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43900000009

第9章 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情感研究(1)

第一节 社区认同感研究

一、社区认同感研究概述

社区认同感一词经常出现于各种文献资料中,但对它进行明确概念界定的却很少。大多数学者对社区认同感的研究都是探讨其作为一种主观建构的状况和特点以及相关变量或因变量的关系,而很少去关注社区认同感内涵的界定。

在西方,“认同”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弗洛伊德把认同看做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人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认同一般分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是指自己对自我现况、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情境、未来希望等各层面的认知。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社区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主要维度之一,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2009年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一书中提出了七类认同:对直接亲属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对雇主的认同、对主人的认同、对势力强大的征服者的认同、对社区的认同以及法人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的认同。但他并没有对社区认同做进一步的界定,只认为社区认同的结果是社区成员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都与社区外部的一般人有很大差异。David对社区认同感做了如下理解:将社区这种居住形式看成是自我特征的表征而形成的对自我的定义,用与社区联系的构建来区分个体并通过恰当的自我社区形象对个体进行分类。我国学者张春燕等2007年认为,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并不是一种构成要素,而是通过社区居民的情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区的本质属性,是居民对社区的自觉的情感反应。闵学勤2008年认为,社区认同感是市民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因生活互动而产生的对社区空间、人际、文化及管理模式的喜好、信任和归属感。季伟2008年认为,社区认同感是指居住在城市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自身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在相互沟通、相互交往、互帮互助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上的依恋和归属。

由此可知,国内学者倾向于把认同感等同于归属感。从理论上看,认同感并不同于归属感,它应该是社区归属感形成的前提。即社区居民是否愿意把自己归入某一社区,是否愿意把自己看成是某社区群体中的一员、是社区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居民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等情感。综合各种资料我们认为,社区认同感是指社区成为个人的自我认同对象的过程和程度,强调的是社区这个对象在某些方面和个人相通或相同的地方,让个体感到亲近并愿意接纳。可将社区认同感定义为:社区居民在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社区内一切人、事、物存在价值与重要性的总体认知。

二、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研究

社区认同感可划分为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三个维度,实际上是基于认知、情感和评价三个方面对社区认同感进行界定。按照这种借鉴划分,将学校认同感界定为“大学生对其所属学校的存在意义、学校形象、学校进步和价值的感知、情感上的接纳、认知上的评价”。

关于大学生对学校认同感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刘丽佳2008年认为,学校认同感就是“大学生对学校的承认和认可”,并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指出,高等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育回报却在逐渐减少,导致了大学生学校认同感强度的降低。沈鹏2008年认为,学校认同感是指学生对所在学校的价值观、学校精神及文化传统的承认和接受并产生的归属感,将学校的价值观、学校精神文明及文化传统与认同感联系起来。沈鹏进一步指出,学校认同感的养成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控制及责任感。陈琼贞2007年认为,学校认同感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校园环境建设、人性化服务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提高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史仕羽2007年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归属感和校园责任感较强,有53%的学生对“校园是我家,我爱我家”的说法持肯定态度;92%的学生能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和自己密切相关;94 %的学生认为本校较好。大学生的学校认同感越强,其参与校园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参与意识也就越高,越能从学校挖掘有利于自身的一切因素锻炼和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当然,以上文献仅仅从经验的层面出发,对学校认同感进行了简单的界定。对学校认同感的调查和统计分析过于简单,不足以说明学校认同感这一复杂心理状态,但对于学校认同感的影响作用和提高学校认同感的建议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社区认同感研究结果

1.社区认同感得分描述统计结果

社区认同感总均分、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社区认同感总均分、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均高于理论均值3分,说明居民对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认同。进一步的单样本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均与理论均值3分差异显著(ps<0.001)。

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均分的配对样本检验发现,社区意义认同均分显著高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均分,t(417)=7.01,p<0.001;社区形象认同均分显著高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均分,t(417)=7.01,p<0.001;社区意义认同与社区形象认同均分差异不显著,t(417)=1.676,p<0.001。

