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6200000004

第4章 黄河人家

得水老汉做完礼拜,天色才渐渐放亮。他凌晨五点就起床,到水房里去洗水,从手到脚一丝不苟。暖暖的水珠,从那个跟随他几十年的铜汤瓶嘴里细细地流出。尽管他七十二岁了,但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不是皱巴巴的藏污纳垢,而是干净黄亮。

水是真主给予回回人的圣物啊!水不但流进得水老汉的体内参与了生命循环,还使他没灾少病,耳不聋眼不花,神采奕奕。水每天每时通过他的身体从里到表参与那神圣的清洁仪式。得水老汉有时独自参想:如果没有水,回回人就无法洗去乌苏里(不干净的东西),身体就污浊不堪,就不能每天五时面对克尔白(清真寺大殿里面西而建的拱北窑)做礼拜,就不能打开《古兰经》去念诵。真主想方设法赐予我们水,无论是雨水、雪水、地表水、苦水、咸碱水,一滴也离不了啊!他说,无故浪费水就是罪过啊!这让他想起四十年前到内蒙拉骆驼迷了路,差点渴死在戈壁沙漠上,多亏遇到一个牧民给他一皮囊水,才算活过来。他认为自己不该离家离开黄河去内蒙,他的财运在水上。他是水命,就如鱼儿不能离开水一样。

得水老汉常教育子孙,他说,应该珍惜每一滴水,毫无理由地浪费水是有罪的。他每次灌满一汤瓶水,洗手,净下,漱口,呛鼻,灌耳,抹头,洗脚。每一个细节都力争清洗干净,不可以敷衍马虎。

他泡了盖碗茶,里面放了茶叶、冰糖、枸杞、红枣、葡萄干、桂圆、核桃仁、芝麻等,这八样东西,他最离不了。儿女们都知道他爱喝这盖碗八宝茶,每次不等他喝完就给买来。他屋里有个木头箱子是专门盛放这些宝贝的。每次打开箱子,就有一股扑鼻的香气迎面而来。这香气,得水老汉闻惯了。只可惜侍奉了他大半辈子起居饮食的老伴前年病逝了。他前脚到清真寺礼拜还没做完,后脚小儿子放大悲声地哭着找爹说我妈无常了。老伴走得很突然,是心梗。失去老伴的得水老汉一度失魂落魄。想起与老伴朝夕相伴的五十年,他就会颤抖着白胡子泪水扑面。老伴为他生下三男二女,从十八岁嫁给他这个小船匠,就寸步没离他左右。如今,他只有自己照料自己了。老伴健在时节,他礼完拜,盘腿坐在炕桌前,给他端上花茶盅子,用刚刚烧开的滚烫的开水慢慢倒进茶盅里,八样宝贝都快把茶盅填满了。茶盅盖捂一会儿,等茶叶舒展枝叶泡开,等那些袪火的冰糖,壮阳的枸杞,补血的红枣,养神的葡萄干,和气的桂圆,补脑的核桃仁儿,润发的芝麻粒儿,慢慢溶出八味,水温刚刚合适,不温不火。得水老汉左手端起茶盅底盖,右手款款地错开盅盖,轻刮轻饮,那一股清爽甜润便缓缓入口沁脾。什么口干口苦都消了,什么疲劳燥热都没了。直觉得胸腔里很是生津解渴,如饮甘露。等他喝浅了些,老伴早已将那滚烫开水沏进暖瓶里,再揭了盅盖续上。女人坐在炕沿上,或纳鞋或绣花,针针丝丝入扣,和男人扯磨着家长里短。他喝到最后,喝淡了水。直喝的肚皮鼓胀,拿筷子捞了泡茶的宝贝吃了,都是养颜的补品,连茶叶咀嚼起来都是满口清香。此刻已是窗纸发白,天色大亮。

女人习惯早起,女人也是要做礼拜的。只是等男人做完了,再去做礼拜。男人万事都在前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女人的主心骨,是女人遮阴挡雨的大树,是女人拉套犁地坚硬的犁铧。

得水老汉这辈子都与水有缘。娘将他生在水田里,就起了个得水的名字。娶的女人名叫水花。是雪白又亮的水上浪花。得水的几辈先人都住在黄河岸边,当船工筏子工,当搬运工,当纤夫。

冒出地平线的太阳,将那万丈金光泼洒在黄河岸边十亩鱼塘里波光潋滟。得水老汉轻轻踏上那段鱼塘木桥,十几米长的木桥由数根木柱支撑着高出水面,是给鱼喂食的断桥。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到水面上,鱼儿许是听到了脚步,许是见了人影,精灵一般跃蹿翻腾,耐不住一夜的饥饿和寂寞。条条竞着耍彪,都是红尾赤肚数斤的黄河大鲤鱼。鳞甲在朝阳里闪着金光,直刺得人眼儿眯缝起来。有一两条竟跳上了木桥,在得水老汉的脚下蹦跳了几下。他喜爱地弯下腰身去用手触摸鳞片。得水老汉一生都和鱼儿打交道,他爱鱼儿,像爱他的儿女一样。鱼儿像怕痒,嗖地一下用尽全力,来个飞鱼跳水,没入满池的金光中。

这鱼塘本是个天然湖塘,在一处低洼处。早先得水老汉二儿子承包养鱼,经营的不错。这几年,政府搞黄河金岸城市规划建设。就在这片湖塘里扩大开挖了数十亩的人工湖。湖塘里丛丛芦苇生长,人工栽培了许多从外地迁移来的荷花。星星点点地开在湖塘中央。微风吹来,送来阵阵荷香。这正是:旭日荷花别样红,闲云野鹤赏花来;飞鸟鸥歌鱼翔游,姜公垂钓诗太白。

这湖塘照常由得水老汉的二儿子王怀仁承包。他放养了万条黄河鲤鱼苗,已长成几斤重的大鲤鱼。在湖边修盖了农家乐垂钓苑,苑里花花草草的弄得很休闲。节假日里从周边市区开车来此垂钓的人络绎不绝。有的是举家来玩。这里有各种烧烤,清真美食也是农家风味。特别是黄河鲤鱼头是独家风味。来客吃得实惠便宜,这片黄河滨河大道区域成了旅游垂钓观光的好去处。

