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在你身上所发生的事是你所常念叨的事,你的语言就像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样,语言就如同把飞机带到目的地的自动引擎,只要按下按钮,它就一定能把你带到目的地。如果你允许你的思想打败你,让消极的思想通过你的嘴巴产生出来,你的行动就会效仿。
语言像一个种子一样,要把它大声地说出来。这就如同在你的潜意识里栽培下一个种子一样,它会长成一个生命,会生根,发芽,产生同样的果实。如果你说积极的话语,你的生活就会向那个方向发展;同时,消极的语言也可以产生坏的结果。如果你期望着幸福,期望着成功,就不要说悲痛失败的话。播什么种,就结什么果。
大家在看举重比赛时,我们会发现运动员在比赛一刹那,都会大声喊出“哈”之声,目的就是给自己无比的自信心。如果他喊着“唉”的声音,比赛结果一定是凶多吉少。在足球比赛中,还有更有趣的现象:一场比赛还没开始,双方教练就在媒体前大吹特吹自己的队伍肯定会胜利,一定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教训。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一方面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语言暗示,从而增加信心。著名拳王阿里就是这样做的,他绰号称“吹牛大王”,因为在每场比赛开始前,他一定说对方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所以,要想活出自己的人生,就要多说积极向上的话。
“好事从不发生在我身上”、“我永远也不会幸福”、“我做不到”、“我永远也跳不出这个烂摊子”,甚至我们还会说自己是“傻帽”、“什么都做不好”……这种人没有意识到,她们在用自己的语言奠定自己的前途。
当然,积极的语言必须持续使用和运用,才能积累起相关的重要信息,然后在不经意之间,你就会行动起来,并且逐渐把说过的话变成现实。从神经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大脑与自律神经系统决定了这个过程会不断地重复,也将一次又一次从失败中站起来走向成功。
读过一个故事,我很感动:
一对夫妻感情笃深,在他们的女儿只有两岁时,妻子不幸患上白血病,妻子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了,就对丈夫说:“女儿肯定会问我到哪里去了,为了不让女儿有永远失去她妈妈的感觉,我给她留下许多信,当我走后,你每隔一周把它拆开,就说我出国了,信从国外寄来的。不要对她说我死了,一定要说我出国了,每天都要这样说,直到你建立新的家庭为止。”
丈夫在他妻子死后,强忍悲痛,但每天按妻子的话做,每周给他女儿读着“妈妈国外的来信”。渐渐地,他和女儿感到她没死,只是去了国外。三年后,他找到了一位与他妻子很像的女人为妻。当他第一次把新的妻子带到家里见她女儿的时候,他对不知所措的女儿说:“这是你的妈妈,她从国外回来了。”女儿待了一会儿,突然扑到“妈妈”的怀里,哭着说:“妈妈,我不想你再离开我了。”这么一个积极的“谎言”,使丈夫觉得妻子从没有离开过他们,孩子感到妈妈只是去了次远门,谎言抚平了他们心上的创伤。
这位丈夫在“谎言”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乐园。这归功于他的妻子,因为她懂得积极语言的力量。
这则故事应该给我们以启发:对已经失败的事、不幸的事,只要你心里觉得“没有什么”,嘴里也说着“没有什么”,就真的就没有什么。如果你想使自己成为一个自信快乐的人,你要不断地对自己说些积极的话,不要说消极的话。
有人会说,我难过的事要我说一筐我都行,要我说愉快的事,我真的什么也说不出来。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有人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你不是没有愉快的事,而是想不到有什么好的事,把一些好事给忘掉了。快乐人生的一个原则就是要有“比下有余”的想法。
人的自律神经通过大脑皮层来支配身体,而我们的大脑正是通过自律神经将想法传达到身体各部,从而操纵它们来把我们的想法变成现实。古人也说过,做人口气不能短,就是说用积极的语言作为自己生活处世的准则。多与人讲一些积极的语言,不但使自己快乐,也能激励别人的情绪。而那些常常对别人讲积极的话的人,在给人进行鼓励的时候,也正在鼓励自己,使自己更快乐。
用心寻找与享受生活的乐趣
如今这个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每天都绷紧着自己的神经,不敢有一刻的松懈,偶尔的出去游玩竟也成了奢望,我们仿佛活在真空里,生活的压力快要使我们窒息。虽然我们已经拥有更美好的生活,但这种美好似乎又不属于我们,因为我们已经不清楚到底是生活是我们的奴隶还是我们是生活的奴隶。
其实,只要我们稍微懂得自我解压,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学会享受生活,寻找乐趣,该放松就放松、该休息就休息,学会调节——调节自己压力、调节紧张的情绪,那么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可以摆脱被压力奴役的命运。
生活并不是缺少乐趣,而是缺少一颗去发现乐趣的心。用心去体会,便会发现乐趣存在生活的每一个小小的瞬间。美国女作家苏珊·俄兹曾说过:“许多渴望永恒的人,却不知道在星期天下雨的午后如何自处。”许多梦想,使我们的此时此刻充满了灰色的情绪,恍恍惚惚、模模糊糊;使我们不屑于生活在这一刻。其实,只有这一刻才是真实的。学会享受生活的瞬间,才是真正地活在当下。享受明媚的阳光、午后喝一杯清茶,和爱人一起欣赏美景,陪伴孩子共同玩耍……这些都是生活中小小的感动和幸福。
