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86700000017

第17章 智慧的人生(3)

肉眼,是观看世间万象长短方圆青红赤白的,这种观看只是表面的、生灭的、现象的,而心眼才能观察宇宙万有的本体,这种观察是普遍的,里外一如的,难怪洞山虽有肉眼,仍看不清前途的道路,此 道路即自己的本来面目,即成佛作祖的目标,当云岩告诉他心眼的妙用,洞山就有省悟了。

──禅门公案

我们学佛,学什么?学用心如镜,这个心要像镜子一样,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诸位想想,镜子有没有分别、执着?没有,所以佛教给我们“用心如镜”,要清净,要不动,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你看镜子,外面境界现前了,它里面也现前,虽然现前,镜子沾不沾染?不沾染。佛菩萨用心如镜,就像镜子一样,没有取舍。为什么没有取舍?取舍到了极,到了究竟处了,没有取舍了。

凡夫用心像照相机的底片,一照的时候,里面就落了一个印象,落印象就是取舍,不知道用心如镜。用心如镜,镜照外面的境界,一样也不会漏掉,样样清楚、样样明了,决不染着。不但以后不染着, 正照的时候就不染着。

我们平素,在生活里头,一定要懂得用心如镜,再坏的逆境,不会起嗔恚心;再顺心的顺境,不会起贪爱心。我们学佛,学什么?放下分别,放下执着,这个心要像镜子一样。佛教给我们“用心如镜” ,我们如果真正能用心如镜,那去佛就不远了!

──净空法师《用心如镜》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我们经常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生气。曾经有人告诉我,有一次当他正在气头上时,因为忽然想起我说过的两句话:“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心中怒火立刻就像被清凉的甘霖浇熄了一样,同 时也让他看到自己待人不够慈悲,没有智慧,所以觉得非常惭愧。

可惜的是,很多人想不通这一点,无论如何想到的都是自己,不会替别人着想,看到比自己好的人不放过他;不如自己的人更是欲除之而后快。如此,好的不要,坏的也不要,最后只剩下自己孤家寡人 一个,这就是不慈悲,真正的慈悲是一体地对待别人。

慈悲的对象,除了慈悲别人外,也要慈悲自己。因为不慈悲自己,会让自己很痛苦。例如,有的人不肯原谅自己,于是就伤害自己。其实做错了事,改过就好,若是不断责罚自己,就会一直陷在痛苦之 中,这就是对自己不慈悲了。对别人也是一样,如果态度不慈悲,可能就会一再地伤害他人。

“智慧不起烦恼”这句话,则是让人不起烦恼的方法。人在烦恼中纠缠可说是最痛苦的事,因为烦恼就好像是自己在整自己般愚蠢,想要化解,就要运用佛法的空观智慧,有了空观的智慧,烦恼自然就 没有了。

如果说烦恼是黑暗,智慧就是明灯,当明灯照破黑暗时,黑暗就不见了,所谓“千年暗室,一灯即破”;其实,黑暗原本就不存在,只因为没有明灯,所以才会黑暗。同样的,烦恼本来是不存在的,只 因为没有智慧,观念上还会颠倒错乱,才会产生冲突、矛盾和挣扎。

既然人的本性是相通的,人类彼此之间便应该守望相助、唇齿相依,能够这样想的话,不但对自己有益,对别人也有益;而对别人有益,便是对自己有益,这就是推己及人的结果,如此一来也就没有所 谓的敌人了,没有敌人,就是智慧。

──圣严法师《快乐人生》

佛陀在人间,无非是要教导众生自觉有与他同等的这份智慧,也要教导众生与佛有同样的自性,都能进修慈悲与智慧。

学佛必须要遵守佛陀教育我们的三个原则: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动的宗旨,用来教诫我们的心不做坏事;行为不发生差错,心就有定力,精神就会统一,如此就可以产生智慧。

心有定力,智慧自然产生。人常为外境所影响,即是定力不够,学佛即是要定。“定”用现代语讲,就是庄敬自强。

有智慧的人,所带走的是觉悟之后的有情。

聪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则勇于舍得。

同样一个“得”字,有“舍得”,也有“得失”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够舍,能“舍”也就有“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不经一事,不长 一智。智慧是从人与事之间磨炼出来的,若逃避现实,离开人与事,便无从产生智慧。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以消除烦恼就是慧。

智慧与烦恼好像手心与手背。其实两者都在同一只手上,但手背无法拿东西,若反过掌来用手心,则双手万能。

善是利益,恶是损害。一念之非即种恶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有一株枝叶苍翠、茂密的壮硕大树。它有着宽广的树荫,枝干摇曳生姿,来园中游憩的人们都喜欢在这棵大树下休息或乘凉。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凡是在这棵树下停留过的人们,不是头痛得厉害,就是腰痛难耐。起初,大家以为只是偶发的事件,直到有一次,一群人在树下欣赏美景的时候,竟然一个一个地倒地,看守园林 的园丁不由得心生怀疑:“莫非这是棵有毒的树?”