得水老汉发现鱼塘里的黄河鲤鱼饿得雀跃欢腾。专门聘请来饲养鱼儿的冬子和西麦,他俩昨夜睡得迟,现在还躺在被窝里迷糊做美梦呢。得水老汉边走边说,早晨八九点钟了,太阳都晒屁股哩,这些尕娃娃,就是瞌睡多。他就去敲冬子和西麦的门。冬子磨蹭了半天,才光着膀子穿个大裤头趿拉着拖鞋揉眼说,老爷子,啥事?该起床喂鱼啦!西麦起来上厕所,边走边小声嘟囔:这老爷子,真是个老财迷!得水老汉听不清西麦说啥话,扯着嗓子问:哎,西麦,你说啥呢?西麦转身说,老爷子,我说你老人家起得真够早的。早个啥?这要搁过去,都犁完半亩田啦!冬子和西麦都是得水老汉的二儿子王怀仁聘用的工人。专职喂鱼配饲料。得水老汉闲不下来,除了每天做礼拜,没事总背着手,东瞧瞧西看看。诸如鱼是否缺氧,鱼是否饿了,等等细微处观察的可细致了。其实这些西麦和冬子都在掌控之中。老爷子爱说爱操劳就随他便,不然,他这个几十年的老船工没事做很难受。这不,坐个马扎和垂钓者攀谈几句,讲讲过去黄河渡口的旧事,或者,说说打鱼的快乐,黄河的惊险脾性。如果客人有啥需求,他会主动跑腿买饮料送盒饭啥的。

鱼塘里有个小木船,得水老汉烦闷了,划船沿着十几亩鱼塘转一圈。他和船儿打了一辈子交道,船儿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年轻时他和女人水花划条船到黄河里打鱼,女人水花是个划船的好把式。凭借风吹浪急,她见风使舵。男人得水的那张网也是十网九不空。竟打过十几斤重的黄河大鲤鱼大鲶鱼。平素打得那些鱼,拿到集市上卖了,再买回日常用品。就这样,度过了荒灾年。卖不完的小鱼儿,拿回家清炖了吃。拿得水的话讲,这叫:靠山吃山,靠水吃鱼。

水花年轻时模样俊。船客们称她为水上一枝花。那年,得水去赶集,水花独自一人摆渡,船上坐着七八个人到河西去赶集。水花船划到河中,一个风浪袭来,一个女人没抓好怀中的孩子,孩子蹒跚着脚步,一个趔趄掉到河水中。那女人惊恐着,哭喊着,我的娃呀!救命啊!一个浪头袭来,孩子没入湍流之中。当时船上多为女人和小孩,只有一个不习水性的老头儿。水花丢了船桨,跃身扑入河水中,寻着孩子的踪迹游去。那孩子又被河水旋卷,露出黑黑的头发。水花看准了,一把扯住孩子的后脖衣领,边牵扯边游去。此时,船儿无桨乱了方向,被河水旋着转圈。一船人都惊愕得抓紧船帮,不敢动作一下。水花游到了船旁湿淋淋地爬到船上。她立刻放平孩子,在胸口窝上挤压按水。孩子吐了水,渐渐有了呼吸。她才重操船桨,拼尽最后一点力气,向岸边靠去。

孩子得救了。孩子的妈妈向水花致谢,跪地不起。水花说,救人是应该的,任何一个船客,我都会负责摆渡安全。在黄河渡口,船家有好几家,最数得水夫妻口碑好,名扬黄河两岸。

水花走了。坟地在牛首山下,离黄河不远,大概还能听到涛涛黄河水。只是离家远了,再也不能回家看看。每逢祭日去上坟,得水老汉与儿女们在祖坟上点上几柱香,念诵上一段《古兰经》,袅袅青烟似一缕幽魂升空,阵阵经音如一曲哀乐入心。得水老汉泪眼迷蒙,儿女们拉不起来他,惹得一家人都痛哭流涕。他对着墓碑自语:老婆子,你就安息吧!不必牵挂我。我好着呢。真主饶恕我的一切罪过,让我先活在阳世上。等我无常了,葬在你身边你就不会孤单了。

得水老汉的那句:“我好着呢”。是他心中的大实话。应该说,一大家子人都好着呢。儿孙们都孝敬他,遇个大事小情,三个儿子都请他定夺。他划了一辈子船,是个好舵手。再大的风浪他都经历过,爹就是儿女心中划船的桨、指南的针。儿女们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得水老汉也在默默祈求真主保佑他的儿女们事业有成,一帆风顺。

得水老汉起居饮食很有规律,心态开朗,硬朗没病。这几年,王家洼子地处黄河滨河路开发区域,那些旧屋民宅都得拆迁开发。许多农户提前得到消息后,胆大奸猾者,在自己的宅基地上连天昼夜地拉砖建房,试图扩张地盘,到丈量房屋时,好多拉多占些房屋面积,多占公家的便宜,多得政府的拆迁补偿款,多分几套房屋。很多人都在暗中运作,唯有王家和一些胆小贫困人家没动一锹一土,一砖一瓦。得水老汉为此召开家庭会议,不容许儿女们搞违法乱纪的事干。他说,经典上讲,作为一个穆民,首先要诚实守信,这是做人的根本。其次要乐于舍散,只有舍散救困,才可得到真主赐予你的宽裕。做事千万不可违背道义良心。结果,儿女们都尊重了爹的口唤,公道自显,凡是违法乱纪私自建造房屋者,除了缴纳罚金,都一律由执法大队拆除取缔。有些人哭天喊地,一骨碌躺倒在推土机车轮下耍无赖不起来,最后被执法警察死拉硬拽拖弄到一边,眼巴巴看着那些新盖的房屋顷刻间土崩瓦解,成为一片废墟。这真是,偷鸡反蚀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些投机取巧爱占便宜的人,反而将钱物打了水漂。

