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9000000023

第23章 佛与修身(2)

通过挣钱来满足人的欲望,这是现代人寻求幸福的途径,可是欲望是一种永不知足的冲动,这种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更大的欲望。明代朱载育曾用一首散曲《十不足》为贪婪之徒画像,虽有迷信色彩,确也入木三分:“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娇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没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此散曲告诉我们这样一道理:欲不除,似蛾扑火,焚身乃止;贪不了,如猩吃酒,鞭血方休。朋友,请记住《增广贤文》中的“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足常止,终身不耻”的忠告吧!

现实生活中,这种得陇望蜀之辈到处都是。当官的,身为科长,还一心想当处长、厅长;经商的,赚了十万,还想百万、千万。……殊不知,官场并非坦途,有人叱咤风云、弄潮于宦海,—旦忽遭狂风巨浪,便沉尸于海底。商界更加险恶,或树大招风,万贯钱财招致杀身之祸。或身陷骗局,十年血汗付诸东流。其实,把追求多欲满足当作幸福的人是不会有真正的幸福,他们只能陷在那个无底的欲壑深渊里挣扎得精疲力竭,痛苦万状,甚至身心俱毁!“有欲甚,则邪必胜。”(《朝非子·解老》)“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只有寡欲才能使志趣突出专一,才能有所建树。像孔子的学生颜回,堪称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而有所建树的典范。我们在《论语》里看到孔子对他的赞叹,他在物质生活上可以说是贫困到极至,吃饭连饭碗都没有,喝水连个茶杯都没有,“一箪食,一瓢饮”。睡觉无枕头,而用手臂弯曲当枕头,“曲肱而枕之”,这种情况,如果是换了别人,那个苦苦得不得了,早就“人不堪其忧”了。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故夫子再言“贤哉,回也”以深叹美之。程子也对此赞曰:“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颜回安贫乐道,在学习上丝毫不受影响,因为他懂得“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之道,大立业、治学都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纯粹地断绝欲望的人是不存在的,或许还是一种不道德。但是,一味陷进现实欲望之海而不知自拔、不能自拔者,最终是与真正的人生相去甚远的。孔子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他的意思是:真正的君子是知道理智欲求的界限的,他能够在欲求中施之于理智,把握自己而不被外在的欲求所淹没。

关于欲望,荀子有段着名的论述:“性是生成的,情是性的本质,欲望又是因情对外物的感应而产生的。认为欲望可以得到而去追求,这是人之常情,是不可避免的;认为自己欲望是对的,从而想方设法去达到它,也是人的智慧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佛教经典《成惟识论》卷三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所乐境,即能激引喜乐情愫的顺境;希望,即是贪欲;为了满足自己的希望,使所乐境能在生活中变成现实,这就需要付出辛勤的代价了。据《世界日报》报导: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发现,人类所有行为是受十五种基本欲望和价值观驱使——好奇心:学习的欲望;食物:吃的欲望;荣誉感:表现符合模范行为的欲望;拒绝:恐惧社会排斥;性:性行为和绮想的欲望;运动:体能活动的欲望;秩序:日常生活的组织规律;独立:自行作主的欲望;报复心:被侵犯时反击的欲望;社交:合群的欲望;家庭:与家人共处的欲望;社会名声:得到声誉和肯定的欲望;嫌恶之情感:逃避痛苦和焦虑;公民意识:希望服务公职,追求社会主义;权利:影响他人的欲望。该文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皆不超出对于这十五种“欲望”的追求。该文又把十五种欲望分为性、荣誉感、报复心和食物四大类。对于人们的“欲望”,佛经中更为详尽。《大智度论》二十一卷中列出六类:****;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在:般佛经上皆称“财、色、名、食、睡”为五欲。孟子曾说:“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人要生活,就得吃饭,维持个体的生存,并希望吃得好一些、睡得好一些,这就是食欲和睡欲;健康的身心,少不得男女****,没有性生活就没有种族的繁衍,就不成世界,这就是****即****;名誉欲,浅言之就是欲求生的光彩;财,金钱欲,有些人追求金钱,并不是为了维持生活,而是利用金钱以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古人说:“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吕氏春秋·贵生》)“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贷,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但相同之中却有区别。愚昧贪婪之人,于衣、食、住、行及财富欲望无边,追求无限,“穷年累世不知足”,朱载育就属于这一类。而智慧明达之人则懂得“祸莫大于可欲”(无节制),按照“欲不逾矩,方能得福”的辩证法则生活,于饮食、性生活都持之有度,而且不取伤廉之财,“不贵难得之货”。颜回正是因参透了“平易恬淡则……邪气不能袭”(庄子语)的人生哲理,所以他衣食节俭,自奉菲薄,而被后人作为景仰的楷模。“五欲”,当然还不能概括人类的欲望,但从五欲分析,实皆以“生”为核心,同“生”有密切的联系。人生,把人与生连缀成词,是颇富深意的。欲生,大概就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吧!

