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700000021

第21章 保存墨迹功千秋——《淳化阁帖》

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晋人书法历南北朝隋唐五代至宋,存世墨迹已极稀少,世人罕能见到,宋太宗刻意搜求,才获得历代古人书法真迹,藏于皇宫淳化秘阁,乃翻刻拓印成册,是为淳化阁帖,这对保存历代古人墨迹可谓居功至伟……

帝王倡导的结果

众所周知,宋代是一个非常重视文人与文化的朝代,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之后,对武将防备尤深,因此,在建国治国上,他特别注重发挥文人的作用与功能。其弟宋太宗赵光义也承袭宋太祖,偃武修文。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太宗下诏李肪等编《太平广记》五百卷和《太平御览》一千卷,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又开始编篡《文苑英华》一千卷。这些都是流传千载的鸿篇巨制,为后世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太宗还爱好书法,他的书法宗师唐初褚、薛等书法家,行笔流畅奔放,风格简洁潇洒。大书法家米芾曾称他的书法是:“真书达到很高的境界,草书已入三昧,行书则无人可比,飞白简直堪称入神。”太宗不仅喜爱书法,在日理万机之余,特别留意翰墨的收藏,命令侍臣大量购求古代名家墨迹。当时,北宋宫廷秘府中墨迹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淳化年间,他还建立一个书阁,专门收藏所得的各种书帖墨迹,因为建于淳化年间,所以,这个阁被称为“淳化阁”。淳化三年(992年)时,他又将阁中所藏汉、晋、唐各代的书札名迹,命侍书学士王著编辑目录次序,标明法帖,临摹刻版在枣木板上,共分十卷,拓赐大臣一本,其后不复赐。全帖十卷,计入103人法书,420帖,这就是《淳化阁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

负责刻印《淳化阁帖》的王著,字知微,世世代代居住在京兆渭南(今属陕西),至祖父王贲时,王家跟从唐僖宗逃入四川,定居在成都。北宋统一四川后,王著进京,官至隆平主簿。他善于书法,笔力妩媚,颇有家法,因为知识精专渊博,被举荐进入御书院,为著作佐郎、翰林侍书与侍读,深得宋太宗赏识。爱好书法的宋太宗平日喜欢钻研书帖、练习书法,自认为已经遍习各家字体,体会到了书法的精妙之处。为了得到确认,太宗命大臣王仁睿拿着自己写下的手札让王著评价。王著毫不客气地说:“没到最佳境界。”宋太宗听说后,练习得更加勤奋,写出新作,又让王著鉴赏,王著依旧答道:“还没到最佳境界。”王仁睿私下探问原委,王著说:“帝王练书,夸奖太早,就不再用心了。”原来,王著是在机智地引导太宗持之以恒。后来,太宗再将他的书法作品交给王著的时候,他非常适时地赞扬道:“陛下的功力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不是我们这些臣子所能企及的。”这话宋太宗当然十分受用。可能正是因为王著既通书法,又善于琢磨太宗的心思,所以,太宗让他负责《淳化阁帖》的刻印工作。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汇帖,基本将宋以前书家名作一刚打尽。它收有历代帝王、名臣及诸家古法帖,其中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迹几乎占了全帖的一半。《淳化阁帖》除了介绍“二王”的书法,还把魏钟繇和晋名家的书法进行了一番探寻、比较。另外,它比丰碑巨碣的拓临更为方便,可以容纳较多不同形式的书体面貌。受当时时代的影响,此帖中楷书的成分很少,且大多是“稿本”,此帖摹勒逼真,精神完足,一向被誉为诸家法帖之冠,后来的法帖受它的影响很大。它的卷首标题使用了“法帖”的字样,是书法范本中最先以“法帖”为名的,所以,它又被称为法帖的鼻祖。《淳化阁帖》的出世,带动了中国绵延千年的刻帖与仿帖风气,并在书法界形成了与“碑学”相抗衡的所谓“帖学”。另外,它对我国书体流传,尤其对宋代行书的发展,确确实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淳化阁帖》也存在不足。当时,北宋内廷收藏的各种书帖往往真赝杂居,王著也无暇细审,只管编辑,务大求全。结果《淳化阁帖》不周之处甚多。如第五卷卷首所列的苍颉、夏禹、仲尼、李斯、程邈等,历史上并没有他们的真迹存在,还有将唐代开元年闻人列到汉、魏集中的,如此等等,都是《淳化阁帖》留下的遗憾。