旧宅拆迁结束后,政府平整土地,重新规划了新农村滨河新村。不到半年天气,一座水电暖齐全,灰砖碧瓦的仿古建筑庭院式新居建成。各家门前,花团锦簇;小公园小广场健身器材配套完善。村部社区设有娱乐室,老年之家,可下棋打牌,吹拉弹唱。农家书屋,可读书看报,上网查资料,学习农业科技技术。

得水老汉三个儿子都分到一套八九十平米的独院平房。得水老汉也分到一套六十平米的平房。先前零乱不齐的旧屋危房不见了。没了雨天泥泞湿滑、春冬尘土飞扬的乡间土路。放眼望去,屋院整齐,道路硬化,脊字型屋瓦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的光辉下闪着银亮的光芒。屋内铝合金门窗是窗明屋亮。厨房里的灶具不是过去烧煤架柴燃放的袅袅青烟,而是煤气灶、太阳能灶,干净又环保;家具铮亮,家电齐全,家中上网聊天,有线网络村村通。爱养花的,各类花卉争奇斗艳,满屋逸香;爱养鱼的,各色鱼儿缸内追逐,喻示年年有余(鱼);爱养鸟的,鹦鹉学舌,八哥嘴巧,翠鸟鸣翠柳,仿佛自然造化弄屋。地面一并贴了雪白的地瓷砖显得干净亮堂,过期的土炕也不再盘砌,冬天有地暖,完全可以学日韩人打个地铺,即可替代暖身的热炕;卫生间里的抽水马桶替代了过去旱厕茅坑里的臭气冲天;任何时候想洗个澡,换个水,打开热水器水龙头,便可沐浴净身。再也不像过去那样赤身跳到河叉沟渠里洗去劳作后满身的灰土油汗,而是随着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们乘坐羊皮筏子黄河漂流而生意兴隆;或独木行舟,体验黄河古渡摇橹的欸乃之音。

得水老汉拿到钥匙搬到新房的那天,儿女们为他购置了新的沙发、彩电、冰箱。儿媳们为他缝制了新的铺盖被褥。客厅里贴挂了三儿子石头书写的阿文经画。卫生间的热水器随时恭候,啥时洗水都是热水。得水老汉把他那把铜汤瓶擦得闪闪发亮。这件宝贝成了传家宝,从父亲手里传给他,他还要将它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永远不忘教门,做个身心表里如一干干净净的穆民。

那日,正是老伴的祭日。得水老汉请了阿訇满拉及亲友,在他的新家里过个重大的尔麦里乜贴。诵经之音伴着袅袅香烟,令屋内庄重肃穆。得水老汉看看满屋子的人,他突然意识到少了老伴的伤感空寂。冥冥中,他仿佛看见老伴虚飘的浮影,一脸的笑,静静地跪坐在他的身边,摸着他的脸颊说,老头子,你人瘦了。得水老汉想喊声:水花,你回家啦。但他怎么也发不出声,嗓子像被锁住了。得水老汉随阿訇一起接了一个长长的嘟哇尔(容许吧)。

送走阿訇和诸位亲朋乡邻。得水老汉安排儿媳们给困难户张大妈送去油香粉汤和20元乜贴钱说,我看见你妈回来啦!她的卢罕(灵魂)刚来。唉,要是你妈活着,该多好啊!

儿媳逐个也在抹泪。婆婆在世时,婆媳关系十分融洽。婆婆待她们如亲生女儿,儿媳待婆婆胜亲妈。这是婆婆留给儿媳们最美好的念想。

得水老汉是失地农民,政府部门为他办理了养老保险,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老有所养,每月能领到七百多元的退休金。他觉得这辈子没有白活。有了工资,他可以花这花那,再也不向儿女们伸手要钱。尽管儿女们都很孝敬他,让他衣食无忧;尽管儿女们做生意都有百万家产,光阴日子都在人前,让他在亲友面前有了荣耀尊贵,可他常对儿孙们说,日子富足了,别忘了舍散,接济贫困人。要感谢党的恩情,要念道真主的恩泽。得水老汉的大儿子王怀德是个阿訇,他对儿子说,你要在殿堂上多多宣传党的好政策,拥护党的民族政策。

得水老汉的三儿子王怀义,小名叫石头,算是能为王家撑门面的人。王怀义早先是个民办教师。得水老汉见人总夸说,祖上有德,王家出了石头这个文墨人。

王怀义能写字能画画。写字是汉文阿文两种字帖,特别是阿文字写得形如花草状如飞鸟,远观恐鸟蝶惊飞,近看怕花香逸艳。

民办教师是个出力不挣钱的穷秀才。不像二哥做生意能大把地赚钱。村里有本事的年轻人都成了个体户,而他依然是夜半青灯守书卷,月圆清辉爬纸格。每月工资只有一百七八,还常拖欠,下发不到手。王怀义不把钱财看得重,爱教书,就干下去。民办教师走了好几茬,他都没挪窝。闲暇时,王怀义有个爱石、赏识、玩石的嗜好。喜欢骑个自行车沿黄河两岸贺兰山谷寻找裸露在河床溪沟的黄河石。都说,这娃自小就起了个石头的绰号,长大了活该顽石不化。王怀义自行车后衣架旁挂个铁笼,是专门拖运奇石的,就这样,王怀义日积月累在小屋里的铁架子上堆起了很多石头。好奇的人都只看见一些石头上有天然的纹饰,有黑石、白石、蓝石、褐石、青石等。王怀义就痴迷地指给访客说,这块是日出东海,那块是嫦娥抱兔;这块酷似老人头,那块形如长河落日。他还对学生们说,这叫黄河文化。其实石头并不是冰冷的奇物,它是自然的巧夺天工,是集日月之精华,润黄河母亲之水韵,继百年世事之变迁,呈中华灿烂文化之瑰宝。如歌中所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懦弱者以胆识,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啊,山高那个路远也能获得……学生们听他说着唱着,都沉醉在他的艺术氛围之中。也有一些慕名而来的石友,在他小小的陋室里品茶赏石。大家都惊奇王怀义能把一块蓝石雕刻成那么美观的砚台。王怀义笑笑说,这是贺兰砚,可名贵啦!是许多书法家梦寐以求的宝物。他曾远行拜师,学习雕刻技术,每次遇到上好的石料,王怀义就会把玩很久,琢磨好如何下刀省料,不成废品。他也给人刻章,多为木质,也就几块钱一枚,贫穷者相送。艺术家来求,则以上料精雕篆刻。

