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0700000005

第5章 扬长避短,让猴子爬树鸭子游泳(2)

比如你需要一位记录人员,每日向电脑录入各种数据做市场分析,把这份工作交给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软件工程师,不需要多长时间,他就会感到工作单调乏味。失去了工作兴趣,自然就会出差错。可如果你交给一位职业中专毕业的女性来做,她会非常热爱这份工作的,会高兴地向同学们炫耀在铺着地毯的微机房工作是多么惬意。再比如,某些企业用解除劳教者当装卸工,他们会感恩戴德地工作,因为起码企业解决了他就业的问题。建筑行业招收大量农村临时工,这些工作活儿很累,收入也不太高,可他们干得很起劲儿,因为毕竟比农村强多了。

一位教师已经41岁了,刚从外地调回北京,一直没有找到对口企业。一家科研所在众多应聘者中录取了他。与许多人相比,他回京后一直受失业困扰,如果录取他,他会很珍惜这次机会的。年龄大点儿,反而更踏实,来个研究生说不定哪天就“飞”了。学历虽不高,但他吃过苦,有实践经验,进步不会慢。后来,他果然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企业是需要大批精英俊杰的,可是雇用太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企业并不利。因为与他们地位相称的职位很少,一旦没有合适的职位,他们一定会不满意的。所以,优秀的人才要雇用,而也不能忽视那些条件差的员工,更不能将其视为累赘。

管理者发掘人才应当不拘一格,不能因为一个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就将其忽略,打入冷宫或束之高阁。一个团体是由不同层次的人组成的,有拔尖的人才,也有平庸之人,管理者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以实现人尽其才。

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是离不开条件差的人的,全是高学历、高素质人员组成的企业人才结构,未必是最佳结构。对于企业来说,团队里面每一个人都是企业的一笔财富,是属于企业的资源。每一个人都蕴含着无穷的潜力,只是需要管理者去开发出来。

3、多给“笨”人一些机会

在每一个公司里都有所谓的聪明人,他们高谈阔论,妙语连珠,几乎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在老板们眼里,他们思维活跃,处事灵活,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他们往往能获得担当重任的机会。

与那些备受瞩目的聪明人不同,企业里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忠心耿耿、任劳任怨、踏实本分,却因为不善于哗众取宠地表现自己,很难在领导或者老板面前留下“是个人才”的好印象。在众多聪明人眼中,他们是不折不扣的“笨人”。

殊不知,那些张扬的聪明人随时都可能把老板和企业带入绝境。而恰恰是这些不起眼的“笨人”,才是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笨”人因为任劳任怨,所以是最好的执行者,实际上,“笨”人通常是实干主义者的名词。比如,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有主人翁精神,能承担责任,并且有良好的工作习惯,能随时跟进,保证目标的按时实现。而聪明人就不同了,他们容易好高骛远,喜欢自作主张,很多时候,他们都看不起“笨”人的笨方法,他们更喜欢取巧,可是哪有什么取巧的办法?由于上司对他们的重视,聪明人就会逐渐养成自以为是的脾气,久而久之,将难于驾驭,一旦他们感觉自己不受重视,或者聪明误用武之地,他们就会甩手走人。而频繁的人员调整,将给成长中的小企业带来致命打击。

不是所有的企业制度都非常完善,尤其是那些小的企业更是如此,而“笨”人通常是有一说一,对工作中的不良现象,他们会随时提醒老板。同时,他们有很好的成本意识,能省则省。这在无形中就降低了经营风险,节约了成本。

张华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一家饮料厂工作,一年后他就被老板任命为品牌经理,原因就在于他的“笨”。比如他出差在外,能坐公交车就绝不打的。这样的好员工,老板怎么会不放心呢?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成就一番事业,只是相对那些所谓的聪明人,不善于表现的“笨”人得到机会更少。因此,他们更珍惜老板给的每一次机会。一旦得到老板的信任,他们就会以“士为知己者死”的态度全力以赴。

一家生产中央空调的小企业,他们的员工几乎都是其他企业看不中的“笨”人。而老板却不“嫌弃”他们,而是用对待聪明人那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们,他们能跳1.8米,他会给他需要跳2米的岗位。结果,就靠着这样一批“笨”部下,他的企业硬是在华东、华北和西南市场上抢下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对于“笨”人而言,公平、公正、公开其实是他们最看重的。与那些张扬的聪明人相比,他们不会一开口就和你谈高待遇,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做好事情。如果老板能重视这些埋头苦干的“笨”人,并委以重任,那么,相信这些不起眼的“笨”人将给企业带来无尽的惊喜。

4、用最合适的人胜过用最好的人

大多数管理者在用人的时候,自然都偏好于最好的人,但事实证明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该转变观念,宁要最合适的,不要最好的。

“最好的”,顾名思义就是最优秀的,优秀的人并不是不可用,而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并不是所有高级人才都是“千里马”。有些人本领高却没有实干精神,才能大却没有忠义之心,这种人极难驾御,感情约束基本无效,除非你能满足他的野心,否则他决不会对背叛抱有任何愧疚之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优秀的人常常自诩能力非凡,所以要求的报酬自然也是非同小可。也就是说,买一匹千里马,要用十匹马的价钱。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也不能不考虑成本概念。