宋神宗元符年间,秘书郎黄伯思已经开始对《淳化阁帖》进行校订,他撰写并刊印了两卷校订录,还对《淳化阁帖》作了极为精当的评述。其后,对《淳化阁帖》的评论著述很多。多数人认为,《淳化阁帖》中收入的真迹不少,虽有伪书杂入,也无损它巨大的价值。因此,《淳化阁帖》仍然深受民众欢迎,广泛流行于朝野之间。

《淳化阁帖》是“奉圣旨模勒”,所以,在它刻成之后,起初无人敢擅自翻刻。以后,官刻印板也被火烧毁,而它早期的官拓本又十分稀少,只有位登中书省与枢密院两府的大臣,才能够得到官赐法帖拓本一部,所以,早期的《淳化阁帖》官拓本也非常珍贵,当时人非常重视。

直到宋仁宗庆历间,丞相刘沆为长沙太守时才开始翻刻法帖,时人称为《长沙帖》,也称《潭帖》,是《淳化阁帖》最早的翻刻本。如今,它们已是黄鹤渺渺,了无踪迹。这之后,对《淳化阁帖》的翻刻蔚然成风,有直接翻刻的,如《二王府帖》、南宋《绍兴国子监帖》、《淳熙修内司帖》、《贾似道刻本》、《泉州本》等。还有以淳化为本,加以增减重编的,如《庆历长沙帖》、《大观帖》,以及对《淳化阁帖》进行续编的,如《元祐秘阁续法帖》、《淳熙秘阁续法帖》、《绛帖》等。诸多翻刻本中,又以泉州翻刻本最多,有“四十二泉”之称。明清时期的翻刻本更是不可胜数。《淳化阁帖》及其以后的各种法帖,对后世的书法创作影响也很大。因为这些法帖收的都是唐以前的名家手迹,与石碑刻字全然迥异,而它们又是宋至清代书生习书所使用的主要范本,因此,它们也就直接影响到后来的书法家及书法创作。元代最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曾获《淳化阁帖》,研习六年而得正果,其书法成就堪称元代第一人。由此,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淳化阁帖》对中国北宋以后书法艺术的重大影响。

八年追踪,五十年回归

由于原版的毁失,《淳化阁帖》的祖刻本,也就是宋太宗赏赐给各位臣子的拓印本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众多的翻刻本在年代、价值上都难以与之比拟。但是,祖刻本数量本来有限,加上时代久远,多已失传,非常稀见。清康熙时期,宫廷内府还曾收藏有宋太宗赏赐翰林学士毕士安的《阁帖》祖刻本。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钦定重刻淳化阁帖》就是以此为底本的。乾隆重刻后,就将毕士安原本置放在圆明园淳化轩。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这个毕士安底本与刻石一起被焚毁了。至此,已经没有一部完整的祖刻本存世了。目前,内容保存较完整、年代较久的一套《阁帖》,分别由美国弗利尔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收藏(弗利尔博物馆收藏第1~8卷和第10卷,上海图书馆收藏第9卷)。但这套《阁帖》只是南宋刻南宋拓的翻刻本,其价值与祖刻本不可同日而语。

完整的祖刻本已经消失了,但是,残散的祖刻本仍然存在。那就是由上海博物馆从美国购回的明代孙承泽收藏的八卷本。这套《淳化阁帖》原为八卷拓本,卷六后有宋佚名题跋,卷八后有南宋淳熙癸卯宰相王准题跋。此本上还有宋内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图书印。它的确是现今存世时间最久的《阁帖》祖本。这个祖本在南宋时为曾王淮、贾似道等收藏。元代赵孟頫收罗《淳化阁帖》,先购得二、五、八三卷,次年又觅得第七卷,其中,第八卷重出,缺第九卷。赵用第八卷复本另加柳公权帖一卷换来了第九卷,这才收全。赵曾考证,这套版本各卷虽然在上墨、刻制等各方面存在差异,但无疑属于祖刻本。