2.不同性别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性别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女性居民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上的均分高于男性居民,但差异不显著。

3.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社区类型居民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形象认同上差异显著,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上,五星级社区居民得分显著高于三星级(p<0.05),三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在社区形象认同上,五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得分显著高于三星级(ps<0.05),五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

4.不同年龄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年龄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并随年龄的增长,居民社区认同感逐渐增长,呈线性发展趋势。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差异显著,F(4,413)=4.264,p<0.01。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认同总均分上,50岁以上居民社区认同总均分显著高于18岁以下和18~30岁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认同总均分差异不显著(p>0.05)。

对不同年龄居民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龄居民社区意义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差异显著。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意义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上,5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社区意义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总均分显著高于18岁以下和18~30岁社区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意义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差异不显著(ps>0.05)。

5.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进行比较,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并随居住时间的增长,居民社区认同感逐渐增长,呈线性发展趋势。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差异显著,F(3,414)=5.851,p<0.01。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上,居住10年以上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显著高于1年以内和2~5年的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差异不显著(ps>0.05)。

对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差异均显著。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上,居住10年以上社区居民的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总均分显著高于居住1年以内和2~5年的社区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意义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差异不显著(ps>0.05)。

6.居民与大学生社区认同感比较

大学生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结果表明,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均高于理论均值3分,说明大学生对学校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认同。进一步的单样本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社区认同感总均分、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均与理论均值3分差异显著(ps<0.001)。

大学生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均分的配对样本检验发现,社区意义与社区形象、社区形象与社区进步价值、社区意义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均分差异均不显著(ps>0.05)。

对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大学生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均分高于青年居民,差异显著。

四、分析与讨论

我们将社区认同感划分为社区意义、社区形象、社区进步价值三个维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居民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上得分均较高,并且,居民对社区意义认同与社区形象认同得分高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说明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社区意义和形象认同感。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上,女性居民得分高于男性居民,但差异不显著,说明性别在社区认同感上并不具有影响力;五星级社区居民认同感总均分要显著高于三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说明社区类型是影响社区认同感的因素之一;不同年龄段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也不同,50岁以上居民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居民得分;同时居住时间在10年以上的居民得分也要显著高于10年以下居民的得分。

居民社区类型、年龄和居住时间影响其社区认同感的主要原因在于,认同感是一种社会心理稳定感,具有群体性、共同性。心理学家Erikson认为,一个成熟的心理认同的渐进发展是以人所属的团体为条件的,团体的传统价值对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大。心理学家米勒指出: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这是认同的核心。李素华2005年对英国心理学家贝特汉莱密的认同进行了阐释,认为认同由三个层次展开,即从群体认同经过社会认同到自我认同,通过某种认同获得一种归属,从所在的群体获得一种信仰系统,通过这个所在的群体参与社会,得到某种社会认同感,而个人在获得某种社会认同之后,对自我认同有内在的动力。可以说,认同是个体对自己与某群体的隶属关系的一种身份上的心理确认。因此,从群体的共同性与自我价值的认同性看,不同居住类型居民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倾向性不同,也是导致社区认同感差异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社区认同感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社区认同感总均分、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均显著高于理论均值3分,说明大学生对学校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认同。大学生社区认同是社区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大学生从属于学校组织或与学校组织具有同一性的感知。大学生较高的学校社区认同感表明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从属于学校社区,同时也认识到学校社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大学生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上均分显著高于青年居民,尽管学校社区也是一种特殊的居民社区,但大学生社区认同感与居民社区认同感表现不同。大学生能将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区分开来,也能将自己与社区居民区分开来,并将学校社区群体内典型的特征冠于自己身上,让自己的特性等同于学校社区群体而非居民社区群体。美国心理学家Erickson(1968)强调,个体都有对身份的自觉意识、对人格统一性的追求以及对某种人生或社会理想的趋同。事实上,对高校大学生而言,学校命运和大学生命运的联系远远高于社区命运和大学生命运的联系。高校和大学生的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可以让我们了解大学生和青年对于自己社区的不同心理状况和特点,为居民社区和学校社区建设提供更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第二节 社区归属感研究

