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4100000029

第29章 互相猜忌(2)

中国人本能地承认他们相互猜忌,最明显的例子是,他们不愿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要是出现这种情况,客人会感到很尴尬,赶紧走到外面的走廊里去,意思是:“别怀疑我;看到了吧,我没拿你的东西;我不稀罕这些玩意。”一个有自尊感的中国人,拜访外国人,也是同样的情形。

没什么能比一个人死得奇怪,更能引起中国人最强烈的猜忌了。出嫁的女儿死了,是个典型例子。尽管前面已说过,她活着时,父母无力保护她,但她死后,要是对她的死有怀疑,父母却有相当能力控制局面了。她的自杀是一种机会,使她父母不再那样忍气吞声,相反,他们可以挺身而出,提出真金白银的赔偿要求。如遭拒绝,两家就会打一场费时费力的官司,首要目的是报复,而最终是为了保住娘家的面子。

中国有句老格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明智的格言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步履必须轻巧。这就是为何中国人一般沉默寡言,但我们却不会这样。大祸起于微末,他们知晓这一点,我们却懵懵懂懂。

中国人的商务活动,多方面地证明了他们的相互猜忌。买卖双方互不信任,因此,双方都认为,暂时把事情交给中间人,这样对自己最有利,因为双方的利润比例只能通过讨价还价来达成。只有钱落入口袋,生意才算有效。要是这件事情有不少内容,有些就得写下来,因为“空口无凭,立字为证”。

中国白银市场的混乱,有部分原因在于钱庄不信任顾客,而顾客也不信任钱庄,双方都理由充分。每一枚银元加盖印戳,从中国南方推广到中国任何地方,证明了这个伟大的商业民族的猜忌本性;尽管他们想成交时是精明的,但不想成交时,更精明。一个顾客,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希望天黑之后再用银子,这件事情本身就很古怪,难怪城里的每个店家都反复唠叨:今天打烊,明日请早。

中国的银行系统看上去很精密,我们从马可·波罗那里获知,钱庄汇票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但这些票据绝非常见,而且看来也只在很有限的范围内流通。相距十英里的两个城市的钱庄,会拒收对方的汇票,这样做确有理由。

中国的高利率,从百分之二十四到百分之三十六以上,这是互相没有信任的明证。这种大榨取,主要不是钱的使用费,而是巨大风险的保险金。中国根本就没有我们所熟悉的西方国家的投资方式,这并非这个帝国的资源开发不发达,而是因为相互之间普遍的不信任。“民无信不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的许多事情长期背离这句教导,导致大家的利益损害很大。

几年前,报纸上刊登了一则纽约华人社区情况的报道,这给我们提供了中国在商业上相互猜忌的奇异案例。当地这个中国人的团体,大概同中国人在其他城市建立的团体没什么区别。他们有自己的市政府,还有十二名首脑当市政官。他们把市政府的钱和文件存放在一只很大的铁制保险箱里。为了确保绝对安全,他们锁上了一排十二把笨重的中国式铜挂锁,而不是纽约各家银行那种构造精密外形好看的暗码锁。这十二位市政官每人掌管一把挂锁的钥匙,要是想打开保险箱,就必须十二个人同时到场,每个人打开自己的那把。这些杰出的市政官中有一位不幸死了,于是,市政事务陷入大混乱。他那把锁的钥匙找不到了,即使找到,也没人敢占据他的位置,这是因为慑于这样一种迷信:死者嫉恨他的继任者,让他同样下场。直到一场特殊的选举之后,有人才填补了这个位置,才会重新运行。这件小事可以管中窥豹,可以从中看清中国人的许多特性——组织能力、经商能力、相互猜忌、无限轻信,以及对西方人的制度和发明的无言漠视。

中国的官府,同样缺乏信任。宦官实际上是亚洲所特有的东西,中国很早就存在了;但当今的清室却用很有效的手法,控制了这个危险的阶层,收缴了他们在历史上为害的权力。

当矛盾的双方,比如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必须进行深层次合作时,必然出现猜忌。而满人和汉人在政府管理上的奇异构成,以及人事安排,都说明他们之间相互猜忌:“六部”中满人担任正职,汉人也许就担任副职。通过这样的互相牵制和平衡,国家机器得以运行。庞大而重要的检查机关,同样证明这一点。

