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在《报告》中说:“我所以富有爱国思想,因受黄克强(黄兴)影响。”
前面说过,那时的湖南省是各路军阀角逐的战场,你争我夺,硝烟四起。反映在思想战线上,湖南也是个激烈争斗的场所。两军对垒,各显神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谭嗣同为首的维新派,和当地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者,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斗。1900年唐才常自立军起义失败后,维新派被杀了百余人。但是求进步的烈火并未因此熄灭,各地的反清起义此起彼伏,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形成了波澜壮阔的雄伟气势,而黄兴(字克强)就是这个伟大运动的代表人物。自然会对朝气蓬勃的陈赓这一辈湖南青年产生积极影响。
为此,陈赓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报考中学和到各种补习学校读书,如饥似渴地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英语也学得不错。解放战争中,他曾回忆这段学习生活说:自己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被留校任第二期入伍生连连长。那时才22岁,个子矮。而学员大都比他长得高,很多人还比他年纪大,并且都有较好的学历,看不大起他。他知道后,作了充分准备,第一天上台讲课一句话不说,用英文把讲义写了一黑板,叫学员解释,大家都傻了眼,从此再也不敢轻看这位年轻的连长了。这个故事就是他在长沙英语学得好的明证。
时代在迅猛地向前发展,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列主义思想和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迅速传播,使革命形势有了很大发展。同年,长沙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从此,湖南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及各方的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中共组织还创办了青年图书馆、自修大学等,组织青年进行学习;还经常举办讲演会、学习会、讨论会等活动,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培养党团干部。
长沙的这些进步组织及其活动,像香花吸引蜜蜂一样,紧紧吸引着年轻有强烈求知欲的陈赓。1922年他进入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聆听了一些著名革命家的讲课和演说,和革命团体有了密切的接触,看到了《新青年》等革命书报,读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文章,并具体得到了湖南著名共产党人何叔衡、郭亮、姜梦周等人的帮助,使他的思想产生了飞跃,使怀有黄兴救国救民思想的陈赓,看到了更为光明的前景,开始懂得了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
《我的自传》中写道:“民国十年离开行伍,复又插考中学,受‘五四’思潮之激励,愿献身革命,乃于1922年加入S.Y(社会主义青年团),从事反帝运动。”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易礼容[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毛泽东为中共执行委员会书记。]。从此,这位旧时代地主家庭的叛逆,成为了一个自觉的革命者,走上了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光明大道。后来,陈赓曾和人们谈起入党事时,爱说:“第一年有党,第二年有我。”其实,这话应该是“第一年就有我”的。他在军事工程学院曾和张衍说:“我的党龄应该是与党同龄。1921年我就在湖南党的小组工作,提出入党请求,可当时党的负责人说,陈赓是出生于地主家庭,是个大少爷,应该多考验一个时期再说,就这样才批准我1922年入党。”
此后,陈赓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曾经请假由武汉乘船沿着长江去上海,沿途看到了湖南以外的世界。在反动统治者的压榨下,这里的人民过着和湖南同样的贫困而痛苦的生活,也看到了反动统治者的残暴和奢华糜烂的情景,看到了帝国主义在中国领土上飞扬跋扈的种种活动……更坚定了他革命的信念。到了上海,进入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上海大学听课。当时主持校务的是恽代英和瞿秋白等人,陈独秀、李大钊、萧楚女、蔡和森、张太雷等著名共产党人都来学校讲过课。校中政治空气很浓,思想很活跃,学生中有不少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陈赓在这里受到了马列主义进一步的熏陶。
由于生活问题不好解决,自己带的钱花光了,假期也快到了,陈赓不得不离开上海重新回到长沙。
长沙的群众运动风起云涌,日趋高涨,使统治阶级惊恐万状。省长赵恒惕残酷镇压,1922年1月就制造了“黄庞惨案”,杀害了劳工领袖黄爱和庞人铨。消息传出,群情激愤,工人罢工,学生罢课,长沙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高潮。陈赓在长沙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
1923年2月,陈赓又积极参加了湖南各界声援平汉铁路大罢工所进行的游行示威等活动。
同年,全国人民掀起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高潮,湖南各地也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加以响应。陈赓积极参加了要求收回旅顺、大连等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4月5日,长沙成立了“湖南各界外交后援会”,共产党员郭亮被选为该会主席,陈赓也当选为执行委员。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掀起对日经济绝交运动。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商品,正在中国内地大量倾销,使中国轻工业、手工业者及农民受到严重打击。陈赓带领群众,日夜守在湘江码头上,禁止日本人从船上卸货。为了监视日本洋行的活动,陈赓曾连续几夜不睡,把守着小西门一家日本洋行的后门。
5月31日晚,外交后援会得知日本轮船“武陵丸”载运日货来长沙,6月1日派出调查员上船去检查,日本人不干,唆使水手挥舞棍棒殴打调查员及示威群众,打伤3人。下午1时又有日轮“金陵丸”驶来,外交后援会又派人到码头检查该轮的日货,再次与船上水手发生冲突,坚持不下时,日本人又呼叫来一艘日本军舰,水兵向示威群众开枪,当场打死工人王绍元和小学生黄汉卿,重伤9人,轻伤数十人,造成了震惊全国的大惨案。一直奋战在最前列的陈赓也不幸负伤,但他坚持带伤领导群众斗争到底。
陈赓为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开始献出了自己的鲜血,这汪鲜血使他明白了一些道理:国内外敌人营垒是强大的,斗争是残酷无情的,要想取得斗争胜利,没有钢枪在手、没有自己的军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