王怀义不会种庄稼,写字画画,赏石刻石,挣不来大把的钱。兄弟姊妹们都奉劝他改行算了,当个教书娃娃头有啥大出息?写字画画还能当饭吃?捡石头还能捡回个媳妇来?都二十八岁的人了,还没能找上个对象。原因是现在的姑娘最讲实惠,一看你是否有手艺能挣钱,二看你是否能在城里买得起楼房,三才看你人品是否端庄。俗话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你王怀义人再长得英俊潇洒,你也是个穷教书的,一个月那点工资,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谁家还能把宝贝女儿嫁给他?哪个妙龄少女愿嫁个整天把玩石头的主?因而王怀义的婚姻也就高不成低不就的。再说,他王怀义是艺术人才,心志很高,万不可为了婚姻大事,随便找个姑娘成个家,这不符合他的求偶标准。

只有得水老汉不动声色地当着儿女们的面说,你们都别小看了石头,是个教书匠,嫌他能写会画的不务正业。我会看人,祖上有德,将来我们王家要出石头这样的人才呢。

那年,教育局下达了通知,凡是长期在农村学校从事义务教育的民办教师,可以通过教育部统一资格考试,合格者,晋升为国家正式教师。王怀义考试通过,成为一名正式人民教师。随着教师身份的确定,工资也随之上涨。王怀义这个因工资少被看作没出路的教书匠。脸上有了幸福的笑容,终于可以扬眉吐气,有尊严地当他的人民教师了。

那天晚上,月光很好。王家人都为怀义晋升正式教师而庆贺。王怀义和爹妈坐在院子里那棵老梨树下谈论着学校的事情。校长因他勤勉教学,为人和善诚实,要提拔他当主任。得水老爹说,时代在发展,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都是那句话,要诚实勤奋,不误人子弟。老妈在一旁说,我很为儿子石头荣耀。不过,你的婚姻要抓紧,我和你爹可要等着抱孙子呢。王怀义笑笑说,婚姻上儿子自有主张,请爹妈不必着急。说不定哪天,我就把对象领回家,让二老把把关哩。

月光通过树叶缝隙,斑驳地映在每个人的笑脸上。夏风习习,送来阵阵清爽。王怀义望着头顶的圆月,季节虽已立夏,可他的生命之春才刚刚开始。

果然就有媒婆上门说亲的。说某某村谁家姑娘长得如何标志,家里光阴日子富足,姑娘刚二十,考大学就差那么几分,只要王老师在城里买套楼房,立马结婚成家。得水和水花老两口拿着姑娘的照片笑眯了眼。说,看姑娘俊得像明星,小儿子回来,我们让他看看,说不定,一看就能看上哩。

王怀义拿照片一看说,姑娘的确长得不错,可我哪有钱买楼房?爹说,先向你哥你姐借上买个小平米的,把婚结了再说,你都快三十岁的人了。谁结婚不借账啊!你要是愿意,找时间约姑娘见个面咋样?王怀义说,这姑娘要是实心过日子,就把这老屋的那两间屋子拾掇拾掇先结婚,等以后有了钱再买楼房也不迟。

媒人到家中,爹妈将小儿子王怀义的想法告诉给媒人,还带去一张王怀义的照片。姑娘看后说,人我没说的。就是不买楼房不行!媒人来回话,说,实话实说吧,姑娘一心要嫁到城里安家,明摆着就是不想和爹妈住在一个院子,不想在农村里种地吃苦受累。

这婚事就算告吹,又有几个提亲的,和前面几个姑娘进城买楼房的想法很一致。看来,现在的姑娘,心志都很高,都想离开乡村,过城市人的生活。几次婚事失败,王怀义不在乎,爹妈却着急上火。

王怀义的婚事就这样耽搁下来。爹妈一见面就催促,王怀义始终不急不躁。拿王怀义的话讲,就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十步芳草蜂蝶闹。缘分若要到,姑娘自会来。秋季开学,学校分来了三名大学生,两男一女。女的宁大毕业,年芳23岁。回族,性格开朗,喜欢写诗弄文的。看到王怀义老师的书画篆刻甚是惊叹。特别是那些精美的藏石,令她大开眼界。没想到这个乡野之地,竟有这样的情趣之人。姑娘叫苏晓,家住本市。原打算在这乡村学校教几年书,作个跳板,调回市区学校教书。不料,他王怀义是个人才是块宝。正应验那句婚姻一线牵,芳草蜂蝶喧。苏晓整天围着王怀义,赏石作画,品茗论文。两人年龄相近,趣味相投。一来二往,两心相悦。芳心渐贴近,爱情泛涟漪。古有牛郎织女天仙配,戏有梁祝化蝶幻音律。不用月老来托媒,却是花前月下成双影。

直到有一天,石头怀义把个苏姑娘领回家。见了爹娘哥嫂,一家人都喜笑颜开。苏姑娘的父母起初不太满意,嫌门不当户不对。日久见这王怀义是个诚实守信的一表人才,才渐渐放弃疑虑。两亲家原本年龄不相当,但儿女们的婚姻事大。王家倾心教门,苏家也祖上重教,终了,不以贫富论尊卑,亲事定下,择选吉日,男婚女嫁。在王家老院子收拾出两间屋子作新房,学校也给分了教职工宿舍成了家。结婚完全是回族礼仪,请阿訇念尼卡哈(念证婚词,出示结婚证),主持婚礼。两家长辈亲友男嘉宾相互道喜,互问色俩目(问好)。屋内屋外齐撒喜枣糖果花生核桃,以示喜从天降,开门见喜,喜得贵子。洞房直被亲友闹到半夜才各自散去。学校,家里,市区,三点一线,儿女亲家相互往来。全家老小,相亲相爱。一年之后,苏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个白胖儿子。直乐得两家老人,含到嘴里怕化了,顶到头上怕吓了。王怀义和苏晓更是心肝宝贝的,给儿子起了个王苏龙的学名,其意为王家苏家的一条龙。

