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重大史实的概括
原始社会以后,我国奴隶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三个奴隶制王朝。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王朝,传十三世、十六王,到公元前十七世纪夏桀亡国,共历500年左右。夏的第十六个王桀荒暴虐,百姓怨声载道,于是成汤顺乎民意,讨伐罪人,灭了夏朝,建立起了商朝。商朝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商朝的第三十一个王是纣王(商朝因迁都到殷,纣王也称殷纣)他也是暴君,宠信妲己,陷害忠臣,民心背离,周武王姬发召集天下诸侯,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即史称的“西周”。西周从公元前1027年建朝,到了公元前771年幽王亡朝,共历257年,传十一世十三王。
梁武帝萧衍的文学侍从周兴嗣将发生在夏、商、周三朝的治国成与败概括为十六个字,叫做“吊民伐罪,周发商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其意是说,有些君主(帝王)非常暴虐专横,使黎民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就就有人起来安抚百姓,讨伐罪君,推翻了商朝的开国君主。姬发,即周武王灭了商纣王,成了周朝的开国君主。每朝的英明君主能谦和地向百官询问治国的道理、公平待人,便可将国家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周兴嗣的这十六个字,不仅举出了夏、商、周三朝的典型事例,而且阐发了治国之道,含义深刻。
一、商族变迁成汤得天下
商为部落名。商族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古部落。始祖契,居于商(今河南商丘南)。
从商族的始祖契开始,至成汤建国的几百年间,商族在黄河巾下游广阔的平原地区则频频迁徙,往来无定,据相传,一共迁移了八次之多:契从商迁蕃(今河北省平山县);昭明曾两次迁徙:一次迁于砥石(今河北省石家庄以南、邢台以北一带),一次又迁于商(今河北省南部漳河地区);相土亦曾两次迁徒:一次迁泰山下,一次则又复归商丘;上甲微迁于殷(今河南安阳),一次则又复归于商丘;成汤则才始居于亳(今山东曹县南)。
成汤,其称谓较多,亦称武汤、武王、天乙,或成唐等。不仅如此,而且甲骨文里,则还出现将成汤称之为唐、大乙,或称高祖乙等。商族之所以在传至成汤时得以灭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商族传至成汤时,逐渐攻灭邻近的夏朝的盟国——葛(今河南宁陵北)、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山东鄄城东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等,经11次出征,成为相当强的国家。对此,古籍名著《孟子·腾文公下》里有记载,即成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
二是夏朝最后一个王夏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个暴君。对此,古籍名著《史记·夏本纪》里作了这样的描写,即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在这种情况下,成汤以讨伐夏桀的虐政暴行为号召,发动了灭夏的战争。据史书记载,汤与桀双方大战于呜条之野(今河南封丘东),夏桀大败,退守三朡(今山东定陶)。成汤率师追至三朡,夏桀兵败,向东方狼狈逃窜,最后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
公元前十六世纪成汤灭夏后,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建都于亳(今山东曹县南)。并将夏朝传国的九鼎运到亳都,象征权力的转移。商朝历经约六百年的统治,至帝辛(纣)亡国,商朝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
商朝时农业比较发达,已经能够用多种谷类酿酒,手工业则已能够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和烧制白陶,交换亦比较扩大,出现规模较大的早期城市,为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
二、周武王灭商
周文王还没有完成伐商事业,就患病去世了。临死前嘱咐他儿子——太子姬发(武王)要积极准备推翻商朝的统治。
周武王继位的第二年,就在盟[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大会诸侯,并作了伐商军事演习,使商朝的一些大贵族,如商纣的庶兄微子、箕子及比干(纣王的叔叔)等人,预感到要大难临头,他们就向商纣王反复进谏,力图挽救商朝的崩溃。但是,他们好心没有得好报,相传比干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箕子,因劝谏纣王,纣王不听,把他囚禁。微子一见大势不妙,不得不出逃,使商朝内部出现了大分裂。这样,在客观上就造成了有利于周族灭商的条件。从当时周族的武装力量来看,并不是很强的,只有三千战士。但是周武王比较注意策略,决定联合各部落的力量伐商。
周武王在他继位第四年的一月间,率兵车三百辆、虎贲(周王的近卫军)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联合了庸、蜀、羌、鬈、微、卢、彭、濮等部落共同进行伐商。