一、社区归属感内涵

归属感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和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它不易感知却客观存在着并影响人的行为表现。归属感是人情感的基本需求,判断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是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要之一。当人无法根据环境提供的信息确定方位时,或对一个地方陌生时,就会感到不安;如果被感知到的信息表明一切都是处在控制之下,都符合自己的期待,就会感到放心,就会产生归属感。可以看出,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归属感”是介于外界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一个中间变量,我们要探求人的行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关系,往往需要借助这一变量。

社区归属感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社区归属感最明确的定义,最早源于对地区归属感的书面解释。段义浮1974年认为,地区归属感被认为是人们与他们所居住的地区的一种有感情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李洪涛2005年将其扩大到包括人的知觉和情感,认为地区归属感不仅包括对地区环境的主观看法,还包括对环境的情绪反应:一个人对他居住的地区的主观解释和情感反应。Hidalgo和Hernandez于2001年进一步深化了这些定义,认为归属感的最基本的意思是保持亲密感的渴望。他们将地域归属感定义为:个人与特定地方之间的乐观的情感联系,其主要特征是保持接近这个地方的一种个人情感趋势。结合以上定义,Jennifer 2003年给社区归属感下了这样的定义:在个人和他们居住的地区之间的确定的感情方面的联系,其主要特征是个人对他所居住的社区产生亲密感的倾向。

《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丘海雄1989年认为,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内的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的心理感受。总结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社区归属感定义的分歧主要在于社区归属感是否涵盖对社区的认同。参考国内外学者的定义,可将社区归属感定义为:社区归属感是一种情感,是社区居民对所住社区地域以及人群的喜爱、依恋等情感投入。

二、社区归属感研究现状

社区归属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模式:线性发展模式、系统模式。线性发展模式主要是以社会结构为单位,研究人口和社区居住密度的线性增长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而系统模式强调对以个人为单位的数据资料(如个人在社区居住时间、社会地位、亲友关系等)进行研究,进而了解社区居民不同程度的社区归属感。

国外学者Frederick于1979年提出“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研究是测量居民社区归属感的最佳方法,他认为线性模型片面地证实了都市生活随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导致居民的情感联系减弱、社区的意义降低。Kasarda和Janowitz1974年经研究认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与其社区归属感间有密切关系,Stinner和Loon1990年通过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二者之间的关系。Kasarda和Frederick都强调居民在社区组织中的成员资格以及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是研究社区归属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丘海雄1989年在对广州、香港两地居民的研究中,把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列为“居住年限”“人际关系”“社区满足感”“社区活动参与”等四个方面。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发现,在广州居民中这四个变项和社区归属感的复相关系数为0.30(p≤0.05),香港的复相关系数为0.32(p≤0.05);居住年限、社区活动参与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人际关系、社区满足感与社区归属感有较高的正相关。潘允康、关颖1996年认为,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是相互作用的。社区归属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社区成员对社区的满意度,社区归属感也对社区满意度发生影响。他们通过测量社区满意度来分析社区归属感。苗艳梅2001年在对武汉市居民做的抽样调查研究中,通过居民对社区的评价或满意、对社区的依恋感和社区内的交往情况来描述社区归属感。单菁菁2006年的研究认为,居住时间、人际关系、社区参与和社区归属感属于弱相关,影响最显著的是居民的社区满意度与对社区进步的认知,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62和0.59(p<0.01)。

