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4200000015

第15章 海上明月共潮生

2004年6月17日,是我赴京的日子。骤然而来的细雨终止了一连几天的晴朗天气。

上午9点,我们离家准备赶往锦州火车站。出门时,我们和爷爷奶奶告别,我看见奶奶的眼眶湿润了,奶奶舍不得我走。这时我的眼泪也溢了出来,我从妈妈的伞下走到奶奶身边,掏出手绢,擦干她脸上的泪水,对她说:“放心吧,奶奶,我一定会平安归来。”

“你别回来了,回来我们也不要你,我们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张慧,我不想再看见你”,爷爷一手举着雨伞,一手作出否定的动作,风趣地说。

爷爷的话让我忍俊不禁,我随声附和说:“是,爷爷,您再好好看看我,否则您再也看不到我,回来的将是你的另一个孙女。”

汽车缓缓地向前行驶,爷爷奶奶在我的目光中越来越模糊。再见了,我的家乡,正如爷爷所说,再次回到你的怀抱,将是一个全新的张慧。

我坐在车里,向窗外张望,雨水不时地飞溅在车窗上,车外的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到北京的始发站是在锦州,到了锦州车站,我们下车,住在锦州的姑姑、姑夫撑着雨伞早在等候我们。父亲一再打电话让他们不要来,可他们还是来了。我们跟着姑姑去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酒店吃饭。

这是我第二次到饭店吃饭,第一次是上海电视台《七分之一》栏目组为我拍摄节目时,带我们到盘锦的一家宾馆吃饭。在那之前,我还从未去过任何一家饭店吃过饭,连饭店是什么样,我都不清楚。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走路不方便,另一个是我吃相难看且时间长。这却把母亲害苦了,自从有了我以后,她从来没有参加过同学的聚会和别人的婚礼。因为我吃饭时离不开母亲的帮助,母亲要给我夹菜,有时还要喂我几口,这么长时间以来,我还没有独自完完整整地吃完过一顿饭。

酒足饭饱后,我们开始起程。在车站,乔叔叔又开始了他的工作——把我的一路行程拍摄下来。母亲扶着我,父亲扛着行李,姑姑和姑夫则为我们撑着雨伞。这时,我看见姑姑的头发被雨水淋湿了,她却没注意到,仍然撑着雨伞,跟随着我和母亲走向检票口。

在这时,一个铁路工作人员看到我们后,不但让我们提前进了检票口,还一路护送我们前行,帮我们搬运行李,一直把我们送到火车上。天气不好,我心里却暖洋洋的。

上天桥时,父亲背起我。趴在父亲的背上,我这才发现岁月的风霜已嵌进了父亲的额头,染白了他的鬓发。不知日渐老去的父亲还能否背得动我,他养了女儿22年,却没得到过女儿的一丝回报,还得像女儿小时候那样背着她走南闯北,询医问药。幸好现在是初夏,衣服穿得单薄,父亲背着我也不太重。真不敢想像,如果是冬天,父亲会不会承受得住?

到了火车前,父亲放下我,接过母亲手中的行李,背起黑皮包,将大箱子抬到车上后,又扶我上车。

列车就要出发了,姑姑和姑父对我说着安慰的话。我知道要想再见到姑姑,就要等到两个星期后。虽然只有短短的14天,我也觉得非常漫长,近年来我和姑姑每天都在网上聊天,是网络把不同城市的我们拉得没有了距离。我紧紧地抱住姑姑,非常想让姑姑和我们一同前往,可我知道,姑姑还要照顾上学的表弟,无法随我们前去。姑姑也紧紧抱住我,像是要和我长久分离一样。火车开动了,姑姑含着泪恋恋不舍地和姑夫下了车。我坐在车里,把脸用力地贴在车窗上,当看见姑姑在车下向我们挥手告别时,我的眼泪流得更快了。列车缓缓地行驶着,姑姑的身影也越来越小,终于消失在人群簇拥的铁路旁。

我稳定情绪擦干眼泪,欣赏外面的风景。随着景色的变幻,雨下得越来越小,最后迎来了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同时气温也在逐渐升高。车外的景色让人应接不暇,一会儿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一会儿是绿油油的田园。列车在一个小站停下几分钟后,又缓缓地前行了,我们又要告别这个车站,即将到来的下一个车站会是什么样?我在心里默默地猜着。

车厢剧烈地晃动起来,火车在变换着轨道,发出令人不安的磨擦声。不知不觉中,火车已驶入夜的怀抱。晚上8点,火车终于到了此行的终点站——北京站,母亲扶着我,父亲和鲁阿姨、乔叔叔背着各自的行李下了火车。“北京欢迎您”的声音就像一股清澈的小溪水,涤荡了旅客们的满身疲惫。

出了火车站,我们乘出租车直接奔向宣武医院。车窗外闪烁不定的霓红灯汇聚成流金溢彩的河流,照亮了夜晚的每一个角落,街头的叫卖声、休闲场所人们的聊天声,还有居民楼里的电视声交织一起,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与喜悦;最令我大开眼界的还有北京的立交桥,几乎随处可见。

