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5400000217

第217章 各抒己见

关于近战战术,当然不可能在病房中作深入讨论。可不管怎么样,这个方立秉算是有勇有谋,可惜一条腿没了,以后做一个参谋之类都力有不逮,不过若是异日成立军事研究机构,倒是可以让方立秉研究一点军事。崇祯在心里惋惜了一阵,又问了郭演七和周卫明的伤势,这才退出病房。

看到周卫明,就会想起周菲儿,崇祯可不想周菲儿唯一的弟弟周卫明再有什么好歹,好在周卫明只是左臂受伤,并无大碍,崇祯这才放心下来。

对于皇上亲自来战地医院看望伤员,伤员们要说不激动那是假的,可以一睹天颜,怎么说也是一生之造化。毕竟天底下能见到皇上的人少之又少。何况皇上表达出来的关切和爱护之心,看起来十分真切,皇上每每听到伤员们与鞑子惨烈拼杀的情状,都是面容肃穆,听到最惨烈处,还会流露出沉痛之色,皇上这一番真情流露,让所有的伤员无不心中涌起慷慨之情,好象就算是这便死去,也不枉了被皇上当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崇祯在看望完所有的伤员后,也是心生感慨,大明不缺勇士,只要练兵练得好,将官指挥得法,大明的士兵无论士气和战力,都并不弱。不过,根据所有受伤将士的情形,可以想见作为对手的清军有多么的凶悍。一天下来,五百多人战死,六百多人受伤,六百多受伤的伤员一个个均是身强体壮,在明军中也算是甚为彪悍,然而一个个都伤在鞑子刀下,可见鞑子近战肉搏的恐怖战力。

看望完伤员之后,崇祯意犹未尽,当下便召集参谋人员研究近战之法。

当然,要是有冲锋枪,那就不需要费事想什么别的办法了,直接配备冲锋枪一顿“突突突”就能解决问题。

崇祯忧心忡忡地道:

“刚才随同眹看望伤员的人都看到了,九成以上的伤亡都发生在白刃战中,方立秉提出多配手枪,算是一个办法吧!各位不妨再多想想,看还有什么好的近战法子?”

崇祯这又是准备搞头脑风暴,不过自从登陆辽东与清军交锋,近战白刃战这个痼疾就一直没有解决好,明军在白刃战中的伤亡一直居高不下。尽管明军理论上有着无限的兵员补充,但不管怎样,这么大的伤亡率对于士气的打击不言而喻。

杜濬是这些人当中最敢于说话的,也就是说他最能放炮:

“皇上,依臣看,清军冲阵之前,或许是真吃了猛药,完全是一副不要命的打法,不提其野蛮凶悍,就说清军的兵器吧,据那些伤兵所说,好多沉重的兵器根本就不是常人可以使得动的,我军的刺刀对付这等势大力沉的兵器自然要吃亏不少。故以臣所见,我军确实应该扬长避短,多配手枪应该是近战良策,臣试过六连发手枪,此枪若是给每连多配备二三十支,任清军施展势大力沉的兵器,也挡不住我军手枪子弹,此后我军就不怕清军贴身作战了。”

杜濬的意思,还是认定清军服了药,这才气力大增,而且悍不畏死。对于清军是否服用兴奋剂,崇祯实在是难下定论。不过后世研究,从清军常年食用牛羊肉来看,摄入的卡路里显然比食用谷物为主的汉人要高,营养上就高了一截。以其常年狩猎杀戮,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不断的体能强化使得清军在力量上必然占优。再加上清人要面对寒冷和野兽,适者生存的结果,就是体格强壮和弓马熟练者得以生存。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清军在力量和冷兵器方面全面占优,这是毋庸置疑的。就算不服用禁药,人家的力量优势也摆在那里。

好嘛,对付力量型的对手,自然要以技术来克制,就比如说足球场上,清军善于抢逼围,明军偏偏害怕贴身对抗,唯一的对策,便是打技术足球。可是技术足球说起来容易,具体踢起来可就难了。

崇祯倒是想听听白衡度的想法,故而把目光转向白衡度,白衡度会意,却说道:

“皇上,臣一直在思考方连长的话,假设若是戚继光、俞大猷再生,他们能不能想出克制清军的法子,戚少保当年针对倭寇能想出‘鸳鸯阵’战术,若是戚少保面对**哈赤的清军,不知道会想出何种战法?”