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研究

学校归属感是个体对自己所在学校产生的一种亲密感和依恋感以及对学校的一种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归属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在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满足后,主导人们生活的优势需要,这种需要若不得到满足,个体将感到孤独、无奈,感到被人拒绝、抛弃。因此,了解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现状,一方面可以与青年居民社区归属感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对大学生开展学校教育,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Wahlage(1989)构建了学校归属理论(Theory of School Membership),并将其划分为四个成分:①依恋:为符合他人的期望而作出自己的努力,如关心他人所想,发展积极互惠的师生关系等;②承诺: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要求;③卷入:积极参加、完成学校的活动与任务;④信念:学生对学校的评价和信任。Anderman(2002)研究发现,学校归属感与积极情感、学业成就、自我概念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温颖等人2009年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低于城市儿童,校际差异显著;城市儿童和公办校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打工校流动儿童;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初中二年级学生。潘发达等人2010年认为,学校归属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即时的而且是长期的。这种影响直接与大学生的学习表现、积极情绪、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师生关系以及良好的前途期待和希望有密切联系。包克冰和徐琴美2006年研究发现,学校适应、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和班级环境与中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密切的关系;学校归属感能有效地预测学生的自我概念;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学校归属感有重要影响,是学校归属感显著的预测变量。

以往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缺乏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特点研究以及与其他同龄人之间的对比研究。只有将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居民社区归属感进行比较,才能发现影响归属感的有关错综复杂的各种因素,也才能完整地展现归属感的内因、外因及作用,才能有效地改善环境和条件,以提高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四、社区归属感研究结果

1.社区归属感得分描述统计结果

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的均分。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的均分均高于理论均值3分,说明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归属。进一步的单样本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的均分与理论均值3分差异显著(ps<0.001)。

社区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均分的配对样本检验发现,人群归属感均分显著高于地域归属感均分,t(417)=8.633,p<0.001,说明社区居民更注重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与感情。

2.不同性别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性别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地域归属感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女性居民在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地域归属感上均分高于男性居民,但差异不显著。

3.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地域归属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社区类型居民在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地域归属感上差异不显著。

4.不同年龄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年龄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并随年龄的增长,居民社区归属感逐渐增长,呈线性发展趋势。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差异显著,F(4,413)=3.011,p<0.05。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上,5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总均分显著高于18岁以下、18~30岁和31~40岁社区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差异不显著(ps>0.05)。

对不同年龄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龄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差异显著。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人群归属感上,5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人群归属感显著高于18岁以下、18~30岁和31~40岁社区居民(ps<0.05);在地域归属感上,5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地域归属感显著高于18~30岁社区居民(p<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差异不显著(ps>0.05)。

5.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并随居住时间的增长,居民社区归属感逐渐增长,呈线性发展趋势。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存在差异显著,F (3,414)=10.604,p<0.001。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上,居住10年以上社区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显著高于1年以内、2~5年和6~10年的社区居民(ps<0.05);6~10年的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显著高于1年以内的社区居民(p<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认同总均分差异不显著(ps>0.05)。

对不同居住时间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居住时间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差异均显著。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上,居住10年以上社区居民的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总均分均显著高于居住1年以内、2~5年和6~10年的社区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差异不显著(ps>0.05)。

6.居民与大学生社区归属感比较

大学生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的均分。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的均分均高于理论均值3分,进一步的单样本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的均分与理论均值3分差异显著(ps<0.001),说明大学生对社区地域和人群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归属。

大学生人群归属和地域归属均分的配对样本检验发现,人群归属感均分显著高于地域归属感均分,t(63)=3.963,p<0.001,说明大学生更注重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与感情。

对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均分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大学生在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上均分均高于青年居民,差异显著。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立法的同志撰写。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法律文本及条文释义;第二部分,立法文件;第三部分,相关司法解释和行政法规。本书逐条对安全生产法进行了释解,并对实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特别提示。本书适于生产管理者、生产安全监督者、法律实务工作者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部法律的出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走上依法保护的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我国文化领域,继文物保护法之后又一项重要法律,在文化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刑事诉讼与辩护代理