到了宣武医院,夜已很深,医院早为我们安排了住处,医院专门给我们安排一个房间,只让我们三人住,方便父母照顾我。医院给我们安排的是321病房,这个房间里摆着两张单人床,虽说是单人床,但却比一般的床宽得多,陪护病人的家属也可以躺在床上休息。在床的旁边各放有一个一米高的柜子。西墙上镶着一排医疗器具,南、北两面的天花板上各镶嵌着一只伸手便可碰到的铁钩,这是挂吊瓶的。病房非常实用,不仅有空调,还有卫生间,里面有马桶、淋浴,一天24小时都供应热水,病人可以随时洗澡。

我刚刚熟悉病房环境,一个年轻的护士过来向我们介绍医院的一些规定。这个护士刚走,另一位医生走进来,他是我的主治医生马凯。他戴一副眼睛,严肃而又负责的样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他过来检查我的病情,以便写病例。他先让我张开双手,可是我的右手怎么也张不开,像是被什么东西束缚住似的,越让我张开,它越蜷缩,而且蜷缩得越来越厉害。他又让我两只胳膊伸平,但右胳膊怎么也伸不平。做完上肢检查,然后马医生检查我的下肢。他让我平躺着,用小锤敲击我的膝盖处,试探我的腿部神经对器物敲击的反应度,我的腿不由自主地动了动。他又用锒锤的另一端挠我的脚心,好像以前弟弟和我玩的恶作剧,我几乎忍不住要笑了出来。但我知道这是医生的一种检查方法,这样的场合需要严肃。还好,我控制住自己,没笑出声来。

6月19日是我住院的第一天。

清晨5点钟,我睡意正浓,一位年轻的护士端着白瓷盘走了进来,要为我抽血,用来做化验。她先把针的一头插到盛装血液的空试管中,再用橡皮筋勒紧我的一只胳膊,再用针头扎进我手背上的血管里,血液流进试管中。没用几秒钟已注满了一支试管,她拔出这支试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另一支空试管插入针的另一头。她说,医院必须对刚入院的病人做全面检查,需要多抽一些血。不一会儿的功夫,她从我体内抽出四五管血液。等她拔出针后,我感觉胳膊有些酸痛。用棉签堵了针眼几分钟后,才把血止住。我想护士抽出这么多血,不贫血才怪。我真有点儿舍不得,看来我得多增加营养,不知道何时才能把抽出的血补回来,也不知抽这么多血是否会影响到手术。

早饭后我开始记日记。与其说是记,不如说是补,因为昨天在车上没有写,今天要补上。医院里没有桌子,没关系,我可以把床当作桌子,坐在椅子上写,虽然这张“桌子”有些矮,但也比趴在床上写强,我不能让这些珍贵的素材付诸东流。

不一会儿,李勇杰医生带着几位医生来查房。队伍里有昨天和我们同行的鲁阿姨,还有昨晚为我做检查的马医生。领队的李勇杰医生40多岁,宽宽的额头,额头上浅浅地横过几丝皱纹,饱满的脸庞,显得额头格外的亮,眼睛像是秋日的阳光,高远、深邃,笑容如朝霞般灿烂,和蔼和亲的样子一看就让人感到温暖。

“你好,张慧,咱们终于见面了,你这个样子写字一定很困难吧,希望我的治疗能帮助你改善一些,这样你写日记方便多了。”李医生笑着对我说。

我放下手中的笔,站起来和他握手。“李叔叔,见到您真高兴,这次来北京我兴奋得好几夜都没睡好,您给我治病,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先给您鞠一躬,以表示我们家对您的感谢。”说着,我向李医生鞠一躬。“我知道,对您的感激之情我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我想,只能在手术后更加刻苦学习,才能报答您和那些好心人的恩情。”我又着急又激动,含糊不清地说。幸亏有父母在旁边给我做“翻译”,不然他们肯定听不懂我说的话。

李医生连忙扶起我,“给我鞠躬是使不得的,你必须知道,这个手术是你自己通过努力换来的。如果不是你的努力感动了许多人,我也不可能在网上看到你的报导,也不会给你写信,那么我们今天也不一定能见面。同时我还要告诉你,我给你做手术不只是帮助你,更是为了帮助所有的脑瘫患者,让他们知道这个病现在可以医治。我得和你说明白,我不是神仙,不能摸你一下你的病痛就被消除了,我只是个搞医学研究的医生,我的手术只能减轻你的肌张力,术后还需要你的康复训练,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来,现在咱们先做个检查,以便我给你制定手术方案”。

然后李医生给我做与前一天基本相同的检查。“看来你右手的肌张力要比左手高很多。我们是这样计划的,你们来一趟北京不容易,这次我们想给张慧做两次手术,先做右脑,解决她的左手,然后过一个星期,再做她的腰部,解决下肢,左脑手术等一年后再做。”

“先解决她的右手吧,因为右手比左手严重得多,做完见效大。”几位医生经过商量对李医生说。其实我的想法也是这样,也想先治好右手,这样双手可以配合做更多的事情。

“那就听你们的,先给她做左脑。”

“如果没什么变化,手术将在下星期进行。这几天好好休息。”李医生温和地说。

晚饭后,我和父母到医院的后花园散步。这里有千姿百态的假山,风情万种的树木,清澈见底的池塘。池塘里喷水不断,从远处看,喷泉就像一只倒扣的瓶子,水流非常湍急,似乎一丝空气也进不去。

我们到医院对面绿色的草坪上观看老人们跳舞,这是一支业余舞蹈队,每天晚上都出来活动,直到夜里的11点才散场。这里还有人放风筝,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悬浮在蓝蓝的天上,像绽放的朵朵鲜花。