佛教《遗教经》上曾说过:“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老子《道德经》上也说:“知足不辱,知止不耻”、“知道满足就是富有。”因为知足就不觉得还缺少什么,而觉得不缺什么就是富裕。物质上的富翁而精神上的乞丐的人不是真正的富,真富不一定钱多,从心理感受来说,只要知足就绰然富裕了。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逛遍了整个雅典街头的货物摊头,却惊讶地感慨:“这里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呀!”故庄子说:“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作。”(《庄子,让王》)所以,我一直认为人的灵明与欲望是在一个天平上,完全断除欲望,过着完美灵明的生活,是—般人难以臻至的境界,但使天平的两端均衡也并非艰难。可惜,—般俗人的生活是欲望重而灵明低,灵台不清的人要真正品味生活是不可能的。

自古以来,有许多像苏氏那样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的人,避免了人生中许多难堪的穷相。却也有更多的人,处处感到人生的穷困,他们不光有财穷感,还有权穷感、名穷感、色穷感……他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不惜露一身不堪的穷相。他们所以穷诌富骄穷相毕露,盖因心穷。假如生活如萤火般的贫贱,也必须有一根非常重要的火柴—一知足,才能点火。所以,欲望的强弱因人而异,但不管怎么说,人类都生活在强烈的欲望中,很难摆脱欲望的左右,再说世上真正赤贫知足的人不多。其实,“不满足”,与“不止”,也是人的天性。要不,鲁迅先生为什么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热风,随感录六十一》)美国卡耐基也说,朝着一定的目标走去的是“志”,一鼓作气,中途不停止是“气”,两者结合起来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名利之心,人皆有之。然而,有名利之心和被名利所累则是两回事。

人生苦短,一切皆命运,尘世上许多被欲望驱使的人,他们看重的是浮世的利禄,并为获得的一切而沾沾自喜、狂妄不可一世,为得不到的欲求而痛苦烦恼。对待欲望正确的态度是:在进取的条件下尽量使欲望得到满足;在退步的状态下,努力节制自己的欲望,不使之继续膨胀,正如一首打油诗所说:“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自不如。回首看见推车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是对待欲望最好的原则。

三、财迷心性

金钱对于人的诱惑,实在是难以估量的。有钱能买房,有钱能买车,有钱能让子女进“贵族学校”,有钱能环游世界大饱眼福——这些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正常的愿望。莎士比亚曾对金钱有过这样的描述:它能够“使该诅咒的得福,让浑身长满白皮癞的人受人喜爱,使盗贼成为显要”——这些都是金钱的魔力。金钱既是财富的象征,也是罪恶的源泉?有人为了金钱挺而走险,有人为了金钱而六亲不认,有人为了金钱而大打出手,有人为了金钱而杀人放火,有人为了金钱而出卖肉体,有人为了金钱而身败名裂……

唐代有个著名的居士,名叫庞蕴。他对世人追逐金钱、见利忘义十分鄙视,希望能过清净的生活,并作偈以明心迹:

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

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他悟道以后,用船满载珍宝家财,沉之湘江。

在现代商品社会,金钱对人们的诱惑力很大。庞蕴提醒人们“金多乱人心”,这是有道理的。做人要有原则,千万不要因金钱而迷失本性,更不要为了金钱而去干错事、傻事,不要为了金钱而出卖国格、人格。

有人说:“土地公公坐铜棍——钱可通神”;有人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为了钱而贪赃枉法的人,古已有之,今亦不乏。唐代张固所撰《幽闲鼓吹》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唐张廷赏将判度支,知一大狱颇有冤屈,每甚扼腕。及判使,召狱吏,严诫之,且曰:“此狱已久,旬日须了。”明日视事,案上有一小帖子,曰:“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公大怒,更促之。明日,复见一帖来,曰:“钱五万贯。”公益怒,令两日须毕。明日,案上复见帖子,曰:“钱十万贯。”公遗止不问。子弟承问侦之,公曰:“钱至十万贯,通神矣;无不可回之事。吾恐及祸,不得不受也。”

