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9800000026

第26章 我到底要什么

人活百岁无非生死,活明白了,自然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清楚了因也就知道了果。目标清晰,人生的路上才不会有迷惑、烦恼、无助。

《六祖坛经》中讲,“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意识是说,善知识,世人一天到晚在口头上念诵般若,但他们没有认识到般若智慧就存在于他们自己的本性中,这就像整天念食物名称而不能充饥饱腹一样。只在嘴上念叨空,就是花费一万劫的时间,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本性,到头来还是毫无益处。

六祖慧能禅师的悟禅其实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事业奋斗是一样的。如果在悟禅时“只在嘴上念叨空”,而不去探究其中的“究竟”;那么,这段看似在用功努力实践的实则是荒废掉了。慧能禅师认为如果这样的话,“就是花费一万劫的时间,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本性,到头来还是毫无益处”。

正如六朝时的宝口禅师的一首偈语:

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

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不管是六祖慧能禅师也好,还是宝口禅师也罢,他们都想揭示一个禅理,那就是人活百岁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不能混混沌沌混一世。

的确,人生是短暂的。倘若我们不能正视人生,人生就会如流水般——只有流走的,却没有留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这短暂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怎样过才是有意义的呢?

一天,佛陀等弟子们化缘归来后,问他们道:“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化缘,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长养色身,来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又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芸芸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不过几十年的光阴。”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对佛法的了解仅限于表面。”

又有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

“嗯!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有了深入肌肤的认识,但还不够究竟。”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逐渐地被激发起来。

又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功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只见一个弟子站起身,语惊四座地说:“佛陀!依弟子看来,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语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生命只是一呼一吸!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

人们往往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才会明白活着的价值。不要将自己的生命浪费在那些没有丝毫意义的事情上,要抓住每分每秒可以利用的时间充实自己。只有目标清晰,其过程才会充实,并且在奋斗的过程中才会度过各种艰险苦难,最终修成正果。

在佛家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初唐时的洛阳净土寺,一个年轻的和尚因家中贫困,13岁(或说11岁)在这里出了家。他每日除了做早、晚课外,寺里的方丈还要他洒扫寺院、担水及负责去后山采买。而其他和尚与他相比则要清闲许多,即便是被分配购物,也是去寺前较近的集市买些零碎东西。

就这样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年轻的和尚突然有一天觉得有些不公,就去找方丈理论。老和尚听完后笑而不答,只是低头吟了一声佛号。

第二天,当这个青年和尚背着一袋米从后山市镇赶回来时,却发现方丈正在寺院门口等待。老和尚笑着示意他放下米袋休息,然后自己也找了块平地盘腿而坐……时间过去了大半天,直等到日落西山时他们才看见两个小和尚抬着一小袋食盐说说笑笑的朝寺院走来。方丈起身很不客气的问他们,我一大早就让你们去买盐。路途不远又很平坦,但你们为什么回来的这么晚呢?

一个小和尚低着头胆怯的回答,我们一路上谈笑看风景,走累了还要休息休息,所以回来晚了。方丈转身又问年轻和尚,寺后的市镇那么遥远,道路又崎岖不平,背着这么重的米袋还要翻越两座山峰,为什么回来比他们早呢?

年轻和尚回答道,由于肩上的东西重,我走路时就要格外小心,这样反而会走的又稳又快。十几年来我每天想的都是早去早归,这已养成习惯。在路途中我的心里只有目标,所以反而忽视了道路的坎坷和崎岖……方丈听完后笑着说,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标上了。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出一个人的心志啊!年轻和尚顿时大悟,此后,他变成更加刻苦、勤奋和精进。

不久,寺里进行一次严格、全面的考核,内容包括体力、毅力、诵经、悟性等等。而这位年轻的和尚没有辜负老方丈对他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在众僧中脱颖而出。他就是我国唐朝着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法相宗的创始人——玄奘法师。

他年轻时在坎坷道路上的艰苦磨炼,成就了他西行取经的伟大壮举;他“心中只有目标”的坚定信念,使他能够历经千难万险而取回了真经!

有的人生命虽然短暂,然而他们活得却很精彩;有的人虽然能够活到百岁,然而他们却稀里糊涂、空活百年;有的人总是因为害怕死亡而嫌时间过得太快,事实上他们每天都在浪费着时间;有的人却忙碌得来不及考虑这些无谓的问题,他们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被充分利用上了,根本“来不及老”。而这种“来不及老”的人,虽然无法达到参透生死的境界,然而他们离这种境界却并不遥远。

佛光禅师门下的大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三十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经历。

佛光禅师总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师父,这三十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

佛光禅师道:“我很好,每天在法海里泛游,讲学、说法、着作、写经,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了。我每天忙得很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道:“师父,您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清晨在睡梦中,大智隐隐中就听到佛光禅师的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

白天,佛光禅师总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开示,讲说佛法。一回禅堂不是拟定信徒的教材,便是批阅学僧的心得报告,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忙过来抢着问佛光禅师道:“师父,分别这三十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碌,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回响着。

事实上,佛光禅师并非没有老。毕竟三十年的时间对于谁来说都不算短,那么他为什么没有觉得自己老呢?