由明人清,赵孟頫这套《淳化阁帖》由孙承泽收藏,而孙也只得到了八卷本,上海博物馆购藏的六、七、八卷就是其中的三卷,其他五卷今已不知散落何处。孙承泽是明末大收藏家,孙的收藏也对《阁帖》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清代时,经安歧、钱樾等人收藏,这套刻本再次散落,到李宗翰时,只有六、七、八三卷了。李宗瀚是江西临川人,他也是《阁帖》第六、七、八三卷在清代的最后一位收藏者。之后,这三卷“阁帖》传至李宗瀚的后人李瑞清。《阁帖》三卷从李氏家中散出,又归蒋祖贻、周湘云递藏,周湘云逝世后,它又为台湾著名收藏家吴朴新思学斋所藏。吴氏本居上海,后去台湾,去世之后,他的大部分家减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购去。而《阁帖》三卷却不知下落了。

1995年嘉土德举办中国古近代名画拍卖,这三卷《阁帖》居然出现在竞拍现场。当时,酷爱收藏中国艺术品的美国人安思远以28万美元购得。之前,1994年,嘉士德公司也曾组织中国古代书法拓本拍卖专场,拍品中有被香港大收藏家李启严收藏的《淳化阁帖》祖刻本第四卷。安思远现场拍进了该卷。安思远已对《阁帖》前后追踪了8年,能够收集四卷祖刻本,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捧着酒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与此同时,大陆方面也一直关注着这三卷祖刻本的动向。对于第四卷已被安收藏的情况,大陆方面并不知晓。得知这三卷《阁帖》的拍卖消息后,著名的书法家、文物鉴定专家启功,心情难以平静。他深知这三册《淳化阁帖》不仅为海内孤本,且三卷共收170帖,全是摹刻王羲之书迹的专卷。这是国家一级文物。老先生当时并不敢奢求它们回归,他只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见上一面,否则死不瞑目。

1996年3月,时为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的王立梅,要赴美参加“中华文明五千年文化艺术展”的谈判。临行之前,启功让她邀请安思远携带《淳化阁帖》三卷到北京展览。王答应了启功的请求。

在美期间,王立梅通过各种关系找到安思远,并转达了启功先生的愿望。安思远久闻王的大名,并告诉她所藏《阁帖》不是三卷,而是四卷。随后,安氏又带她观看他的收藏。看到四卷《淳化阁帖》时,王立梅激动万分,她小心洗手,戴上手套,屏息静气地一直翻阅到最后一页。也许是王立梅的虔诚打动了他,让王立梅意想不到的是,安思远提出,《淳化阁帖》不仅可以到北京展览,还可以转让给中国,条件是用故宫收藏的清代朝珠交换。

之后,在王立梅的联络下,故宫博物院积极选择可以交换的朝珠。另一方面,1996年9月,安思远也如约携四卷《淳化阁帖》到故宫博物院进行展览。启功和国内一批顶级的书法家、研究人员对这四卷《淳化阁帖》进行鉴定。挑剔的学者们一致认定这四卷是宋刻宋拓。

遗憾的是,交换没有成功实现,安思远似乎对故宫博物院所提供的交换物不太感兴趣。不过,他还是留下了愿意继续等待的信息。他还说:“是中国艺术品给了他一切,他愿为中国做一些事;《淳化阁帖》不会给日本人,早晚会让它回到中国。”2000年3月份,安思远还将一件来自河北曲阳五代王处直墓的石雕武士,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2002年5月份,他又将一件西周青铜器《归父敦》送还中国。但是,他一直没有收到北京方面关于交换《淳化阁帖》的反馈信息。这时,上海博物馆出动了。然而,通过几次交涉,上海方面与安思远在售价上没有达成一致。最后,他们想到了深为安压、远所信任的王立梅。王再次赴美面见安思远,安思远指出,《淳化阁帖》给日本人的出价是1100万美元,出于他与王彼此之间的友谊与默契,王出面收购的话,价格可以由600万美元降到450万美元。