这则笔记所化笔墨不多,却将一个执法官员被拉下水的过程及心理状态描述得清清楚楚。这个张大人原来还是有点正义感的,但毕竟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一旦受贿,就把国法忘了。当行贿者开出三万贯的价码时,他“大怒”,不仅拒绝了,而且还加快了办案的速度;当行贿者开出五万贯的价码时,他“益怒”,不仅拒绝了,而且下令在两天内完成此案的审理;当行贿者开出十万贯的价码时,他便“遗止不问”,将赃款笑纳了。他有个可笑的理由,所谓“钱至十万贯,通神矣;无不可回之事。吾恐及祸,不得不受也。”

在封建社会,这个张大人所说的“钱可通神”的理论,确实反映了一股黑暗、邪恶势力的存在,所以他便有“不得不受”的无奈。因为行贿者打不通你这个关节,还会继续往上通,到头来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张大人的选择是:与其吃罚酒,不如吃敬酒,落得做个顺水人情,又得了十万贯“好处费”,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有人强调:“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去屈服于金钱的魔力,而去做金钱的奴隶。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对金钱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金钱,是人类抽象的幸福。所以,一心扑在钱眼的人,不可能会有具体的幸福。”这话极有哲理,爱钱如命的人咀嚼一下其中的滋味,对自己有好处。

贪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古今中外皆然。因此,佛家对—个“贪”字深痛恶绝。贪欲像—条绳索,会将人越捆越紧,最终让你透不过气来。贪欲像一副桎梏,会把人手脚束缚,使你常常身不由己。贪欲越大,绳索越紧;贪欲越多,桎梏越重。

《义足经》中,讲了这样—个故事:

有个叫桀贪的国王,贪得无厌:对内横征暴敛,滥杀无辜;对外发动战争,涂炭生灵。帝释天王为了一试桀贪到底有多贪,便化作—个美少年,来见桀贪说:“海边有个国家,富饶美丽,不知大王是否愿意去攻打?”桀贪很高兴,请美少年七天以后带领他的军队去打仗。七天以后,美少年再未出现,桀贪贪欲高炽,无法满足,十分烦恼。这时,有个充满智慧的人来对这位国王说了一番贪婪害人害己的道理,使他听后贪心顿消,忧愁亦解。

人生最难满足的,就是贪欲。贪可以让人发狂,可以让人犯罪。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欲壑是永远部填不满的。桀贪有数不清的财产,还要拼命剥削人民;桀贪贵为国王,还要去侵占其他国家。而当他的贪欲无法满足时,便会比任何人都烦恼。这是因为他被贪欲、嗔恚和愚痴三种烦恼—起困扰着。

见钱眼开或见钱眼红,是贪婪者的通病。患有这种“病”的人往往眼光短浅,心胸狭窄,见利忘义,利令智昏。这种人为人处世,不讲信誉,不讲友情,不讲人格,不讲原则,因而成为人们嘲笑、讥讽的对象。

《百喻经》中载有—个见钱眼红的商人偷金子而烧了自家棉花的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住着两个商人。他俩一个做黄金买卖,—个做棉花生意,一有空就凑在一起研究发财的诀窍。卖棉花的商人问:“你说怎样才能发大财?”卖金子的商人说:“我时常在想,像我们这样老老实实做生意,是很难赚大钱的。”卖棉花的商人表示赞同道:“是呀,做买卖就得狠下心,能赚就赚,能骗就骗!”他们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经常以次充好,短斤缺两,干着坑害顾客的勾当。

一天,有个顾客到卖金子的商人铺前买金子,提出要看看金子的成色。卖金子的商人客气地说:“您尽管看吧!我的金子成色好,价格又公道,价廉物美。”顾客看了看说:“价钱倒是不算贵,但这金子的成色好像不够纯。”商人连忙解释:“我这里都是地道的纯金,不信您可以试试看。”顾客问:“怎么个试法?”商人道:“不是有句俗话叫‘真金不怕火炼’吗?我们就用火烧金子吧!”说着,他就叫伙计端出一盆火来,把金子丢了进去。过了一会儿,伙计就从火盆里把金子夹出,金子依然是黄灿灿的。商人不失时机地对顾客说:“您瞧,我们的金子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吧!”顾客满意地说:“这金子不错,我要多挑一点。”棉花商人将刚才的过程看在眼里。便打起了那块火中烧过的金子的主意,心想:“那块金子可值钱啦,能弄到手多好啊!对了,把金子偷偷地藏进棉花里,人不知,鬼不觉,谁会想到是我干的呢?”想到这里,他就真干了,将刚刚烧过的金子藏到了棉花里。刹那间,灼热的金子就把棉花给引着了,火苗迅速蔓延,把棉花烧得一干二净,惟留下金子在灰烬里闪闪发光。周围的人见了这情形,纷纷指责棉花商人的偷窃行为,并与他平时以次允好、短斤缺两等坑害顾客的勾当联系起来,都说他烧了棉花是活该。在人们的痛斥和嘲笑声中,棉花商人灰溜溜地逃离了小镇,再也没敢回来。

