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姜守诚
所谓“房中术”, 就是对性生理(器官)、性心理(意识)、******(潜能)及其他观念的统称。
客观地说, 中国古代房中术称得上是一门关于性艺术、性文化的科学。房中术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项内容, 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由于诸多原因, 人们长期对房中术存在一些误解, 多将其视为封建残遗而全盘否定, 或贬斥为****下流的歪门邪道。当然也须承认, 由于房中术所涉内容较为庞杂, 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等现象, 尤其宋明时房中术被少数江湖术士所利用, 充斥大量糟粕, 造成很多不良的社会影响。不过, 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医学、人体科学等经验知识, 这些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性生理的认识水平和发展过程。
有关房中术的内容, 实属《太平经》中较晦涩的部分之一。近代学者较早触及此课题者, 当首推陈国符, 其撰《道藏源流考》中列有《房中》篇, 谓: “汉代巫觋疑亦行房中术。张陵之房中术, 疑亦得白汉代巫觋义。《后汉书·襄楷传》亦云: ‘于吉之《太平清领》多巫觋杂言。’” 显然, 陈氏已意识到《太平经》中似含汉代巫觋所奉行的房中术成分, 不过惜乎未及详论。其后, 学者亦少有论及此。客观地讲, 《太平经》中有关房中的内容虽并不占很大比重, 但就价值而言却颇值得关注和研究。诚如是书卷70《学者得失诀》所云: “吾之道法, 乃出以规阳, 入以规阴; ……出以规朝廷之学, 其内以规入室。” 其中, “以规入室” 之法就包括针对房中等内容的论述。换言之, 《太平经》所宣讲的道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规范和指导房中之功效。综观全篇, 书中有大量经文涉及房中之学, 并探究了该领域的实质性议题。下面, 我们分别从理论和方法两个层面予以介绍。
一、理论篇
第一, 生命之起源及规律《太平经》谈到生命起源时说: “元气倪惚自然, 共凝成一, 名为大也; 分而生阴而成地, 名为二也; 因为上天下地, 阴阳相合施生人, 名为三也。” 很明显, 这是对《道德经》“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的诠释和发挥。《太平经》所言“上天下地, 阴阳相合施生人” 时乃执意于说明人类之生成起源。除此, 卷102《位次传文闭绝即病诀》也说: “万二千物, 悉得阳施, 从阴中出, 故子得传于人。” 卷119《二者为一家阳火数五诀》更隐讳地描述了生命孕育之初期情形: “夫生者皆反其本, 阴阳相与合乃能生。故且生者, 悉复其初始也。……若阴阳相持始共生。其施洞洞, 亦不分别。已生出, 然后头足具。何知阴之初生之始如是矣。” 上述几段经文大略是说, 生命(包括人及其他生物)乃起源丁阴阳(雌雄)
两性之交合, 亦即说“阳施” 尔后“从阴中出”。生命孕育时的初始阶段都处于朦胧不分状态———“其施洞洞, 亦不分别”; 当其脱离母体时便独立具备了必需的生理器官, 同时也宣告新生命的诞生———“已生出, 然后头足具”。所有生物都在这样的生命历程中得以不断地生息和繁衍。
《太平经》从“大地” 这一宏观角度对生命的形上依据给予诠释, 卷114《天报信成神诀》云: “天生人精, 地养人形, 使得长人, 使得成就。” 经文有时也将“大地” 称为“父母”, 以此附喻生命传衍的神圣性, 卷117《天咎四人辱道诫》云: “天者名生称父, 地者名养称母。” 要之, 后代之繁衍乃需经过“父母” 的性交合才得完成。由此也引申出人在生理成熟后理应获得性方面的满足, 如卷lll《善仁人自贵年在寿曹诀》云: “形身长大,展转相养, 阴阳接会, 男女成形, 老小相次, 禀命于天数。” 生命之寿夭皆“禀命于天数”, 而“天道” 则也是“不夺人愿”。这可通过自我的内在体察, 寻求“生养之道”、离弃“死亡之道”。譬如, 卷112《不忘诫长得福诀》言: “天道亿万, 在人所为, 不夺人愿也。
生养之道审可观, 死亡之道, 鬼所患也。” 所谓“生之道”, 《太平经》给予解释:
无忘其本, 念本就新, 恋慕如初, 是生之道也。(卷112《不忘诫长得福诀》)
长生之道, 近在三神, 三气合成乃为人。不成, 离散为土, 在瓦石同底, 破碎在不见之处, 不得与全完为比。(卷112《贪财色灾及胞中诫》)
也就是说, 生命的动力源泉在于返本开新, 摒弃后天浑浊之气、返还先天真气, 才能合成人、乃至长生久世, 这充分体现了道家养生术的传统理念。