如果工作本身价值有限,不值得聘用高学历的人,而企业却偏偏聘用高学历的人才;或虽聘用了高学历的人,而高学历的人却不能创造出相应的高价值,企业用人时就会陷入边际效应递减的怪圈:用人成本不断增加,而员工创利水平却在下滑。

与其追求冒风险追求最好的,不如选择最合适的。这就像乘坐马车一样,与其追求速度被一匹劣马掀翻车子,不如追求稳妥让一匹凡马平平安安送到目的地。

被日本人尊称为“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就此提出了“70分人才观”。

松下幸之助在用人的时候不去争抢100分的顶尖人才,而偏好70分的中上人才。特别是松下电器在创业之初,公司的名气还不大,招募到的员工多半是三井、住友、三菱等大企业所不要的人。但是松下幸之助却能率领着这些被视为次级人才的员工,一手打造出松下电器蓬勃成长的企业版图,也证明了松下独特的用人哲学的确有他的道理。

在松下眼中,100分的顶尖人才虽然才高八斗,但是做事情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下面人的意见。而且他们的自负感很强,如获晋升,他们通常觉得那是应得的;一旦工作不顺利,他们也往往容易抱怨公司、抱怨别人。这种人尽管有一流的才能,但是对公司却不一定能带来多大的贡献,甚至还可能对公司的向心力造成负面影响。

比起100分的人才,而70分的人才,一般较少傲娇两气,他们多数对于待遇、环境容易满足,内心很看重企业交付的信任和委托,常常有一股子要与顶级人才比试身手、较量高低的念头。因此,他们特别富有竞争激情,乐于团结合作,握成拳头。如果使用得法,用到好处,这些70分角色同样会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使企业如虎生翼,活力不竭。

与松下幸之助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台湾塑胶集团掌门人王永庆。但是王永庆并不是开始就偏好于中等人才,相反,早年的时候,他对人才要求极高,务求优秀。那时台湾人才资源匮乏,虽然费心搜寻,优秀人才也只是偶有所得。后来,他诚心聘请了一批外国留学生,谁知这些人在台塑“水土不服”,工作既不安心,业绩尚不如普通人。

后来,经过多年摸索,王永庆终于总结出两条经验:其一,人才要靠自己培养;其二,用中等人才。

所谓用中等人才,就是说,某个领域的某一职位,王永庆并不刻意选择顶尖人才,而是选取中等人才来用。为什么要用中等人才呢?王永庆认为,顶尖人才可遇不可求,决不是经营者强烈的爱才求才愿望可以促成的,既然如此,中等人才无疑是最合适的。

与聪明人不同,中等人才比聪明人好找多了。而且他们经过培养训练,对工作也能胜任愉快,大可不必去争抢那些“一流”人物。

此外,中等人才比上等人才容易培训。那些聪明自负的人,一旦工作不顺心,就抱怨自己的公司,抱怨自己的职位。带着这种心态做事的人,责任心和工作热忱都不足。尽管他才能一流,若不发挥出来,还不如一般人才。

相反,中等人才没有骄傲的资本,谦逊好学,勤恳务实,他们很重视公司给予的职位,为工作竭心尽力,这样反而可能取得比上等人才更好的业绩,对公司的作用更大。

其实,人才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聪明人的优点很多,但是如果一个企业都是聪明人,并不一定能通力合作,所以,管理者在用人的时候,要选最合适的人才,而不是最拔尖的人才。

同类推荐
  • 德鲁克的管理秘诀

    德鲁克的管理秘诀

    本书撷取了德鲁克毕生作品的精华,向读者提供了了解德鲁克管理思想体系的金钥匙。全书从目标管理、自我管理、战略管理、人才管理、团队管理、决策管理、组织管理、创新管理等多个方面,全面而翔实地讲述了德鲁克的经典管理思想,相信一定会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问学习和了解一代大师的思想精髓。
  • 海底捞的经营哲学

    海底捞的经营哲学

    有人说火锅被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普通火锅,一类是海底捞火锅。“海底捞”三个字,不再仅仅是一家火锅店的名称,而是变成了一种现象。海底捞现象的本质是什么?海底捞靠什么在经营中赢得顾客、赢得员工?本书从其定位、发展、创新、管理、服务、品牌文化等多个方面为读者剖析海底捞成功的秘诀。
  • 这样做商场超市管理最有效

    这样做商场超市管理最有效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依次介绍了商场、超市行政办公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安全保卫管理制度,总务后勤管理制度,商品、采购管理制度,商品储运管理制度,进货、入库票流物流规程,商品变价、盘点票流物流规程,特殊商品管理、处理制度,商品营销、促销管理制度。
  •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金字塔结构成因及经济后果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金字塔结构成因及经济后果

    本书主要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从理论建模和实证检验两个维度对金字塔结构的成因进行解释,并从投资决策、资本结构、现金股利和公司价值等方面,对金字塔结构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经验验证。
  •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建筑施工企业经理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建筑施工企业经理