苏晓始终没调回市里小学执教,而是和王怀义一起在河坝小学教书至今。学校危房拆迁,新学校教学楼房离村部不远。王怀义也分到八十平米一套独院平房。有一间屋,专门做了画室书舍。四面墙壁挂满了书画作品,地中四个铁架上摆放着各类奇石,配有简介说明。每天都吸引游客慕名前来观石赏画。王怀义还被邀请参加了中阿回商大会书、画、石作品展览。许多阿拉伯商家对他的阿文字画赞不绝口。各媒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王怀义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书画展,其两幅作品分获一、二等奖。

得水老汉独坐在屋里看着老伴水花的照片说,老婆子,你看咱们的小娃子石头比他两个哥哥都有出息,还到北京参加书画展,他的那堆石头也露了彩。听说镇政府还要建个黄河奇石馆,要石头当名誉会长呢。你看,咱石头多有出息呀。小孙子也是个小人精,跟他老子一样能写会画,还捧回个全国青少年书画比赛银奖呢。真是咱王家的一条龙。哎,真主赐福,祖上有灵!

得水老汉刚做完礼拜正喝早茶。手机响了,是二儿子王怀仁打来的,说昨夜里鱼池上四个偷鱼贼下迷药迷昏了鱼,正捞鱼时,西麦和冬子拿了木棍手电和那四个贼动了手,冬子的头被打烂了昏了过去,西麦的肚子上挨了两刀,人现在医院抢救呢。爹你快到鱼池上给我操操心。我忙得脚板子不落地,一晚上都没合眼啦!

得水老汉问:两个人没大碍吧?人算抢救过来了,不过要养几天伤哩。

行!我这就去鱼池上。得水老汉挂了手机,边穿衣服鞋子边随口说了句:安拉乎啊!没事就好!这些伊布里斯(恶人),咋那么丧尽天良呢?

其实,事情的发生并非如此简单。王怀仁的农家乐餐饮部很有回族伊斯兰风味特色,黄河鲤鱼成了一道招牌菜。价格合理,货源新鲜。请来几个花儿歌手,糅合了回族文化和餐饮文化于一体,令诸多游客大开眼界。王怀仁在鲤鱼烹调作料上很有讲究,自成一体。都是老妈水花祖上传下的秘方,怀仁喜欢餐饮这一行,老妈就手把手地将手艺传给了他。

为了笼络顾客,有些同行在调料里加入罂粟壳或罂粟面,这样熬制的汤料不但清香诱人还会上瘾成嗜。得水老汉严厉警告儿子怀仁,就是没钱赚,关了门,也不做那伤天害理的阴损事!有几家餐饮部就是掺杂了罂粟而被化验查出罚款停业整顿的,只有王怀仁的餐饮部守法经营,生意越做越大越红火。那些企图从恶性商业竞争中大获渔利的人,结果是关门倒灶自砸招牌。有个张老板不服气,蛮横无理,说王怀仁不择手段抢了他的生意,总有一天要好好教训教训他王怀仁,让他长长记性。暗地里纠集了几个地痞下黑手,打伤了冬子捅倒了西麦,王怀仁正好不在鱼池而幸免。

得水老汉送走了调查取证的警察,急匆匆地赶到医院。一进院门,见怀仁坐在走廊的座椅上打盹。他拍醒儿子说,先回家睡一阵,看把你熬成啥样了。又问西麦和冬子的伤势如何?怀仁说,都没啥生命危险,现在做完手术在病房里输液呢。怀仁说,爹,那你先在医院里操操心,我回去迷糊一阵,有事打电话啊。得水老汉见儿子怀仁揉眼走了。他推开房门,一个护工正忙着给冬子接尿。冬子朝得水老汉笑笑。得水老汉摸摸冬子的头说,伤重吗?冬子说,老爷子,我们没事,你别担心!得水老汉见西麦双眼紧闭打着点滴,转身问冬子,西麦咋样哩?冬子说,西麦哥没伤脏器,只不过失血过多,不过手术很成功。正说着,西麦微微睁开了眼,说老爷子,你来了?得水老汉慌忙抓住西麦的手说,娃呀,你没事就好!好好养着,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把流掉的血都补回来。得水老汉掰了个香蕉剥了皮,送到西麦嘴里。又给冬子剥了支递过去。唉叹地说,这些丧良心的伊布里斯呀!咋就往致命处捅呢?公安局把这些贼娃子婊子儿抓起来枪毙了才解气哩!

老二媳妇推门进来了,提着鸡汤和午饭。问爹你来了。得水老汉说,快趁热让这两个病娃娃吃,我一会儿回去。

得水老汉出了病房上了公交车。有人给他让了座。他坐下来,用手捋捋长白胡须。车窗外,正在建设的工地上,塔吊林立,举着长长的手臂,在天空中画着优美的弧线,正向一幢幢楼房添砖加瓦。

得水老汉望着湖光山色,心中猛地闪出六十年代低标准闹饥荒的那一幕。那时大儿子怀德十岁,二儿子怀仁七岁,还有两个丫头,三丫和四咪。四个孩子整天饿得哭闹。季节正值大雪封河,水瘦山寒的隆冬腊月。全家已断粮好几天了。小女儿四咪还在吃奶,水花营养不良,两个奶头如倒空的布袋,女儿将她的奶头吮吸出血。水花疼得倒吸一口凉气。四咪吃不上奶,啼哭不止。水花只好放下孩子由她去哭。她抱来一捆玉米秆,解开草绳,准备塞进炕洞里烧炕。突然,一个没被摘下的小玉米棒子从枝秆上闪出来。水花眼前一亮,她一把摘下来,仿佛那玉米粒闪着金光,照亮了她眩晕的双眼。她小心翼翼地搓到炕桌上的那只小瓷碗里,竟盛了满满一碗。水花接了一个嘟哇尔说,感谢真主的襄助,我娃儿有救了!她飞快地跑出门,差点被门槛绊倒。院子的磨盘上已经积了一层薄雪。显然,这磨盘已很久没磨粮食了。水花一遍又一遍地用扫帚扫净积雪,又用毛巾擦干磨盘。她将玉米粒小心地倒入磨眼,推起磨把,竟那么沉重。没走上一两圈,腿和胳膊酸软得直打摆。原来自己两天没进食了。面色有点浮肿。四岁的三丫黑亮着眼眸,在石磨旁抓了几粒玉米粒,正想喂进嘴里,被水花夺了去,三丫哇地一声哭了。三丫饿了,水花更怕三丫噎坏了。三丫乖,不哭,妈磨了面,给娃熬米汤喝。水花掀着磨把,随着磨盘转圈,她的眼里冒着星花。随后也天转地旋起来。她只好将头抵在磨盘上,才渐渐缓过神来。