那些洞悉中国官府内部的人,他们的看法让我们确信,我们所认为的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相互猜忌,在官场上同样如此,它不可能是其他样子。中国官员的本性就是,上级疑忌下级,因为这些对手令他们不安。另一方面,下级对上级也免不了猜忌,因为上级可随时让他调任或免职。看来有根据相信:各级官员都程度不一地妒忌庞大而有力的文人阶层,而官员们又一致对外地防备着老百姓。后一种心情,可以解释为何会有那么多半政治性质的社团,因而整个帝国成了个大马蜂窝。一个知县可以压制著名如“在理教”这样的社团年会,只不过因为这个社团禁止抽鸦片、喝酒和嚼烟草。知县会把他们预定的宴席,找借口转给他衙门里贪婪的“虎狼”胡吃海喝。他这样做,不是因为在理教密谋反叛,证据确凿,而是因为官方早就假设好他们必定那样干。所有的秘密社团都是谋反的,这个教派当然也不例外。这种通常的猜忌,想根除全部问题。政府随时干预,抓住首领,发配或除掉,此刻,疑忌消除了。

很明显,这里谈论的相互猜忌的习性,强化了前面讨论过的因循守旧,从而使新生事物无法得到采用。人口调查,由于政府很少为之,致使中国的老百姓对此感到陌生,甚至连这种说法都不熟悉。因此,这种人口调查总是让人怀疑,认为别有居心。这种猜忌的真实性,可以用笔者居住所在地的邻村的一个事件而言明。有两兄弟,其中一个听说已下令进行人口调查,自己断定这表明要强制性移民。在此种情况下,按照当地风俗,他们中有一人要留在家里守祖坟,弟弟确定自己要被迁走,就自杀了,免得迁徙之苦,以此挫败了官府的如意算盘。

猜忌与保守的结合,使那些在美国留学回来的年轻中国人,一直在泥泞的道路上蹉跎岁月;这一致命的结合,同样也阻碍了中国对铁路的引进,而铁路的引进是必然的。对官府动机的猜忌,将长期阻碍中国需要的改进。三十多年前,曾有人向北京一位高官指出,发行银币很重要,那位高官很切实际地说,改变这个帝国的货币,永远不可能:“要是那样去做的话,老百姓马上就会认为朝廷要从中谋利,那就办不成的。”

开采矿藏也障碍重重。要是开采得当,应该能使中国成为一个富国。地下的地龙(蚯蚓),地上的贪腐和猜忌,花招百出,使得这方面任何最基本的进步都无法推进。不管好处有多大,有多明显,当人人对此猜疑之时,新事物的引进就差不多不可能了。已故的倪维思博士在芝罘(烟台)为中国培植外国高级品种水果,辛勤工作,显然,这些水果能产生巨大收益。但他每做一步,就不得不与这种猜忌作斗争。换一个没耐心、没善意的人,早就甩手离去了。一旦收成好了,这种阻力就渐渐消失了。但中国海关对养蚕种茶进行调查时,这种猜忌却十分触目。那些和这些事情有关的人,如何相信,与祖辈传下来的经验相反,这次调查的目的不是征税,而是促进改革,增加劳动者的收益?谁听说过?谁能相信?对这种宏伟计划,中国人心里的态度,可以用一句荷兰老谚语来表达:“狐狸跳进鹅圈,招呼道:早上好,弟兄们。”

我们还是接着来谈这个话题吧,它与外国人的关系特别深。对外国人非常猜忌,经常伴随(或许主要也是因为)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认为外国人干出最了不起的事,只需举手之劳。要是一个外国人走到一个他常去的地方,人们由此推断,他在考察这个地方的“风水”。要是他注视着一条河流,那他肯定是在目测河里有没有贵重金属。人们认为他能透视地下面,看出是否有最值钱的东西可以挖走。要是他参加救济饥民,人们不用多想,就知道他根本目的是要挟持一批这个地方的人去海外。正因为“风水”的观念,外国人不准爬上中国的城墙。而在中国的外国建筑物,其高度必须严格规范,如同帝国的边境线一般。中国看来完全没有自然科学的观念。贝德禄先生提到过四川一个山区有一种说法,认为长罂粟的地方,地下就有煤。但这不单是愚民的概念,因为彭北莱教授宣称说,北京有位高官告诉过他同样的事情,并将不清楚煤的生长速度,来作为反对大规模开采的理由。据说,已故大臣文祥读了丁韪良博士的《天道溯源》之后,有人问他的看法,他回答说,书中科学的部分他准备接受,但“宗教部分”(其中断言地球围绕太阳转)他实在不以为然。

