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朋友看起来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但是我们忽视了孩子常常需要练习才能正确地结交朋友,而且尽管人们过去相信,孩子直到上学的年纪才会开始发展真正的友谊,现在的研究却表明,孩子发展亲密的关系最早可以从1岁开始。等孩子到了3~4岁,建立这样的亲密关系对他们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样的关系会让孩子在学校的最初几年感觉很自在,这是他们非常需要的。大多数家庭的台历上会有孩子约小伙伴一起玩的日子的标记,这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现如今,“人际关系”技能已被列为孩子的基本智商之一。正像菲律宾大学临床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所说的那样:“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
心理学家勒纳·屠阿说,我们应该从最普通的基础开始,也就是说,要从最基本的开始教起。孩子常常模仿着他们看到的社交习惯和方式。当中,他们最容易学到的就是父母在家里接待来访者的习惯和方式,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社交方式。孩子听父母讲话时会不耐烦,有时候会打断父母的谈话,让父母分享他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和孩子谈话时,父母应该采用轮流讲话的方式,要多听他们讲话,而不是向他们训话。
餐桌应该说是父母与孩子交流的好地方,父母应尽量讲一些随意的话题,如“这个周末我们想干什么、准备干什么?”如果孩子没有提议,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不过,最好还是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要把他们放在旁观者或附和者的位置上,让他们也能参与到当中,享受被重视的乐趣。
新加坡心理健康博士特丽·萨佛格说:“笑话会点燃孩子的说话兴趣和欢快的心情,使其无拘无束。总之,应允许孩子谈论他们喜欢的任何事物,这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父母也可以和孩子多谈谈关于感觉的话题,孩子在交谈中常想把自己的感觉讲出来,父母也应该经常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讲给孩子听。
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害羞现象,这是他们交朋友的巨大障碍。非常严肃的父母常使害羞的孩子说话结巴,更加胆怯。这时父母如果强行纠正,孩子的结巴会愈演愈烈。父母的不断唠叨或用高压手段纠正孩子的害羞行为,只会使孩子更加恐慌和惧怕。其实,任何威胁行为,如责骂、讽刺、挖苦或唠叨,不仅不会对孩子的害羞心理有丝毫的帮助,而且还会使孩子更加退缩,以至于让孩子从害羞转入严重的心理障碍。
要让孩子在同伴中放松自己。先让他们认识的一些人,或请几个他们可信赖的人——友善的邻居、愿意帮助人的叔叔,尤其是孩子的朋友,请他们慢慢接近自己的孩子。总之,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
如果要参加一次钢琴演奏,孩子可能会提前好几周开始练习,这会使孩子增强自信。但很多父母忽略给孩子参加大型邀请赛的实践机会,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机会将深深刻在孩子的脑海里。
给孩子自己担当角色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专家称这样的机会就像钢琴上的任何一个琴键,会奏出美妙的音响。如果你的孩子想去参加一次活动,比如出席一个婚礼,父母应该告诉他婚礼的一般程序及其“剧情”,允许孩子参加。
打扮和衣着也不容忽视。卢里方博士说:“衣着十分重要。如果自己的孩子衣着不整洁,其他孩子会注意到,甚至会说三道四。这将影响到孩子的自信。”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马尼拉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特别告诫说:“在教孩子如何交流时,不要改变孩子的基本个性,也不要刻意追求让孩子具备十分优秀的社交能力。如果他只有一两个无拘无束的朋友,那也很好。”
最重要的是孩子与朋友能够很好地交流,如何获得更多的朋友,这是父母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该让孩子树立与人交往的勇气。有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卑,又或者是害怕在朋友面前暴露自己,所以产生了一种交往的恐惧心理。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自我期望太高造成的,解决的方法应该是让孩子重新去认识自己,给自己定位。凭什么说自己比别人差呢?即使某些方面有所欠缺,那又能说明什么?要相信自己,在交往中学会保护自己,有时暴露一些缺点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更加亲切、可爱。
其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是多种的。我们习惯于把交流局限在言语方面,无论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确实都在信息交流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这些极简单的肢体语言往往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微笑的环节往往能给人最生动和深刻的印象。
我们为什么会那么在乎有些人的虚伪,就是因为他们常常带着人皮面具,让人感到自身受到了威胁。如果对方能从你的表情、动作中感受到你的真诚与热情,他们也会乐于开放自己的。
再次,交往是双方的事情,存在着相互适应的问题。单纯地自己去迎合别人或者要求别人对自己千依百顺,都不会获得真正的友谊。我们只能尽力去对别人更好,例如,对人热情友好,树立信任感,以己度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等等。同时,又要有自己的个性,让人真正感受到你的人格魅力,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理解与信任。
最后,人与人的交往并不是越近越好。“距离产生美”,保留一定的心理距离,也等于给对方和自己一个可想象的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敏感区,即使是好朋友,随便入侵也是不受欢迎的。知道别人需要什么,你能帮上什么就可以了。
(1)鼓励孩子要大胆交往,父母适度的提醒、节制是必要的。但是,必须看到朋友对孩子发展不可或缺,限制过多往往会得不偿失。所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交往,特别引导孩子为弥补个人缺陷而交往,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的机会,这样会给孩子带来突破性和均衡性的发展。
(2)欢迎孩子带朋友回家。如果你家里装修得富丽堂皇,又打扫得一尘不染,而几个调皮的孩子撞入你的家门,你会欢迎他们进来吗?如果你这么做了,家虽然被搞乱了,却成为了孩子们的天堂;如果你拒绝了孩子们,哪怕稍有不悦,敏感的小精灵们都可能敬而远之。你一定明白,两种态度必然会有不同的结果。毫无疑问,让孩子拥有伙伴并快乐地生活,比房间的整洁漂亮重要上万倍!
(3)允许孩子有异性朋友。男孩和女孩的交往的确需要关注与指导,但是孩子们是需要有和异性相处经验的,因为社会本身就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迟早都要面对,况且孩子长大以后哪个不面对恋爱、婚姻等诸多问题,因此强制不如疏导,回避不如面对。要做开明的父母。当然,这里所说的朋友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4)鼓励孩子出去玩。请父母、朋友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吧,你一定会悟出一个生活经验,那就是大部分人是在户外活动中结识的好朋友,许多难忘的友谊也是在户外活动中产生的。
我们可以确信无疑地说,是否拥有朋友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关心孩子就一定要关心他们的交友,帮助孩子就一定要帮助孩子的交友。一个好朋友的影响力等于或者超过一个好的老师。