计划住院后的一个星期要动手术,我们也做好了准备。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这期间我的身体却出现了状况。6月23日,血色素化验结果显示我贫血,此时手术将会出现危险。为了做好手术准备,医生为我进行了药补,以让血色素快速上升。在手术之前,我们必须耐心地等待,以时间来换取血色素的上升。

谁知,血色素上升得如蜗牛爬行一样慢,很久也没达到正常。我们被我的身体“囚禁”在了医院,等了一个又一个星期。在这段时间,我们也只能乖乖地呆在医院里休养身体,哪儿也不能去。

为了让我的血色素快些上来,在进行药补的同时,父母也给我进行了食补。父母把一些有营养的食物都给了我,而他们自己只吃馒头和咸菜。看着日益消瘦的父母,我的心一直隐隐作痛。父母的身体每瘦下一圈,我的心都要加痛一分。突然我觉得自己特别不孝,从小到大,都是父母为我做好每一件事,我却没能为他们做一件事情。现在本应是我报答他们的时候,可却还要让他们为我操心忙碌。一想到这些,内疚感如潮水一样涌上心头,流遍我的整个身心。我恨自己无能,不明白上天为什么在我的命运将要被改变时,让我贫血,让父母跟着我受罪。我只能乞求上天,让血色素快些调上来,让我早日康复,早些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直到7月9日,我的血色素才恢复正常。血色素一正常,紧接着进行术前家属签字。手术的日期也定好了——7月11日,这一天是我新生的日子。

医生也让我参加了家属签字,我的年龄已超过18周岁,有签字的权力。在签字之前,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医生向我们介绍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当我听到手术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面瘫、视神经损坏、伤口发炎等一些后遗症时,恐惧再次潜入我的心房,我真怕这些危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家时邻居们都担心手术会出现危险,当时我还暗笑他们杞人忧天,没想到医生也说手术会有危险。早知这些,我不来了。顿时,一丝冷汗从我的脸庞上落下。

胡医生可能看出了我的心思,他安慰我说:“不要害怕,家属签字只是术前的一个必要程序,我们已做过2000多例手术,成功率在98%以上,几乎不会有什么危险。”

听了此话,我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冷静地思考一下,是的,从我们来时到现在,已经有几十个病人做过手术,还没看到哪位患者术后出现意外呢。这么一想,恐惧感从我心里慢慢褪去了。最后,我也像父母那样毫不犹豫地签了字。

为了在手术当天做合磁时能够准确定位脑部的各个神经位置,病人在做头部手术一小时前都要戴一个金属架子。这个架子是方形的,大小可以随意调整,等调整到适合病人头围的尺寸时,用镙钉把架子固定在病人的头上。国际上通用头架周长的最小值是61厘米,而我的头围只有50厘米。为了在手术当天不浪费时间,马凯医生和石长清医生在家属签字后,来到病房提前为我试头架。我的头不但非常小,头发又很多,很久都没有固定上。听医生说,我的头还不如一个3岁孩子的大,戴头架比较困难。我不明白,我的脑袋为什么会这么小?我更不知道,为什么我和别人处处都会不同。

为了让头架精确地固定在脑袋上,医生让我下午把头发全部剃完(一般是在手术前一天晚上剃头)。看着自己原本乌黑的头发没有了,我心里甭提有多难受。我是一个爱美的女孩,一直认为头发是女性美丽的标志,如果没有了头发,女孩子将会失去她一半的美。可是,为了日后的健康,日后长久的美,我也只能忍痛割爱,用它们当作筹码来换取健康。况且,用不了几个月的时间,又可长出一头漂亮的头发。

剃完头发,固定头架还是非常困难。只见马医生的眼睛紧紧盯住我光光的脑袋瓜,用手中的皮尺测量着我头围的精确长度,石医生一会儿调整头架的距离,一会儿把头架放在我的头上,量量是否合适,然后又把几个塑料螺钉穿过头架上对应的眼儿轻轻拧到我的耳孔中……很长时间过去了,两位医生累得满头大汗,他们还在研究头架的具体位置。功夫不负有心人,头架终于固定在了我的头上。

谁知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们所做的术前准备又一次向后延迟了。原以为7月11日能做上手术,我的头发剃光了,父亲也把我要手术的消息告诉了住在北京的二表姑,让她过来帮我们,避免在手术时父母会恐慌得不知所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偏偏在此时,我的身体又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由于女性生理上的变化,手术不得不再次推迟一个星期。当听到医生说我的手术还要延期后,我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焦急的心情,泪水无声无息地流了出来。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的手术要一推再推,为什么进行得这么不顺利,上天,你究竟要把我们困到什么时候?

骤然间,乌云不是被谁惹恼了,一层一层地怒聚了起来,病房里暗得像黑夜一般。一道道闪电在眼前闪过,雷声轰隆隆又干巴巴地爆裂开来,震得让人心惊胆颤。一股股雨柱汇聚在一起,有力地冲洗着玻璃,雨声叮叮当当地撞击着我的心口,犹如千万只魔爪在揪着我那颗忧伤的心,为什么明明确定了手术时间,却又出现意外,谁能告诉我,这到底为什么?