园丁怕惊吓到附近的人,打算悄悄地砍掉树干。他用一根木棍绑上斧刀,自己站得远远的砍伐。可是隔不了多久,这棵树又生出新枝绿叶,不但树叶比先前更为嫩绿,枝干也愈加地盎然、坚实,在园林 之中,已没有一棵树比它更挺拔、壮丽的了。所以来园林的游客,有些人看到告示,会遥遥地欣赏树影摇曳生姿的美;但是,有些游客却经不起它雄伟壮丽与摇曳多姿的诱惑,完全不理会任何的警告, 肆意地在毒树下乘凉、嬉戏,结果──他们都像先前那些人一样的感到身体不适,乃至丧命!

看守园林的园丁更加确信,这是棵害人的毒树,他决心要除去这棵树。无奈他经年累月一段段地砍,不停地砍,树仍然不断地抽芽、生枝,不断地展现出各样的胜妙树形。当然,也陆续有人因为贪乐树 荫而遭逢危难。

园丁相当地焦急,心想:“怎么办?怎么办?怎么样才能除掉这棵害人的毒树啊?”他一筹莫展,只要一有空就不停地挥动斧刀——砍!砍!砍!希望不要再有人受到毒害。

烈日当头的一天,园丁正发着愁……这时,走来了一位智者,说道:“当尽其根。”智者的一句话,总算让园丁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在枝枝叶叶上努力,忙的都只是枝末之事,难怪会徒劳无功, 应该从根本下手,去掉毒树的根,它就没办法再生枝长叶了!

──《经律异相·卷三——毒树八》

布施不是便宜别人,而是便宜了自己

佛言:“大王!若以十善行施,复得十种报应。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嗔、不痴。而得命不中夭、财无散失、眷属清洁、所言诚谛、离诸嫉妒 、人所喜见、亲友和睦、不坠贫贱、颜貌端正、智慧相应,获报如是。”

佛言:“大王!若以上妙饮食供养三宝,得五种利益:身相端严、气力增盛、寿命延长、快乐安隐、成就辩才。如是南赡部洲,一切众生、父母妻子、男女眷属,如上布施,随愿所求,无不圆满。”

——《佛说布施经》

悭吝、贪爱,这是烦恼的大根大本。我们要想断烦恼,从什么地方?从根断,这个手法才高明,枝枝叶叶断,断不了的,要从根本断。用什么方法?用布施。

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布施不是便宜别人,而是便宜了自己。哪里是便宜别人?别人所得的太渺小了,自己所得的是真正不可思议——把根本烦恼连根拔除。这个施,要认真去修,一定要认真,一定 要努力!因为这个病根太深了,所以修布施非常困难,你初学的时候,等于割肉一样,施舍很难过,很不容易。

我们学布施,总是自己有多余的才施给人,给人家的时候,还要比较一下,我有两样,好的自己留着,坏的布施,送别人,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个不能算坏事。到你渐渐觉悟,烦恼轻了,到以后施舍, 坏的留给自己,好的送给人,这是你进了一步;更进一步的时候,人家需要,我虽然也很需要,我可以割爱,先帮助他。

悭吝、贪爱,这是三界六道生死根本,所以要常常念着布施。一般人也晓得布施好,为什么不肯施?他心里头有疑、有恐怖,怕的是施了之后,自己怎么办?其实,佛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财富 是果报,布施是因,你这一生所得的财富是你前生布施的果报,我们不敢相信,难关在此地。

命怎么注定的?是你前世所修的,你过去布施得多,你这一生发大财。所以我们懂得佛法的,看到大富大贵的人不会羡慕,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种的好因,他当然要得好报,这是一定的道 理。

──净空法师《净空法语》

过去,有一座名山“昼暗山”,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居修道,所以诸方国土都争相前来供养植福。

一日,诸方耆德长者浩浩荡荡携供诣山,绵延的队伍让路旁以乞食为生的贫女惊叹、称羡不已。她心想:长老们设会供养僧众,我正可以顺路乞食!于是一路随行,也来到昼暗山中。当长者们施设素美 馔,供养僧众时,在一旁静静观察的贫女不禁感伤落泪:

“这群富贵豪势的长老耆德,前世修福,今生复作功德,福报转增殊胜。而我,卑下穷困,前世未修,今生又无法修福,来世恐怕更加贫穷下贱……对了!上次我在粪坑里,不是意外拾获两枚钱币吗? 为避免乞不到食物时挨饿受冻,所以我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这两枚钱币。不如,拿来布施供养僧吧!就算一两天挨饿也不至于饿死啊。”

贫女心意已决,在众僧应供结束时,把握因缘恭敬地供养自己仅有的两枚钱币。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钱,却是孤苦贫女所拥有的全部。

昼暗山中,当信众布施后,通常由维那僧于信众前祝愿,然而贫女献上两枚破旧钱币时,上座高僧示意维那僧,自己将亲自为这名施主祝愿。其余未得道的下座僧,不禁东猜西疑:平常富贵人家布施重 金稀珍,也由维那僧祝愿,而这位贫女才供养区区两枚钱币,为什么上座亲自为她祝愿?真是太奇怪了!

