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24900000003

第3章 感恩是生命的灵魂

感谢生活的磨难

有经历才有成长,才会对生活和生命价值有更深的认识。对于过往的一切经历,请心怀感激。

磨难是对人的打磨,能让人成长、成熟,从而带来变化和发展。要看到磨难之后的收获,并以感激的心态看待磨难。

一年四季,有风和日丽,有阴雨绵绵,有夏日炎炎也有寒风刺骨。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如意,逃避不是办法,迎难而上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其实人活着就是遇到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这过程也体现出生命的意义。

人生旅途中有顺境也有逆境。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每一次折磨都会让你成长。要想成功,就必须懂得如何将生活的磨难转化成自己坚韧奋发的动力。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古今达人,哪一位不是饱经磨难志愈坚,终成正果,名垂千古,他们让短暂的生命绽放了无限的光彩。用虚云大师的修佛精神来说,就是:“知君健翮独翱翔,大隐城隍乐未央。非是三关俱透过,何能火里种莲香。”

我们每个人即使平凡,哪怕卑微都有追求幸福的能力,勇敢地面对磨难,你不难发现祸福仿佛就是旋转的罗盘,交替往复。有所失时亦有所得;上天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战胜磨难,你就能拥有你所梦寐已求的幸福。

虚云大师在求佛的路上一路艰辛,可他仍旧一心向佛。

大师十六岁出家未果后,十九岁再度离家出走,到了福州鼓山的涌泉寺,礼拜常开老人为师,终于实现了他剃度出家的愿望。出家的第二年,依鼓山的妙莲和尚受具足戒。这时虚云大师的父亲仍在泉州,曾派人四处寻访。大师怕被家人找到,便隐居在山后的岩洞中不敢露面。他在洞中礼万佛忏,修行不辍。这样在后山一住就是三年,后来听说自己的父亲已告老返回湘乡,他才回到寺内,担任职事。他在鼓山寺任过水头、园头、行堂、典座一类职事,过了四年之久,然后辞去职事,又回到后山岩洞中修苦行。在后山,居则岩穴,食则松果,渴饮涧水,髡发覆肩,衣不蔽体,这样又过了数年。后来受到一位行脚禅人的指点,便到天台山的华顶龙泉庵参谒融镜老法师。融镜见他蓬首垢面、衣不蔽体,问其所以,他简略地说了在岩洞中修行的经过。

八十多岁的老法师责备他说:你的这种作为,近于外道,而非正路,枉费了十年功夫,就算你修行有成,证到初果,也不过是个自了汉。发菩提心,上求下化,自度度人,才是修行的正途。这时老法师赠他衫裤衣履,令他剃发沐浴,留他在庵中住下来。他从老法师学天台教观,过了两年,老法师又命他到国清寺参学“禅制”,到方广寺习《法华》,他也常回茅庵与老法师作伴。

到光绪元年,是年他已36岁。他到高明寺听敏曦法师讲《法华经》完毕,辞别融镜老法师下山,行脚天涯,参访学道。他一路上礼拜求真学,甚至在路上差点遇到生命危险,但他仍然在各地参拜求学,五十岁后,不顾个人的身体安危,出国礼拜,经不丹,翻越崇山峻岭到了印度。朝礼圣迹后,又渡海到锡兰,然后又到了缅甸。这样兜了个大圈子最后回国继续礼拜求佛。

虚云大师经过了各地的参拜,求得许多真理,研习经教。这些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大师没有为山路的不平和路途遥远而心生退步,反而感谢这些在求佛路上的磨难。