得水拿了铁撬,捞斗,几样工具,去黄河里砸冰捞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铁撬钢钎砸在冰面上,只划溅起点点冰渣。得水戴着狗皮帽子,身穿一件大皮袄,脚穿雨鞋。干了一会儿,他的脸冻红了,额上却滴下了汗,冰眼越刨越大。得水已热的头上冒气,索性脱了皮袄,高举钢钎越干越猛。冰冷的铁撬,磨破了棉手套,也磨破了手掌。终于,一个脸盆大的冰窟窿露了出来。得水将冰面的冰渣捞干净,他下了鱼饵,焦急地等着鱼儿来。终于捞上一条梳子长的鲤鱼,得水兴奋地大喊大叫。黄狗爬在跟前,伸着长舌舔着鱼的几片鳞甲,对于冰面上布袋里的鲤鱼只能垂涎三尺。又有一条捞上来,得水发现两个儿子不知啥时跑到那边玩冰去了。他朝那头吼了一嗓子:爹又捞了一条鱼!儿子们听到喊声高兴地往回跑。二儿子怀仁脚下一滑,只听咔嚓一响,冰面上裂了一个大口子,一块破冰立马冒出了河水。怀仁一下掉进冰水中。得水大喊一声:我的娃呀!那条鲤鱼来不及装,扔在冰面上摇头摆尾地蹦跳。得水拔腿就跑。黄狗得空,一口衔了鱼,刚要吞咽,得水止步回头看见了喝声道:你个挨刀的狗东西,放下鱼!黄狗竟听话地放下鱼,向落水方向跑去,抢先得水一步,扑入冰河中,一嘴叼住了怀仁的后衣领,怀仁仰躺,游向冰面。得水一把捞起水淋淋的怀仁,怀仁虽喝了几口冰水,头脑还算清醒,只是浑身冻得筛糠。得水忙抱起儿子跑到安全处,拾起羊皮袄,裹住了瑟瑟发抖的怀仁,然后装好鱼,说儿子,咱们赶快回家煮鱼吃。

一进门,水花见状,也没问个究竟,慌忙脱掉湿衣服,将儿子怀仁一把焐进热热的被窝里。

门外的雪越下越大。水花家的灶房烟囱里,袅袅的青烟弥漫在鹅毛大雪中。大雪几乎要覆盖了饥饿的村庄。黄狗蹲在廊檐下,对着厨房一个劲地狂吠。厨房的鱼香和玉米糊的香气招惹得黄狗前后转圈吐舌扯哈喇子。

在得水老汉一家人的记忆中,那天的煮鱼和玉米粥是他们这辈子吃得最香的一顿饭。怀仁喝了一碗鱼汤,身体渐渐发热,他不再寒冷。这件事成了怀仁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回忆是美好的。得水老汉在睡不着觉的时候,往事总历历在目。

老伴水花去世后,儿女们怕爹孤独,想为爹找个老伴。得水老汉摆摆手说,我又不是三六十八,都快入土的人了,还找啥老伴?再说,哪有那么脾性相投合适的伴呢?你们各自干你们的事。我好着呢,别惦记我!

得水老汉从医院回到鱼池,他从水房里洗水出来,礼完拜,烧开一壶水,泡了盖碗茶,打开电视看新闻,喝着茶水,心里装着事,也不知电视里说了些啥。

得水老汉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竟梦见第一次见水花的情景。

那年得水二十岁,在黄河西岸的河湾处拴好木船,趁着大好的晴天,他将鱼网晾在晒杆上。补完鱼网破线露洞,他双手枕在头下,翘着二郎腿,口里衔根草芥仰躺在草丛上,看天空中的云彩,忽而似狗,瞬而像驹,即而如棉团……得水就幻想那云朵闪出一位少女的面孔,一会儿苍白,一会儿羞红。少女的妙姿却被西天漂移来的黑云遮没。起风了。草丛起伏,船儿摇摆,一阵风沙卷过,河面上波涛汹涌,风行水上。西天咔嚓一个霹雷,得水警觉起身,有雨点坠落。起先滴滴,而后成线,衣服很快打湿,得水撒丫便跑。

不远处是他的黄泥小屋。进门已是满脸雨水,拎起毛巾,擦了一把。站在门口看屋外,雨脚如麻斜射,地面已水流成溪。远处河面,烟雨迷蒙,青山绿雨,滩草换绿。土屋不大,灶间连炕,锅碗瓢盆齐全。土炕上铺着一张苇席。一被,一褥,一枕,铺盖叠起,一件老羊皮袄摞在旁边。土墙木橛上挂着一杆猎枪,一捆尼龙网绳,一把芭蕉扇,一顶狗皮帽。墙洞里放着一盏马灯,一块火石。灶间墙角码着一堆干柴火。锅台案板木架上放着半袋玉米面,半袋黄米,一小袋黄豆。河湾那片河滩开了荒田,有自产的韭菜、菠菜、萝卜、小白菜。水盆里三四条黄河鲤鱼红鳍吐泡,不时地蹦跳几下。那边水池旁放着一把汤瓶,一个木水桶。灶间火洞连着炕洞,有一杆木风箱。夏天天热,堵了炕洞。冬天烧灶,也连带热了炕。竹席上有一张狗皮褥子叠起来,以备后用。房顶上的檩条、椽子结实密布,苇草泛黑,却不漏雨钻风。木格的窗口,冬天蒙块塑料挡风,夏天蒙块纱布透风纳凉。这间土屋的陈设,完全是个渔民之家。立在河边,夜听河涛,昼见河鸥,远观若见炊烟袅袅,也不失人间烟火,野趣横生。