第二, 性生理之发育与成熟中国古代的房中理论发展, 通常是与性生理的经验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太平经》的房中观念, 亦如是。换个角度说, 《太平经》对性器官的认知水平, 也折射出其房中理论所能达到的深度。
首先, 人体生理的各个发育阶段及性****之最佳年龄段《钞》丁部《阙题》(据敦煌目似属《阴阳施法》)云:
人生备具阴阳, 动静怒喜皆有时, 时未牝牡之合也。是阴阳当主为生生之效也。天道三合而成, 故子三年而行。三三为九, 而和道究竟。未知牝牡之合, 其中时念之未能施也。天数五, 地数五, 人数五, 三五十五, 而内藏气动。四五二十, 与四时气合而欲施, 四时者主生, 故欲施生。五五二十五, 而五行气足而任施, 五六三十而强。故天使常念施, 以通天地之统, 以传类, 会三十年而免; 老当衰, 小止闭房内。
经文大略是说: 阴阳是人类的先天属性, 由此引发的生理变化(包括情绪波动)也随之呈现出特定的规律性。孩提时虽没有性行为却有性本能, 此由生命的本质特征所决定。小孩子在二岁时, 可以自由行走; 九岁时, 性生理基本发育完全, 虽然内心已萌发朦胧的性冲动和性欲望, 但尚且不懂阴阳交合之事; 十五岁时, 性器官已发育成熟, 五脏中阴阳之气开始躁动不安; 二十岁时, 体内的阴阳之气始与四时气相应合, 渴望尝试性交配以生下后代; 二十五岁时, 体内五行之气充盈, 可以畅意交配; 三十岁时, 身强体壮, 男女交合成为其本性, 人类也得以繁衍和延续; 六十岁时, 年老体弱, 房事乃当断绝。引文对性生理发育及性能力之说明, 大致符合《黄帝内经》中有关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
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三七, 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 筋骨坚, 发长极, 身体盛壮。五七, 阳明脉衰, 面始焦, 发始堕。六七, 三阳脉衰于上, 面皆焦, 发始白。七七, 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 肾气实, 发长齿更。二八, 肾气盛, 天癸至, 精气溢泻, 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 肾气平均, 筋骨劲强, 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 筋骨隆盛, 肌肉满壮。五八, 肾气衰, 发堕齿槁。六八, 阳气衰竭于上、面焦, 发鬓颁白。七八, 肝气衰, 筋不能动, 天癸竭, 精少, 肾藏衰, 形体皆极。八八, 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 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 故五藏盛, 乃能泻。今五藏皆衰, 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 身体重, 行步不正, 而无子耳。
《太平经》强调“天下” 观念, 着眼点并不局限于汉地而延扩到整个人类社会, “中部有八十一域, 次其外复一周, 天下有万国, 乃远出到洞虚无表, 合三部为万二千国” 。这么大的疆域, 不同民众之间必然会存有差别。仅就汉代王朝而言, 幅员辽阔, 辖区内除汉族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各自具有不同的风俗、语言、服饰等, 甚至连外部容貌上都会有差异。那么, 他们在生理结构上是否相同?其实, 这完全称得上是人体医学命题。《太平经》似乎朦胧地认识到这一点, 指出: 不同人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理结构。卷93《国不可胜数诀》云: “天下人乃俱受天地之性, 五行为藏, 四时为气, 亦合阴阳, 以传其类, 俱乐生而恶死, 悉皆饮食以养其体, 好善而恶恶, 无有异也。” 当然, 这些论述还仅停顿于疏浅程度, 尚未触及深层领域。不过值得注意, 《太平经》所载人性相同的观念堪称宗教普世性的萌芽, 亦即说由此可推导出建立一种超越人种和国界, 具有普遍意义的宗教化生命伦理观。
其次, 对男女性器官的认识生殖器在****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它与性机能密切相联, 是其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
得以保存。
因此, 性器官的保健和补益始终是房中家所关注的重要内容。马王堆汉墓竹简《十问》假托尧舜对话之形式讨论了这个议题:
尧曰: “人有九缴(窍)十二节, 皆设而居, 何故而阴与人具(俱)生而先身去?”