生活的磨难是一块试金石。但面对它你必须作出积极的选择,或奋发向上,或坦然真诚。

能平淡看待生活的磨难,还有什么是不可逾越的呢?放下了,跃过了,你就发现你已经抵达另一个高度,而再回首生活的磨难,它只不过是成就你的一块垫脚石而已。

面对生活的磨难,要保持足够的自尊与自信,即便跌进人生的低谷,即便失意孤独,也要不失人格。在迷惘悲痛中,纵使贫苦也不放纵。因为每一次放纵自己的肉体和灵魂都是无以附加的罪恶。保持理智和清醒,无畏地对抗生活的磨难,当柳暗花明时,你会发现,你有多么勇敢和可敬。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吃点苦,受点累,经历些风雨坎坷,是好事,是很正常的事。就像小孩学走路,离开大人的搀扶怎会不摔跤?如果永远依靠大人的搀扶,又怎会独立行走?只有被摔过,才能学着不再被摔,才能学会独立行走,学会奔跑。生活中,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会炼就你平和的心态、成熟的心智,提高你淡然处事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你日后存立于世的根本。于是遇到这样的磨难也是一种福气,此时的磨难变成了你通向成功的宝贵财富。

生活的磨难让人学会坚持。因为很多时候,成功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蹒跚到来。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因此,做任何事情,都不应该半途而废,哪怕前行的道路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这样才不会在自己的人生里留下太多遗憾。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他是踩着无数的失败和痛苦走过来的,他人只是看到成功者今天的光辉和荣耀。但只有成功者自己知道,在他通往成功的路上,留有被荆棘扎破双脚后淌下的斑斑血迹。然而成功者感激这一路走来的荆棘,正是这些磨难和痛苦,让他在经历过风雨后感受到彩虹的美丽。不因痛苦而放弃你的选择,你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生活的磨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它让我们难过,让我们身心倍受煎熬,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生活的无奈。

感谢生活的磨难,因为它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也激发出我们的潜能,让我们学会忍耐,学会坚持,学会在苦难面前不退缩,不逃避,勇敢地生活,让我们化痛苦为甜蜜,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完整和完美。

对一切帮助心存感激

人人都可助人,给人真心的赞美、鼓励、安慰,给人勉励、疏导,就是给予帮助。他人的帮助是种人性之美,是最值得珍惜和感谢的。

人生道路多有崎岖坎坷,有太多已知和未知的艰难险阻,更甚者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困境中,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解除你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道路;甚至有人倾其所有,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当你战胜了苦难,摆脱了困境,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时,你是否想过对他人给予的援助、关心、照顾、支持心存感激或者表示必要的感谢呢?

是的,人人都可助人,给人真心的赞美、鼓励、安慰,给人勉励、疏导,都是给予帮助。向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人性之美,这体现的是一个人心灵的善良。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帮助他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雪中送炭等等。对于这些帮助,我们应该心存感激。

虚云大师曾说:“凡事心存感恩,努力于当下,把自己当成是承先启后的‘输血管’,一方面接受先人的养分,也把自己的养分往下传,这其实是善尽生命之责。”每个人乃至世间万物都在接受和给予,接受他人给与的帮助之后对其心存感激不仅是成功人士应当具备的修养,也是人生在世为人处事的基本素质。

古语有言,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尽管很多人在帮助他人后并不指望得到回报,但对于受帮助的人来说,一定要及时而主动地表示真诚地感谢。及时而主动才能说明对他人的帮助非常重视,说明你十分尊重也十分珍惜他人给你的帮助,也说明你是一个性格真诚有情有义的人,这样做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彼此的感情。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诠释着命运的方略,洋溢着感恩的气息。在和谐生存的环境下,造就着一批命运的感恩人,把爱心带到人间,将人世间的凄楚抛向云边。学会感恩,努力感恩,以精进心善用生命,以感恩心体验生活。随时随地心存感激,以财力、体力、智慧回报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是他们让我们懂得人间的温暖和世界的美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每个人都有太多需要感谢的人和事。一个高尚的人总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虚云大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1951年春,云门拟于春期传戒,各地闻讯前来求戒者颇重。其时适全国“镇反”运动开始,有湖南某县不良分子某等混入其中,湖南公安局部门追至云门,将其捉拿归案。由是之故,遂引起乳源地方当局对云门寺新老僧众的怀疑,甚至误传云门藏有军械、电台。地方当局乃于当年夏历2月24派出百余人,将寺院团团包围。为搜寻军械电台,所有殿堂房舍均经详细搜查,一无所获。此即海内外一时其传的“辛卯云门事变”的开始。直至夏历5月23日,京穗调查组至寺,一场镇反扩大事件始告平息。这场历时3个月的“云门事变”,前后拘禁僧人26人。