很显然,白衡度对于戚继光是极其崇拜的,看他那悠然神往的神态,便知戚继光在白衡度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事实上,戚继光也可以说首开火器协同战术之先河,从募兵到练兵再到带兵,也可以开一代风气之先。后世的湘军,曾国藩那一套募兵练兵之法均是师承戚继光,故此,以崇祯看来,戚继光若是再世,**哈赤很可能没有任何机会。

杜濬对于戚继光亦不无尊崇,不过,以杜濬的性格,天生就不会迷信任何人,从他的棋风常常不讲棋理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端倪,故此对于白衡度的说法有些不以为然:

“诚然,戚继光和俞大猷在对付蒙古人的轻骑兵方面,显得游刃有余。不过不要忘了,清军以重骑兵为主,有李如芳、洪承畴这样熟知我明军虚实的降将,对付火器有盾车,骑兵突击如狂飙,非是臣长他人志气,若非我军有精准的新式火器,可以射穿身穿两层铁甲的清军重甲骑兵,臣势难想象又能有何种阵法可以全面克制清军。不错,皇上讲到过西班牙的火枪长矛阵能够克制奥斯曼帝国的骑兵,不过奥斯曼帝国的重骑兵只有区区不到一万人,而清军骑兵是以重骑兵为主,清军的重甲骑兵,身穿两层重甲,只是露出两只眼睛,哪怕火枪铁砂打中,也难以伤及身穿两层重甲的清军骑兵,就兵器而言,清军兵器威力远远强过奥斯曼重骑兵,适才伤员所述,便是明证。论起对付火器,昔年洪承畴所领13万明军,就配备了俞大猷式的炮车阵,军中有几千辆炮车,结果呢,一开始也不是没有小胜过清军,但是最终还是大败。清军不光有盾车,还能挖掘长壕,让装备了各式火器的我大明大军一败涂地。总之,在战力、战术和战略上,清军都高过奥斯曼骑兵无疑,故此,哪怕是西班牙式的火枪长矛阵,也未必就一定能打败清军。即便是戚继光、俞大猷再世,或许不会败,然则若要大胜,也绝非易事。”

崇祯心说,怎么扯来扯去,居然会扯到清军骑兵和奥斯曼骑兵的高下上去了,记得后世也有好事者在网上闲得无聊,瞎扯什么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与大明、满清军队孰强孰弱,让人看得似是而非。不过,凭心而论,崇祯也试过缴获的清军兵器,有的兵器连举起来都困难,就更不要说用来挥舞杀敌了,由此可见清兵确有一身蛮力。而清军重骑兵身穿两层重甲,这种防护实非简陋的火器可以穿透,而且清军的盾车战术——无论是人力式还是骡马式盾车战术,对于抵挡明军火器效用实在不凡,重甲骑兵和盾车战术结合起来,对于明军火器的火力密度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难想像明军能够输出持续不断的强大火力,只要明军火力稍弱,清军不需一分钟就可突入明军阵线,故而凡与清军野战,明军鲜有胜迹。从清军的重装甲、重兵器,就防护和攻击力而言,以及灵活的战术而言,清军骑兵应在奥斯曼骑兵之上,至少崇祯在内心是这么认为的。

两个人越扯越远,刘继云却只是关心皇上的中心思想,于是说道:

“微臣以为,多装备手枪到连队,应该是当务之急。新到的五百支六连发手枪,也可以考虑装备一些给前线的连队。”