王立梅随即将这个消息通知上海博物馆,由于担心夜长梦多,上海方面接受450万美元的价格,并希望她随机带回。安表示同意。

4月14日,王立梅将《淳化阁帖》送到上海博物馆,上博的几位书画专家当即进行查验。他们用加世纪20年代珂罗版印制的《淳化阁帖》与宋拓《淳化阁帖》一卷卷地逐一进行查对。让他们吃惊的是,第七卷竟然缺了三页,在场诸人脸色大变,接着下查第八卷,又多出三页。多出的恰好是第七卷缺少的那三页。大家提到嗓子眼里的心这才放了下来。最终,专家确认这四卷《阁帖》是存世的最善本。

上博收回《淳化阁帖》后,随即安排将它展出。考虑到它属于所谓“黑老虎”碑帖,黑底白字,与绘画的多彩、文物的多姿相比,显得单调,他们在布展设计上费心尽力,将《阁帖》一页页镶嵌在黑瓦白墙内,200米展览线迂回曲折,令观众如入苏州园林,而《阁帖》每页旁所附相应释文,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阁帖》的丰富内涵。

同类推荐
  • 大唐官商

    大唐官商

    现代人穿越古代,娇妻相伴,本想平平淡淡的生活下去。奈何金子总会是发光的,现代精英到了古代,那光辉是大大滴......身为河东六姓世家的王家旁系子弟,王彦没有家族的支持,也没有强硬的靠山,经商之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但俗语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太极推手一出,官商横空出世。韦皇后专权,中宗暴卒,睿宗禅位,玄宗开元盛世,我在又不在,名不为我所重,蒙头发大财才是王道。蛇灵,党项七姓,我本不欲成大事,而大任在肩,官途一道步步艰险。极品贤妻相守,金银珠宝为伴,葡萄美酒夜光杯,人生如此复何求。
  • 三国兵者诡道

    三国兵者诡道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淬炼三国

    淬炼三国

    一次偶然的考古发掘,揭开了尘封1800年之久的历史迷雾。龙毅,这位在公元188年奇迹般出现的神秘人物,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奄奄一息的东汉王朝因他爆发出极大的生命力,再度强盛千年之久。他的种种举措以及他最终的离奇失踪,都让历代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却又津津乐道,尽管他的某些思想有开历史倒车的嫌疑,但不得不承认,他的确将汉朝百姓的道德修养和经济生活提高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层次,而由他所建立的天一道派,至今在民间仍影响力巨大,所以历史学家习惯将龙毅之后的汉朝称为“天一汉”,又将这位无冕帝王称为天一大帝。在他的衣冠冢里,除了其亲手铸造的一柄天一圣剑外,竟然留有一本名为《淬炼三国》的个人回忆录,扉页上有一行小字:“我原本只想与欧冶子比肩,可历史总因偶然而变。”
  • 跃马大唐

    跃马大唐

    天宝四年,盛世大唐。安禄山正在崛起,杨国忠将权倾朝野,歌舞升平中孕育刀光剑影,太平盛世里暗藏血雨腥风。一名小小坊丁,崛起于市井之间,他是诗坛翘楚,他是天下枭雄。绝代佳人,为谁舞霓裳羽衣!大唐天下,谁将主社稷沉浮!
  • 春秋那些事儿:吴越争霸卷

    春秋那些事儿:吴越争霸卷

    春秋末年,吴楚越三国由于累年的血仇,爆发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厮杀与混战。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兵燹荼毒江南,壮士饮血沙场。最终,三个国家都被自己的仇恨与欲望所吞没。逃亡、屈辱、怨毒、暗杀、鞭尸、隐忍、阴谋、反间、背叛、自刎,这一个个血淋淋的字眼充斥在这段史简之中,简直就如一个暴力美学大师构思出来的好莱坞巨片,击打着两千年后我们脆弱的灵魂……工人出版社出版。
热门推荐
  • 萌呆神医:囧囧修炼之旅