舜曰: “饮食弗以, 谋虑弗使, 讳其名而匿其魑(体), 亓(其)使甚多而无宽礼, 故兴[与]身俱生而先身死。” 尧曰: “治之奈何?” 舜曰: “必爱而喜之, 教而谋之,饮而食之, 使其题襁坚强而缓事之, 必盟之而勿□, 必乐矣而勿写(泻), 材将积,气将褚, 行年百岁, 贤于往者。” 引文首先提出一个命题: 生殖器是人体中最易衰老的器官, 如何能长久地保持其旺盛的生机?随即, 作者开列出了对策: 应懂得交接之道, 节制房事、调节饮食、宝精贵施, 杜绝那种****妄施的行为。并且, 据此提出炼朘的三条原则: “必爱而喜之”、“教而谋之”、“饮而食之”。
若考究性生理之保健, 必须先对生殖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清晰地认识。汉代, 人们对生殖器已有一定认识。如汉纬《河图》就说道: “膀胱为津液之府” 。《太平经》谈论这个问题时, 乃是结合男女****之差异给予解说。譬如, 卷93《阳尊阴卑诀》即从两性生殖器官入手分析“男尊女卑” 的合理依据, 若略过那些牵强附会的成分, 纯从生理医学角度看待这段文字, 可以说对生殖器的结构和性质已达到较深入地了解。我们先来看其对男根之认识:
人所受命生处, 是其本也。故男所以受命者, 盈满而有余, 其下左右, 尚各有一买。上者盈满而有余, 尚常施与****, 有余积聚而常有实。上施者应太阳天行也, 无不能生, 无不能成。下有积聚, 应太阴, 应地, 而有文理应阡陌。左实者应人, 右实者应万物。买者, 核实也, 则仁好施, 又有核实也, 故阳得称尊而贵也。” 上述引文可概括为三个涵义: 1.男子下身的左右两个****是精子的储存场; 2.精子是造作新生命的重要因素: 3.男****(包括****、****、****等)的表层分布了众多的毛细血管———“有文理应阡陌”; 此外, 或许还隐含另外一种含义: 男根所属之命门, 堪称经络之海, 乃是具有统摄气血、通调水路、输布精微的生理功能。值得一提, 略晚于《太平经》的《老子想尔注》一书对男精的认识更为深刻, 其云: “精白与元炁同色, 黑, 太阴中也,于人在肾, 精藏之。” 也就是说, 是书已认识到精子的制造地是人身之肾, 而非膀胱。这与现代医学不谋而合, 足证东汉中后期对人体生理的认识已达到一定深度。
有关男****的类似说法, 嗣后亦见载于房中典籍《玉房秘诀》 。如《医心方》卷28《房内部·五常》引《玉房秘诀》云:
素女曰: “****实有五常之道。深居隐处, 执节自守, 内怀至德, 施行无行无已。夫****意欲施与者, 仁也; 中有空者, 义也; 端有节者, 礼也; 意欲即起,不欲即止者, 信也; 临事低仰者, 智也。是故真人因五常而节之。仁虽欲施予,精苦不固, 义守其空者, 明当禁, 使无得多实, 既禁之道矣。又当施予, 故礼为之节矣。执诚持之, 信既著矣。即当知交接之道, 故能从五常, 身乃寿也。” 《太平经》关于男****作用的认识, 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道德经》。如该经有云:
“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后作, 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 和之至也。” (55章)这段文字隐含了丰富的生命内涵, 实属对房中养生的精辟概括, 故而被历代房中家奉为养生圭旨。引文认为赤子虽未表露性欲望, 但其“朘”, 即生殖器(《说文》云: “朘, 赤子阴也。” ), 却能保持勃发状态, 分析指出: 生命的活力在于保持体内精气的充沛。《河上公章句》对此予以肯定: “赤子未知男女之合会而阴作怒者, 由精气多之所致也。” 马王堆汉墓竹简《十问》一段对话亦详细论述了“朘” 对于生命的意义。