马先生和吴女士夫妇俩从结婚开始就为以后的生活操心,当同龄人都生了孩子,安享天伦之乐时,他们觉得不能要孩子,因为他们认为让孩子出生在一个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中,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于是他们拼命挣钱、攒钱。等有了房,有了车,再想要孩子时,吴女士已经累出了一身的病,不但无法生育,更糟糕的是从此她要和医院结下不解之缘,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得不将先前拼命攒下的钱用来买她失去的健康,从此忧郁和愁闷就长久地笼罩着他们的心。
而他们的邻居,李先生和郑女士,和他们同一年结婚,没有积蓄,居住在破旧的小房子里,但他们生活得很惬意。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虽然经济依然拮据,但是他们每逢节假日都要带着孩子去旅行,坐火车时,不管多近的路都要买卧铺。住宾馆时,从不住便宜的房间,他们说他们无法使孩子一直住在舒适、宽敞的环境中,所以他们应该偶尔让孩子体会一下生活的舒适。等孩子长大一些后,他们发现孩子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就为孩子请了有名的美术老师做家教。现在,他们的孩子在艺术领域已经小有成就了,在国外留学的孩子写信回来说:“虽然我们家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但是我一直生活得很快乐,我怎么也忘不了小时候去旅游坐火车、住宾馆时的快乐,更无法忘记当年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次进入艺术领域的那种兴奋,谢谢爸爸、妈妈,你们让我的人生缤纷多彩。”
快乐在哪里?快乐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篇章,每个细节里。快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你用心去捕捉、去感受,快乐会常常给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精神的振奋。快乐就像人的影子,只要有阳光的普照,它会时时与你相伴相随;快乐就像涓涓的细流,只要你敞开爱的心扉,它会无私地润泽你干涸的心田,让你沉浸在欣喜的氤氲中而陶醉。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快乐,这个快乐就是现在。我们有现在,现在我们可以吃饱穿暖,现在我们有可以栖息的房屋,晚上我们可以进入梦乡,白天我们有事可做,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乐,有什么理由不感到幸福呢?
有一个女人,年轻时很美丽,婚后数年依然美丽。她的婚姻似乎和她的相貌一样完美,让她无可挑剔。但是不管多么完美,日子久了,终究会变得平淡。平淡久了,也终究会厌烦。当她厌烦到快要麻木的时候,她邂逅了一个丈夫之外的男人,那个男人似乎让她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于是她决意离婚,丈夫久久没有言语。
漫长的沉默中,她拿出小剪刀开始修剪指甲。可是她的小剪刀有点儿钝了,不太好用。
“你把抽屉里那把新剪刀递给我一下,好吗?”她说。
丈夫把剪刀默默地递给她。她忽然发现,丈夫送给她剪刀的时候,刀柄的方向是朝向她的,刀尖朝着自己。
“你怎么这么递剪刀呢?”她有点儿奇怪。
“我一直都是这么给你递剪刀的。”丈夫说,“这样万一有什么意外,也不会伤到你的。”“是吗?”她说,心却忍不住轻轻一动,“我从来没注意过。”
“那是因为这太平常了。”丈夫静静地说,“我从没有说过。因为我一直以为这没有必要说——其实我的爱也是这样的。从我爱上你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说,要把最大的空间给你,要把最大的自由度给你,就像刚才递剪刀时把刀柄给你一样,把爱情的生杀大权给你,让你不会受到伤害——最起码不会从我这里受到伤害。也许这并不惊天动地,也并不轰轰烈烈,可这就是我的爱。”
她低下头,望着手中冰凉的剪刀,泪水夺眶而出。是的,丈夫一直都是这么爱自己的,他给予自己的一直都是刀柄之爱。可自己给予丈夫的又是什么呢?
这是怎样一份细腻的爱,当我们用心去体会时,都会被深深地感动。故事中的这个女人最终回到了丈夫身边。
幸福就像空气,握不住,摸不到,它就是一种感觉,只有当你用心去感悟的时候,才会发现幸福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让我们感动很久很久。
当你对现在的生活开始厌倦,不妨换个角度去重新认知它。试着认识生活中那个“全新”你。幸福是由很多细节组成的,劳累时候的一杯热茶,失望时候的一句鼓励,寻常日子里的会心一笑,行走路上的互相牵手……看似小小的动作,却常常会温暖人心。
享受生活,认真对待每一天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是心灵上的休息和调适。花开时,敞开双臂感受春的温暖,不要拒绝蜂蝶的吸吮和顽童的采摘;花落时,别在意风采的流逝和路人无奈的眼神,从此觉得自己有所归属,并不感到孤单。即使只能做一片绿叶,也要安心地成长,默默地进行光合作用,悄悄地把氧气释放人间,在润养自己的同时供应万物营养。
人最重要的是好好活着,每时每刻都感觉心灵的快乐,并对自身意义给予综合评价和总体肯定,热烈地拥抱生命中每一次晨曦、每一次日暮,自然随意地品读眼前每一分每一秒的感动,带上一缕馨香一丝慰藉,享受最淳朴的清净与和谐。有了享受生活的能力,也就收获了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