白衡度闻言,心思也回到了如何完善近战战术的轨道,对于前线近战使用手枪的利弊,他已经反复考虑,于是说道:

“近战使用手枪,如何避免误伤,此其一,贴身作战,手枪不能连续射击,哪怕是六连发,六连发之后还是要换弹夹,而刺刀可以连刺几十次、几百次。臣以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方连长那样将手枪的威力发挥到极致的。故此,孰优孰劣,还得试过才知。按照事先的计划,这五百支手枪是配备给骑兵的,臣以为,手枪骑兵应该比战壕里的步兵更需要这种可以连发的手枪。”

秦知勇一向来是很少主动发言的,不过今天目睹伤兵的各种惨状,也忍不住说道:

“对付清军的盾车,还得加强炮火支援。对付清军的骑兵突击,以臣之见,不妨多派装甲车压阵,‘长安’轻型装甲车就足够了。”

12.7口径的机枪对付骑兵,哪怕马匹罩上铠甲,也一样被打爆。用机枪对付骑兵,大炮对付盾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好像也确是这个道理。

杜濬对此立即提出反对意见:

“也不能把清军都吓跑了,我们本来就是要实施磁性战术,这样才能大量消耗清军。”

------

议来议去,莫衷一是,最后弄了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案,前线的连队每连多装备20把手枪,包括五把六连发手枪。总之,刺杀战术还是为主,手枪嘛,试试看再说。

(为写这书,看的东西比较多。比如最近,就看了网上的纪录片《征战满清》,这纪录片极力标榜袁崇焕的部分,有点难以接受。另外,有一篇博文《有关满清的事情:东北亚的兴起》读了觉得不错,其中关于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必将引起致命弊端与自己观点一致。之所以痛恨清朝,是因为满清少数民族统治占压倒多数的汉族,建立不起最基本的自信,在猜忌之下,竟然被义和拳“廉价”的“扶清灭洋”所蛊惑,以至于上演出了千古奇葩——向万国宣战!)

同类推荐
  • 奇首八部传奇

    奇首八部传奇

    奇首在世时,创建了八部,就叫奇首八部。其中的悲欢离合,月晴圆缺,无法用言语诉说。
  • 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本书以明代政治斗争为主线,以明朝历代帝王为时间序列、重点讲述明代的君臣关系、政治博弈、朝局走向,以此展现明代的政治运行特点、帝王的心路历程、君臣关系的演进,以及臣子们为了维护儒家礼法所做的抗争,突出演示了大历史视角下的人物命运。
  • 全面战争西庇阿

    全面战争西庇阿

    用生命守护人民的幸福,用鲜血保卫家族的尊严。然纵有盖世之才,亦难阻挡命运的悲剧,一个强大一时的家族,由盛转衰,最后,消失在尘封的历史之中,留给他们的,只有一段无人记载的历史,和无数将士的忠骨的陪伴......公元前270年,罗马基本统一了意大利,一跃成为了地中海的强国之一,罗马人终于等来了他们渴望的安宁,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周围的国家会对这个日益强大的民族视而不见吗?元老院的决策将带给罗马繁荣或灭亡?罗马三大家族究竟能否为罗马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着辉煌历史而又满载荣誉的西庇阿家族,一次一次的充当罗马的利剑与巨盾,守护着罗马的尊严与利益,而他们的命运,有以何落幕?
  • 重生之现代青皮在初唐

    重生之现代青皮在初唐

    吴言,一个新时代四有混混,在破处的前几个小时,因女朋友学雷锋做好事,帮老太太修电而悲剧身亡!吴言,大唐尉迟恭的私生子,从小山林中长大,吃狮奶长大,在玄武门之变中为救李小二等人,身中三十七箭身亡!两个风马牛不相极的人重合在一起了,只是身为现代的吴言比较倒霉而已,重在大唐!混混,流氓也!做为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素质,有那啥的四有混混,既然来到了万国来朝的大唐贞观年间。那么就要做一个兜里有钱,身上有权,手里有人,床上有妞的四有纨绔!唉~为啥像我这样的人到哪都低调不起来呢。吴言如是的想着!纠结很是纠结!本书只为一乐,不为正版历史!有恶搞成份,不喜者木有办法!
  • 历史的B面