在“事变”中,由于地方当局对云门寺做出了完全错误的估计,因而认为云老及全寺大多数僧人都是他们眼中的“反革命”,以至对在当时最受尊敬的虚云老和尚也施以无礼的手段,使他的身体受到严重的摧残。在这期间,全寺僧众百余人集中禁闭于禅堂者十八日,饮食睡眠均在其中,大小便有军警看守,使清净佛地变成了恐怖的监狱。(出自:净慧法师,《虚云和尚行业记——纪念虚云和尚圆寂三十周年》。笔者于1951年夏历2月初由武昌三佛寺赴云门受戒,至末旬日,即遭此“事变”,3月中亦备历艰辛。)

云门事件发生后得到各界的关注,海外同门联合各力量进行营救,北京方面严查后对破坏云门寺的人进行严处,各界人士都在帮助云门寺。虚云大师对此深表感谢。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修养品德,有了感恩的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会变得亲近、和谐,生命也将得到滋润而绽放更美丽的花朵。

怀恩报恩恩相续,饮水思源源不绝。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感恩生养你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祖国,感恩佑护自己的社会,感恩让自己茁壮成长的阳光、空气以及食物,感恩扶持过自己的朋友,感恩教诲过自己的老师,感恩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所有人……对一个人的帮助萌生感激之心,就会在心田里生发出香气,然后弥散到举手投足之间,进而浸润到人生每一个进程之中。

感激生活带给我们的智慧

看似有智慧为何都是苦恼呢?原来是行动没跟上去。所以凡事不能只去说,只有沉下心去做才是真智慧。

提到开悟和智慧,有一个佛家归西的故事:早年恢虚法师在香港讲开示,由弟子们记录,有一本叫《念佛论》的书,书里最后谈了几桩公案:第一,哈尔滨极乐寺传戒时,有一位修无师,出家人,不识字,在俗作泥水匠。他发心来戒坛帮忙。有一天他向老和尚侦虚法师告假,说要走了。老和尚有修养,不怪他。当家师定西法师沉不住气,责备他说:你既发心来护持道场,没几天就要走,说得过去吗?他说我是要到极乐世界去。大家一听很惊讶,问他何时去,他说不超过十天,并请求老和尚为他准备一个房间同两百斤柴。第二天他又来了,说今天就走。于是大家急忙为他准备,并请同参道友来助念。有人请他说个临终诗偈,他说:“我是苦恼人,不识字,不会作诗作偈,但我有一句要紧的话,就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说完不到一刻钟就往生了。谛闲法师见到极为赞叹。

悟性在瞬息之间,有时候求而不得,只有拥有一颗澄澈之心,才能真正善悟。一天,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说:“大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我觉得在您的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可是为什么我却始终无法开悟呢?”

禅师听后,转身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到时候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马上按照禅师的指点照办,可是过了不久,他再一次找到禅师:“大师,葫芦口太小了,我没法将盐块全部装进去,即便是装进去的也不化。我将筷子伸进去,却又搅不动,所以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摇了几下,盐块很快就溶化了。禅师语重心长地说:“一天到晚用功,不给自己留一点空闲,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也搅不得,怎么能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不服气地说:“大师,弟子不明白,既然用功不开悟,难道不用功就可以开悟吗?”