外国人考察中国,这事完全超越了中国知识分子眼下的状况。看到李希霍芬骑马游历乡间,他那副漫游者的样子,使四川的当地居民把他看成战败的亡命者。许多中国人,尽管过后十分了解外国人,但他们初次见到外国人时,要是这个外国人碰巧身材很高,他们都会心中暗惊。许多中国女人受到劝告,她们一旦自己走进外国人的房子,致命的咒语就会起作用,让她们中邪;要是最终硬要她们进去,她们也绝对不会踩外国人的门槛,或者照外国人的镜子,因为那样做,就会有生命危险。

几年前,来自中国内地的一位年轻学者,到笔者的居所,来帮助一位新来的人学习汉语,由于他们那里对外国人差不多一无所知,因此他与外国人就不免难以沟通。他呆了几周之后,突然想到他妈妈需要他照顾,就走了。他说好某天回来,但再也没有出现。在我这个“老外”家中时,这位精明的儒学家,从没喝过一口仆人按时送去的茶水,也没吃过一顿饭,以免麻醉药下肚。当另一位教师递给他一个信封,让他把自己写给母亲的平安家书放进去,并示范给他看,只要用舌尖舔湿信封即可封口时,他的神情马上紧张,转而客气地请那位教师替他代劳,因为他说自己实在不会。

这种心理定式,使中国人对外国人印刷的中文书籍有了一种顽固的看法。他们一般推断,书中有毒。而油墨的气味就是小说中的“蒙汗药”。人们有时还会风传,这种书,谁要是读上一本,就会变成外国人的“牛、马”。我们听说的一位小青年的看法,稍有不同,他读了此种一本小册子的开篇之后,就慌忙扔掉了小册子,跑回家,告诉朋友说,要是谁读了这本书,并且撒谎,就肯定会下地狱!有时,分发信教书刊的小贩会发现,这些书送不出去,并非如一些人猜想的那样,是因为人们敌视书中的内容,其实书中写的什么,人们不知道,也没什么可怕的,而是因为人们担心它是以赠书为由的敲诈,中国人太熟悉这种套路了。

要是一个外国人想记下中国孩子的名字,据称这个做法居然将一所马上兴办起来的学校所有学生吓跑了。因此,记名字这种做法不明智,它所引起的猜测,同样会引起慌乱。汉字的拉丁字母拼音系统,起步阶段当然碰到过这种异议和猜忌。为何外国人教学生写的东西家里人读不懂?世上的一切解释,都难以向一个满腹狐疑的中国老人讲清楚,因为他认为:多少辈人都认为汉字够完美了,对他的孩子也就够好了,比起不知祖先是谁的外国人的发明来,要好多了。差不多可以说,外国人提出的一切,都会遭到反对,理由就是,那是外国人提出来的。“柔顺的固执”这个特性,会使你的中国朋友用最富礼节的话向你明示:你的建议很巧妙,但很荒唐。

在外国人手里,讽刺是一种武器,但绝对不对中国人的胃口,有一位外国人,他对中国人的了解绝对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对一个仆人的过失,他曾在厌恶之中用英语骂他是“骗子”。这个仆人后来问一位精通中文的夫人,问那句英语是什么意思,才知道这个字眼是说他的,“这致命的刺痛深深地激怒了他”。那些读过罗伯聃先生《伊索寓言》中文译本的官员,他们的心态与这位北京仆人一样。这些官员不禁悟出这些会说话的鹅、老虎、狐狸和狮子的微言大义,为了预防,他们竟查禁了此书。