    历史的B面

    962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即将结束的黎明。涌动的黑潮里,那些几乎就要忍受不住的人们终于看到了一丝熹微的亮光。自唐末以来近百年的战乱就要结束了。或者说,已经有人正在考虑并着手实施如何拉上这百年暗夜的帷幕。
热门推荐
  • 星际王座

    星际王座

    星际大时代,宇宙屹立神,人,魔,妖灵四大永恒种族,四大种族相互相互斗争相互制衡。————————————欢迎加入我的群(107357553),多多对安稳提意见,交流聊天也可以的。(暂时是孤零零本尊一人)ps:安稳的码字速度慢,所以现在暂时是每天一更,更新时间一般是在中午十二点或者下午六点。现在是新书期间,所以需要大家大力的呵护和支持,不求推荐,只求收藏和点击就心满意足。
  • 王爷,有种单挑!

    王爷,有种单挑!

    新文《纨绔王妃,王爷求放过》http://novel.hongxiu.com/a/1092183/,白宠甜,亲们快快跳坑吧!身为天下第一美人的辰王妃,生性懦弱,诞下哑巴郡主之后,更是受尽嘲讽,被侍妾欺辱。暴雨之夜,辰王妃一根白绫,悬梁自尽,再次醒来,眸中的森芒摄人心魄。她,再也不是她……斗侍妾,她手腕尽展。救女儿,她运筹帷幄。战邻国,她横扫千军。休夫君,她声名鹊起。她发誓要做这云水国最强的女人。*“王爷,不好了,王妃正在勾栏轩,说要给你戴三顶绿帽子!”某男脸色一变,行色匆匆的赶到勾栏轩,只见他的王妃,正在逐个的挑选男宠。这,这还了得?某男凤眸迸出寒芒,咬牙怒吼,“白婉璃,你找死吗?”某女勾唇一笑,“王爷,有种单挑——”
  • 正法华经

    正法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逃离风岛

    逃离风岛

    书上写道:一个被命运折磨的人;一个打破命运的人。你的选择是什么“走出这个岛,我想听听你的答案。
  • 凌烟乱

    凌烟乱

    他是她的师父,一手将她养育成人。他运筹帷幄鲜有人敌,却不能把握自己对她的情感。他是她的恩人,却被她遗落在记忆的某处。他妖冶魅惑睥睨武林众生,只求换来红颜顾盼。对缦舞而言,轻寒和凤珝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她那颗徘徊不定的心,终究要做出最后的决断。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虽然是新增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就其源流来说,是由原来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课程及其后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演变而来的。可以说,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前期上“中共党史”,80年代后期改革为“中国革命史”,90年代后期开始上“毛泽东思想概论”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课程改革。对于这一重大改革,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如何顺利地完成从原来“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转换?如何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历史性更强的课程同样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 无限主仆

    无限主仆

    某现实世界中专杀非人类的特工,死后来到了无限主神世界主神附于其一名由他创造的仆人,从此相依为命,在无限世界里开始了穿梭之旅
  • 长渊青灯行

    长渊青灯行

    她替他挡了三支蚀骨毒箭,他请她一碗馄饨。“我已经死了。”“我爱的女人,生死何妨。”
  • 齐天传

    齐天传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滋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古来天高未难及,今且须赏齐天传。清白世界,条条道理,理不通,道不明,心有多高,欲与天齐,一切尽在齐天传。注:本书是全新演绎,切勿对号入座,如有误伤,还请回避!
  • 魔王天上

    魔王天上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战争的世界,在晋元大陆上生活着很多种族,其中以人族、魔族和兽人族龙族实力最为强大,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和资源,战火数百年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