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0300000001

第1章 空腹 时尚养生的渊源 (1)

断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在西方被称为“断食疗法”,在我国古代被称之为“辟谷”。六千多年前,埃及金字塔上就刻有这样一句智慧真言:“人吃进肚里1/4的东西养活自己,3/4的东西养活他的医生。”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人能够保持健康,使青春常驻,全靠每月断食三日和灌肠来清洗肠胃。”玄奘大师曾说:“五体之中任何一处罹病,首先要杜绝食物。”

断食疗法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它起源于宗教,并从佛教、道教中吸收营养,其根本特征是顺应自然、保持身体的洁净,发挥人体自身的力量来养生,并且强调“防病甚于治病”。

一、断食源于宗教

断食起源于宗教,尽管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教派也不相同,但几乎每一种宗教,都有谈到过“断食”这种养生传统。

1.密宗修法中的断食辟谷

著名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说:“若五体之内有任何变患之时,先应断食物矣!”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应该首先断掉食物。很显然,他把断食当做一种治病的首要方法。

当释迦牟尼还是年轻的印度悉达多王子时,他有一次出宫,看到自己在皇宫里锦衣玉食,外面却是饿殍满地,于是决定悟道,找到普度众生的方法。由于当时印度流行“苦行”,于是他向当时的苦行僧学习,认为要用自找苦吃的方法来悟道,比如不吃不睡,这种观念认为,身体上吃的苦越多,精神上就会越有灵性。悉达多王子带着五个随从,来到尼连禅河的加者山苦行林中,他不穿衣服,不避风雨。刚开始时,每天只吃一麦或一麻,后来又发展到七天才吃一麦或一麻,这样苦修了六年,身体已经极度消瘦,却还是一无所得。后来,他意识到了,为吃苦而吃苦是没有意义的,于是,他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和意志,辅之以断食(就是下文中我将讲到的“坐禅”),终于修成正果。

佛教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诃(也称目连),曾经向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湿婆请教:“弟子生病了,该怎么医治呢?”湿婆回答说:“断食是唯一的治病之本。”

不过,佛教大师们所提倡的断食,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在特定期间内断绝某种饮食。例如,断盐分的就称之为“盐断”,以降低食欲,减少身体中的废物和油腻物,保持体内清净。此外,还有断谷、断热食,而只吃果子的木食,等等。长期只吃木食的僧人有很多,“四朝高僧传”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例如,释慧藏说:“木食泉浆,澄心玄奥。” 意思就是说,我只吃果子喝泉水,内心更通透了,悟透了很多玄妙深奥的道理。释法忍说:“我只吃木食,穿麻衣已经30多年了,居住在幽林中,没有什么太多的欲望。有时吃一次就坐禅七天,有个夏天只吃了三斗米。”释法琳说:“我住在青溪等山中,吃果子,白天诵读佛经,晚上浏览俗典。”《宋高僧传》中也有许多“禁足10年,木食涧饮;独居禅寂,涧饮木食;终日瞑目,木食度辰”的记载。日本江户时代,有一大批“木食游行僧”,他们断除五谷,常吃果子,在各国游行,开导民众。

而佛教中关于断食可以治病的论述,就更多了。我国唐代高僧义净曾经深入西域、南海、天竺等地,游历了30多个国家,经过25年的考察研究,提出了断食治病这一观念。他在书中写道,南海各国的僧侣,凡是生病的,都以断食为治疗的方法。他还详细地写了一些断食的注意要点,用今天的话来说,意思是这样的: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应该先绝粒。即使很渴,也不要喝汤水。根据病的程度来禁食,或因人而异,不可墨守成规,或一两天,或四五天。我看到西天罗刹国的很多人,生病时经常断食半个月,或一个月,病好后才可以吃东西。他还建议将断食与催吐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可以更有效地消除体内的废物和沉淀。他还身体力行,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作证:我自从知道以断食疗病之法后,20多年,只以这个方法疗身,没有什么疾病。

唐朝有名的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也有这样一段记载:凡是生病的,绝粒7天,在这个期限内绝食的,大都痊愈了,如果过了7天还没好,再吃药也不迟。

《佛门中医概说》中还特别强调了断食对诸如痰荫、痈痤等疾病的功效。中医认为,对热病患者来说,带病强食是非常可怕的,是医家的大忌。(注:中医中通常把发热、伤寒、瘟疫等会导致人体发热的疾病称之为热病。)佛门中医还强调,断食期间及病后初愈都要注意休息,病后还可以喝点儿绿豆汤。如果身体没病,就不要长时间强迫断食,如果没有掌握断食的要领,会很危险。

佛教中关于断食的论述,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还有许多方法指南。汉文大藏经中,有一篇《佛说三厨经》,详细记述了一种特殊的断食之法,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