父母安慰我说,好事多磨,这次手术一定会成功。他们的安慰让我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我看见自己的生命在经历了冬天后,我人生的春天即将到来。

雨后的夕阳又红又圆,远远地悬在西边的地平线上,我心中的忧伤也随着它的到来渐渐消逝了。

2004年7月19日,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对我而言,这个日子却极其特殊,极其重要,这一天是我进行头部手术的日子。

这一天是个晴朗的好日子。

早上5点,晨光已完全驱除了黑暗,朝霞铺满东边天空,天地万物都被染上了一层柔和的色彩。新的一天到来了,一笔笔浓厚的朝霞,一道道生机勃勃的色彩,激励我勇往直前。我这棵美丽的愿望树终于迎来了舒枝展叶的日子,再过几个小时,即将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不到早上6点,我和父母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早早离开了载着美梦的病床。为庆祝我新生的到来,父母特地买了一束鲜花,这束鲜花含苞待放,火红的花瓣分外耀眼,与病房里的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精彩,仿佛在暗示我术后的人生也如它一般绚烂辉煌。

上午10点整,左脑立体定向核团损毁手术正式开始。

听说,当时有17家媒体轮流在手术室外的闭路电视里,全程直播观看我手术的过程:李医生和助手们在我的左前颅骨顶端钻了一个直径为一厘米的小孔,然后将一支“微电极”插入脑内,测试脑内的神经电信号。当病灶发出的异常信号显示在仪器上,手术靶点准确无误地对准致病细胞,李医生随即用射频加热设备毁坏我的异常“细胞核团”。

在这短短的睡梦中,我梦见我手术后变成了一个美丽健康的姑娘,不仅能跑能跳,双手也变得灵活,十个手指能行云流水般敲打键盘,右手也能握笔写出龙飞凤舞的字来。我康复了,母亲不再劳累,所有的家务活我都一手包下,洗衣服、做饭......我忙得不亦乐乎,还做得一手好菜,父母和弟弟都爱吃我做的菜。母亲又像“祥林嫂”那样,见到谁都幸福地说,她有一个孝顺的好女儿。幸福的笑容挂在她的脸上,像春风吹开的花朵,这时她比任何时候都要高兴,都要幸福。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我参加了成人高考,如愿以偿地考进了我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出色的学习成绩不仅赢得了奖学金,还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读完博士,我到一家杂志社当了编辑,还找到人生的另一半。我们在北京安了自己的家,我把父母接来住,让他们享受人生,度过幸福的晚年。我还看见,那只被枪打伤的小鸟终于修复好翅膀,重新返回了蓝天,越飞越高,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堂……

“张慧,醒醒。”不知何时,睡梦中的我被李医生叫醒了。听说,这种功能神经手术都是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的,在头部钻孔处实施局部麻醉,用发热的探针伸进钻孔,烧毁肆虐的病灶细胞。由于病灶细胞用肉眼看不到,需要一边做手术,一边测试患者的反应功能,以便又快又准地找到病灶。测试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电极仪器的信号测试,二是通过患者肢体功能的变化,若以前僵直的手指能自由伸张,可以说明探针找到了病灶,因此李医生叫醒了我。

这一觉非同小可,它可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是我走向新生的必经之路。

“伸开,握紧,伸开,握紧……”我一清醒,李医生便开始对我“发号施令”,我的右手随着他的口令不断地伸张收缩。“好,下一步我们测试视神经。”

医生在我眼前打开了激光灯,问我闭上双眼能否看到有灯光在闪烁。我知道,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今后的视力。我紧闭双眼,用心感受,然后如实回答。

“张慧,你的视神经没问题,等我们缝合伤口后,手术结束。”

将近中午12点,我在医生的搀扶下走出了手术室。父亲和二表姑各为我献上一束鲜花,庆祝我顺利做完手术。母亲则向我敞开最温暖的怀抱,我再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一滴晶莹的泪珠掉在我的脸上,母亲已激动得泣不成声。 “慧慧,你的右手感觉怎么样?”母亲拥抱着我,面带幸福的笑容问我。

“我的手感觉很放松,可以伸缩自如。”我离开母亲的怀抱,在母亲的搀扶下,右手不断地伸缩,做给父母和二表姑看。

看到我的“表演”,母亲笑得更灿烂,“走,回病房好好休息。”

父亲把我抱上手术车,医护人员把我推回了病房。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顿时红霞满天,晴空万里,百鸟鸣叫声此起彼伏......全新的一天开始了。

手术第二天,我开始右手功能训练。在没输液时,我练习用右手抓东西和拿笔写字。

开始我只能用右手抓核桃仁一般大小的东西,我仿佛又回到童年时用左手练习抓石子的时候。是的,既然是新生,就得像幼儿那时一样。对右手来说,每一项练习都是挑战。父亲买来了花生米,让我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练习抓东西的功能。一开始,很难抓住一粒花生米,因为拇指依然僵硬,很难弯曲,要抓住一粒花生米,得用几分钟的时间。我想,只要经过长久的锻炼,右手指自然会松软下来,拿东西也不再是问题。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进行练习。多少次,我练得累极了,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又接着练。