    不论何种行业,优秀的经理人必定是一位财务高手!教你轻松驾御建筑施工企业必备的财务方法与技巧通过《不懂财务就当不好建筑施工企业经理》的阅读,你将学到:全面掌握三大财务报表,读懂财务报告。非财务人员与财务部门在统一的平台上达成有效沟通。建立起清晰的成本控制意识与内部控制方法。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学会使用预算等财务工具加强内部管理。
热门推荐
  • 纯洁圣洁的天使

    纯洁圣洁的天使

    运用语言文字的能量人内在的磁场能量让地球成为天堂天国,地球平安健康富裕幸福圆满喜悦,地球喜悦人类喜悦宇宙喜悦。我喜欢刘德华苏有朋古巨基赵薇林心如刘亦菲唐嫣古利扎娜张杰谢娜何炅维嘉吴喜杜海涛成龙胡歌霍建华蒋劲夫,要把作品拍成电视,和全球最著名的秘密吸引力法则一样。每一个女孩子女人都是天使公主女皇,每一个男孩子都是爱神王子皇帝。你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使者,你是全世界做高贵尊贵的伟人领导领袖。
  • 山寨水货封神录

    山寨水货封神录

    (起点编辑三组主编签约作品)当代极品屌丝的异界传奇!!!装神弄鬼的精品典范!!!!以科技伪装武技,用谎言积累声望,剽窃后世言情勾引最圣洁的女神……谈笑间强者崩溃、美女倒追、财源滚滚、权势滔天。且看史上最牛之神棍玩转中世纪。将强者伪装演绎到天荒地老……同时请大大们有空作一下作品调查
  • 有女明妆

    有女明妆

    她,宋氏明妆,本是小小庶女,父亲一心匡扶家族,不问后宅;嫡母高贵冷漠,对她不冷不热;生母温柔,却不幸早逝。上有出挑的嫡姐庶姐,下有高贵的嫡妹。好在生母对祖母有着舍身相救之情,在这后宅中有祖母照拂,养母细心看顾,得以平安长大。一朝选秀,宋家姐妹纷纷落选,反倒是她,走进宫门。对宋明妆来说,进宫本是为了家族,却对一国之君产生了愿得一心人的感觉。他是她的依靠,是她的下半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你的余温,我的情深

    你的余温,我的情深

    我爱过的邹墨衍,曾是我的学长,曾是我的前男友。也曾是我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曾经,他恨我,我不敢爱他。可是在他慢慢的攻陷之下。我爱他,爱的可以飞蛾扑火,可以全力以赴。而他对我,柔情宠爱到了极致。我从不知道,他温柔的背后藏着怎样扭曲的面孔,原来的他,闷骚,感性,认真。现在的他,阴狠,毒辣,嗜血。我以为他回来是要跟我白头到老。却不知道,他给我的,是梦寐一场。原来,深爱不过是一场尔虞我诈,渐行渐远的游戏。你曾留下余温,而我对你依然情深……
  • 一世惊梦

    一世惊梦

    她,是混迹于青楼的花魁,也是武林中令人闻色丧胆的“魅”;他,是武林中群花追逐的新秀,亦是皇家遗弃的弃子。为了复仇,她错入宫廷,为了追逐,他重归故里。江湖恩怨,宫廷之争,究竟孰是孰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叶舞清秋

    落叶舞清秋

    一场因家产继承引发的蓄意谋杀,面对仇人与亲人之间的抉择,该怎么办呢?原谅?报复?面对友情与爱情,又是怎么抉择的呢?
  • 少年足球时代

    少年足球时代

    这是一个足球文化盛行的时代,这是一个足球水平糜烂的时代!足球就是一种战争,没有争强好胜的决心就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球场上取得胜利!江海!加油吧!每一场比赛都是一场决战!如果你不能征服你的敌人,那么你就会被敌人打败,最后绝望地沉沦!你不是想要汉国的足球早日崛起吗?那就努力吧!少年!本书没有穿越,也没有金手指和无敌无厘头的系统,就一个普通足球天才的YY故事!(好吧,其实我就是想写一本中国版的少年足球,梦想动画改编而已!!!)
  • 月光之泪:破碎的回忆

    月光之泪:破碎的回忆

    我叫叶月羽,今年15岁。我只有一个亲人,就是我的姐姐:叶月雯。几年前,姐姐因为平定熙玥棂一场灾难,而向月亮国的女王借了月亮国的珍宝——月光之泪。后来,灾难平息了,姐姐便去月亮国归还月光之泪。可是……自从她走后,却再也没有回来过。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虹情

    虹情

    高档小区一声枪响引发一场生死相搏的打黑风暴,谁是枪案的主谋,谁是神秘女人背后的贪墨高官,谁躲藏在阴影中操纵底层大众?当群魔乱舞、沉渣泛起,当弱小的民众蒙受苦难,当人民与国家的利益备受侵蚀,正义与良知已经没有退路,必将奋起抗争,直至拨云见日。这是一部来自暴风眼重庆的打黑反腐纪实,生活的诱惑与良心的拷问让三对青年人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打黑风暴中,经历着人性善与恶的考验。尽管波澜起伏劫难重重,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