得水这个年轻后生,捕了鱼,便到河西集市上卖掉,买些家用物品。或持钱粮回去,接济家用。从小放牛放马到十四岁,得水爹因患腰腿病就将打鱼摆渡的手艺传给他。一个哥哥在家种地,两个姐姐早已出嫁,得水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一个人漂泊在黄河上打鱼捕猎,寂寞了,摇橹放歌,花儿信天游随口便唱:哥哥呀摇船打鱼忙,难心了就对着河水喊两嗓;谁家的妹子呀来坐船,哥哥我渡船不要钱……

雨越下越大,扯天扯地垂落。得水看见远处雨幕里走来两个人,迈着蹒跚的脚步,靠近时,才见是一老一少。一位少女搀扶着一位老者,老者背着一把三弦,少女背着个大布包袱,衣服早已被雨水淋湿。老者半张着嘴,气息微弱,衣服破旧,头上的白帽染了一层灰土。

得水迎出去,躬身说了声:俺色俩目(问好)!老者拱手还礼。少女穿一件蓝底白花衬衣,打着补丁的灰色裤子,一双平绒鞋露出了脚趾。

大哥,你好!我爹病了,能行个方便吗?少女脸上流淌着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窘羞间,忙将露趾缩进鞋壳。

赶快请进,避避雨吧。

让进父女俩。得水倒了水,老人喝了一口,微闭着眼说,我是河北沧州人氏。家乡闹饥荒,一路流离失所,逃难到此地。现在,我的老病复发,恐不久将要离世,只可怜我这小女孤苦伶仃。我看你是本地的回民,我也是回民,天下回回是一家。看得出,你是个善心人,如果没有婚配,请不要嫌弃小女,娶她为妻,我可以到那边和水花她娘相见了。

老伯的话说的得水心里热乎乎的。长这么大,他因家穷,没人为他提亲说媒。老伯病中托孤说媒,这是主赐的姻缘。

水花不断用手拍打着爹咳嗽气喘的后背。爹的一席话,令她红润的面孔羞涩的不好意思再看得水一眼。

水花端起碗,说,爹,你别说了,喝口水吧。爹干裂的嘴唇抿了一口水,即刻呛出一串密集的咳嗽。爹微闭了眼,忽而张得很大。他急切地拉住得水的手说问:后生,我刚说的话,你看行吗?

这,这要看姑娘愿不愿意?

老伯拉过水花的手,急切地问:花儿,爹说的婚事,你同意吗?爹怕是要走了,你快快告诉爹。

水花嘤嘤地哭,说,爹,你要挺住,我愿意。

老伯拉住得水和水花的手放在一起,他哆哆嗦嗦地指着一个灰旧包袱说,花儿,把包袱递过来。

老伯从包袱里掏出一本《古兰经》。问:后生,你会念《古兰经》吗?得水点点头说,会。

那好。你给我洗个水。再给我念个讨白(忏悔词)!

得水扶老伯用那把汤瓶洗了个小净。得水自己也洗了。水花这才转过身,帮忙将爹扶上炕,头北面西躺下来。得水戴好白帽,点上一炷香。跪在老伯脚下。他打开《古兰经》某一章节,开始赞念起来。

屋外的雨声拌合着黄泥小屋里悠然的经音,混合成一种令人耳目湿滑的音韵。大伯急促的呼吸就那样一点一点变得沉稳,脸上带着神秘的满足和超脱。他的胸口变得一动不动,两手无力地垂落。经声停止,老伯早已没了呼吸。

得水眼中噙泪,用双手抹合了老伯的双眼,转身对水花姑娘说,大伯无常了(去世)。

水花哇地扑过去,掀着爹的身子哭得声声揪心。

屋外的雨终于停止了。黄河岸边的青草透出逼眼的碧绿。太阳也露出了红红的脸膛。得水为老伯换上干净的衣服。水花头戴白孝,守在爹的身旁。

得水拿了铁锹镐头,转身对水花说,你守孝,我打坟。

得水慌忙跑回了家,告诉爹妈水花爹无常的事。村里来了许多人,一起挖好了坟,请了阿訇,安葬了老伯。

遵照老伯的临终遗言:水花守孝一年后,得水一家人欢天喜地为得水成了亲。

得水老汉贴心的衣兜里,总装着水花生前常做针线的一个绣花针扎包。水花就是靠着这绣花针扎包夜夜挑灯,补衣纳鞋,顶针彩线绣花。孩子们就是在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中渐渐长大,度过饥寒交迫的年馑。得水和水花从如花似玉的青春年华,变成鬓角白发、背驼腰弯的老者。这真是黄河后浪推前浪,光阴似水催人老。

怀仁的农家乐经过鱼池事件后,逐步走上了正轨。西麦和冬子已经养好了伤平安回到鱼池重操旧业。那些受人指使的盗鱼贼、幕后主谋也被绳之以法,得到应有的惩罚,还餐饮业一方公平竞争。

怀德作为清真寺开学阿訇,总是尽职尽责为一方穆民主持宗教事务。得水老汉对大儿子很器重,也许是人老了,越发心里虔诚向主,而大儿子怀德又是教门的引领者、宣传者。怀德与爹也是越走越近。得水老汉常和怀德探讨经典上的事。怀德的口才好,在全市宗教界瓦尔兹演讲可谓首屈一指。

得水老汉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在有生之年身体硬棒的时节向往到圣地麦加朝觐一趟。这几年,儿女们都事业有成,经济富足宽裕,完全有能力出资让他去朝觐。他把自己的愿望告诉儿女们,儿女们立即赞成,说,爹,钱不成问题。只要你身体条件容许,今年秋季,可以申请两个名额,由大哥一路照料你去,我们一百个放心。

送得水老汉和怀德去机场的那天,有许多亲朋好友去送行。走之前,得水老汉全家过了个尔麦里乜贴,许愿了平安如意。

飞机徐徐飞升,通过窗口,得水老汉口中默念着清真言。这是他父子俩平生第一次飞上天空,天际之下,黄河像只巨龙也在腾飞。大地碧绿如毯,方格布阵。他兴奋地手捋银白长须看着机身下那些云彩变化着不同形状。心里念叨着:我遇上好时代了,真主的机密参不透啊!