我的右手渐渐可以握笔了,可那是怎样的姿势,用四个手指紧扣住手心,然后大拇指把笔扣在中指和无名指的第一个关节处,才能握住笔。但只要能握住笔,走出第一步,下面的练习只是时间问题。第二天右手已经能握住笔,但却不能控制住笔,也不能掌握用力的分寸,一下笔便把印有广告的画报划出一道道裂痕,即使画报没被划出裂痕,画报也像有一块吸铁石似的,将笔牢牢地吸住了。我埋怨自己,用这么大力气做什么?幸亏这是圆珠笔,要是铅笔,笔尖早被折断。现在我花费十几秒时间用笔写下了一划,写了半天划出了一个字,可那是什么字,横不像横,竖不像竖,就像小鸟挠的。我是不是操之过急,这才是手术的第二天,练习还刚刚开始,记得以前用左手练习写字,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食指都磨出了血泡了,才把“1”这个最简单的字写好,现在右手没有任何功能,要想写出一手好字,也得像左手那样需要下那么长时间,下那么大功夫才能练成。可我是个急性子,做什么事都急。这不,我已写出我的姓:“张”字,虽然这一笔和那一笔之间连连扯扯,如蜘蛛在树上结成的网,但这却是我刚经过手术的右手(原本毫无任何功能)平生写出的第一个字,这只像鸡爪的右手22年来从没拿过任何东西,能拿住笔已是奇迹,写出这样的字我当然兴奋不已。我让母亲把这张写有“张”字的纸保存起来,这是我右手的处女作,对我来说它可是价值连城。

“张慧,输液了。”一位护士拿着四瓶药液走了过来,放下后,又拿起一支一次性的注射器,将不带针的一头插进药液的瓶盖,然后一只手举过头顶,抓住吊在房顶上的挂钩,将药液瓶倒挂起来,又拔掉盖在针头上的塑料帽,“哟,才做完手术一天,你就开始锻炼,你可真够急的。来,扎哪只手?”

“左手,这样可以一边输液一边锻炼右手。”我伸出左手,尽量攥成拳头,等着护士为我消毒,将针头扎进血管里。

我躺在床上,右手不断地伸、缩,每个手指都活动到。这样可以一举两得,既能锻炼右手的灵活度,又能舒筋活血,促进血液循环。

8月19日,我在医院整整住了两个月。

今天,我们终于要回家了。将要回家的我,心情复杂,我既盼望着早点回到自己的家,和爷爷奶奶、弟弟团聚,可又舍不得离开这个给了我健康的医院,这里的医护人员像亲人一样照顾我。两个月来,我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真的不想和这里的“家人”告别。

做完腰部手术这几天,我一直没有闲着,不是进行右手功能训练,就是看书。现在,我终于可以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来翻书,尽管翻得还不是那么熟练,但已可以将薄薄的一页纸翻过去,这在以前我连想都不敢想。科学真是伟大,它在我身上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张慧,听说你要走,我们来送送你。”胡医生、鲁阿姨和电教中心的乔叔叔等五人来一起看望我。

“你们好,我真舍不得离开你们,我早把这里当成了家。你们都是我的亲人!”

“以后你还会回来的,我们等着你。”

“听说你这几天一直都在坚持练习走路,能不能让我们看看术后的效果?”

“好的。”母亲脸上溢满了幸福,她用微笑来感谢医生对我的治疗。她搀扶着我,从病房走到走廊,就像一位年轻的妈妈在搀扶她蹒跚学步的幼子。

自从马医生给我腰部拆完线,这几天母亲都在搀扶着我练习走路。在这期间,我的腰部手术疗效很明显:我走路的姿势已矫正过来,不再是以前那样的剪刀步,双脚也不再互相交叉,也已能分开,只是现在走路还是有些不稳,等伤口完全愈合后,走路会有更大改善。对我来说,这两次手术是双喜临门,不但右手变得比较灵活,走路的姿势也大有改变。我相信,经过一番锻炼,我一定能变成另外一个模样。

此时,乔叔叔和鲁阿姨分别用摄像机和照相机拍摄我走路的情形。看到我的变化,大家都无比高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成绩。

“张慧的变化这么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不过,你们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暂时还不能让她进行大运动量的锻炼,因为在做腰部手术时我们取出了一块骨头,伤口三个月后才能痊愈。最好给她买条腰带,走路时系上腰带,也不能走的时间太长,以免抻到伤口,否则会功亏一篑。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胡医生说, “下午你们最好能带她到康复训练中心,让那里的医生指导一下她怎样训练,康复中心的李广庆医生,曾经指导过在国外遭遇车祸的香港著名节目主持人刘海若,在他的指导下,也许张慧会康复得更好些。”

“谢谢胡医生的建议,我们下午一定带她去咨询。”

“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走了,张慧,下午李主任会单独来送你,我们就不来了,希望下次看到你的时候你会变得更好。”说着,几位医生走出了病房。

“各位叔叔阿姨,请你们放心,我回家以后会坚持锻炼的,一定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我躺在病床上说。

这时,走到门口的胡医生从衣兜里掏出一个信封,交给了父亲:“张慧的坚强感动了我们,这2000元钱是我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的全体医护人员的一点心意,请你们务必收下。”

“啊,这可不行!胡医生,你们为张慧免费做了两次手术,又为我们一家提供了一间病房,我们已经感激不尽,我们实在不能收这些钱。”父亲将那个信封塞了回去。

“你们一定得收下,这是张慧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要感谢,请感谢你们的女儿吧。”看到他态度坚决,父亲只好收下了信封。父亲紧紧握着胡医生的手,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来。

此时,暖暖的感动从我的心底升起,一直涌到双眼里,化作泪水,淌过脸庞,落到口中。“叔叔,阿姨,我永远也忘不了你们对我的恩情。”