禅师缓缓地说:“修行如同弹琴,弦绷得太紧就会断,弦太松了又弹不出声音来,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顿悟。

能说不能做到,或者做事情的时候不知思考,都是愚钝,只有静下心来思考,沉下心来做事,才是最大的生活智慧。

感恩生活的安排

某一段时间你走得很顺利,不要忘了对这种顺利表示感激,这种顺利是生活的垂爱,当怀感恩心。

虚云大师曾说:“顺逆两种境遇都是增上因缘,要以平常心与感恩心相待。”生活的顺境是一种良好的境遇。顺境逆境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境遇,但比较而言,逆境中的人被强迫、被压制,身心都倍受煎熬。而顺境中人的成长变得轻松,这更有利于人心智的成长,当然也包括认知能力的提升,性情的陶冶,品格的养成。

顺境为人们的进步提供平顺的好氛围,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在顺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珍贵,从而得以培养和拥有宽容开放、健康沉稳的心态。顺境对人们培养沉稳的品格都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压制强迫的。顺境是上天赐予人类某一段生命历程的礼物,更应以一颗感恩的心面对。

从人类社会化进程的角度来看,顺境更有利于满足人生各阶段的成长需求,顺境中家庭的关爱让那些幼小的生命和心灵具有了自信心和自主意识,而在破碎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多疑。青少年时期,顺境中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学业有成,谋生有道,因为他们不缺乏教育,拥有这个时期成长所需要的依托。生活的方向、学习的目标也更加明确,不会迷失自我而误入迷途。当到了成年乃至老年的时候,顺境使人在大家以及自我的肯定中,获得终生发展和成长的动力,经历过逆境的冲击,在顺境中就不再那么容易沉湎于安逸的生活。会对生活有积极而平和的心态。再者,顺境更有利于人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要以他独立担当恰当的社会角色为标志。而顺境中持续有利的发展环境,健全的制度以及和谐的日常生活,为人的社会角色的成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逆境中面对的各种各样不确定性的困难,使人们迷茫,但是顺境却为克服这些困难提供了很多条件和有利的保障。比如说我们有良师益友的帮助,有老师和父母的谆谆教导,有周围人的善言善语来提醒我们处理好事故的疏漏;还有良好的物质条件,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等等,所有的这些,都为我们克服困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逆境当中,人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顺境中,也许只付出三分努力就可以化解困难,逆境中却需要付出八分,请为付出三分努力赢得的成功而高兴,为上天赐予的顺境而心存感恩。

在感恩上天安排的顺境的同时,我们应同样感恩上天对于我们的其他安排。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在一座寺庙里,有一尊佛每天都坐得端正,接受人们的膜拜。因为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

寺庙里有位看门的人,看见坐得端正的佛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佛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祷时,向佛表明了这份心愿。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坐着吧。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

看门人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于是佛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端正地坐着,本来佛像就雕刻得和真人差不多,所以来膜拜的信众不疑有他,这位看门人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来往的人潮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下来没有说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拿手边的钱袋便离去了。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说。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饱的穷人,他祈祷佛能帮助它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看,发现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认为佛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装成佛的看门人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

接着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他是来祈求佛降福给他平安的。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白怎么回事,于是两人吵了起来。这个时候,端坐着伪装的佛终于忍不住了,遂开口说话了,他告诉富人钱是先前的穷人拿走的。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伪装的佛口中所形容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

化装成看门人的佛出现了,指着伪装成自己的人说:“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坐了。”看门人说:“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佛说:“你懂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用来嫖妓,可是对那穷人来说,却可以维持一家大小的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我们只有感恩且从容的接纳命运的各种安排才有可能得到命运的各种垂青。

感谢心底的虔诚

只要无欲望、无争执,一切都可以放下或牺牲,这样才能活出自我、感悟人生。

高傲地昂着头,认为自己这也行那也行,他永远不会看到真相,只有低下头,以一颗虔诚的心去看待万事万物,才能看到自己的短,看到世界的长,然后你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安静和坦然,才会享受内心的安静和坦然。

无为禅师说:“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愚人含藏的深,能久能远,能光能大,浅识者见不到。一个学僧问惟宽禅师:“狗有佛性吗?”

惟宽禅师答道:“有。”

“马有佛性吗?”

惟宽禅师依旧答道:“有。”

学僧不解地问:“为什么这些动物都有佛性呢?”

惟宽禅师答道:“众生皆有佛性,它们都是众生,当然会有佛性了。”

“既然这样,那么你有佛性吗?”学僧问道。

“没有。”

“你不是说众生皆有佛性吗,为什么你没有?”

“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

“你不是众生,那么你是佛喽!”