祝愿事毕,上座高僧特地留下一半钵饭,分给瑟瑟褴褛的贫女。大众见上座礼遇这位贫女,也竞相仿效,将自己的饮食分给她。贫女一下子获得许多上等饮食,欢喜不已,认为方才的布施功德立刻感召 如此福报,就心怀感恩与无比信心,担着饮食离开昼暗山,走到都城大道旁的树荫下,心满意足地进入了梦乡。

此时,远方传来阵阵马蹄声,王室专属占相师及使者一行人,奉命为国王寻访合适的皇后人选,正风尘仆仆地行经此地。遥见此处黄云遮盖,占相师认为必有贤人,遂带领众人来此树下。树荫谧静、光 影分寸不移,正守护树下一名容貌润泽、福德相好的女子。占相师立即对众使者宣布:“这名女子福德具足,堪为皇后。”一觉醒来的贫女,在众侍女簇拥下,香汤沐寓华服披身,在千乘万骑前导下, 来到了王宫,成为深受国王喜爱、敬重的新皇后。

──《杂宝藏经·卷四》

同类推荐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出埃及记羊皮书(圣经旧约的故事)

    出埃及记羊皮书(圣经旧约的故事)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各地讲法汇集》、《随笔·杂记》、《晚晴集及格言别录》、《说律解经手书题记》和《书、画等的序和跋》五部分。
  • 豁达:做人之道

    豁达:做人之道

    人生,往往因为想不开、看不破,所以烦恼重重。一间房子,没有门出去,长久关闭在里面,怎么会快乐呢?住在一座古城里,多时不能出城,你也会感觉到自己的世界太狭小了。我们好名,被名枷给捆绑了;我们好利,被利锁给缚住了。不能豁达的人生,被圈圈圈住,被框框框住;所谓“坐井观天”,哪里能看到广大无边的天地呢?
热门推荐
  • 永远牢记的承诺

    永远牢记的承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 极品透视小神医

    极品透视小神医

    蜀山凌霄宫轩逸真人座下唯一嫡传弟子苏辰来到花花大都市,本只想治病救人,专心修炼,寻求无上仙道,奈何美女太多。会治病,会法术神通,还炼就一双透视神眼,赏遍人间春色。
  • 我是吸血鬼,奇幻之旅!

    我是吸血鬼,奇幻之旅!

    吸血鬼伯爵:威廉三世·冷用“初拥”的方式,把我变成了吸血鬼,接下来,我该如何适应吸血鬼的身份呢?我会有超能力吗?我会爱上他吗?……
  • 真灵侠异录

    真灵侠异录

    一个普通的富家的子弟,偶得传说中的五大天书之一的“真灵侠异录”,冥冥之中踏入了从来没有想过的修仙之路。
  • 美丽的大自然

    美丽的大自然

    儿童诗对于提升小读者的审美品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爱写诗的孩子,注定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孩子。我们愿意把自己的思考化作诗的雨露,洒向孩子们天真的心田。
  • 萌闯江湖

    萌闯江湖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意象心智

    意象心智

    人类长期的熟视无睹令潜藏的天赋属性一直无法发挥。在面对即将来临的太空物种的压力下,心智的能力终于进化……
  • 真的就是假的

    真的就是假的

    民国初年,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人们过着自己的生活。在时代洪流下,他们继续守着宁静。看似光鲜的历史,扒开来看,也就是俗世生活而已。
  • 水浒传(上)

    水浒传(上)

    被外国人推崇备至的中国英雄传奇小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水浒传》这部著作始终是伟大的,幷且满含着全人类的意义,尽管它问世以来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大英百科全书》:“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因以通俗的口语形式出现于历史杰作的行列而获得普遍的喝彩,它被认为是*有意义的一部文学作品。”
  • 剑指莽荒

    剑指莽荒

    每一次绝境,都更接近死亡。每一次爆发,都更热血沸腾。......在这里飞沙走石,翻江倒海,烁古今!叠浪玄武,风影流光,惊天地!手握轮回,吞噬苍穹,任翱翔!......远古最惊险的仙侠修真,最精彩的神通对决,项远的奇幻人生,就在巅峰等着你,至此,拔剑东向,剑指莽荒!西瓜邀你一起再续星辰,喜欢星辰变的朋友不妨多关注一下,如果喜欢,请点击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