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18日下午三点五十八分,这是个平常的日子;2001年4月18日下午三点五十八分这个平常的日子却从此不再平常。
在这一分钟,时光永远的停留在小舒的相框里;在这一分钟,吕岩和林歌白握手的画面成为经典,永远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签约比想象中的简单,恐怕这是林歌白和吕岩第一次碰到用时这么短的签约。
面对林歌白的许诺,吕岩显得很冷静,甚至冷静的有点过分。
“我可以给你B级签约。”
“公司的资源会向你倾斜。”
“你的道路会有绝对的精英团队策划。”
······
一个又一个优良的不能再优良的待遇纷纷朝吕岩“砸来”。
“不······”
“谢谢······”
“不······”
“谢谢······”
······
在林歌白疑惑的眼神中,吕岩平静的说道:“这些我要自己争取。”
“如果真的可以的话,请让我对自己的作品可以自己做主,这是我唯一的要求。”
平淡的语气显示出吕岩的自信,唯一的要求表明他只在乎音乐。
林歌白深邃的眼神之中闪现出一丝精光,随即爽朗的笑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有些人总是不一样的,林歌白很明白这一点。
当年林在山被称为神级音乐制作人,但是他的霸道也是在圈里出了名的。
某次给天后邓君礼制作转型专辑,因为某首歌曲的开头是降半个key还是升半个key的问题,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法。为此延迟了专辑的进度近半个月。
最后还是林在山一拍桌子说出,“音乐的事,我做主!”这句强音,强压天后邓君礼采纳了自己的意见。
虽然稍后的市场证明林在山的意见更符合市场需求,但是他的霸道可见一斑。
其实这种霸道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坚持。坚持自己的音乐最好,坚持自己的音乐理念。
现在吕岩的这种以退为进,放弃个人待遇坚持音乐自主的要求更让林歌白高兴,坚信自己没有看错人。
谈好了主要条件,其他的杂七杂八的待遇、权益等问题吕岩没有当回事,林歌白也没有啰嗦。就如吕岩说的那样,一切按照规矩来。
很快小舒秘书拿出艺人管理部给出的合同初稿即意向合同。
大致的浏览了一下,吕岩选择了首签三年。
这是如今的大明音乐圈的普遍新人签约时间,这也是吕岩和林歌白交流之后写下的数字。
在此就要说一说大明影视圈关于艺人的合约问题,特别是尚未出道的新人合约。
二十年前,有一件案子深刻的影响了乐坛的发展。
歌坛一新人,有“校园女神小天后”之称的徐语音被无良公司强迫签约十年卖身契,随后因为徐语音不愿意陪酒等一系列不符合公司安排的举措被该公司雪藏十年。
这十年,徐语音没有接到一个通告,没有出过一张专辑,更没有开过一场演唱会。
要知道,她的首张专辑破千万的成绩在那一年风头一时无两。
却不想,一分冲天继而沉沦谷底。没有人知道迎接她的日子是多么的惨!
这十年,徐语音反抗过,哭泣过,后悔过,又挣扎过。
这十年不是没有人愿意伸出友谊之手,可是那一纸合同牢牢的束缚着徐语音。
也不知徐语音和该无良公司之间有多大的怨、多深的恨,面对众人的调解,该无良公司只有一句话,“一切按合同办事!”
被按合同办事的徐语音,十年后已疯疯癫癫。
最终,神志不清的徐语音在家人的陪同下状告其公司,要求废除该合约的公正性。
此案自一开庭,闹得沸沸扬扬,各路明星纷纷力挺徐语音,告诉她要坚强!