这主要还是在于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正是他将自己每天的工作安排得很充实,让原本一天中的无数个断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才“来不及老”的。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还是孩童时曾经有过许多的梦想,但当我们还未想如何去实现这些梦想时,死亡已经悄然而至。我们只能感叹、只能埋怨我们没有看清什么是人生。于是我们祈求上天能让我们回到从前,但那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奢望而已。所以无论我们现在是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娃娃,还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抑或是白发斑斑的老人,都要珍惜我们剩余的人生。奔着我们拟定的人生目标实实在在地做点努力,便不会留下那么多的遗憾与悔恨了。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的确,我们只有将这句话领悟于心,度过人生,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能无怨无悔、坦然面对。

同类推荐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 在此刻

    在此刻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此刻》(寻真问道的不二法门)身在此刻,心不能定,皆为想要得太多。物质的丰裕并不能带来身心的安顿,需要向内在去寻找。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立足于当下,讲生命轮回,讲日常生活,通过寻常人生的悲欢喜乐来阐释禅机妙义,知道人们理解生命真相。如一盏明灯,点亮蒙尘的心灵,踏实淡定活在此时此刻。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本书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佛教的产:尘及在中尉的弘扬。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佛救,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人精深。
  •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地区的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共同存在并得到发展,而且没有产生剧烈的文化冲突,正如德国学者哈拉尔德。米勒所认为的那样,国家对待文化的不同态度,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国家内,各民族绝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所产生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兼容精神,都为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提供了优越的人文社会环境。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谨先生学问博大精深,教化涵盖儒,释,道,融会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其影响既深又远。在台湾,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然而,南怀瑾先生拒绝一切溢美之词,自谦为“凡人”。长期以来,流传最广的却是这个最普通的称谓——南老师,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这样称呼他!
热门推荐
  • EXO时光替我说爱你

    EXO时光替我说爱你

    为什么爱我?为什么离开我?为什么背叛我的爱?为什么在我死心的时候说爱我?为什么我们不会有童话那样的结局?或许,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老天在捉弄人吧。你只会把我当成一个玩偶吗?想扔就扔,想捡就捡,你想要我的身体,还是我的心?凭什么对我这么好?你让我用什么补偿你,你想要我的爱吗?对不起……我的心早已被他占据。连死都不怕,怎么会怕爱情,爱情么……好复杂。最后还不是离开了你们……为什么那么爱我,在外人眼里,我算什么?人渣?贱人?小三?上辈子造了多少福,让我认识了两个这么好的朋友,还有两个,那么爱我的人…我爱你,没来得及说出口。我走了,去天堂了,时光老人,替我好好爱着他们吧!
  • 野性首领,请自重

    野性首领,请自重

    在冷凌陌的订婚宴上,情人高调出席。她费劲手段,让自己成为宴会的主角。用尽心机,破坏婚礼。她冷眼相望,眼看新娘容貌尽毁。他将她逼上绝境,她却逢凶化吉。他将她作为“礼物”送给别人,结果发现被卖出去的是自己。他一步一步将她推进深渊,她却一步一步让他失心。你,我本无心,却输了爱情。“我爱上了你。”“爱上了你。”“上了你。”
  • 英雄联盟之步步惊心

    英雄联盟之步步惊心

    假如英雄联盟没有了盒子、助手,或许你会说“那有什么?”但是假如突然出现了一个叫“超级助手”的玩意,它不但包揽了盒子、助手的所有功能,而且还能够自动计算召唤师技能、大招的冷却时间……并且还能够不时的给你生活提供一些便利。这时,你觉得呢?或许有一个叫超级助手的东西还是不错的!
  • 千金的恋爱进行时

    千金的恋爱进行时

    “他”是个温柔的王子,给她无尽的宠溺,但她却想解除婚姻..当真正的他醒来,与她结缘,可就在一夜之间,她变了..五年后的她,以黑道女王的身份回来了,但却是来取他性命的。他们之间还会发生怎样的缠绵呢?
  • 我的美女大大

    我的美女大大

    一个叫周星星的初中学生,在一个麦当劳里面邂逅了他的女神,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爱恨情仇的故事。
  • 《志同道异》

    《志同道异》

    也许年轻时人人都一样,曾怀揣梦想,激情四射,妄图改变社会。可一旦踏入社会,久经挫折,激情退去,往往大都是被社会所改变,只有少数人不曾动摇。故事讲述这些脱颖而出的少数人,他们艰苦创业,把各行各业带向新的格局,成就各自的金融帝国,演义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如果说他们算是成功者,那么通往成功的路就有很多条。一样的梦想不一样的思路,一样的目标不一样的手段。看似相同却又不同,准确的说是志同道异。
  • 奥巴马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奥巴马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成功需要方法,但更需要智慧,作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成功可以说是空前的,本书汇集奥巴马成功智慧,总结了这位现任美国总统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 重生之华丽逆袭

    重生之华丽逆袭

    阴阳失衡、自然颠倒、时间逆流,堪称千年难得一遇,生无可恋的张鸣人恰逢其间,雷鸣电闪间华丽逆袭,成了上帝的宠儿——张鸣人带着前世34年的记忆退返为胎儿重新出世。破蛹重生,是继续为虫任人摆布悔恨终生?还是化身成龙扭转乾坤辉煌一生?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次逆袭之旅。
  • 一届至尊

    一届至尊

    他拥有三系——木系,水系,光系。然而时间念师,空间念师。。。。在这个大陆比比皆是。而他仅仅不过三系而已。那他——如何在天才众多的大陆如何成为一代至尊?请看他的血影征程。处女作~~~~~~~~~~~~~~~~~~~~~~~~求收藏、推荐!!!!!!!!!!!!!!!!!!!!!!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