“我也不是佛。”

“那你究竟是什么?”

“我不是‘什么’。”

“我有点糊涂了,那么佛性到底是什么呢?”

“什么也不是,即看不到也摸不着,只能靠悟。”

之后,惟宽禅师反问学僧:“你觉得如果荒田没有水,脊土没有肥,能耕吗?”

学僧答道:“不能。”

“那么,如果我们往荒田里注水,往脊土上施肥,然后再种,你觉得能行吗?”

“恐怕还是不能吧!”

惟宽禅师接着又问:“你觉得香里有佛吗?油里有佛吗?”

“没有。”

“那么,买香买油能烧出佛吗?”

“当然不能!”

惟宽禅师最后说:“其实真正的佛,就是一种智慧,一种光明磊落的行为。”

佛不存在,存在的是人们的虔诚,所以到底有没有佛,人们并不会去争执。其实我们对待生活也应该如此,只要无欲望、无争执,一切都可以放下,这样才能活出自我、感悟人生。

感恩心底的平和

平和是一种心态,拥有这种心态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气度。修一份平和之心,内心才能多一份淡雅之情。

人之悲欢在于心念之间,参透生死,则面对悲欢亦能平淡安然,执着于生死之间,则饱受折磨之苦。

有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年轻时由于战乱失去了一条腿;中年时,妻子因病而撒手人寰;没过多久,和他相依为命的儿子又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丧生。他觉得世界对他太不公平了,于是到寺院请求佛陀开示,希望能够得到解脱。

佛陀默默地盯着老人看了很久,然后,捡起地上的一片树叶举到他的眼前,若有所思地说道:“你仔细看看,它像什么?”

这时恰是深秋,叶子早已枯萎。老人知道这是一片白杨树的叶子,可是,它到底像什么呢?

老人默默思考着,佛陀说:“难道你不觉得它像一颗心吗,或者说它就是一颗心呢?”

佛陀的话提醒了老人,的确这片树叶看起来太像一颗心了,老人的内心为之轻轻一颤。

“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佛陀将树叶拿到老人的眼前。老人清楚地看到,树叶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

佛陀把叶子放到了手掌中,缓缓地说道:“它在春风中生芽,在阳光中长大,到寒冷的秋末,走过了自己的一生。在此期间,它默默地承受蚊虫的叮咬,以至于千疮百孔,经受了狂风的肆虐,可是它并没有凋零。叶子之所以完整地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完全是因为它对阳光、泥土、雨露充满了无限的热爱,相比之下,那些挫折和打击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每天的太阳照常升起,我们并不感觉到这是一种多么大的赏赐,而只有我们失去光明,失去温暖的时候,才会真正了解此刻是多么幸福。

感谢相遇的缘分

每一个相遇都是缘分,我们应该持感激之心对待生活中的每个缘分。

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却注定了彼此的一生。诗写婵娟,词谱秋莲。花前携手,秋波相牵。道眼中情,情中语,语中缘。

有人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也有人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

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灵明妙用,随处自在,能含一切万物的才是真空真如,觉性既立了真妄,于是有不变和随缘的分别。平等不变,离差别相,无圣无凡,非善非恶,真实如常,是不变真如,也是空如来藏。随缘生灭,起差别相,有圣有凡,有善有恶。情与无情总是缘,随缘一宿觉当年。”

因缘至时,触着碰着,忽然大悟。两个人的相遇,是生命中注定的缘份,沦陷了彼此,就那么守侯,不求回报,被温暖的心因此而感动着,歉疚着,才明白,应该好好珍惜相遇的缘。

生命是一场漂泊的长旅,相遇对于每个人都是一场美丽的意外与惊喜,而一个人的出现可以让另一个人漂泊的心找到停靠的地方,这种际遇就是缘分。生命的短暂让我们对缘分倍加珍惜。

请把握好相遇的缘分!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缘分飘然而至,悄然消失于擦肩。缘分让人与人的相识、相知、相许变得更加美好,感谢相遇的缘分。