一场法和情,资本和道德之间的斗争在法院三尺之地里斗得激烈乃至惨烈。
这个案子最终打到大明最高法院面前,最高法院判决徐语音胜诉。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
随后政府下发文件专门强调所有新人的签约时间最高为3至5年。这份法令文件也被称为“徐语音文件”。
吕岩的这份合约在林歌白的示意下是三年,这是一个对他并不有利的时间。这是对吕岩进一步的优待,也是对华盛的自信。
有的时候一纸合同并不如人情来的保险。
在三年的合约时间之下,华盛拥有吕岩的下一份合同的优先权,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无可厚非。
总不能把人才培养出来,人却跑到别家去了。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没有人愿意做。
然后,有关吕岩拥有专辑制作自主权的事也明文写在合约之中。
如今的大明歌坛,歌手的经纪约一般签在唱片公司里,所以歌手只需和公司进行收入分配。
具体的分配情况虽然有所不同,可是也大差不差,有着众所周知的一条线划在每个艺人的心头。
比较普遍的分成模式是:新人占10%、三线15%、,二线20%、一线30%、顶级明星40%。这些都是不同级别艺人的最高分红数字,这是公司的红线。公司宁可给予你一大笔签字费,也不会再提高你的分成。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有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饭是无量的,碗是有限的。
虽然吕岩对于金钱之类的问题没有过多强调,林歌白也没有亏待他,反而是大大的厚爱。15%的收益对比吕岩现在的身份提高了一档。
林歌白一句,有才华的人受得起,堵住了吕岩的嘴。再矫情,就傻了。
没有闪光灯,也没有发布会,吕岩拿着手中的钢笔重重的签下自己的名字,一笔一划犹如刀刻般规整有力。
这是吕岩在歌坛迈出的坚实一步。从此以后,吕岩的歌坛未来和华盛音乐公司紧紧绑定在一起;从此以后,做个有理想的人,做个高级趣味的人。
签下名字之后,看着手中的这份合约意向书,怅然若梦。
刚开始,吕岩曾想过单打独斗,自己成立工作室当老板,自己的专辑自己赚。
当老板多爽,想唱什么歌,就唱什么歌;想什么时候出专辑,就什么时候出专辑。毫无约束,自由自在。
而且,吕岩对大中国乃至地球上数不尽的优秀音乐充满了自信。
不过,经过认真思索之后,吕岩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只要认真的了解歌坛的情况就会发现单打独斗这条路会是多么的难。先不说成功与否,仅仅想到为了公司的发展而要做的一系列和音乐无关上的事,吕岩就头皮发麻。
再说,开公司真没那么简单。首先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稳定的形成古歌和新乐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的二元格局。
在吕岩熟悉的新乐之中,三大公司更像三座大山,压在所有想在新乐里刨食的人头上。资金、制作、发行、宣传,三大公司多年积累的优势让人望而生畏。
而且,很久以前吕岩就明白“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并不是一定对的。
在当今这个世界,广告或者说宣传的力量更是被放大。这是个信息爆炸的世界,这是个信息高速公路的世界。
一张优良的专辑,一张在市场上本应取得良好成绩的专辑,沉没于广阔的信息大海中再平常不过。
在大中国,这样的例子可是多不胜数。看看那些民谣歌手、嘻哈歌手、摇滚歌手,在没有网易云音乐、中国有嘻哈、好声音等平台的时候,有谁知道这些歌手的情况。
吕岩深深的记得他曾在大学时听过一首《夜空下最亮的星》,一听之后,就被这首歌深深吸引,并推荐给同宿舍的朋友。相信和吕岩一样听到好歌希望更多的人听到,推荐给别人的朋友不少,可是有用吗?
这首《夜空下最亮的星》还不是在得到一些大平台的推荐之后才在大中国全面爆红。
还有一首GALA的《追梦赤子心》的爆红经历同样如此。
还有人说当年的刀郎爆红的例子,可是你真的确定刀郎的背后没有公司在帮他运作?
再想一想梦工厂的故事。斯皮尔伯格三巨头因为缺少发行这条线,而被好莱坞巨头整的欲生欲死,最后被兼并。难道梦工厂的作品不好吗?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俗语有时候更多的是个安慰弱小者的话。景阳冈上的酒家可是知道挂着“三碗不过岗”的大旗。否则,武松还真不一定会连喝十八大碗酒水。
吕岩可真不想让自己的作品像那些独立歌手的作品一样在仓库里发霉,然后等个十年、八年的时间慢慢发酵酿出成果。
当然,吕岩可不会承认,他其实有点懒,怕麻烦。
就这样,吕岩成为了华盛音乐公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