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用手拽衣服边
许多父母都熟悉这个姿势,当小孩子们回答一些他们不确定的问题而神情紧张时,就常会有这种反应。小孩子在回答问话时,如果手上没有拿任何东西,他就会一边回答,一边用手拽衣服的边。相反,小孩子说到他很感兴趣或很有自信的事时,会边说边指手画脚,或用擦嘴等动作补充。所以,用手拽衣服的姿势,说明了说话的人对自己说出来的话毫无把握,并且自己处于一种情绪紧张的状态之中。
吃饭时的读心术:用餐识人
心理学上称附和大众的行为为“附和行为”,而且每人都有附和大众的倾向,只是程度高低不同,在心理学上这种心理被定义为“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通过公司聚会或者朋友相约去饭店吃饭的点餐行为,可以较清楚地了解一个人的从众心理究竟如何。此种现象在三到四人的团体中最为明显。
1. 立刻点菜的人是领导
一般来讲,无论是与公司同事,还是与朋友一起,立刻点菜的多是公司领导或朋友中较有权威的人物。他们的权威性在此时是一个最佳的表现机会,如果他们不点菜,可能没有人会主动先点菜。而且,他们的带头作用不仅体现在点菜上,在工作与生活上遇到问题时,他们的领导能力也会彰显出来。
2. 最后点菜的人缺乏自信
一般最后点菜的人,多为担心被同伴抛弃,缺乏自信的人。他们不敢先于别人点,而又不敢不点,于是到了最后,他们只能是附和着大众,不得不点菜。这样他才能保持在大众团体中的一席之地。
3. 点异于同伴的食物者有主见
往往这种人表现出的“从众心理”就较少了,他们的附和性相比较而言也较低。这类人有自信、有主见,做事特立独行,不易受他人影响。就算自己点的菜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但为了区别于同伴,他们仍会故意为之。
心理学家告诫说,最好不要相信附和性高的人,若落单时很可能被这种人抛弃。附和性低者属惟我独尊型,可安心交往,一旦有事可以依赖,但组成队伍时,最好不予采取。自然,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为了维持生命,人必须要进行新陈代谢,吃喝拉撒,其中吃饭更是为人体补充能量的有效手段。就餐习惯比其他习惯更容易泄露一个人内心的秘密,因为就餐习惯绝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是早在童年时代就已经形成的心态。根据就餐习惯很容易辨别植根于一个人内心的秘密。
1. 定时就餐的人生活有规律
从生理学的角度而言,定时就餐比无节律地就餐更有利于保健身体。定时就餐的人在生活中较为有规律,常常在固定的时间就餐,而且将其他的时间安排得好好的。他们选择就餐的时间通常是他们心情好的时候,而在固定时间就餐同样也可以给他们带来好的心情。他们就是这样调节自己心情的,他们通常都有很出色的自我调控能力。
2. 喜欢将食物切成若干小块慢慢吃的人传统
有的人喜欢将食物分割成若干小块,然后一点一点慢慢地吃,他们多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他们为人处世都比较小心和谨慎,不会轻易地得罪人,在很多时候都充当好好先生,保持中立。这一类型的人由于缺少冒险精神,所以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不是很大。他们在很多时候比较机智和圆滑,有自己的主张,不会轻易地接受他人的建议,但又不会表现得太过于明显。
3. 乱加调味品的人行事草率
有的人在面对别人奉献的佳肴时,不是先尝一口,而是按照经验乱加调味品。他们不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而且喜欢草率行事,对事情缺乏通盘的考虑;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但往往由于没有把握住火候而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很多的麻烦。
4. 对喜欢的食物总吃不够的人豪爽
有的人吃东西不知道加以节制,看到喜欢的就一定要吃个够,这一类型的人,性格大多比较豪爽和耿直,他们多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使自己的周围经常团结着许多人。他们不懂得也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往往全部写在脸上,让人一目了然。
5. 喜欢独自进餐的人坚强
从来不喜欢和他人一起进餐,而乐于自己单独一个人静静地吃,这样的人大多性格比较孤僻,有些自命清高和孤芳自赏。他们比较坚强,做事也很稳重,具有一定的责任心,能保持言行的相对一致,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一般来说,他们在很多时候都能让自己的上司和亲人、朋友感到满意。
6. 喜欢站着吃的人温柔
他们戴着帽子、穿着衣服,就站在开着门的冰箱前面吃东西。他们很饿,需要立刻吃东西。他们经常吃没煮过的食物,咖啡还没冲泡好就喝了。他们的胃口好,狼吞虎咽。有这种饮食习惯的人可能是个温柔、体贴甚至是个慷慨的人。
7. 声音不断的人只为自己
声音不断的人不但会遭到其他人的白眼,还将他们由来已久的孤僻性格暴露出来。他们不善与人为伴,喜欢独来独往,独自享受和承受痛苦;他们不会看坐在餐桌旁边的人,也不会在乎他们是喜是忧,所以在困难的时候别人也总是袖手旁观。