“张慧,这是你住院以来第一次流泪吧,听说你在做完两次手术后一滴眼泪也没流,这次我们大家可都看到你流泪了。呵呵,看来,你也有流泪的时候!”胡医生风趣地说。

我擦干眼泪,微笑着看着胡医生,住院两个月来,这里的医生我基本都已熟悉,每一个人都让我感到亲切与温暖。

“好了,不要再哭了,我们走了,你也该休息一会儿,下午还有人来看你,再见。”说完,胡医生离开了我的病房。

我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两个月来在北京治病的点点滴滴,让我感慨不已。按规定医生只有每周五才查一次房,可是几位医生却是时常过来看我,特别是李医生,自从做完第一次手术后,他几乎每天都要来几次。记得刚做完腰部手术的当天晚上,他在家里还向医院打电话询问我手术后的情况。这些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一个人身体条件如何,家庭经济如何,也不管你的地位高低,只要你充满信心,付出一定精力,学习一技之长,无论成功与否,你都会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获得社会各界对你的支持与帮助。这是一个注重人才与知识的时代,也是个充满爱心的社会,人们愿意把自己的爱心献给那些积极向上的人。出院以后,我要让广大的残疾朋友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让那些瞧不起残疾朋友的人对我们刮目相看。

夕阳斜照,整个病房都被它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东西都收拾好了,我们回家。”

带着医生的叮咛,带着病友的祝福,在《健康之路》两位记者的送别下,我离开了让我走上健康之路的宣武医院。再见了,情如亲人的医护人员们!再见了,同病相怜的病友们!在这里,我祝你们早日康复,希望你们也像我一样获得健康。当我坐在二表姑的车里,再望一眼我住的病房,不争气的眼泪开始簌簌地流了下来。初秋的晚风特别凉,一会儿脸上的泪被吹干了。

到了火车站,下了二表姑的车,我直接躺在三姑夫租来的平板车上。通过残疾人通道直接上了火车。

“二表姑,三姑,三姑夫再见,希望你们有空到盘锦来。”我躺在火车的卧铺床上,和他们一一告别。

“张慧,好好养病,我们一定会去看你的。”

“呜——”火车启动,一声长长的汽笛,在初秋的黑夜里传得格外遥远,我们离开了这座带给人希望与美好的城市,当黎明来临,我已回到了久违的家乡。

出院一个月后,我的身体已恢复得正常,功能训练正式开始。

其实一回到家,我就躺在床上开始执行康复医师为我制定的训练方案。一个月后,在我练习好站稳和重心左右随意转移后,走路这项漫长的征程才真正的开始启程。最初如果没人搀扶我,每走五分钟腿会感到发软,需要坐下来喘口气,活动一下双手和肩部,然后才能继续练习走路。每天早晨我5点去学校操场锻炼走路,直到7点才结束这项训练。坚持锻炼,不仅让我增强了体质,还让我熟练地掌握了正确的走路姿势,现在连上下楼梯我也能独自进行,不需再扶栏杆。

在康复训练中,蹲下、起来这项训练是最费体力的运动,以前我根本蹲不住,一下蹲很容易摔倒。这个锻炼我把它留在了康复训练的最后面,在腰部手术100天后才开始进行,那时体力才完全恢复过来。在训练时,我先按照康复医师的指导做,坐在离地面高度有一分米左右的板凳上,双手合十,身体前倾,将全身的力量都运到双手上,然后臀部慢慢离开凳面,这样自然而然能站起。开始锻炼这个康复项目时,我经常会摔倒。即使双手支撑着地,双腿缓慢弯曲,仍然会摔倒。但我没有放弃,依然坚持不懈地锻炼着。一下,两下,三下……那时我像一部机器,不知疲倦地重复着这一动作。付出总是有回报,经过长久坚持不懈的练习,我终于能不用手支撑也能蹲下、起来,

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我走路的姿势有了很大的改变,上下楼梯不用扶栏杆,可以自己出去散步,也可以不费力气地蹲下、起来,并且连续可以做二十个以上动作也不会摔倒。右手不但能拿一些碎小的东西,配合左手敲打键盘,还能做些如系鞋带、系扣子等琐碎小事。

。最让我骄傲的是,我的右手可以握笔写出比较工整的字。这个愿望实现后,我又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全新的目标——训练用左右手同时握笔写字。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锻炼,就会创造出生命奇迹。

早上,我结束晨练回到家,母亲已把早饭端出。我洗完手,坐在桌前,戴好围裙,拿起勺,准备吃饭。

“还是我喂你吧,今天是你第一天上班,可千万不要迟到。”母亲接过我手里的勺子,像以前我上学时那样喂我。

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母亲赶着时间,喂我吃饭,然后急匆匆地送我去学校。但我知道,现在已经是2006年4月1日,是我去工作单位报道的第一天,我的人生也将在今天翻开新的一页。

母亲帮我梳洗后,我独自走在通往社区的道路上,轻轻地哼着歌曲,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记得今年年初,我还在回味着与化哥在吉林卫视相见的情景,突然接到居委会阿姨打来的电话。她们通知我,要我准备两张一寸相片,还有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到街道居委会面试,说我被小区的居民们推选为了社区残联专职员,4月1日上岗工作。那一刻,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的心像揣了一只顽皮的兔子,咚咚乱跳,身体中的血液在急速沸腾。没想到,上天竟会对我如此厚爱,刚做完手术,身体已得到改善,一份工作从天而降。这份工作对我意义非凡,我知道,正是因为小区居民对我的信任,我才被推举为残疾朋友们服务。