窗外,一抹金黄的阳光照在父子俩的脸上,他们脸上带着微笑。得水老汉伸出双手,接了一个嘟哇尔(请主容许吧)。那是一个虔诚的许愿。

同类推荐
  • 碧血丹心

    碧血丹心

    郭师傅和陈碧师承名家学得一手好厨艺,但因陈碧为人不端正所以没有得到师娘的真传,师兄弟二人的关系也并不好。日寇入侵,陈碧为了国仇家恨惨死日寇手中,其师弟郭师傅自觉有愧于师兄,最终也选择在菜中下毒的方式完成师兄的壮举和日寇同归于尽。
  • 武汉晃晃

    武汉晃晃

    武汉胭脂路粮道街中学的“五虎”长大成人后分别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医药代表、混混、警察,记者和地下赛车手。小说以四个平面而又交叉的故事将他们的生活与武汉风貌原生态呈现出来,组成一组独特的城市平民立体画卷。然而,面对世俗的生活与社会深刻变革的考验,他们的追求、友谊和青春又将面对怎样的抉择?
  • 骚扰:生命之痛

    骚扰:生命之痛

    性骚扰,这个无处不在的幽灵,带给人多少屈辱、隐痛、泪水和阴影!她,小小打字员,面对骚扰一忍再忍,上司却得寸进尺,步步进逼。
  • 欢喜冤家来逗阵

    欢喜冤家来逗阵

    失去记忆但依旧唯我独尊的大小姐,以及外表张狂但内在单纯的落魄男子之间,展开了一连串有趣的对决。
  • 碎龙门

    碎龙门

    甄子鸿曾是海军陆战队员,退役后,在“行万里路”的旅途中,遇上残肢雏丐梅婷婷。甄子鸿欲拯救这名可怜的少女,却不幸陷入“碎龙门”的圈套。绰号叫“银环蛇”的门主阎奂生,在甄子鸿身上强加了可让身体化整为零,又可化零为整的“碎龙功”。银环蛇的目的是要取甄子鸿身上的某个器官为己所用。甄子鸿在剿灭碎龙门的过程中,惊心动魄的诡异怪事接连发生。他发现了来自异邦“万龙流”的人,也在利用碎龙门正在实施一个惊天阴谋。危急关头,甄子鸿急中生智,化险为夷,擒住了设置圈套的阎奂生并铲除了异邦的“万龙流”。
热门推荐
  • 我与72圣女的奇妙冒险

    我与72圣女的奇妙冒险

    英勇殉教者,死后能享用七十二个处女问题我根本不是教徒啊!只是路过躺枪呀!胡里胡涂殉教的江成,重生到异世界成为救世主为了拯救世界,他被迫要开72次后宫圣武士、精灵、魔法师、魅魔、双胞胎小萝莉他要完成搜集命定的72个圣女,拯救两个世界的使命!然而,真相却远远比他想的还要绝望……
  • 月亦蝶之音乐之旅

    月亦蝶之音乐之旅

    本书是音乐之书,讲了一个穿越故事,里面有柳依依、夏樱语、关谦寻、关谦宇的奇妙冒险之旅。在现实世界四人遇见了韩氏兄妹,六人一起度过了许久……来看看吧!
  • 求索

    求索

    形式和内容是相对而言的,既没有绝对的现象也没有绝对的本质。作为物质的任何结构的本质在这一结构中的更深一层的结构之中。依次下去,以至无穷。后者总做为前者的本质,前者总做为后者的现象。
  • 鸳鸯两字怎生书

    鸳鸯两字怎生书

    她是奸臣之女,她被充为官妓。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是一曲低徊的悲歌。可还是被这楼里的老鸨妈妈说中了:姑娘,但凡想开些!依我说,这天下的事儿竟也难定!偶然还玉,她被国舅爷兼吏部尚书一眼瞧中,从此入了他的府邸!尚书待她如玉似宝,可每夜思量她还是恨意难平!只是因为,她的父亲,终死于他之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 厦门志

    厦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入大明

    梦入大明

    梦回六百年,来到明朝宣德年间。此时,距离永乐盛世过去不到十年,朝廷中人才济济,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这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大明朝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而方梦婷却穿越成为大明朝普通村庄中的一个小萝莉,还有一个比自己大一岁的夫君要养活。********************************************************************主角望夫成龙,誓要助夫君科举有成,从两榜进士到青云直上,一直迈向权利的巅峰。ps:穿越女的大明奋斗史
  • 阴持入经

    阴持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苇穗般飘摇

    苇穗般飘摇

    我忽然记起了多年前做过的一个梦,梦里的我天真又单纯,却又总显出深深的孤寂,那份孤寂,比之写这个故事的这段时间里所体会到的,要更加强烈些;那这故事,就献给那时那个孤寂的我吧;至少有这故事与他做个伴,在那段充满了孤寂的时空里;可惜这陪伴,那时的他却是无从知晓的;但我要感谢那个梦里的我,如果有人可以隔着时空对话,请帮我告诉那个过去的自己,“谢谢你”。
  • 纨绔小毒妃

    纨绔小毒妃

    世人皆知相府三小姐胸无点墨,纨绔不化,摄政世子天生荣华,人人爱戴。本是互不相干,命运却将两个毫无瓜葛的人安排在一起。天启十年,摄政世子与相府三小姐大婚,王朝上下举国欢庆。——摄政府“贱妾苏氏,生辰克母,八字克父,表字克子,命硬克夫!这桩婚事,摄政世子还是推了吧。”她娥眉低垂,慢慢吟道。愤怒?捉狂?或是当众休妻?偏偏,堂上男子只是淡淡应承道:“无妨,本世子无父无母无子,天生命硬,乃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