这个故事的寓意很明确:“偷鸡不着蚀把米。”这是给贪婪者的教训。如果在正常情况下,棉花商人不可能不知道棉花是易燃物品,怎么能将灼热的金子藏在里面呢?“利令智昏”——这就是这个故事的另—寓意。

干坏事的人,往往并不笨,甚至很聪明。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将聪明用在歪道上,最终难免身败名裂,落个可耻的下场。那个棉花商人就是因为摆脱不了金子的诱惑。自作聪明地将灼热的金子藏进棉花里,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使自己的财产化为灰烬,还使自己声名狼藉。

同类推荐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印光法师振兴佛教净土宗,居功至伟。不争名夺利,不任住持,不收出家弟子,不搞社会交往,终生默默修行弘法。法师一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如一株擎天巨树,以深厚的根基广化穷山瘠土为乐土福地,以广袤的浓荫庇护众生,度无尽众生脱尽烦恼、永得安乐。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她出生8个月大时,因小儿麻痹导致残疾,恶劣的病情使她生活都无法自理,只有两个食指可以活动。一本古典词集让她找到了心灵的方向,从此走上了诗词文学之路,并有所造诣,被誉为“词界升起的新星”。她勇敢地在网上征婚,寻找自己的爱情,并与一位内蒙小伙子相约,生死与共。为救治患癌症的父亲,她顶着巨大压力,卖词救父,筹集治疗费。她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孝老爱亲“中国好人”称号,其自强不息的经历被媒体赞誉为“安徽海迪”。本书讲述了这位重残女孩的心灵、勇气和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
  • 千度回首

    千度回首

    跨越隔世,奈何我们兜了一圈还是相遇了。这到底是上天的捉弄,还是命运的安排。前世的背叛,今朝的相守,孰是孰非教人如何抉择。只道是,千度回首,春深沉醉,落花有意,流水薄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裴子晞的苦难生活

    裴子晞的苦难生活

    裴子晞轻启小嘴,温柔地对那个好看的孩子说道,“美女,长大了做我媳妇好不好?”那个漂亮的孩子恶狠狠地瞪着裴子晞,朱唇里吐出一句不怀好意的话,“靠,敢说老子是女人,你死定了。从此以后,你是我的仆人。”一句话从此决定了裴子晞的苦难人生,开始了当仆人的艰难旅程。当大家慢慢长大,究竟谁才是主人,谁才是仆人?日更,绝不断更,请大家给个支持,收藏和推荐,谢谢。
  • 守望边际最美星空

    守望边际最美星空

    讲述一个青涩懵懂的少年等待一个来自不同星球的女孩,尽管路途坎坷漫长,可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路途中有喜有悲,少年最终成功等待归来了吗?敬请期待......
  • 失衡的权杖

    失衡的权杖

    一个命运多舛的少年,重生异界,成为身份高贵的二皇子西尔维亚·亚罗恩的同时,也背负着象征皇室耻辱的人生。既然命运女神指尖的权杖,始终无法平衡,那他就用自己心中的眸子,看破这份虚伪的光明,让那本厚重的命运之卷垫桌脚去吧,他的人生,这一次,由自己书写。
  • 火影之御前嘉瑞

    火影之御前嘉瑞

    主人公的热血传奇,从默默无闻到第一个C级任务。
  • 荣耀生涯

    荣耀生涯

    从哪里开始,就要从哪里结束。叶庭重回辉煌,却只能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练,但是因为真的喜欢这款游戏,叶庭接受了战队的教练职位,勤勤恳恳的开始了自己的教练生涯。后来叶庭说“即便只是教练,可是我从来都以职业选手的标准要求自己。”
  • 瀛涯胜览

    瀛涯胜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校园天才班

    极品校园天才班

    一场意外换来了普通女孩就读豪华高中的机会,按照家境,她居然只够资格分到了天才班。开神马玩笑,她哪里长得像个“天才”了?不好意思,你父母家产不到千万是没资格进入精英班的。对了,要想留在天才班,必须在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和综合测试全部过关,否则请自动退学。那个……是不是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通过测试了呢?你想的太简单了……别忘了,你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虎视眈眈,一不小心就会被吃得骨头都不剩的。
  • 神秘殿堂

    神秘殿堂

    神秘殿堂之中有九殿,一为武殿,二为心殿,三为功法殿,四为器殿,五为丹殿,六为人殿,七为源殿,八为时空殿,九为寂无殿,当一个悲剧的小子被吸纳进去之后,展开坑死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