    萌呆神医:囧囧修炼之旅

    她,二十一世纪一只神奇的懒咩君清雅(主角属羊),附带米虫属性的无良伪学渣。幼时家中变故,致使她从小便是淡定坑爹!?的性子【没错,本文就是这么奇葩~】,长大之后更是神奇,竟然荒废学业抛弃挚友跑去周游世界!!!然而,一个意外失误使她穿越到异世,从此开启了扮猪吃老虎的奇葩修炼之途~
  • 纪事杂录外编

    纪事杂录外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兽血辉煌

    兽血辉煌

    战鼓擂,狂风起,一路向北,守护家园。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这是一个属于狼人的辉煌,这是一个属于兽人的荣耀,一个神圣的光华。
  •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以规范研究为主,辅之以实证研究(含史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全书主要创新点在于构建了一个关于会计准则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完整框架,并以该框架为标准,对我国会计准则过去20年中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 穿越之擒男妃

    穿越之擒男妃

    一股清香萦绕在鼻间,不似玫瑰的浓郁,也不似雏菊的淡香,却使人感到舒畅、惬意。抬头一看,原来是傲骨凌寒的梅花,在寒风呼啸的冬天里增添了一份生机,即使离得很远,也可以感受到它独有的芬芳花香。凝雪缓缓睁开眼睛,入眼之处全是一棵棵的寒梅……从飞机上直接掉到这里了吗……
  • 冥帝笔记

    冥帝笔记

    来个推荐票票~~~~~(づ ̄3 ̄)づ么么哒来个收藏~~~~~~~?(°?‵?′??)亲亲哒他是成氏家族的独苗,成家人对他百般呵护,在成麟珊五岁生日的时候时候,村里忽然发生了一场瘟疫,一夜之间从里死了五个青年男人,也在一夜之间村里三座山莫名的移走,这一切的发生慢慢的揭开一个惊天的秘密。事情发生后村里人把成麟珊全家赶出村子,因为村里发生这一切的前兆都是从陈麟珊家里开始,在事故发生前成家的井里莫名的冒青烟,成家房梁绕白蛇,·····十三年后,当成麟珊长大,一切发生在成麟珊身上所有不同寻常的事情使得这个倔强的青年成麟珊揭开自己的身世乃至整个成氏家族的秘密。千年冥帝将要崛起
  • 高尔基

    高尔基

    刘明山编著的《高尔基》内容介绍:高尔基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俄国文学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高尔基却以他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走进俄国文坛。由于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所以他特别了解广大的人们群众生活的疾苦,在世界文学历史中,他的作品第一个在创作中真实而生动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群光辉的英雄形象,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一起来翻阅《高尔基》吧!
  • 独步仙机

    独步仙机

    作为一个骨灰级仙侠文读者,姜希瑜相信自己对仙侠文绝壁是真爱。熟读各大榜上仙文不说,就连许多生僻的古代道家典籍,她都下了狠劲去啃。直到有一天,她被一本从地摊上淘来的《修真宝典》砸得头破血流,醒来后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了一个真正的仙侠世界!紧接着,她发现,地摊上淘来的《修真宝典》,那居然是真货!从前看各类仙侠文时,积累到的那些仙道体悟,也居然都能用得上!左手外挂,右手还是外挂。就算天生炉鼎体质,出场就面临着要被采补的危机又如何?这个节奏分明是要逆天!
  • TFBOYS之终于等到你

    TFBOYS之终于等到你

    从外国来的三位艺人Sallye与中国的艺人TFBOYS相见会擦出什么火花呢?尽情收看本书
  • 绝世空间之女王崛起

    绝世空间之女王崛起

    她从天之骄子变为农家小妹,这种转变实在令人无法接受,可是这种有人疼有人爱的日子也实在令人喜欢。可是……为什么这是一个修仙的地方呢,为什么她竟然有一段记忆呢?为什么原来她还是一个恶毒女配呢?为了生存,她走上了一条强者之路。【文改了一些,添了一些,看了一些的亲可以重新看看。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