第一种境界是让人自觉断食;第二种境界是让人听见了厨房的声音、闻到了厨房的味道却不想吃;第三种境界是让人感觉吃或不吃一个样,自然断食。如果能将这三厨法天天诵读,就能让人不感觉到饥饿,且长生不老。经书中详细地记载了每一种方法所需要诵读的经文和遍数,并以三世诸佛菩萨为证:他们天天诵读,断绝了食欲,有的忘却食欲百日,有的十年百年甚至千年万年。经书中还说,刚开始诵读时,最好口动舌转,以默读的方式进行,有唾液了就吞下,前三天小便色赤,这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第三天后,身体非常虚弱,到第七天,身体逐渐变得有力起来,百日后,会梦到天厨的美味觉得饱,不想再吃人世间的食物了,满三天就功力圆满了,想吃东西时,就感觉已经吃过了,不吃也不觉得饿。

敦煌出土的一部医书中,还有一篇《佛说停厨经》,和《佛说三厨经》有些类似,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是这样的:

如来在涅槃前,告大众说:我超度后,芸芸众生,仍然经历着大劫大难,仍然摆脱不了生老病死,这都是因为没有断绝尘世间的饮食和五味。世界万物,美味佳肴,纵然辛苦得到了、享受了,也会让人九孔长流、四大无常,让身体产生废物,破坏人的体脉,垃圾沉淀在体内。求名利、求美食,只会让人沉沦受苦。我教给你们停厨经,按照这种方法诵读,就能戒除贪欲,身体正常,不觉得饥饿,寿命极长。

后面详细记载了需要诵读的经文和遍数,还有断食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无论是俗人还是出家人,都要在佛前许愿,杜绝贪念,净化灵魂。舌头抵住上腭,不得出声,有唾液就吞掉,调整呼吸,前三天难以忍受时,可以服人参茯苓枣汤,或吃一碗茶,或吃薄饼。三天后,小便微赤,有睡意。七天后,效果开始显现,各种疾病和宿疾一并消除。两周后,梦见天厨各种香味,自然就不想再吃人世间的食物了,此时也不用什么都不吃,可以吃些茶果。三周后,身体开始强劲有力。断食前,可以先饮汁一两日,后稀粥。这种方法可以让人排除欲念,令魔鬼不侵。

这说明,佛教中不仅提倡断食,还有非常科学的方法指南。尽管它所宣扬的“佛前许愿”、“天厨”是不科学的,但它所说的精神调节、循序渐进、断食前要减食、断食中也并非什么都不吃等观点,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仍然是很科学的。

佛教中还有“六斋日”这一说,“六斋日”原本来自于古印度的传说,即在每月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若月小,则最后二斋日,当改为二十八、二十九),是鬼神作恶害人的日子,所以要在这六天里沐浴断食,后来这个方法被佛教沿用。

基督教的鼻祖耶稣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健康的关系,神会劝你挨饿,饿可以涤清肠胃,可以使人健康却病。”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断食是进入宗教的门户。”

我国古人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也发明了一种“洗髓”修炼法,具体说来就是先禁食一两天,而后延长到三四天,循序渐进,渐渐增加到28天,达到“伐毛洗髓、脱胎换骨”的效果。长此以往,就可以长生不老。

直到今天,世界上各教各派的信徒为了促进身心健康、提升灵性,年年月月,仍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断食。

很显然,在许多宗教里,都认为食物是身体的负荷,会阻碍人的修行。而且,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人们的种种社会活动,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即吃饭)的需要。因此,在不少宗教里,食物也是欲望之源,罪恶之源。在有些宗教大师的心目中,食物甚至等同于污秽物,例如直到现在,还流传着沐浴更衣、斋戒这一说,也就是在拜佛之前,为了表示对佛的敬意,显示自己的诚心,要在前一晚甚至前一周沐浴更衣,禁止荤腥食物。例如,《苏婆呼童子请问经》有这样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修行人必须先持八戒,或两三日断食,以避免在修行时,身内之屎尿、涕唾等各种污秽物流出而熏污了佛。

这些观点多少有些迷信的味道,但必须承认,佛教中的断食既吸收了古印度的医学成果,也吸收了中国古代的医药文化,作为一种养生疗病的方法,是有可取之处的。尤其是站在使身体健康清洁(内洁)的角度来讲,是非常正确的。而且佛教中的断食还和精神养生结合在一起,它并非什么都不吃,而是提倡辅以心理上的清心寡欲和心如止水,还提倡循序渐进地减少饮食,这些做法都值得提倡。

但它认为食物是污秽物,一切疾病都可以通过断食来治疗的观点,则是错误的。断食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2.佛教中的“坐禅”

说到“禅”,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禅”是佛教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虽然它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却被中国人发扬光大。古往今来,成为中国乃至许多亚洲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可究竟什么是禅,恐怕没几个人能说得清楚。但说起“禅”这个字,你的脑海中是不是会浮现出超脱、洒脱、大彻大悟这些词?没错,“禅”是一门学问,它博大精深,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但这里我要说的“禅”,主要是一种精神境界。无论是古时候还是现代,“空腹养生”都不仅仅只是一种食物上的节制,它也包括精神层面的调节。“禅”是空腹养生的渊源之一,古时候僧人以“坐禅”来修炼成佛,并辅以断食。现代人在空腹养生时,也可以用“坐禅”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为了能让大家对“禅”有一个更清楚的印象,我给大家讲个佛家小故事:

同类推荐
  • 健康习惯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健康习惯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本书从身体,常见疾病,重大疾病预防,心理健康青少年成长发育等多个方面知道读者如何获得身心健康。具体包括怎样培养健康的。
  • 中老年延年益寿科学滋补食谱

    中老年延年益寿科学滋补食谱

    简便有效的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中老年延年益寿科学滋补食谱》,为中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营养配餐,提高中老年生活质量。
  • 经验良方全集

    经验良方全集

    本书是清代医家姚俊所辑的著名方书。作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荟萃前贤效方、民间单偏方以及王公内府秘方共2 000余首,辑成4卷80余门,涉及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选方精粹、立法严谨、论证精妙,言简意赅。
  • 刘茂甫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刘茂甫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四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姚树锦等五位当代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办公室拉伸

    办公室拉伸

    本书介绍了34种职场常见疾病的危险信号、导致因素、相关知识、办公室拉伸及预防措施。这些疾病包括:肩周炎、失眠、颈椎病、胸膜炎、乳房肿块、坐骨神经通及腰椎疾病等。
热门推荐
  • 太虛

    太虛

    神魔鬼怪竞艳,仙佛妖圣争锋。这世间就是一个大苦海,红尘多难而苦海无边,每一个渺小的众生在苦海上犹如孤舟摆渡,四处飘荡而无可解脱。茫茫生灵,生下来匆匆一趟然后死去,接着轮回,再匆匆走一趟…人生苦短,生死无常,如此一遭又一遭,何时是个头?
  • 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

    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

    《我是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是周嘉宁的短篇小说集,包括《爱情》《幻觉》《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等13篇短篇小说。在生活的一马平川面前,幸好还有些格格不入的入侵者,带着热气腾腾的怒气、哀怨、惊恐和悲伤。潦草的梦境、遥远的记忆、深藏的悲伤……13个故事,写给在未知恐慌中顽抗的男男女女,他们渴望亲昵,终于逃离;摊开痛苦,却又无力倾诉。13段消磨,写给尚未与自己和解的你们,和那些终于被我们毁掉的生活。
  • 名门枕上宠:娇憨妈咪有喜了

    名门枕上宠:娇憨妈咪有喜了

    她,看似弱如花,其实坚似钢。他,看似冷如冰,其实就是冰。可是这坚冰在遇到花后,竟然开始慢慢融化,这不知道吓退多少人。她带着一双腹黑的儿子强势归来,她在父亲的安排进入了他的公司做了他的秘书,不知道救了多少被冰封的人。婚礼上,所以人都说他们的结合是一场交易,却不知这是早就定下的缘份。
  • 克服困难的方法

    克服困难的方法

    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深知逆境出人才的道理,所以当有人问他,那位跟他学画的青年能否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时,他便坚定地回答:“决不可能!因为他每年有6000英磅丰厚的收入呢!”艰苦的环境能够造就出成功的人才,而富裕的环境只会令人堕落。
  • 陨石的生涯

    陨石的生涯

    五颗异能宝石,五个人,一段佳话。“呵!你不是我的对手!”弹指一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不行!他,为了复仇存在,但结局却大跌眼镜,但是他不后悔,因为,一切随缘;因为,手中的异能宝石;因为,肩上无比沉重的责任!(大家注意,这部小说,将会和我的另外一部小说有密切关系,小说名字是《弑神风云》笔名吴金涛!)
  • 尸界寻夫

    尸界寻夫

    一觉醒来,我变成了我好朋友的样子。全世界都变了,变得硝烟弥漫,残破不全。为什么会这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不是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在哪?
  • 飞鱼引

    飞鱼引

    江湖,侠义的熔炉,自由的天堂。每一个可歌可泣,都少不了心酸血泪,每一个传世神话,都少不了白骨成川。可是,因为自由,因为真实,所以江湖值得歌颂。请看江湖的浊酒,怎去浇淋欲飞的渊鱼——《飞鱼引》。
  • 体验人生幸福(人生高起点)

    体验人生幸福(人生高起点)

    每一个人都渴望幸福的人生,但是不一定拥有财富的人就真正拥有幸福,要想幸福就要懂得人与人如何相处,所以我们要了解幸福,认识幸福,从而得到一生美满的幸福。本书从幸福源于选择快乐、美德是幸福的资本、友谊是幸福的延伸、施爱的人生最幸福、工作是幸福的源泉、爱情幸福的酵母、家庭是幸福的摇篮、健康是幸福的基础等方面教授读者怎样体验人生幸福。
  • 吴文肃公摘稿

    吴文肃公摘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亦无仙

    仙亦无仙

    “仙?”“究竟何谓仙?”这是一个发生在“仙”与“凡”之间的故事......成神之路,始于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