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猜忌,最冥顽不化的,要数发生在外国人开办的医院和诊所里的事情了,现在这样的医院和诊所已经遍布全国。在众多病人中,确有不少人对外国医生的仁心和仁术,表现出的信任既含蓄又深情。还有不少人,他们的感受我们所知很少,除非细心追问,才知道他们还在相信那些很荒谬的传闻,比如把人眼和心脏摘取制药,外科医生喜欢把病人剁碎,外国人在地窑里可怕地处置中国孩子。一二年之后,这样一家医院的好处传扬开来。真相现出,谣言不攻自破;但是,这些谣言还在数以万计地流布,令许多人信服,就像八月间的霉菌,一次次地从暖湿的土地上冒出来。

中西交往的全部历史,在中国一方,是猜忌和诿过,在西方,无疑也有不少误解和过错。回想这段历史令人难过,而那些负责谈判的人,出力而两面不讨好,也没有吸取这些历史教训。在中国,外国人自己经常就得充当外交家角色,应该明白该怎么做。我们下面的例子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事情是这样的:有位外国人,想在一个内地城市租一些住宅,而当地官员却摆出各种理由来拒绝。在一次事先安排好的会见中,这个外国人一副中国人的打扮,带着不少书写用品。初步交谈之后。这个外国人慢慢地打开了他的文具盒,放好纸,看看钢笔里面有没有墨水,一副专注的神情。那位中国官员很好奇地看着。“你在干吗?”他问。这个外国人解释说,他只是整理一下“文房四宝”——仅此而已。“文房四宝!用来作什么?”“记录你的答复。”外国人回答说。这位官员慌忙向这个外国人保证,别记了,满足你的要求吧!这个官员怎么能保证,那份他不可能知道内容的神秘文件,下次他会在什么场合再听到呢?

中国是一个充斥谣言的国家,人们天性怕事。前几年,旅居新加坡的华人中,就有这样一种谣言,使得苦力们坚决拒绝天黑之后去走某一条路,因为据传那条路上会有突然砍掉脑袋的危险。这个帝国或许永远无法从这种恐怖的时代里走出来,这种恐怖就像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人,所感到的一样真切。无根的轻信和相互猜忌,是这些可怕谣言产生和滋润的土壤。当这些谣传与外国人有关时,长期而又痛苦的经验表明,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而应该刚传出来就赶紧辟谣。要是当地官员能认真制止这些谣传,也就没什么大碍了。要是不加制止,任其传播,结果就会导致天津大屠杀那样的暴行。中国处处都适宜迅速传播此类谣传,几乎没有一个省份没有这样那样地传播过。为了彻底制止那种事件的爆发。极有必要抓紧时间解决,这如同地质学的结果一般重要。避免那种事件的最好办法,是用无可争议的实例教育,让中国人确信:外国人是中国人真诚的祝福者。这种简洁的命题一旦牢牢确立,“四海之内皆兄弟”才会初次成为真事。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尤其是中国人,遇事讲究讨吉利,比如过年时,摔碎了酒杯要说“岁岁平安”;家家户户也要张贴门神、财神、春联及年画,以保佑全家吉祥平安或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这就是求吉的一种表现。求吉心理的存在,使人们在婚丧嫁娶、修房动土、出行赴任等重要活动中,去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来进行。这种择吉风俗前后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在过去尤其盛行。
  • 心灵收藏

    心灵收藏

    本书分为春天的景、曾经的辉煌、碎石聚集、感悟人生、辉煌迭起、情感抒发共六部分。收录了作者退居二线后的作品。
  •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汇集了中国现当代著名人类学大师的论著《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对李济、吴泽霖、潘光旦、林惠祥、杨成志、吴文藻、凌纯声、林耀华、费孝通、岑家梧、梁钊韬、李亦园、乔健,以及美藉华人许烺光、张光直和俄国人史禄国等16位人类学大师的学术专著和学术思想进行介绍和评述。《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类学中国大师们的传世作品相对分散、不集中等现象”,为人类学学者及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一次性”与诸多中国人类学大师“会面交流”的平台。
  • 文明大趋势