曾经有位记者在南华寺访问过虚云大师,这位记者于1947年4月,随军驻防韶关,曾带朋友前往参观,并访问了寺主虚云和尚。寺院规模宏伟,庙产丰富。前广东主席李汉魂等送有很多匾额,均自称弟子。寺内有六祖泥塑真身,并藏有唐武则天颁赐的亲笔诏书等镇山宝物。虚云在他的住室接待了记者一行数人。

大师住室约10平方米,有一张条桌,两个方凳,板床上一床折叠整齐的灰布棉被,很是简朴清苦。虚云身材颀长,穿一身灰布僧服。当时的他已113岁,说话操湖南乡音,声音宏亮,如六七十岁人。记者问大师,共产党快来了,你们作何打算?虚云说,共产党主张信仰自由,对出家人不会有什么过不去。后来大师跟记者聊得很好,记者走时虚云大师亲自相送。

虚云大师当时已有113岁的高龄,仍旧跟来参观访问的人用心交流,并且亲自送走来人。问大师如此热情的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每一个相遇都是缘分,都应该持感激之心来对待。”

在晨钟暮鼓中初雪飘落,然后初雪消融,世间万物大约都是这样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相遇是一种经历,可遇而不可求,一旦拥有了就难以忘记。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经云:“众生无我,苦乐随缘,宿因所构,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一切悲喜都由心生。”

当你心中有爱恨,你眼中必定是一个翻腾颠倒的世界,平静过后也并非一无所有,其实何为有,何为无?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道理虽对,却很难做到,再破碎的心,再陈旧的伤口,人们还是坚持不停地缝缝补补,不肯丢弃。当人们开始试着将所有相遇的怀疑与怨恨,这一切蒙蔽了美好本质的东西丢弃,才会渐渐地发现原来只有将这段缘分放下,慢慢置身事外,才能从中剥离出回忆中最开始的美好,而不是用所有的不好来抹杀曾有的欢乐,就算有千般万般的苦痛,毕竟这段缘分曾带来了最美丽的心情。

于是人们才终于明白,佛说的缘,至少包括曾经相遇的美好。当你心中有爱,就有笑容,当你心中有感激,就有美丽的风景。

人生如梦,是因为人生在世对明日对未来的不可知性;梦如人生,是因为有梦才存在生活的欲望和对未来美好的期盼。感谢相遇的缘分,让人们可以拥有物质以外的精神满足,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

感谢生命的存在

来到世间,无论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与考验,回首来路,我们当对生命存一份感激。

生命的存在让人体验人生,佛说应该对万物生灵常怀感恩心,这一切的存在构建了这个世界,都是值得去感激的;人本身存在于自然当中,靠万物滋养,同时人又对万物的存在形式进行转化和创新,所以要对人类和整个自然界的生命的存在充满感激。

凋零的花瓣昭示的是生命的终结,落叶宣告的是生命的停息;翱翔的雄鹰体现的是生命的自由,流淌的小溪渲染的是生命的奔放;雍容的牡丹流溢的是生命的尊贵,繁盛的大树凸显的是生命的力量……自然给与人们众多奇美的体验,人们也在生活劳作过程中改变着大自然,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互影响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虚云大师死前曾留有遗言:“吾死后,化身毕,请各位将吾骨灰碾成细末,以油、面粉共骨灰和好,做成丸果,请送放河中以供水族结缘,满吾所愿感谢不尽。还债人:虚云顶礼。”

虚云大师以自己的身体来还债,表现出了他的无私和对生命的感恩。

大师58岁的时候,因念及自己刚出生母亲就病故了,所以非常痛心。于是前往宁波阿育王寺,拜佛舍利,燃脂供佛,超度慈母。他每天拜佛舍利三千拜,拜到冬天时,突发大病,服药也无济于事,寺众都认为他世缘将尽,但他却因燃脂不成,母恩难报,内心非常焦急。待到燃脂的日子,大师坚持要参加,寺里大众考虑到他身患重病,如果此时燃脂,恐怕会有危险,所以极力阻拦。