反商大军从汜水(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进占牧野(今河南淇县南,距离都朝歌只有三十五公里。)第二天,周武王立即召集联合起来的反商大军,举行了誓师大会,正式宣布同商朝进行大决战。
到这时,商王宫廷才得到消息。赶忙停止歌舞,撤去酒筵。商纣王慌慌张张召集将领商讨迎战对策。由于商朝的主力远在东南战场上,一时征调不回来。商王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大批的奴隶和俘虏,匆匆忙忙集合在一起,武装起来,开向牧野,逼迫他们上战场。商朝的奴隶纷纷起义,掉转矛头,配合周武王的大军攻打商朝,商纣王大败。当天晚上,商纣王就登鹿台****而死。商亡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一○二七年。
今河南洛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之一。早在周朝(西周)成王时,为了巩固和加强对东方殷故士的统治,在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周公的主持下,营建了“雒邑”,从那时候开始,逐渐演变形成如今的洛阳城。
为什么称作为“雒邑”?“邑”,古时泛指一般城市,大日都,小日邑。如《广雅·释地》里记载: “八家为邻,三邻为明,三明为里,五里为邑,十邑为都,……。”
夏制就是如此。到西周时,又有了发展。对此,古籍名著《周礼·地官·小司徒》有解释:“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可见,周时,一般则是以“四井为邑”的。西周时,“雒邑”因其在雒水(今河南洛河)之北而得名。战国时,将“雒邑”改为“雒阳”;三国时,又将“雒阳”改为“洛阳”,因“雒”亦作“洛”,亦通“洛”。改为“洛阳”后,就一直被沿袭至今。
今河南洛阳之地被周武王所看重的主要原因。“雒邑”的东西南北四方,均有大山环绕,即东望嵩岳,两依秦岭,南有伊阙耸立,北有邙山屏障。此外,它在周时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所以,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率军在朝歌(河南淇县)附近牧野打败了商纣王,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西周之后,除了将都城设在“镐京”(因城位镐池西南,所以将都城名为“镐京”)而外,为了加强和巩固原商纣王统治的东方地区,拟定营建一座新都——“雒邑”,作为统治东方地区的政治中心。但是,周武王的这个设想未得到实现,他就因病去世了。
周公为什么要在“洛邑”新建“东都”。武王死,因其子成王年幼,则由周公辅政,“三叔” (管叔、蔡叔、霍叔)不服,联合纣子武庚,在原商纣王统治的东方地区,发动了一场大叛乱。周公经过西周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东征,即平定了武庚发动的一场大叛乱之后,则决定在武王生前选定的地方,营建一座新的都城——“雒邑”,或曰“东都”,周公东征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旧商朝潜在的社会势力,并没有被彻底消灭,还是很顽固地存在着。特别是周公东征的过程中,使大批商朝贵族成了俘虏,失去了过去的威福,心存不满,时刻梦想恢复他们失去的天堂。因为他们顽强地反抗周族王朝的统治,所以当时把他们称为“殷顽民”。周公把旧商朝东部地区的那些顽强反抗周朝的“殷顽民”,都给集中迁移到洛邑,并派重兵镇守。同时,向“殷顽民”展开“顺应天命”的宣传,如何“殷顽民”宣讲什么:我们周族只不过是认真执行“天罚”而灭掉了商纣王的。所以,现在周族王朝才把你们集中迁移到新建的“东都”雒邑来。如果按照“天罚”本意的要求来说,你们都应该是被杀掉,可是在周族王朝不但不杀掉你们,反而还给你们房子和耕地,只要是你们老老实实地臣服周朝,你们会得到“上天”的宽恕!如果你们不老实顺应天命,我们周族王朝不仅是要夺去你们的房屋和土地,还要执行“天罚”杀掉你们!经过这种政治上的宣传,再加上严密的军事控制,确实达到了使“殷顽民”逐渐降服了周族王朝统治的目的。
三、夏、商、周三朝政权体制
夏朝的最高统治属于王权。夏朝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原始社会结束,奴隶制社会开始。夏朝的政权体制,形成奴隶制国家政权的雏形。夏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帝王,在朝廷中设置的管理机构比较简单,在一些古书中虽然有“夏后氏百官”之说,但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三官,即管理畜牧的“牧正”、管理王朝膳食的“疱正”和管理造车的“车正”。夏朝地方设置的官叫“九牧”。夏朝将国土划分为“九州”。所谓“九州”,占籍《书·禹贡》记载,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夏朝派遣九牧管理九州。
商朝逐渐出现“分封治国”。商王朝统治地区比夏王朝统治地区又扩大了,因而在国家管理体制上亦有所不同。商朝的最高统治者为国君,商朝廷中设置的官职,总名曰“内服官”,即在商王直接统治区内为王室服务,主要官职有:朝廷中辅助商王进行统治的“尹”;朝廷中执掌国家事务的“卿士”;掌管修史等文字工作的“作册”;掌管祭祀或祈祷的“巫”、“史”、“卜”;掌管农业的“小籍臣”;掌管手工业的“工”;掌管家奴的“宰”等。商王朝在地方设置的官职总称“外服官”,主要有在封土疆内掌统治大权的“侯”;领导一方的“伯”和受封的地方官“甸”。商王朝在地方设置的官逐渐演变成“五等爵位”,对此,古籍名著《礼记·王制》里有记载: “王者之别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