我多年以来的一个心愿——为残疾人服务,同时在经济上独立,马上要实现了。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一定尽我所能,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疾苦,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走出来,享受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通过将近两个月的面试,考核和培训,今天我终于走上了工作岗位。

走了二十分钟的路,我来到了我的工作单位,离我家很近的热电社区。

“你们好!”我走进居委会,立即向这里的阿姨们,也就是我以后的同事们打招呼。

“欢迎张慧加入我们的团队,成为我们的一员。”令我感激不尽的是,社区里的八位阿姨们早做好了准备,欢迎我的到来。为了庆祝我走上工作岗位,杨仁珊阿姨还特意买来一束鲜花,那束花令人心花怒放。

“张慧,今天是你开始工作的日子,你全新的生活也从这一刻开始,有什么困难,就找我们,我们会竭尽全力地帮助你。我们相信你一定会做好这项工作。”社区主任罗丽艳阿姨拍着我的肩膀,脸上露出了鲜花般的微笑,上面写满了信任与鼓励。

在阿姨们的介绍下,我基本了解我所要做的工作。现在,我要开始我的第一项工作:对本社区所有的残疾人进行挨家挨户的走访,了解他们的详细情况。

“张慧,慢点走,一定要注意安全。这项工作不着急,有一个月时间可以完成。”

“嗯,我知道了,请阿姨们放心。”在阿姨们的关心和叮嘱下,我走出居委会,对本社区的残疾人开始走访。

就如学习给我带来的感觉一样,工作让我感到充实,让我感到活着的价值,感到被人需要其实是一种幸福。每接触一位残疾人,每接触一个陌生人,我都会有意外的收获,给我带来心灵上的感触。在工作中,能去了解每位残疾朋友的情况,聆听他们自己的故事,进行一次心与心的沟通,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帮助与关怀,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成长。我越来越感到,有时候许多残疾朋友需要的不是另眼相看,不是浅层次上的同情,而是一种尊重与理解,对一个人的生命的深度怜悯与认同。许多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来看待身边的人与事,也许这样会让我们更容易接近生活的本质,懂得如何去生活。

在我聆听那些残疾朋友们的故事的同时,我的人生也渐渐丰富起来,仿佛我过的不是一个人生,而是由无数个人生编织起来的五彩人生。我在给予他们帮助的同时,他们也在帮助我,帮我认识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帮我充实自己的人生。这世界真的很精彩,没有你遇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在与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接触后,我能感觉得到自己的人生在哗啦啦的成长,心灵越来越来明净,有一种眼前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发现他们眼中的世界,比健全人看到的还要精彩,身体上的残疾虽然让他们在塑造人格上造成了缺陷,但这却让他们的内心更为丰富。他们专注于内心对人生道路的追求,比健全人走得要远得多,要深得多,他们往往比健全人更懂得支配人生,懂得生活。

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感动,这些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生命、对人生追求的热情,直接激发了我创作的热情,让我灵感不断,思想的火花接二连三地迸出,我看得更高、更远、更深,我在写作道路上越走越宽,人生越来越自由。

每天工作后,最为充实、也是最令我感到快乐的事便是打开电脑,把盘桓在心中的世界用文字描绘下来,发表在我常去的文学网站。我一坐在电脑前,源源不断的故事在脑海里不断地涌动,挣脱着要喷发出来,直至随着我的手指敲打在文档里,它们才安静下来。等待故事完成后,它们又像一只只蝴蝶,转而在纸上翩跹起舞,变幻成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从文字中我发现了自己要走的路,从文字中我找到了另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找到了自我的存在。每次文章在发表后,总会有许多的读者发来评论,甚至信笺,与我一起沟通交流。有许多读者留言说,我的文字给了他们快乐与坚强,让他们更懂得怎样生活,这些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鼓舞着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是的,看着自己创造的文字一个一个富有了鲜活的生命,而且能为更多的人带来快乐与安慰,还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感到幸福的呢?

同类推荐
  • 那些年的事那些年的人

    那些年的事那些年的人

    作为女主的她,初中进入了全县最好的中学。开学进行了一周军训,然后进行正常上课。军训期间她结识了一个很要好的朋友,那个女孩长得很是清纯,留着一头乌黑的秀发。后来他们进入了紧张的学习中,紧张中不时的带有趣味,奇葩的老师,陌生的同学,他们会有着怎样的未来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中去吧。
  • 不要对我告白

    不要对我告白

    一个心智晚熟,一个性子慢热,一对社交尴尬癌晚期的师生,一不小心谈了一场矫情的恋爱。【短篇】
  • 虹之绽

    虹之绽

    明晓溪小说“旋风少女”系列,已被改编成周播剧,即将登陆2015湖南卫视每周一周二22点档“青春进行时”!《旋风少女3:虹之绽》:故事以一场紧张刺激的对战精彩开篇。百草战胜韩国金敏珠,并且以双飞踢的第三踢,把金敏珠踢落到台下,一举成名。与此同时,关于爱情的三条线索也在悄然拉开,俊朗的廷浩从美国归来,温润如玉的初原在韩国突如其来地向百草表白,冷峻的若白身体虚弱、似患上了未知的疾病,把对百草的爱一直埋在心底……百草最终会选择和谁在一起?
  • 这是写给她的一本书