大师流着眼泪告诉众人,为了报答母恩他一心想要燃脂,假如因为自己生病而不参加,生不如死。第二天一大早,大师在弟子的搀扶下上了佛殿,数人帮燃。大师先礼拜佛,当众念忏悔文,开始燃脂后,大师一心念佛,将此功德回向慈母,起初念时觉得痛苦,渐渐地心变得清定。燃脂结束,大师不用人扶就已经能行走。又过了一天,病便痊愈。

大师不顾病体,坚持给母亲燃脂,感激母亲赐予自己生命,这不但是对慈母的孝心,也是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激。

让我们感恩生命的存在,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师友的帮助,感恩他人的帮助,感恩正在拥有的一切吧。

有一个这样的小故事:一天,一位法师正要开门出去时,突然闯进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他狠狠地撞在法师身上,把他的眼镜撞碎了,镜框还戳青了他的眼皮。那位撞人的大汉,毫无羞愧之色,理直气壮地质问法师为什么要戴眼镜。法师笑了笑没有说话。大汉颇觉惊讶地问法师为什么不生气。法师借机开示说:“为什么一定要生气呢?生气既不能使眼镜复原,又不能让脸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说,生气只会扩大事端,若对你破口大骂或打斗动粗,必定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及恶缘,也不能把事情化解。如果我早一分钟或迟一分钟开门,都会避免相撞,但却不知又会发生什么,或许这一撞也化解了一段恶缘,我还要感谢你帮我消除业障呢?”大汉听后十分感动,他问了许多佛的问题及法师的称号,然后若有所悟地离开了。事情过了很久之后,一天法师接到一封挂号信,信内附有5000元钱,正是那位大汉寄的。原来大汉年轻时不知勤奋努力,毕业之后,在事业上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恼,婚后也不知善待妻子。一天他上班时忘了拿公事包,中途又返回家去取,却发现妻子与一名男子在家中谈笑,他冲动地跑进厨房,拿了把菜刀,想先杀了他们,然后自杀,以求了断。不料,那男子惊慌地回头时,脸上的眼镜掉了下来,瞬间,他想起了师傅的教诲,于是冷静了下来,反思了自己的过错。现在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应手。特寄来5000元钱,一方面为了感谢师父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请求师父为他们祈福消业。感谢生命的存在,应当有感激的方式,法师以对生命的感激之心和宽容之心点化大汉,大汉以理智的平和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麻烦。对生命的感激之心,最终会成为生活的智慧。

生命如此美妙如此珍贵却又如此脆弱,汶川地震中,多少同胞瞬间长眠;日本地震中,多少生灵瞬间失去生命;印度海啸中,多少生物永远消失在世界上;而在战争中,又有多少战士和人民与世长辞。昔日的灾难都已退去,然而,我们活着,我们还有生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呢?每一天,我们都能看到这个美好的世界,见到那么多可爱的人,做那么多有意义的事。为了这生命的庄严与美丽,我们应当以感激的心,真诚地感谢每一个普通的日子,一丝不苟地过好每一天。生命给与我们的,我们无法回报,只有合十双手,默念:“感谢生命!”

同类推荐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圆满

    圆满

    人生难以圆满,然而,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是另一种圆满。本书从十个方面,从人生观出发,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做事、学会放下,珍惜光阴,接受缺憾获得圆满。
  • 圣经故事(1册)

    圣经故事(1册)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 在此刻

    在此刻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此刻》(寻真问道的不二法门)身在此刻,心不能定,皆为想要得太多。物质的丰裕并不能带来身心的安顿,需要向内在去寻找。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立足于当下,讲生命轮回,讲日常生活,通过寻常人生的悲欢喜乐来阐释禅机妙义,知道人们理解生命真相。如一盏明灯,点亮蒙尘的心灵,踏实淡定活在此时此刻。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热门推荐
  • 血刃雪