    文明大趋势

    本书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开始,系统梳理其发展的过程和内在脉络,并将中华文明与西欧、日本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从而提出“近代以来,中华文明为何落后于西方”这个核心问题,并给出了自己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人类文明发源于中东地区,中华文明也是在中东文明的影响之下才发展起来的,相较欧洲中华文明距离中东更远,从源头上说就“落后”于西欧。
  •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本书作者凭借兼有中、日、韩三国生活经历而具备的独特知识背景,从三国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深入到三国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方方面面;由三国许多称谓的不同谈到了三国语言的差异,由三国人的婚恋观、家庭观、女性观谈到了三国人的佐餐习惯、餐桌用具、代表食品,由三国地域划分的习惯谈到了三国人的日常坐卧方式、送礼观、人情观,由三国人不同的情、义、理观谈到了三国人各有千秋的国民性格。
热门推荐
  • 余生很长我等你来

    余生很长我等你来

    我总觉得,这个世界爱情是不存在的,但是往往现实会告诉你,所有话都不能说太满。宋子琪以为自己爱无能,认为自己不会在爱,日后也就是嫁一个人草草了事。可是她何曾想过她日后会有转变?这个世界总会有人告诉你,你存在的意义。纵使生活再平凡,也可以转变得轰轰烈烈,只是看你如何去生活罢了。
  • 霸妃帝宠:妖娆画灵师

    霸妃帝宠:妖娆画灵师

    传说,要救活心上之人,必定轮回三千,夺得三心,以命为引方能成功。她,21世纪的顶尖商业人才,豪门千金,却被自己深爱之人背叛,含恨而死。她,凌国传言的无灵废物女,出生豪门,却被处处打压,受尽世人万般嘴脸。一朝命丧,今非昔比,废物逆袭,却深陷谷底!轮回转世,她重遇他,阴谋重重,却心痴不改!她手握利剑,紧紧逼迫,他嗤笑道:“你只不过是个妓女!”昔日的废物成为天才,与千年之前一样的卓卓风姿,他哽咽无语。三千年的守候,只差最后一步,明明已经得到了想要的,她却哭着喊叫着:“不要!”他笑了,她哭了。而最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胡文穆杂著

    胡文穆杂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凉少,你老婆又跑了

    凉少,你老婆又跑了

    五年前,他亲手把她送进监狱五年后,他在她的婚礼上毁了她的清白误会解除,某男化身宠妻狂魔凉先生。七夕这么好的日子,我们庆祝一下呗,怎么庆祝?比如,我们先离个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诅咒之轮回

    诅咒之轮回

    故事发生在重庆的一个小山区,离我家有一百多里地,故事的缘由起于一个女人,听说是她在临死前对村子下了诅咒,第二天全村人都死的非常奇怪。后来村庄就莫名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不过相传有的人可以看见这个消失的村庄,不过能看见它并不是好事,因为……
  • 老婆是武林高手

    老婆是武林高手

    他,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却意外卷入武林世家的纷争当中。他,带出戒指世界里的人,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一场隐埋的祸患。新书《清纯校花赖上我》已经发布!!!!!!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爱情,那刺眼的泡沫剧

    爱情,那刺眼的泡沫剧

    本文章以围绕四个不同背景不同身世的主人公来创作的,诠释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纷,暗讽出了一对情侣中的第三只手~那恋人之间的你侬我侬却变成了难以脱口的刺耳话语!!!
  • 流年未亡,记忆未央

    流年未亡,记忆未央

    你说要敬往事一杯酒,再爱也不回头。实际是就算醉到黄昏独自愁,如果那人伸出手,你还是会跟他走。
  • 丹药大亨

    丹药大亨

    落魄少年,偶得神奇炼丹术,从此开启逆袭人生,地下大佬,高官富贾,绝色美女,统统跪倒在白渺的牛仔裤旁,看着芸芸众生,白渺回首淡然说道,我只想低调生活。
  • 血色不归路

    血色不归路

    兴王朝在雄心勃勃的末代帝王手中破灭,留下“乱世诸侯,太平贼,成于诸侯,败亦然”不知是警醒还是嘲笑。不到百年光景果然应验。俗话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但世间最是无情无义的莫过于那万人之上的帝王。“小皇叔,身为皇室一族,荡平这乱世贼寇,是我等的使命。““小皇叔,你既已离族而去,又何必归来。”“小皇叔,莫怪我心狠,就让你血染归途,永不归族。”因此书是架空异界小说因为个个历史时间的衡量标准不同所以此书所有长度,重量,距离,时间单位均以现代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