8. 喜欢边煮边吃的人富有牺牲精神
有的人喜欢在烹调的同时就照顾好自己的胃了,他们边做边吃,饭做好的时候,也就吃饱了。这种人在日常生活中,富有牺牲精神,他们有一副热心肠,常常会为了别人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利益,因而他们的口碑一向不错。
9. 喜欢边吃边看书的人理想远大
有的人喜欢边看书边吃饭,这种人心里有许多的梦想和计划,而他们需要利用每一个空余的时间去思考这一切。他们做事符合经济效益,经常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而同时做两三件事。
10. 喜欢边走边吃的人易冲动
有的人喜欢在走路的途中抓着一个热狗和一杯汽水,最后再吃一根巧克力棒当作甜点。虽然他们让旁人觉得很忙碌,来去匆匆,事实上,他们毫无规律,决定仅凭一时冲动,结果经常和自己的兴趣相悖。由于他们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时间,因而替自己找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和许多消化不良的机会。
11. 喜欢带剩菜回家的人缺乏安全感
有的人知道如何善用每一块钱,会把一餐变成两餐。今天的晚餐就是明天的午餐。这种人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不断受剥削,即使事实上他们并未受到他人的剥削。他们从小一直被灌输“不浪费,不匮乏”的信条,认为只要将剩饭菜带回家,就是不浪费,不吃亏。
12. 喜欢在餐厅吃的人有所收获才愿意付出
对他们而言,服务比食物重要,因为他们喜欢有人侍候他们。如果别人先问他们,他们会很乐意地告诉别人自己心中真正的欲望。一旦说出了心中的需求,他们便希望别人能够依照他们所说的实现。经常在外吃饭,可能表示他们实在不善于照顾自己,而且他们可能是个确定有所收获才愿意付出的人。
13. 吃完就走的人自私自利
吃完就走,不注意善后的人大多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知回报,只讲索取,带给别人的通常是失望,结果在关键的时候往往是孤军奋战,胜利也和他们距离得很远。
14. 边吃饭边唠叨的人性子急躁
边吃饭边唠叨的人常常因为和别人交谈来不及将食物吞下,将口中的食物喷到对方身上。他们性子急躁,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勇往直前。
15. 喜欢在家里吃的人只愿意对自己负责
他们只愿意对自己负责,如果别人侍候他们或刻意迎合他们,他们便觉得浑身不自在。对他们而言,适应新环境是种沉重的负担,因此,他们选择在熟悉的环境中放松自己。
16. 就餐有依赖心理
有的人在小的时候要就餐了,就叫妈妈帮忙做;年纪大了,哪怕是过了而立之年,就餐就求助老婆。他们吃了几十年的东西,却从不会烹调,只会饭来张口,吃点“软饭”。这种人不会管理自己的生活。他们希望放纵享乐,得到立即的满足,觉得这世界该把他们当成唯一的小孩。
吃完饭后,嘴巴变得油腻腻的,你会选择什么来擦嘴呢?不要小看这个环节,因为这很可能把人们的性格特点全部暴露出来。
1. 用餐巾的人注重仪态
吃完饭,用餐巾“印印”嘴角,是人们注重仪态的表现。这种人非常小心,他非常注重自己在众人面前的“印象”,言谈举止都尽量温文尔雅。这种人绝对不让别人觉得自己粗鲁,哪怕在吃饭这种日常生活习惯上。有时候,为了保持这个形象,他们会“低头就命”,不流露自己的真正感受。在人际关系方面,这种人也抱着点到即止的态度,很少流露热情奔放的一面,他们相信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际原则。
2. 用桌布抹嘴的人为人豪爽
能用桌布抹嘴的人,为人豪爽,但也是不拘小节之人。处事虽然富有弹性,但绝对是个粗人。这种人充满好奇心,遇到新鲜的事物都想试一试,而他们身边的人也经常被他们对正在改变的生活方式的热诚所感染。在群体生活里,这种人很容易被别人捧为“做东”的人,而有他们在场的聚会也绝不会出现沉闷的场面。
3. 用手绢的人讲原则
当这种人习惯了某一种方式去做一件事情时,他们不会轻易作出改变。这种人的好朋友都属于相识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基本上他们是慢热的人,他们需要仔细观察对方,然后才能决定他是否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有些人会觉得这种人为人偏激,愤世嫉俗,孤芳自赏,但他们很清楚,其实自己不过想守着一些别人不明白的原则做人而已。
4. 用纸巾的人乐于照顾别人
如果有人随时随地都在自己手袋放一包纸巾的话,这种人很留意生活的细节,他们喜欢事事都按照计划进行。这种人也是一个乐于照顾别人的好心人,他们拿一包纸巾出来用的时候,通常会递给别人共用。这种人绝对不会标奇立异,他们非常甘心随潮流去走,因为这种人追求的是平静淡泊的生活。
5. 用卫生纸的人不拘小节
随手在洗手间拿些卫生纸放在手袋或口袋备用的人,肯定不拘小节,也并不注重个人享受。在生活安排方面,这种人追求的是简单和方便。与这种人来往会觉得他们容易相处,因为他们从来不会斤斤计较。不过与他们关系亲密的人却时常感到困扰,因为在他们面前,会觉得自己可有可无。在用钱方面,这种人相当谨慎,买任何东西前都反复思考一番,有些人甚至觉得他们是“小气鬼”,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