    这是写给她的一本书

    这是一部关于早恋的书,这是一部描写青春的书,这是一部作者都不知道类型的书,而我只是简单的想用文字来书写这个故事。——请君莫思归
  • 爱情的魔法:恶魔冷少别惹我

    爱情的魔法:恶魔冷少别惹我

    她是皇甫家的小宠儿,是野蛮、喜欢帅哥的十七岁千金小姐,他是夜家唯一的长子,是霸道、有着多重人格分裂症的夜氏集团准董事长的十八岁千金少爷。他们两个相聚在世界顶级的圣·优契亚贵族学院,她在入学的第一天就吃了他的“豆腐”。在第二天他就扬言在三个月内把她追到手。“你喜欢我么?”“当然喜欢!”某男用邪魅的声音触动着某女内心的最深处,某女冷眼看着他身后娇小的女人,嘲讽道:“那就滚出我的生活,我不需要你!!”两年后,他们又相聚,她变得有女王气质;他却死皮赖脸的跟着她,死死不放开:“别走,听我解释!”某女一巴掌,“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热门推荐
  •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本书是家庭教育类图书。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应该从儿童抓起。本书便是对南老关于儿童经典教育的诸多真知灼见的总结,书中不仅选录了南老推荐给孩子诵读的经典篇章,而且以生动鲜明的案例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让孩子在阅读古代经典著作中领悟传统文化的智慧。
  • 剑中花

    剑中花

    天地是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所有人在这网中挣扎绝望,只有一些天生有不凡命格的人才能摆脱这天地的枷锁,他们手握三尺青锋,走向注定孤独的王座。叶枫在这条路上遇到千奇百怪的人和物,有一尾要跃过龙门的东海锦鲤、有三生石畔苦等千年的孤魂、有欲正道却成魔的仙人、也有只入情劫不破情劫的茅山小道……叶枫走在这光怪陆离的世间,好像这天下的道理都不如心中那个她和手中的剑大……很多年后,他依偎着另一个女人,说道,“如果能回到以前的话,我情愿用这把剑换回她……”
  • 天才契灵师

    天才契灵师

    荣清歌,南商帝国最臭名昭著的笑话小姐,被人戏弄遭未婚夫嫌弃后香消玉殒,重生后的她,每天都比昨天更嚣张,报仇雪恨!被人算计致死?生死战除之,顺带扬名立万。被当朝太子反追求?指着卖身也不嫁渣男。修为低?用仇人的丹药升级多刺激。仇人太多?守护者更多,傲娇萌兽,绝色丫鬟,皇子,邪尊,美男大叔……
  • 本龙才不是咸鱼

    本龙才不是咸鱼

    我一没有为非作歹,二没有……能先等我把这头牛吃完吗?嘴巴里有东西不好说话。咀嚼。嗯咳,总之我什么坏事也没做过,我只是一头心地善良的好龙而已,能不能不要三天两头的就跑来找麻烦?那边那个!那边那个战士!不要在我家里翻来翻去的!有点礼貌好不好?冒险者都像你这样的话别人还怎么过日子!啊!还有那边那个法师!把法杖放下,你的魔法对我不起作用的。唉,一个个的连话都不听,我又没骗你,看看、看看,这都烧成焦炭了。面对着一群被自己魔法烧焦的冒险者,亚尔德表示很无奈。
  • 嫡女风流:千面邪王赖上身

    嫡女风流:千面邪王赖上身

    穿越成孩童?不怕,她正好过惯了现代生活;对外成男孩?不怕,正好这姿色得好好遮遮;可是,为毛还要娶妻?她明明是女人好不好!!怎想一道圣旨,她变换身份;一把纸扇在手,走遍海角天涯;直到遇上那令人头疼而又心疼的千面邪王。且看一代风流女子与千面邪王的爱情故事,当风流女遇到腹黑男......将会擦出如何火花?【二凉是新人,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感谢!】【二凉读者群:298069422】
  • 青春里放荡不羁的幸福

    青春里放荡不羁的幸福

    他,阳光帅气,冷漠傲慢,放荡自大,却遇到了她,遇到了这个温柔体贴,善良却又对他泼辣的她,让他生气,让她笑,让他回忆的她,让他甘于改变自己的她,上天赐与他和她的缘分,让他两相遇,相知,相爱,而这中间又会经历多少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
  • 极品游侠

    极品游侠

    圣禽,魔兽,神器,国宝,仙境,秘园,此类,未被人们揭晓的事物所散发的吸引,让不少人为之向往,而“游侠”,就是探索古文明,保护稀有生物,捉拿重要嫌犯以及解决一些特殊事件的职业,三个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少年,在重重险关下通过考验,得到“游侠”职业证书后,开始了他们的冒险……
  • 浮玲乱香

    浮玲乱香

    这是双穿越,也就是现代和古代的灵魂互换。现代的呆萌吃货陆浮铃和古代的待嫁少女陆浮香的灵魂互换,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学弟我还在等你哦

    学弟我还在等你哦

    摸摸大我是黎姬欧尼呀。原文是在我是学霸这个app上更新的。现在在书城里也开始更新了。不过这里可能更新的要比较慢,毕竟很少会上电脑。想看的可以到学霸app里关注黎姬欧尼这个号来看。然后谢谢各位的支持啦~
  • 《星罗界》

    《星罗界》

    一名普通的少年,竟是一名原本站在巅峰的天帝。一世重生,他,又会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