    刑事诉讼与辩护代理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宣讲和普及我国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中对广大群众最为重要的相关制度和规范,涉及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热门推荐
  • 霸道花少专属童养妻

    霸道花少专属童养妻

    本是A市一豪门千金女的她,原来幸福美满的一家却支离破碎了。在不久前,父亲小有名气的公司遭遇他人毒手,面临破产,父母因受不了这个打击,在一次车祸双双阵亡,她的人生也自此成为一个孤儿,只有忠诚的保姆带着她讨着新生活,无奈之下她只能在别人的宅子里寄人篱下,直到她看到他后,她才再次感觉到快乐和幸福,也自此她的性格也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可是幸福并不是来之不易,前方的路还有很多挫折。。。。
  • 太阳的后裔:时暮轻寒

    太阳的后裔:时暮轻寒

    【特战部队与海外派兵组组长柳时镇和外科医生姜暮烟,在韩国和派兵地区之间往返相爱的故事。】〖浪花被抑扬顿挫地打着白沫,遥远地望着似就在眼前的海岸线;被抛锚的弃船刻上了光阴的邮戳,随波逐流,挣不断的枷链锁扣;我们都是梦的旅人,都曾在溪边放过一只如蝶翼的纸船。〗
  • 承诺太伤醉了那个盛夏

    承诺太伤醉了那个盛夏

    青春是不是真的很短,一掠而过,我们还没来得及及珍惜彼此,就已经分离,经历了年少轻狂的梦,暮然回首,你们,原来早不在我身边,还好,我们的故事,早已被我记下,至少,我还可以回顾我们的点点滴滴啊……
  • 我爱你,地老天荒

    我爱你,地老天荒

    爱情的兜转,时光的荏苒,责任与爱情间的火花。我是米妮娜,不知道我的亲生父母是谁、不知道我童年的记忆、不知道我的梦想。当我的记忆复苏时,本该高兴却让我跌入了万丈深渊。我深爱的男子他要结婚了,新娘不是我。
  • 夜班惊魂

    夜班惊魂

    有一次,我路上遇到一个算卦的老头,看到我说,让我少干点伤天害理的事情,不然会遭报应,然而我的工作根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压根就没往心里去,可是自从那一次……
  • 温渐暖心

    温渐暖心

    一次意想不到的意外,一场无中生有的谋杀。使女孩慕容苒和哥哥慕容蓬永远失去了母亲,永远无法再享受母爱的美好……而这些,却是他们敬爱的父亲慕容风一手策划的,原本,应该无忧无虑快乐地生活的两个孩子,因此而变得冷血无情。他们本如花般的时光,却是充满了仇恨和淡漠。直到后来,一对兄妹的出现,让事情发生了转机,他们命运似乎也随之改变……
  • 王子王牌记者吃定你

    王子王牌记者吃定你

    一个是比较优秀的王子易非翎、一个是王牌记者路安暗。一个并不特别优秀,但非常努力的王子、一个非常受欢迎,堪比学校校花的记者。她喜欢他,可他貌似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不像其他男孩一样对她有意。一个貌似不喜欢她的王子与一群追求她的少年,她到底何去何从,是与少年来一段无忧无虑的爱恋,还是做吃定王子的王牌记者呢、、、、、、
  • PARADISE REGAINED

    PARADISE REGAIN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偷学:老板和对手都不教的15种真本事

    偷学:老板和对手都不教的15种真本事

    本书以最平实的语言、最基层的视角,为您讲述创业过程中最实用的心得体会,再与成功的企业和平凡的创业者的真实案例相结合,使您“偷”得畅快,学得舒心。
  • 宇宙与时间

    宇宙与时间

    我们的宇宙是什么样子呢?时间又是如何呢??你对相对论有兴趣么?如何在时空中穿越?一起来吧......我带你穿越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