    血刃雪

    生于末日,起于末日,他的一生与末世息息相关。血刃雪。一腔热血,一柄利刃,雪藏于心
  • 儒道文圣

    儒道文圣

    文道之路,圣人修行。这个世界,文气至上。黑色、白色、赤红、黄色、青色、紫色六色文气包容万物。看苏然如何在这滚滚红尘中苦修,历万劫而成圣。
  • 虚惘红尘

    虚惘红尘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浮生大梦一场,岁月匆匆,谁又能看得到最终的真相?繁华落尽之后,又成就了谁的一世心殇?他是敌国唯一的皇子,享受着没有夺位之忧的生活;她是一国公主,国主尚未驾崩就已被封了长公主,只因她的才能让人惊羡。功高盖主,莫过于此。当国家破灭,当他向她伸出手让她随他走时,她该如何抉择?
  • 校园安全纠纷法律适用指南

    校园安全纠纷法律适用指南

    《校园安全纠纷法律适用指南》以典型案例评析为重点,依据法学理论一生活实例一法律解读的线索深入细致地展开论述,以中小学校园安全法律热点及案例为阐述重点,同时涉及大学校园安全相关问题,内容涵盖法的基本理论、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等法律规范。书中具体到单个法律问题或案例时,可能涉及两个以_上的法律部门,因此未对校园安全法律热点问题和案例依据部门法做章节分类。
  • 四叶草伴你一生

    四叶草伴你一生

    我是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如果想和我交朋友的话,可以加我qq2657588573。草儿们,觉得我写的不错就投票、评论、收藏,告诉你的好朋友吧!
  • 青涩尘嚣

    青涩尘嚣

    陈儒是超级“富二代”,她挥霍无度、年少任性,对西方社会的盲目向往,让她刚踏上留学生涯,就抛弃了中国男友,痴情于一个俊朗的澳洲男孩。生活无常,她的高官父亲由于贪污逃亡海外,经济困境袭击让她经历着艰辛的蜕变:打工、苦读、沦为小三、最终获取奖学金...当她沉醉于新的爱情时,她的过去却成为基督教戒律下的罪恶,像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挡在她和恋之间。“青涩尘嚣”呈现一个90后中国留学生在悉尼這个大都市的喧哗中沉浮。她开放、热烈的性格冲击着西方保守、傲慢的一面。她好,她坏,她让人爱也让人恨,她就是一个有争议的女孩。男女主角這对年轻的恋人最后在一个热门的电视相亲节目里鸳梦重溫。若有雷同,纯属巧合,他们的爱情──就在欢呼祝福中画上完美的句号。
  • 位面交易之商业大亨

    位面交易之商业大亨

    王天好心救下的一只猴子,送给他一枚神奇的戒子,让他开始了一段传奇的人生。升职?好吧,一般都是我给别人升职!加薪?好吧,你的薪水从这个月开始上涨50%!招聘总经理,任命ceo。拳打高富帅,脚踢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哦!新人新书!求各位大大多多收藏,多多指点!谢谢
  •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此卷收录八篇论文,是弗洛伊德早期关于性本能论的主要专著。《性学三论》包括“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的变化”三部分。《儿童性理论》对儿童期的性表现及其与心理活动、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论述了现代社会的性道德与文化的关系。《爱情心理学》包括三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男人的性变态、“心理性阳痿”以及女性的“贞洁”。《论自恋:导论》探讨了自恋的起源、本质、形式、作用等。《本能及其变化》分析了本能所涵盖的内容以及描述的方法等。《压抑》探讨了压抑的本质、因果及其与神经症的关系。《力比多类型》将人分为性欲型、自恋型和强迫型等三种。
  • 暗夜传奇

    暗夜传奇

    师门被灭,他背负着振兴师门和复仇的重任。异族侵略,他牢记着师门的训诫守土卫国。面对旧日的仇恨和国家的兴亡,他挣扎徘徊。最终,他又将塑造怎样的暗夜传奇?
  • 凤逆九霄

    凤逆九霄

    南宫钰瑶本想普普通通的过完这一生,最好能够在有生之年找到母妃,然后等弟弟顺利的封王,她没有一丝与其他人勾心斗角的想法。但总有那么些人不长眼来招惹她,羞辱吾弟者,必杀之!辱吾娘名声者,必杀之!乱吾与家人生活者,必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