6. 用衣袖或手背的人粗俗
这种人毫不注重自己的外表或个人卫生,为人懒散,甚至有些粗俗。没有办法,因为生活条件和所受的教育限制了他们。
个人卫生展示内在修养和心理
个人卫生不仅包括刷牙、洗脸、沐浴和擦嘴等事情,而且还包括穿着方式等。一个人的个人卫生是最显眼、最值得注意的特性,它有时也会展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心理。
大多数人每天都至少刷牙两次,以保持口腔清洁。其实,在这个最普通的卫生习惯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些连当事人也不知道的性格特征。通过一个人的刷牙方式也能看透其性格。
1. 上下刷的人注重效果
这是正确的刷牙方式。用正确的方势刷牙,这说明他学习方法正确,办什么事情都注重正确的效果,或者说他们追求把工作做好,并且要做出高境界的效果。
这种人懂得自爱,有进取心,从小就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争取应得的利益。这种人尊重生活中的游戏规则,讨厌别人用不公平的手法来与自己竞争。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不会让人家占自己的便宜,也不会接受人家无缘无故给自己的好处。
2. 左右刷的人注重过程
用这种方式刷牙的人,做事情往往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效果。以扫地为例,扫得干净不干净并不是他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类人是占大多数的。
这种人有点拒绝接受正确事物的性格。有些时候他们明明知道自己犯了错,但他们会继续让自己错下去。或者,他们觉得突然之间纠正错误,会更加令旁人觉得自己犯了错。因此,这种人有许多掩饰性的行为。譬如说,他们不肯面对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只是装作与每个人都相处得很愉快。又譬如说,他们一点也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他们不敢转换工作,甚至还摆出一副敬业乐业的模样。
3. 只在早上刷牙的人介意别人的看法
如果每人每天只是在早上刷牙一次的话,这种人往往非常介意别人怎样看待自己。因为,他们刷牙不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而真的是在意别人会不会评论嘴中的异味。每天早上离开家里时,他们都确定自己以最佳的状态面对这个世界。从小时候起,这种人就惯于以别人对他们的期望作为其奋斗的目标。对他们而言,信心是建立在人家对自己的评价标准上,而不是自己追求的生活标准。
4. 只在睡前刷牙的人实事求是
如果这种人每天只是在睡觉前才刷一次牙的话,他们可能是个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这种人从不会浪费自己的精力去做一些无聊的事情。在工作方面,他们会根据自己所获得的酬劳,去估计应该对工作有多少投入;在与人沟通方面,他们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但不会做过多的解释,更不理会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卫生习惯角度讲,他有些只顾自己的感受,而全不顾对社会的影响。
5. 每天刷牙三次或三次以上的人缺乏安全感
这种人有点神经质,许多事情他们都要重复或者做完之后反复检查才能安心。这种人要求亲密的伴侣不断地以不同的方式向自己示爱,起初对方觉得他们是个追求浪漫的人,但不久便会发觉原来他们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这种人的确很注重个人卫生,但极有可能是因为和他比较亲密的异性伴侣曾指责过他不讲卫生。
另外,一个人的穿着方式和外表也能反映出一个人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观点等心理特点。个人卫生不良会透露大量的信息,但是“个人卫生不良”也得区别对待。
个人卫生不良的特点主要有:头发散乱、油腻,有头皮屑,头发过长,口臭,不刷牙,牙齿发黄、蛀牙或缺齿,脸面有污垢,手肮脏,具有臭汗味或体味,指甲过长且充满泥垢,衣服散发出异昧,肮脏。
个人卫生不良的人,一般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常识不能洞察别人的反应。另外沮丧无助的人通常不注重个人卫生。
懒惰的人也不大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和其他特性一样,都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加以衡量。如果一个人只是某个部位的卫生较差,而你又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么就不适用以上的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