自己的经验,为人们写下了一个永恒仿效的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工作,y代表休息,z代表谦虚谨慎。他一生的实践就是这一公式的写照。他到晚年,还是不停息地探讨新的科学问题。他专心探讨“统一场论”,还没有获得成功,生命就终止了。
爱因斯坦用科学家的语言描述上帝,他说:“上帝是微妙的,但上帝没有恶意。”上帝的微妙,可能是指上帝对宇宙万物的巧妙安排,也可能是宇宙间神秘难测的原理和规律。上帝没有恶意,就是说上帝并没有赐给人间以战争和不和,上帝并不安排人的死亡。
晚年,爱因斯坦想到了死亡,有了自己临近死亡的预感,他越发认为死具有必然性,从而以坦然态度对待死的来临。他1955年2月27日给好友索洛文的信中说:“上了岁数以后,死就是一种解脱。我自己已经届耄耋之年,我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并且逐渐把死看作一笔终将还清的债务。”死是人生必须还清的债务,也是爱因斯坦必须还清的债务。有多少人不希望还这笔债,希望活得越长越好,爱因斯坦则持顺其自然的态度。死既来之,则安之。中国有许多文化名人也有类似的看法。如晋代陶渊明有诗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里的“大化中”就是人生的变化无常,人生到了尽头,无须有什么忧虑。爱因斯坦对死的看法同陶渊明何其相似。
爱因斯坦厌恶苟且偷生地活下去。1955年4月13日,爱因斯坦的动脉瘤破裂,医生建议动手术,爱因斯坦拒绝了。他说:“当我将要死去的时候,就让我死去好了。人工延长生命是毫无意义的。”
他是一个科学家,对死毫无畏惧,对死后的名誉地位也无任何期求。他在临终前,向亲戚朋友们恳求,在他死后,不要举行任何悼念活动,不要悼词,也不要立墓碑,把他的骨灰撒在大地上。他不追求死后的声誉,然而,他给人类留下了真理,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科学遗产,全世界永远敬仰他,怀念他。
7.爱因斯坦人生观评析
爱因斯坦不仅在科学上给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人生轨迹也为人类树立了楷模,值得后世人代代敬仰他,学习他。
爱因斯坦的人生价值观是为人类贡献的价值观。他认为人活着最有价值的事是为人类做贡献。他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这里清楚地划分了两种人生价值观。一种人是以向社会、向他人索取金钱、名誉、地位或其他什么为荣耀。爱因斯坦特别鄙弃这种人。他把人的价值定在为人类的标尺上。他一生的确是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电效应理论都是人类科学史上登峰造极的奇迹。人类因爱因斯坦的伟大发现而推进了文明进程。爱因斯坦的伟大创造是为人类共享的跨国界、跨民族的科学成果,他给人类的贡献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爱因斯坦不畏风险的人格精神也为人类树立了楷模。他不循规蹈矩,不迷信任何权威,只有一种人格力量,就是向真理的阳光奋进。他在人们宣布牛顿力学已经完成了物理学全部任务的情况下,向物理学的新领域进军,终于纠正了牛顿力学中关于绝对时空的片面观点。在他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后,他给自己又提出在科学研究上还要有“钻厚木板”的精神,从而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对引力场效应作了科学论断。最后,这些理论被水星进动、时空弯曲、红移等许多观察结果所证实。他在誉满全球的情况下,提出自己还有很多“无知”的东西,继续向科学瓶颈攻关。在他的最后十年,仍然以全部精力投入于“统一场论”的研究中,希望把引力与电磁现象统一起来。这项研究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开创性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家的天职就是“赐福于人类”。他在《科学的颂歌》中,号召一切科学工作者,要用科学关心人类的命运。他写道:
为使他们的工作能够赐福于人类,仅仅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对人类本身及其命运的关心必然总是培养出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的兴趣;对尚未解决的物质起源和商品分配的问题的关心——为了我们思想意识的建立,将会给整个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在你们的图表和方程式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爱因斯坦是一个重贡献轻名利的伟大科学家。他情愿默默贡献,不为世人颂扬,他对吹捧自己的行为感到厌恶。他一生视金钱浮名如粪土。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想以卖艺为生,在他享有盛名,可以财源滚滚的时候,却对个人的财富不屑一顾,把巨额汇票当书签用。不论是官僚还是科学家,都要面对一个能不能闯过金钱关的问题。官场政客一旦对金钱入迷,必然步入贪污受贿的歧路;科学家一旦对金钱青睐,必然会削弱为科学而献身的能力。爱因斯坦把人生目标定在了攀登科学高峰上,而没有定在个人的发家致富上,因而他能闯过金钱观,而达到科学的光辉顶点。
我们由爱因斯坦的人生观,可以对照净化我们的科学环境。目前,金钱在败坏社会风气,也败坏科学环境。一些人为金钱驱使而剽窃他人成果;一些人弄虚作假,制造伪科学、伪学术,贻害社会,还有一些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则以金钱为中心开展活动。一些人把追求个人名利当作“科学家的职责”,用全副精力和时间为个人造势,想得到永垂不朽的名声,结果为世人所嗤笑。上述思想观念和行为,是与爱因斯坦的人格和精神背道而驰的。愿我们知识界、科学界能重读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