王子巧父问彭祖曰: “人气何是为精乎(乎)?” 彭祖合(答)曰: “人气莫如竣(朘)精。竣(朘)气宛(菀)闭, 百脉生疾; 竣(朘)气不成, 不能繁生, 故寿尽在竣(朘)。
竣(朘)之葆爱, 兼予成左(佐), 是故道者发明唾手循辟(臂), 靡(摩)腹从阴从阳。必先吐陈, 乃翕竣(朘)气, 与竣(朘)通息, 与竣(朘)饮食, 饮食完竣(朘), 如养赤子。
赤子骄悍怿数起, 慎勿出入, 以修美涅, 轱白内成, 何病之有?坡(彼)生有央(殃),必行(其)****(漏)泄, 百脉宛(菀)废, 喜怒不时, 不明大道, 生气去之。” 这段文字集中论述了男性生殖器对人体生命活力的重要性———“寿尽在竣(朘)”。搞清楚这一点, 也就抓住了房中养生的核心问题。引文表达了几种含义: 第一, 生命之夭寿在于“朘”, 所以要重视对“朘精” 的养护; 第二, 成年人应该从事适度的性交合, 禁欲不足取———“朘气菀闭, 百脉生疾”; 第三, 性生理尚未发育成熟时不可过早涉足房事, 否则会影响日后的生育后代———“朘气不成, 不能繁生”; 第四, 要对生殖器进行合理的保养和护理———“朘之葆爱, 兼予成佐”, 这些保健方法包括: 导引、吐纳、饮食等; 第五, 不可纵欲、谨慎房事———“慎勿出入, 以修美涅”; 第六, 不注意养生之道, 妄施滥泄、喜怒无常,就会导致疾病丛生。
此外, 《太平经》也谈到对“****” 的看法:
阴为女, 所以卑而贱者, 其所受命处, 户空而虚, 无盈余, 又无实, 故见卑且贱也。本名为阴阳男女者, 此二事也。其一身上下, 既尽无名者也。本名阴阳,以此二事分别之也。
女子****不同于男性****, 乃呈现中空虚张之状态, 这就便于承接阳精。新生命就在这虚待的****中得以孕育和成长。人类是这样, 其他生物亦如此。《太平经》论述说:
今女之妊子, 阴本空虚, 但阳往施化实于阴中, 而阴卑贱畏阳, 顺而养之,不敢去也。……故重尊敬阳之施, 因而养之, 而不敢去也。……然天地之性, 万物尽然。……然阳在外之时, 凡物尽上怀妊于上枝叶之间, 时天阳气在外, 未还反下根也, 故皆实于表也。蚊行众生人民积聚亦于外, 及阳气还反内在地中也。
万物之属, 上悉空无实, 尽下怀妊实于下, 地中养根叶, 蚊行亦入实积聚于内,此即皇天证明阳实核之大明效也。
马王堆汉墓竹简《天下至道谈》对****也有一段描述:
一曰笄光, 二曰封纪, 三曰门月瓠, 四曰鼠妇, 五曰谷实, 六曰麦齿, 七曰婴女, 八曰反去, 九曰何寓, 十曰赤缕, 十一曰赤九, 十二曰石, 得之而物(勿)择(释), 成死有薄,走里(理)毛, 置枖(腰)心, 唇尽白, 汗留(流)至国(腘), 已数以百。
这段引文大略勾勒了女性****的生理结构及诸多位何之确切位置, 而《太平经》中则更着意于整体特征之说明, 亦即渲染****对新生命的孕育功能。如《太平经》卷89《八卦还精念文》云: “子子孙孙, 阳入阴中, 其生无已。” 第三, “爱气”、“尊神”、“重精” ———房中养生之圭旨“精”、“气”、“神”, 是保持生命活力的三大要素。道家的养生理论, 多以此为立足点而展开。譬如, 西汉严遵撰《老子指归·出生入死篇》载: “夫生之于形者, 神为之蒂,精为之根。” 此外, 《老子河上公章句》一书对此也多次强调说:
治身者却阳精以粪其身。(《俭欲》)” 修道于身, 爱气养神, 益寿延年。其德如是, 乃为真人。(《修观》)
治身者当爱(惜]精气, 不[为]放逸。……人能以气为根, 以精为蒂, 如树根不深则拔,[果]蒂不坚则落。言当深藏其气, 固守其精, 无使漏泄。深根固蒂者, 乃长生久视之道。
(《守道》)
人不畏小害则大害至。[大害者], 谓死亡也。畏之者当爱精[养]神, 承天顺地也。……
自爱其身以保精气。(《爱己》)” 治身者嗜欲伤神, 贪财杀身。(《制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